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78)
2023(15691)
2022(13415)
2021(12612)
2020(10306)
2019(23755)
2018(23564)
2017(45207)
2016(24397)
2015(27360)
2014(27397)
2013(27116)
2012(25284)
2011(22851)
2010(23142)
2009(21384)
2008(19865)
2007(17425)
2006(15594)
2005(13969)
作者
(69965)
(57694)
(57296)
(54319)
(36872)
(27778)
(26170)
(22592)
(22269)
(20698)
(19843)
(19423)
(18297)
(18215)
(17957)
(17500)
(16989)
(16963)
(16495)
(16367)
(14304)
(14238)
(13842)
(13241)
(12982)
(12884)
(12856)
(12835)
(11645)
(11418)
学科
(100366)
经济(100260)
管理(66773)
(66277)
(53591)
企业(53591)
方法(38589)
中国(36387)
数学(33025)
数学方法(32671)
地方(30102)
(28026)
(27815)
金融(27812)
(26635)
银行(26596)
(25730)
(23916)
业经(23682)
(20463)
(20049)
农业(19429)
(17037)
贸易(17018)
理论(16772)
环境(16430)
(16398)
技术(15747)
(15459)
(15348)
机构
学院(337357)
大学(336732)
(133459)
管理(131709)
经济(130205)
研究(117263)
理学(112730)
理学院(111373)
管理学(109555)
管理学院(108946)
中国(92366)
(73696)
科学(72531)
(61235)
(58715)
中心(54474)
(54162)
研究所(53277)
(50149)
业大(49143)
财经(48344)
(47537)
北京(47357)
师范(47130)
(43758)
(42872)
(42391)
农业(42026)
经济学(39487)
师范大学(38190)
基金
项目(228163)
科学(178826)
研究(169766)
基金(162846)
(140766)
国家(139490)
科学基金(119997)
社会(105596)
社会科(99990)
社会科学(99961)
(90491)
基金项目(87596)
自然(77045)
教育(76862)
(75554)
自然科(75200)
自然科学(75186)
自然科学基金(73783)
编号(70756)
资助(66139)
成果(57453)
(52642)
重点(50799)
课题(49185)
(48994)
(47379)
创新(44123)
项目编号(42923)
科研(42740)
国家社会(42495)
期刊
(152433)
经济(152433)
研究(104826)
中国(70247)
学报(50421)
(50010)
管理(48165)
科学(47993)
(45080)
(42967)
金融(42967)
教育(41261)
大学(38146)
学学(35568)
农业(34386)
技术(29398)
业经(25913)
经济研究(23225)
财经(22714)
问题(21120)
图书(19663)
(19314)
(17506)
理论(17277)
科技(16388)
现代(16164)
(16097)
实践(15951)
(15951)
资源(15852)
共检索到515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龙海波  
产城融合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产业与城市关系的良性状态,也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目标要求。城市新区是我国推进产城融合的主要场域,转型发展过程中城市新区通过以产兴城、以城促产逐步达到产城融合。相比国家级新区,中小城市新区面临的城市功能薄弱、现代服务业配套不足等问题更加突出。通过对邯郸冀南新区产城融合发展进程的深入研究,总结产城融合不同阶段的具体特征,就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业发展、城市功能完善和产城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雷蓉  郑小云  胡北明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是关键。文章通过研究贵安新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路径和对策略问题,来探讨经济落后、生态脆弱地区如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共进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全域统筹""全位融合""全民共举""三全"发展战略;指出城市新区建设过程中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应从"生态景区""生态城镇""生态农业"以及"生态文化"等途径来实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薄文广   黄南  
当前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基础较弱、定位于国家“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其产城融合发展面临着城市高标准开发的自我造血机能较弱、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素支撑较少、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动态平衡较难等追赶和示范需同时进行等挑战。在未来产业发展服务化、城市发展多样化、产城发展协同化、产城创新数字化的趋向下,应以创新利用雄安“金字”招牌为首要、以充分发挥市场运行逻辑为支撑、以加快形成示范效应为突破、以渐进式产业发展为路径、以有效协调周边区域利益为促进,加快雄安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更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日益深入和多赢。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强  周杨  隋洪鑫  
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选取线路长度、线路网密度、重复系数、站点覆盖率等指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其公共交通线路网的现状进行评价,揭示出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普遍面临的公共交通发展目标不明确、公交线网缺乏合理规划、公交运营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政府推动作用不强、以及利用者公交意识淡薄等主要问题,进而从强化公共交通地位、政府主导作用和公共交通自身发展潜力等方面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期为中小城市制定促进公共交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崔新进  
当前我国中小城市低碳发展融资面临公共财政不足、融资动力不够、融资渠道狭窄等难题。解决这些问题,选择合适的融资路径极其关键。基于中小城市低碳产业的发展实际,应以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作为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的初始引擎,将财政资金作为加速低碳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最终形成市场化的融资方式,使低碳企业逐步成为市场融资的主体。在此过程中,中小城市应有效利用各类低碳金融工具,完善低碳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强化融资的保障体系建设等,从而有效解决低碳发展领域中的融资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华东  
