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8)
- 2023(15117)
- 2022(11990)
- 2021(10681)
- 2020(8818)
- 2019(19420)
- 2018(19589)
- 2017(37338)
- 2016(20429)
- 2015(23125)
- 2014(23114)
- 2013(22318)
- 2012(20447)
- 2011(17873)
- 2010(18060)
- 2009(17313)
- 2008(17475)
- 2007(16029)
- 2006(14436)
- 2005(13576)
- 学科
- 业(87974)
- 济(87882)
- 经济(87745)
- 企(80659)
- 企业(80659)
- 管理(78336)
- 业经(34361)
- 方法(31963)
- 财(30624)
- 农(29393)
- 中国(23959)
- 数学(23095)
- 数学方法(22783)
- 制(22778)
- 务(22104)
- 财务(22061)
- 财务管理(22034)
- 农业(20971)
- 企业财务(20845)
- 技术(18874)
- 体(17320)
- 理论(17112)
- 地方(16856)
- 划(16543)
- 策(16125)
- 和(15904)
- 体制(14456)
- 银(14255)
- 银行(14236)
- 行(13538)
- 机构
- 学院(294473)
- 大学(289647)
- 济(120152)
- 经济(117566)
- 管理(115877)
- 理学(98396)
- 理学院(97365)
- 管理学(95904)
- 管理学院(95339)
- 研究(92994)
- 中国(75071)
- 京(61655)
- 财(60972)
- 科学(54329)
- 江(47637)
- 农(46998)
- 财经(46848)
- 所(45542)
- 中心(43852)
- 经(42275)
- 研究所(40303)
- 业大(40193)
- 北京(38213)
- 州(37578)
- 范(37428)
- 师范(37090)
- 农业(36458)
- 经济学(35973)
- 财经大学(34149)
- 院(33902)
- 基金
- 项目(187527)
- 科学(150026)
- 研究(142525)
- 基金(136273)
- 家(116291)
- 国家(115175)
- 科学基金(101498)
- 社会(92228)
- 社会科(87231)
- 社会科学(87212)
- 省(74955)
- 基金项目(72125)
- 教育(65013)
- 自然(63421)
- 自然科(61966)
- 自然科学(61952)
- 自然科学基金(60857)
- 划(60814)
- 编号(58706)
- 资助(53553)
- 成果(48145)
- 创(42125)
- 重点(41530)
- 部(41035)
- 制(40445)
- 课题(40358)
- 发(40302)
- 业(38923)
- 创新(38519)
- 国家社会(38158)
- 期刊
- 济(145459)
- 经济(145459)
- 研究(89135)
- 中国(63546)
- 财(52541)
- 管理(49345)
- 农(45689)
- 学报(39752)
- 科学(39276)
- 教育(33363)
- 大学(31812)
- 农业(30935)
- 融(29856)
- 金融(29856)
- 学学(29670)
- 技术(28204)
- 业经(25775)
- 财经(23940)
- 经济研究(21568)
- 经(20719)
- 问题(19089)
- 业(18511)
- 技术经济(16085)
- 财会(15475)
- 现代(15314)
- 贸(14083)
- 版(13963)
- 世界(13913)
- 图书(13735)
- 会计(13678)
共检索到458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季良玉
围绕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动态能力演化主题,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小熊电器为例,分析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动态能力及演化机制。研究表明: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着“探索——发展——升级”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与数字化转型过程相适应,中小制造企业的动态能力遵循着“环境洞察能力为主导——资源整合能力为主导——创新变革能力为主导”的演化过程;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动态能力演化受多种因素驱动,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技术、多元需求、企业家精神、数据资产等。本文为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并丰富了动态能力理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简冠群 鲁皖
数字技术已成为制造业寻求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点,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研究发现动态能力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重要推手。美的集团数字化转型路径主要集中在战略目标转型、资源管理整合、业务模式创新以及技术升级变革四个方面。进一步发现,制造类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促进效应。而且企业转型过程中须注重动态能力的培育演化,适时调整数字战略导向,助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云乐鑫 徐海卿
文章以数字时代下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动态能力之间的关联机制为研究核心,运用探索性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潍柴集团在数字化转型各阶段的生存环境变化以及动态能力的衍化过程。由于数字技术赋能产生不同数字情境,使得数字动态能力表现出不同形式。研究发现大型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构建的动态能力分别为数字识别能力、数字把控能力以及数字重构能力,在此三类高阶能力下划分出十三种次阶能力以及多种零阶能力,通过能力细分,对每个环节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怎样的数字动态能力进行概括与分析。不同阶段存在不同主导能力、不同驱动因素,使得动态能力在不断的迭代与更新;同时,文章对同源能力之间的组态以及不同种能力之间的耦合效应带来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力进行了一定的探究。文章结论解释了大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动态能力的持续迭代存在的动态机制,拓展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样本容量,丰富了动态能力理论的理论情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长利 梅小敏 高明晶
服务转型是当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它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程,需要与之匹配的动态能力支持。文章从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情境出发,在界定动态能力及其能力维度组合的基础上,通过对沈阳机床案例的研究,分析归纳动态能力在制造企业服务转型过程中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制造企业的动态能力可以有效推进服务转型的进程,且不同维度的动态能力分别在服务转型各个阶段起到主导作用,而服务转型各阶段的实现又会影响下一阶段主导能力的选择。制造企业必须依据服务转型的不同阶段,按动态能力的演化规律,对其动态能力进行适时的培育和调整,促进企业服务转型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明强 许龙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碳排放的重要主体,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创新的实现仍是较长时期内的研究重心。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政府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动态能力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且受到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梅芳 章子豪
数字化转型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如何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实现后发追赶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议题。然而,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后发追赶之间的关系机制尚未得到充分探索。本文基于2012~2022年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后发追赶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技术追赶和市场追赶有积极且显著的影响,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倾向评分匹配和其他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有效。此外,数字化转型对市场追赶的提升作用比技术追赶更强;(2)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升动态能力的途径促进企业后发追赶;(3)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和非高技术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产业企业追赶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拓展了企业后发追赶研究的视角,并为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和追赶策略提供了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毛素芳 余维新 牛兰兰
