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9)
- 2023(11356)
- 2022(9223)
- 2021(8393)
- 2020(7227)
- 2019(16025)
- 2018(15844)
- 2017(30091)
- 2016(16749)
- 2015(18491)
- 2014(18845)
- 2013(18320)
- 2012(16933)
- 2011(14995)
- 2010(15344)
- 2009(14420)
- 2008(14718)
- 2007(13487)
- 2006(11832)
- 2005(11067)
- 学科
- 业(80088)
- 企(75174)
- 企业(75174)
- 济(71212)
- 经济(71110)
- 管理(65163)
- 方法(30517)
- 业经(27230)
- 财(26210)
- 农(23783)
- 数学(22211)
- 数学方法(21900)
- 务(20507)
- 财务(20475)
- 财务管理(20453)
- 企业财务(19427)
- 制(17665)
- 技术(17468)
- 农业(17346)
- 中国(16233)
- 理论(15252)
- 体(15053)
- 策(14625)
- 和(14187)
- 学(14024)
- 划(13960)
- 企业经济(12313)
- 经营(12230)
- 体制(11910)
- 地方(11185)
- 机构
- 学院(248571)
- 大学(243116)
- 济(98143)
- 管理(96847)
- 经济(96124)
- 研究(82817)
- 理学(82727)
- 理学院(81809)
- 管理学(80450)
- 管理学院(79986)
- 中国(64159)
- 科学(53066)
- 京(51944)
- 农(49927)
- 财(48635)
- 所(43774)
- 江(40303)
- 研究所(39723)
- 农业(39608)
- 业大(39538)
- 财经(38130)
- 中心(36946)
- 经(34499)
- 北京(32070)
- 州(31230)
- 院(30218)
- 范(30145)
- 师范(29730)
- 经济学(28564)
- 省(27923)
- 基金
- 项目(162864)
- 科学(128667)
- 基金(117823)
- 研究(116496)
- 家(104273)
- 国家(103298)
- 科学基金(88701)
- 社会(73369)
- 社会科(69499)
- 社会科学(69479)
- 省(66200)
- 基金项目(61996)
- 自然(58760)
- 自然科(57469)
- 自然科学(57444)
- 自然科学基金(56491)
- 划(54712)
- 教育(53092)
- 资助(47908)
- 编号(45627)
- 业(38373)
- 重点(37033)
- 创(36945)
- 成果(36857)
- 部(35421)
- 发(34774)
- 创新(33709)
- 课题(32620)
- 科研(31245)
- 性(30848)
- 期刊
- 济(115377)
- 经济(115377)
- 研究(70734)
- 中国(50158)
- 农(46685)
- 财(42524)
- 学报(42379)
- 管理(40905)
- 科学(38996)
- 农业(31897)
- 大学(31457)
- 学学(30163)
- 教育(24950)
- 技术(23336)
- 融(22348)
- 金融(22348)
- 业经(21214)
- 财经(19602)
- 业(19477)
- 经济研究(17723)
- 经(16954)
- 问题(14529)
- 技术经济(14410)
- 财会(13262)
- 版(13151)
- 科技(12320)
- 现代(12279)
- 商业(11714)
- 统计(11679)
- 世界(11576)
共检索到375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贡文伟
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及动态联盟敏捷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个合适的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敏捷性进行了分析论证,为中小企业敏捷性的实现及动态联盟的组建与运行提供了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湘莲
一、引言 中国入世,中国企业将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企业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由于新知识、新概念的不断涌现和新产品、新工艺的迅速更迭加速了市场的变化。企业要想赢得竞争就应具有对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即要具备敏捷性,这是未来企业的核心能力。为了响应21世纪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来帮助企业迎接这一挑战,其中以美国为首的各发达国家对敏捷制造进行了大量广泛的研究,他们提出了著名的《21世纪制造业发展战略报告》,报告中对未来企业提出了敏捷化的要求。敏捷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殷秀清 綦振法 李霞
敏捷企业敏捷性度量是企业敏捷化所不可或缺的步骤。对企业敏捷性的体系构建与评价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该文在综述了国内外的企业敏捷性研究文献基础上,构筑了一个基于实效的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新的评价方法,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更准确地评价敏捷企业的敏捷性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敏捷企业 敏捷性 体系与方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萍 贾殿村
通过对动态联盟敏捷性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的分析,对动态联盟敏捷性因素进行了评价,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分析了敏捷性的相关评价要素,建立了动态联盟敏捷性的评价和测度模型,利用AHP法确定各因素权值,然后利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判。
关键词:
