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06)
2023(15635)
2022(12914)
2021(11932)
2020(10126)
2019(22797)
2018(22732)
2017(44133)
2016(24155)
2015(27002)
2014(26938)
2013(26718)
2012(24021)
2011(21302)
2010(21197)
2009(19652)
2008(19554)
2007(17352)
2006(15389)
2005(13810)
作者
(69423)
(57701)
(57332)
(54484)
(36950)
(27450)
(25935)
(22544)
(21861)
(20588)
(19615)
(19490)
(18377)
(18297)
(17742)
(17591)
(17224)
(16979)
(16517)
(16492)
(14412)
(14156)
(13947)
(13204)
(12878)
(12865)
(12835)
(12791)
(11460)
(11378)
学科
(102087)
经济(101964)
(94993)
(86029)
企业(86029)
管理(84940)
方法(45282)
数学(35526)
数学方法(35170)
业经(32935)
(31545)
(31000)
中国(25589)
(23420)
财务(23352)
财务管理(23328)
农业(22400)
企业财务(22142)
技术(20258)
(19316)
(19279)
理论(19198)
地方(19072)
(19008)
(18312)
环境(17924)
(16543)
(16254)
贸易(16246)
(15741)
机构
学院(346245)
大学(342060)
管理(142642)
(138829)
经济(135951)
理学(122942)
理学院(121681)
管理学(119780)
管理学院(119170)
研究(110488)
中国(84657)
(73328)
科学(68725)
(63709)
(57973)
(55206)
业大(52087)
(51692)
财经(51104)
研究所(50031)
中心(49813)
(46405)
北京(46025)
农业(45251)
(43465)
师范(43098)
(41683)
经济学(40384)
(40227)
商学(38043)
基金
项目(233833)
科学(185094)
研究(172728)
基金(169987)
(147260)
国家(145941)
科学基金(126975)
社会(109303)
社会科(103526)
社会科学(103498)
(92212)
基金项目(90666)
自然(82549)
自然科(80598)
自然科学(80581)
自然科学基金(79176)
教育(77796)
(76344)
编号(70807)
资助(68880)
成果(55885)
重点(51690)
(50851)
(50475)
(50095)
课题(47755)
创新(46454)
(45004)
国家社会(44564)
科研(44143)
期刊
(158177)
经济(158177)
研究(100232)
中国(63103)
管理(56236)
(53912)
(51530)
学报(51524)
科学(49291)
大学(39435)
农业(37761)
学学(37317)
教育(35285)
技术(31720)
业经(28510)
(28227)
金融(28227)
财经(25066)
经济研究(23805)
(22160)
(21484)
问题(20632)
技术经济(19350)
现代(17479)
科技(16847)
图书(16331)
理论(16167)
商业(15948)
(15845)
财会(15799)
共检索到506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国华  邢丽娜  
生态化生产方式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末端治理”环境污染方式的局限。我国中小企业生态化生产程度普遍较低,非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不仅使中小企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不断增加,而且使中小企业在未来的自身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生态化生产方式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成长和成熟,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寿命的延长,同时还可以消除企业的外部不经济性。目前中小企业的生态化发展存在一定的限定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巧绒  王礼力  
西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是分散化经营,而集群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但在集聚过程中,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集群自身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因此,政府要从集群化和生态化的视角规划、引导和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腾  陈秀凤  
一、引言订单生产(Make-to-Order)是基于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采用客户先下订单表明自己的需求,企业再进行采购,组织人员按照客户要求进行生产等一系列过程。订单生产受到更多国家和行业的认可,特别是纺织品、大型机械制造、船舶制造、精密仪器的生产以及汽车制造业和高档时装等,都普遍采用了订单生产。根据Halal等对新兴技术发展的展望,订单生产被列为2000-2030年间的十项首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如霞  
在自然界,生物体之间、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常常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了生存需要,生物体对自然界的变化必须作出快速反应,不断进化。在经济社会,企业的发展亦如此,企业就象在生态系统中进化的生物体。本论文以生物学及生态学的观点,采用生物分类的方法与观念,将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已知的生物现象、理论、原则和观念作类比,依据其外在特征与组织功能的相似程度,提出正确描述产业特性及其分类的方法;同时提出中小企业追求成长的方向及生长及扩散的黏菌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峰  李玉杰  金福子  季芳  
中小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发展和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综合表现与反映自身的资源格局、功能地位和作用的生态位。中小企业生态位基本原理,可归纳为重叠与竞争原理、维度原理、宽度原理、动变与错位原理。识别中小企业生态位,需要构建相应的识别体系,包括内容识别、外部环境识别、功能机制识别三个层面。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范思琦  