数字经济下,传统制造企业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机会开发,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现有研究多以结果为导向,较少从过程视角研究数字化转型下的机会开发过程。本文以公牛集团为案例,从动态能力视角研究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下的机会开发过程。结果表明:渠道数字化转型形成数字驱动的网络效应,提升组织外部环境感知能力,通过资源构造行动,实现机会识别;生产数字化转型形成数字驱动的产销协同效应,提升组织资源获取能力,通过资源激活行动,实现机会利用;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形成数字驱动的利益共生效应,提升组织价值重构能力,通过资源撬动行为,实现机会迭代。本文揭示了数字化转型下的机会开发过程,有助于丰富数字化转型和机会开发相关研究,也为我国传统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伏森 陈怀远
<正>将底层能力与关键能力有机整合,转化为市场洞察力、统筹协同力、战略领导力和综合运营力,推进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是运用数字技术对制造企业生产运营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数字化转型涵盖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链条,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畴镛 许敬涵
通过分析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因素,从技术变革、组织变革和管理变革的角度,构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合实际案例开展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评价,针对制造企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数字化转型 指标体系 能力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简冠群 汪晓宝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数字化转型承担着数字化技术创新升级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文章以格力电器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为例,分析数字化转型推动价值创造的机理关系及价值创造效果。研究发现:格力电器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再创造中主要依赖于内外部价值链重塑、自主研发驱动技术创新、搭建数字平台推动商业模式转型。通过实施以上三种路径,格力电器提升了组织绩效、有效地进行成本管控,提升了研发创新水平,扩大了市场影响力,以上的三个层面共同实现了企业价值创造。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价值创造的机理模型,为传统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价值再创造、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价值创造 价值链 商业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和勇 何泓漫
本文建立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CRITIC-熵值法组合权重模型,对截至2012年上市的64家汽车制造企业2018~2020年的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4个研究假设,并通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来验证研究假设。结果表明: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良好,超50%的企业数字化指数在3年内有所提升;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会通过降低企业营业成本率来提高企业绩效;数字化转型能降低企业的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媛 孙新波 钱雨
数字化转型彻底颠覆了制造企业传统的价值创造逻辑,但其价值创造的实现和演化机制仍然不甚清晰。本文以酷特智能2003—2022年的连续数字化转型实践为例,探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资源编排行为促进价值创造的实现及其演化。研究发现:企业在单点突破-多业务整合打通-生态互联的连续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在效率驱动-用户需求驱动-利益相关者需求驱动下,采取适配的资源编排行为实现价值创造。在连续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企业的资源编排呈现出外部获取加内部积累资源到资源协同共享的结构化方式构建数字资源池,进一步整合资源生成信息化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数字生态合作能力,最终利用能力实现产品价值创造到数字价值创造的跃迁。据此,本文提出资源编排视角下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价值创造演化机制模型,一定程度上打开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如何通过有效地管理和配置数字资源实现价值创造的“黑箱”,贡献于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的资源编排和价值创造理论,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层面的指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继德 袁苗苗 全茜
文章使用2017—202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了提振作用。同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具备的动态能力也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发挥调节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行业异质性方面,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企业更容易发挥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效应,而资本密集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后的表现不佳。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绩效在数字化转型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正向传递作用,即数字化转型激发创新效率的提高,塑造企业竞争力的新优势,从而推动经济表现的提升。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创新绩效 动态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卫红 杨帆 张爱美 刘颖
依靠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突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从资源赋能和结构赋能双重视角出发,对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需进一步通过技术进步扩展绿色发展空间;(2)企业内部数字化技术转型能够显著促进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提升;(3)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作为绿色工艺创新的两个维度,在数字化技术转型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4)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能够正向调节数字化技术转型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通过识别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情境因素,可为我国有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数字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戈宁 万泳淇 杨浩昌
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其创新绩效,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仍然成立。渠道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和实施差异化战略来提升创新绩效,成本领先战略的中介路径并不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在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才能显著提升创新绩效,市场竞争强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越大,获得高新企业认定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明显,国有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无法显著提升其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