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7)
- 2023(12194)
- 2022(10008)
- 2021(9027)
- 2020(7896)
- 2019(18000)
- 2018(17561)
- 2017(34400)
- 2016(18442)
- 2015(20647)
- 2014(20713)
- 2013(20782)
- 2012(19161)
- 2011(17214)
- 2010(17676)
- 2009(17239)
- 2008(16749)
- 2007(15421)
- 2006(13414)
- 2005(12464)
- 学科
- 济(85348)
- 经济(85251)
- 业(84790)
- 企(77123)
- 企业(77123)
- 管理(67243)
- 方法(38593)
- 数学(30306)
- 数学方法(30055)
- 业经(29743)
- 财(28986)
- 农(28210)
- 融(26865)
- 金融(26863)
- 中国(25008)
- 银(24931)
- 银行(24910)
- 行(24129)
- 务(22174)
- 财务(22143)
- 财务管理(22108)
- 企业财务(20957)
- 制(20766)
- 农业(20667)
- 技术(17381)
- 地方(17246)
- 理论(15610)
- 策(15236)
- 和(15207)
- 贸(15202)
- 机构
- 学院(271745)
- 大学(265484)
- 济(118168)
- 经济(115879)
- 管理(108879)
- 理学(92803)
- 理学院(91913)
- 管理学(90706)
- 管理学院(90205)
- 研究(85059)
- 中国(73925)
- 财(56681)
- 京(54813)
- 科学(49664)
- 农(48250)
- 财经(44783)
- 所(43226)
- 江(42813)
- 中心(41795)
- 经(40437)
- 业大(38826)
- 研究所(38749)
- 农业(38013)
- 经济学(36365)
- 北京(34208)
- 州(34181)
- 经济学院(33182)
- 财经大学(32857)
- 商学(31100)
- 范(30886)
- 基金
- 项目(171069)
- 科学(135673)
- 研究(127082)
- 基金(124508)
- 家(106507)
- 国家(105491)
- 科学基金(92121)
- 社会(81876)
- 社会科(77759)
- 社会科学(77736)
- 省(68880)
- 基金项目(66118)
- 自然(58402)
- 教育(57449)
- 自然科(57092)
- 自然科学(57074)
- 自然科学基金(56127)
- 划(55833)
- 编号(51870)
- 资助(50622)
- 成果(41110)
- 创(39171)
- 业(38817)
- 重点(38338)
- 部(37960)
- 发(37785)
- 创新(35795)
- 课题(34979)
- 国家社会(33647)
- 制(33187)
- 期刊
- 济(133747)
- 经济(133747)
- 研究(78711)
- 中国(51880)
- 财(48785)
- 农(45354)
- 管理(43675)
- 融(39525)
- 金融(39525)
- 学报(36835)
- 科学(35753)
- 农业(29928)
- 大学(28338)
- 学学(27200)
- 技术(25450)
- 业经(23905)
- 财经(23032)
- 教育(21938)
- 经济研究(20540)
- 经(19873)
- 业(18757)
- 问题(17639)
- 技术经济(16625)
- 财会(14947)
- 贸(13866)
- 商业(13838)
- 现代(13705)
- 世界(13112)
- 理论(13019)
- 统计(12668)
共检索到413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贾淑军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注册的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我国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的产值、利税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左右,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吸收了约80%的新增就业人口。可以说,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各种壁垒的存在,融资难仍然是困扰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兴焕 耿喜华 杨荣本
本文在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从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和政府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积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关键词:
信用担保 风险 金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钮明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直接融资 筹资 宏观调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峰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们现有的金融结构框架、金融工具结构、金融市场结构和金融制度,不可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而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此,本文从中小企业自身角度、银行角度和社会环境三方面对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商业银行 信用环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杰
本文通过对苏北某市中小企业的典型调查,深入了解当前该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其融资受阻现状,剖析由于企业自身信用不佳、信息不透明、银行制度性制约、政策环境等原因而形成的企业贷款难与银行放贷难并存的深层次原因,以此提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滨
文章基于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在资金信贷方面存在的纵向产业组织关系视角,重新审视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发现,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属于较为典型的"上游垄断下游竞争"纵向产业组织结构,引致贷款利率纵向价格双轨制的存在,并成为引发中小企业"融资难"发生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程晓娟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一)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差,融资能力低一般而言,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社会公信度欠佳,而且很多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账目不清,所提供的各种财务报表与会计资料大多未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幸儿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是中小企业不可避免的"成长中的烦恼"。同是中小企业阵营中的杭州银河线缆有限公司近年来迅速发展壮大,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在资本运作方面有过相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向东
企业的融资方式依据不同的标准具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本文将从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方面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中小企业内部融资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星文
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与信用水平低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通过建立中小企业管理诊断与担保的战略融合,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管理咨询和担保服务,在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实现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外部式提升到自身信用的建立,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促进银行、管理咨询与担保公司、中小企业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管理诊断 担保 融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金香 冯煜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商业银行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概念和运作方式。融资证券化改善了信货业务与客户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提供了方便,也促使商业银行加快了其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步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逐步成为金融业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
企业融资 信贷业 债权债务 商业银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康宁
一、发展中小企业的必要性(一)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社会财富的缔造者。在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比重已超过50%,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60%,中小企业上缴的税收占我国全部税收收入的43%。①2.在经济结构构建、调整中的作用。我国的计划经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梅
民营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在工商注册登记的民营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9%,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到70%和45%,为社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与大企业相比,民营中小企业在激活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董华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之一。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并未从根本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途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经济学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凯英 郭江山
文章以中小企业资金的需求与供给为切入点,对我国当前市场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融资进行了经济学层面分析,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资金有效供给不足的状况。试图说明,由于风险和不对称信息的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其自发性,单纯依靠市场无法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 信贷配给 信息不对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