生态位理论对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和指导力。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关系的变迁、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改变、人口和技术等要素的变化促使日本中小企业的生态位经历了一系列演化。日本中小企业渐渐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企业生态位,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中国中小企业层面普遍存在着生态位严重重叠和低端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现象,日本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邱明锋  
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诸多社会经济问题聚焦在中小企业品牌能否成长这个关键节点上。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共生、共生成长的机理,阐述了品牌共生成长的协同性、同类排他性、异类限量性、自由竞争性、改革垄断性等基本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构建品牌适度竞争、共生成长运行路径;给出了中小企业品牌共生成长的生态路径选择:适应外部环境、优化内部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柳飞红  
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因此促进中小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对于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现状主要存在生态化技术创新意识淡薄、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缺乏创新人才创新能力不足、融资渠道窄生态化技术创新投入不足、资讯管理能力低,抵御风险能力弱、生态化技术创新溢出效应大和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生态化技术创新外部激励机制不健全等方面问题。然后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晓伟  
精益生产方式作为一种追求生产经营的合理性、高效性,能灵活地生产出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是世界制造业未来管理的最佳模式,也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刻研究精益生产方式的特征,剖析我国企业生产方式同精益生产方式的差距,并制订相应的对策,是我国企业加入WTO后赶超世界精益企业的保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景雯  张霓  
中小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中小企业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各个地区的中小企业在近年来取得了不同的发展,而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企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对东部地区的浙江省与西部地区的云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东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对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如何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学波  李绍才  辜彬  孙海龙  
道路工程生态损益分为生态功能损益和经济社会损益两个部分,生态功能损益包括岩土过程生态功能损益、景观过程生态功能损益和运营过程生态功能损益三个方面,经济社会损益包括民众福祉损益、业主损益和政府损益三个方面。分析道路工程生态损益驱动过程及特征,探讨驱动力及度量方式,构建驱动路径和驱动网络,可为道路工程生态补偿主客体界定、途经研究及价值核算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道路建设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涛  
社会生产方式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处理的好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当代有些学者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运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形成了社会生产方式的生态边界研究。我们认为,对绿色GDP的追求、对低碳经济的向往和开发与修复并举的理念都是社会生产方式的生态边界,都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白勤虎  许跃辉  宋学智  
精益生产是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白勤虎,许跃辉,宋学智企业生产方式,即企业资源配置方式。通常可分为单件生产方式、大量生产方式和介于单件生产与大量生产方式之间的成批生产方式。二十世纪初,美国福特与通用汽车公司发展了大量生产生产方式,开创了世界制造业的新纪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波  
风险社会下,技术创新呈现出生态化转向的趋势,而制度建构对这种趋势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制度建构不是随意的,它建立在文化与结构的双重基础之上。其中,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奠定了制度建构的文化基础,而结构的力量、结构调整的意图又贯穿于制度建构的始终。借助制度建构,将生态化定位为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从而对技术创新的方向起到牵引作用,并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最终促进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运作的案例,正是借助支持领域、支持重点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将生态化理念带入技术创新的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盛晓娟  张波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在对北京市中小企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和企业生态文明实施意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生态文明行为、生态文明建设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因素如企业性质、企业负责人年龄和学历等对企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和行为影响不大,说明企业内部客观因素并不直接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和行为,企业生态文明行为的被动性大,因而需要政府部门从资金支持、法规建设和大力宣传等方面着手,以外部因素来推动企业内部动因,促进企业强化生态文明实施意愿和生态文明建设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