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3)
- 2023(10168)
- 2022(8272)
- 2021(7558)
- 2020(6320)
- 2019(14098)
- 2018(13611)
- 2017(26865)
- 2016(14561)
- 2015(15906)
- 2014(15723)
- 2013(15443)
- 2012(14251)
- 2011(12613)
- 2010(13114)
- 2009(12448)
- 2008(12783)
- 2007(11621)
- 2006(10579)
- 2005(9715)
- 学科
- 业(77271)
- 企(72111)
- 企业(72111)
- 济(65010)
- 经济(64926)
- 管理(60534)
- 业经(26718)
- 方法(25691)
- 财(24148)
- 农(23874)
- 务(18842)
- 财务(18827)
- 财务管理(18813)
- 数学(17960)
- 企业财务(17806)
- 数学方法(17712)
- 农业(17379)
- 策(16977)
- 技术(16108)
- 中国(14704)
- 制(14304)
- 划(13580)
- 和(12846)
- 理论(12654)
- 企业经济(12081)
- 经营(11451)
- 贸(11334)
- 贸易(11328)
- 地方(11189)
- 体(11116)
- 机构
- 学院(216468)
- 大学(208956)
- 济(92388)
- 经济(90600)
- 管理(88077)
- 理学(75275)
- 理学院(74493)
- 管理学(73447)
- 管理学院(73047)
- 研究(69461)
- 中国(55372)
- 财(45383)
- 京(43623)
- 科学(41014)
- 农(37073)
- 财经(35264)
- 江(35173)
- 所(34965)
- 经(31938)
- 中心(31413)
- 研究所(31276)
- 业大(29876)
- 农业(29084)
- 州(27321)
- 北京(27035)
- 经济学(26990)
- 范(26299)
- 师范(26091)
- 财经大学(25671)
- 商学(25348)
- 基金
- 项目(137261)
- 科学(111201)
- 研究(102188)
- 基金(101629)
- 家(87249)
- 国家(86400)
- 科学基金(76511)
- 社会(66449)
- 社会科(63144)
- 社会科学(63129)
- 省(54894)
- 基金项目(53790)
- 自然(49759)
- 自然科(48688)
- 自然科学(48674)
- 自然科学基金(47875)
- 教育(45832)
- 划(44887)
- 编号(40701)
- 资助(40652)
- 业(33384)
- 成果(32466)
- 创(31959)
- 重点(30487)
- 部(30182)
- 发(30161)
- 创新(28934)
- 课题(28198)
- 制(27248)
- 国家社会(27194)
- 期刊
- 济(110708)
- 经济(110708)
- 研究(64948)
- 中国(39816)
- 财(38214)
- 管理(38089)
- 农(35586)
- 科学(29415)
- 学报(27528)
- 农业(24642)
- 融(22001)
- 金融(22001)
- 大学(21515)
- 学学(20682)
- 业经(20566)
- 技术(20022)
- 教育(18858)
- 财经(17721)
- 经济研究(16807)
- 经(15339)
- 业(15183)
- 问题(14034)
- 技术经济(13187)
- 现代(12305)
- 贸(11567)
- 财会(11329)
- 世界(11147)
- 商业(10770)
- 经济管理(10040)
- 国际(10028)
共检索到329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罗必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畅 肖丕楚
近年来,对如何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科学发展问题,国内众多学者提出了不少方案和建议,其中,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就是一种创新性方案。本文旨在从经济理论方面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分析,揭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成长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卫红 蓝海林 蒋峦
目前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明显呈现出悖论性发展趋势:即全球化与本土化、集中化与分散化、标准化与个性化、内部化与外部化以及快与慢的悖论趋势。这种悖论性发展趋势为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
环境 悖论趋势 中小企业 生存空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勤华 王屹婥 方广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继彤
随着大企业在制造业内逐步成长起来,制造业的规模经济特征越来越显著,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技要求及退出壁垒越来越高。这些新变化使制造业不利于小企业生存,由此造成小企业在制造业内长达百年衰退。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小企业复兴表明,小企业通过参与分工、细分市场、生产专业化的特殊产品以及断创新,适应了制造业的变化,并创造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关键词:
制造业 小企业 产业适应性 生存空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庄晋财
地域根植性是企业集群的重要特征,本文从现象和理论演进的角度对企业集群的地域根植性的内涵及其成因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我国发展企业集群的政策着力点。
关键词:
企业集群 地域根植性 政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云中
企业财务合并的价值分析与政策含义●刘云中企业合并是盘活存量资产、产权流动和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有人从竞争优势转移和经营者私利等方面分析了企业合并的动机和行为(梁国勇,1997),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可将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风涛 李俊
通过回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归纳出异质性企业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事实,从多维视角探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政策含义。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将贸易政策制定和评估的基点落实在企业层面,采取措施降低企业"走出去"的固定成本,重视关于贸易扩展边际的政策,有效识别企业出口贸易中的国内含量,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认真权衡贸易政策制定的成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宣亚南 欧名豪 曲福田
首先讨论了循环型农业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与现代常规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持续农业进行了比较;然后从经济学角度对循环型农业进行了解读,认为循环型农业可通过区域大循环的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以及企业小循环的产业链增值两方面获得效益;并提出,加快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处理中心建设以及建立和完善支持政策措施是促进循环型农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应博
大陆台商承载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成果。面对依然严峻的全球地区形势,大陆台商只有透彻理解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积极参与国家双循环,在地区布局上深度融入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才能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环境中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更大舞台。本文在回顾大陆台商相关研究情况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和模型刻画大陆台商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特征,分析大陆台商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提出大陆台商在新阶段两岸融合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
大陆台资 空间分布 演化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守华 吴贵生
本文通过科技首位度和科技集中度等定量方法研究了我国省区范围内科技空间分布特征,并从科技资源稀缺性、国家科技空间布局、科技活动对区位的选择及其空间"双向扩展"特征4个方面分析了其成因。文章还阐述了相应的政策含义,旨在为国家及省区着手制定的"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及相关的科技计划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区域科技 科技布局 科技政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卢葳
日本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是支撑日本经济的主要力量。日本的中小企业很少搞小而全,它们往往与大企业合作,发挥中小企业的优势,根据资金、设备、人才、技术、商品的不同,在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中,把产品做精、做细、做专、做深,从而确立了大企业不可替代、不可动摇的地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胜军 杨松华
中小企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一个永久性的课题。中小企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但理论界对中小企业生存理论的研究远远落后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实践。本文从时代发展的最新特点出发,分析认为三种传统的生存理论普遍忽视现代科技的发展在中小企业生存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提出现代中小企业能顽强生存并蓬勃发展的最深刻根源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的平均成本趋于下降,降低了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最佳规模区间论以及技术创新的巨大支持作用。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生存 规模经济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陶振民
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解决国民待遇问题和管理体制问题 ,提高技术等级和标准化水平 ,加大研发新技术的投入 ,多开发适合自身能力的中技术产品 ,形成品牌优势 ,依靠技术 ,开拓市场。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市场竞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仲伟周 郭大为 董婕
本文首先就技术转移对高技术企业区位分布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关假说,然后通过构建技术转移指标体系和高技术企业区位分布指标体系;运用SPSS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出我国技术转移指数和高技术企业区位分布指数;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测度两个指数的适应性和协调性;然后对未来发展状况做出预测,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转移对高技术企业区位分布具有一定的提升和促进作用。本文最后指出我国当前技术转移和高技术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技术转移和高技术企业区位分布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