"产城融合"不仅仅互为依托互为促进,而且互为渗透复合发展,成为具有丰富内涵和多元价值并可创造更大生产力的新的经济社会复合体或新的经济社会形态。产城融合发展不能仅注重"产",而简单化和低估了"城"。"城"于"产"不仅是一个匹配关系,还有相互融入。从单纯生产力的角度考察,城市建设于实体产业具有互动力、促进力、辐射力、吸引力、再创造生产力及本身也形成生产力等多重生产力互融作用。"城"于"产"的互融性在城市建设特性中必然也会有所反映和体现,因此推进产城融合一体发展应重视城市建设特性的挖掘和体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东山  
中小城市与大城市比较起来,产业、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如何有效发展中小城市经济,从而带动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是中小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而特色产业的发展是中小城市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对中小城市如何选择和发展特色产业进行研究,提出特色产业选择方法和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婷  
2018年,中国已经走过了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新时代的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的成功案例和参照对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小城市发生了显著变化,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地处闽北中心的南平市建阳区,在40年改革的浪潮中努力适应并谋求发展,积极融入进闽北新兴中心城市的建设中。文章以建阳为立足点,分析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给中小城市带来的变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过杰  陈永生  吴火星  
本文认为,城市化是世界性的历史进程,至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其演进方式、发展进程和具体途径,都会有各自的特点。我国的城市化,从大城市、特大城市率先发展开始,随着改革开放,新的城乡关系建立.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生变化,改变了以往仅靠国家拉动的状况,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城市和农村、中央和地方共同参予和推动,从而出现城市规模多元化发展,不同类型的中小城市相继涌现,由此形成了我国城市化起步发展阶段从初期转入中后期的重要特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过杰  吴火星  
四川,既是一个内陆大省,又是一个农业大省。尽管1978年以来四川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城市化水平在全国仍相对滞后。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0.28%,比全国26.23%低六个百分点。四川要建设成一个经济大省,就提高城市化水平而言,毫无疑问,既要有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更要有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的发展。本文着重对四川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民良  时保国  
通过分析新区在引领大城市转型升级的普遍特点,提出洛阳伊洛区产业发展必须依托城市产业基础,同时又应体现创新驱动和优化升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伊洛区应加快建设新型产业体系、新型创新体系和新型管理体系的努力,积极构筑国内外有影响的产业高地,大力发展具有技术领先特性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最后提出配套支持伊洛区产业发展的战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牛士华  杨娟  许应楠  王慧娟  
在国家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引领型、支撑型及特色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大背景下,苏州也在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步伐。新形势下,苏州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要在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体制、知识产权和科技高端人才引进机制、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等方面力求突破,借鉴上海浦东新区、成都郫都区和北京中关村等地区的发展经验,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业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深度融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小强  邓聪慧  刘文蕙  
从科层制理论与渠道权力理论视角,提出"政治权力结构-权力运行规则"的融合性分析框架,对湘江新区与属地行政区的融合发展机理开展定性分析。研究发现,湘江新区与行政区之间的融合发展得益于两区"合二为一"的领导权力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平衡两者在功能、发展目标、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方面的差异,借助高层级的行政关系使两者开展合作,进而促使"两区"之间形成高级的协调机制,而国家和省政府对湘江新区高级别的赋权支持和政策扶持形成的经济激励机制,在微观上促成"两区"融合发展。研究对融合发展的现实启示在于,一是要从顶层设计层面理顺权力主体的体制机制关系,让"两区"融合发展的经济目标从根本上趋于一致,配套相应的行政绩效考核体系和政策激励;二是用"单头多线领导"取代"双线并行"的领导方式,高层级行政机构要为"两区"协调发展提供政治保障;三是善用经济政策,通过财政扶持、人才引进、教育医疗资源倾斜等配套措施联动,实现区域融合共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继元  
城市区域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竞合的主体。通过对城市区域中的中小城市区域发展路径的观察,其区域发展路径应充分的依托和融入所在城市区域,以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特色化发展为主线,谋求在全球或全国城市协作网络中的能级跃升。河南省巩义市作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的中小城市,以专业化、特色化为发展思路,确定建设全国重要的专业工业基地、密切对接郑州都市区产业分工协作和组建自身"中心—腹地"次区域协作体系发展路径。通过积极调整自身空间发展策略,落实具体区域协调行动的抓手,保证三个区域发展路径落地实施,为城市区域的中小城市区域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继元  
城市区域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竞合的主体。通过对城市区域中的中小城市区域发展路径的观察,其区域发展路径应充分的依托和融入所在城市区域,以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特色化发展为主线,谋求在全球或全国城市协作网络中的能级跃升。河南省巩义市作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的中小城市,以专业化、特色化为发展思路,确定建设全国重要的专业工业基地、密切对接郑州都市区产业分工协作和组建自身"中心—腹地"次区域协作体系发展路径。通过积极调整自身空间发展策略,落实具体区域协调行动的抓手,保证三个区域发展路径落地实施,为城市区域的中小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