敏捷制造 动态联盟 敏捷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中明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一)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思路长期以来,虽然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都建立了适用本部门、本系统的大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但至今没有适用于中小企业的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由于中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泓 姚岳
一、中小企业业绩评价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有的中小企业对业绩不进行评价,其原因是没有一套适用于中小企业特点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有的基本沿用2002年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指标体系评价其业绩,评价的效果并不理想。从中小企业的业绩评价现状分折,其存在问题主要有:①评价目的不明确。有的企业仅仅把业绩评价作为奖金分配的手段;有的企业则对业绩评价赋予太多的目的和期望。实际上业绩评价体系只是寻找企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铁骊
本文以企业组织为研究对象,在敏捷性与组织变革的相关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敏捷性组织的概念性模型,并对其基本构成要素——目标、价值、战略、管理者、技术、结构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探讨了组织实现敏捷性需要的支持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目标价值子系统、战略控制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结构子系统和技术子系统。
关键词:
敏捷性 敏捷性组织 支持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倪明
文章从响应时间、成本、健壮性、跨组织参与性、再制造系统柔性、员工使能性角度,提出构建企业逆向物流系统敏捷性评价模型,并运用EAHP方法加以求解。从求解结果中,不但可以更加客观地得到逆向物流系统敏捷性排名,而且可以得到哪些指标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指标。企业可借助该模型或检验或与竞争对手比较逆向物流系统敏捷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施国洪 黄后庆 王冰洁
当今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并且不可预测,敏捷性成为了企业被动适应和主动开拓市场的一项重要能力。针对生产企业的敏捷性评估,文章构建了包含10指标的敏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拓展有序加权平均(OWA)算子分析专家评价数据,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以及企业敏捷性评价矩阵,通过加权集成可得到企业敏捷性评价结果。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方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罗明 周国华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导致口罩需求量大幅度上升,价格上涨,引发了一罩难求的局面。文章从口罩供需缺口的视角,讨论口罩生产部门集中配置资源与“感知——响应”策略,反思主流战略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提出口罩生产部门应该采用“问题导向型”研究思路制定战略决策,即从口罩短缺问题出发,集中资源重点攻克口罩生产瓶颈,做出实际可行的战略决策以快速响应短缺的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和荣 李海婴
从考察企业组织的敏捷性与交易成本的相互关系入手,对企业组织敏捷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详细分析了信息技术(IT)对提高企业组织敏捷性的作用机理。指出IT正是通过降低企业内、外部的交易成本、缩短流程时间、提高人的认识理性、扼制机会主义、促进企业组织结构、决策方式的变革等方面的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组织的敏捷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铁骊 曾志伟
从范式转换的角度来分析,当生产模式不能再满足消费需要时,科学技术便面临着变革的挑战,新的生产方式正在形成。后现代消费观正在形成,其多样化和快速性要求相应的科学技术作支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引至企业敏捷制造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
后现代消费观 科学技术 敏捷制造系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文甲 张琳琳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敏捷性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未对敏捷性形成过程进行动态关注。本文基于探索性案例研究,采用动态视角对企业敏捷性构建过程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是企业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包括环境洞察能力、快速吸收能力和灵活整合能力三个维度。其中,环境洞察能力是响应机制的来源;快速吸收能力是快速与能力机制的引擎;灵活整合能力是灵活、快速和有效机制的基础。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启动这一敏捷过程的焦点机制发生了转变:创业阶段,快速吸收是实现企业敏捷性的焦点机制;变革阶段,企业敏捷性的焦点机制转变为灵活整合能力;发展阶段,实现企业敏捷性的焦点机制演化为整合能力和吸收能力的集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敬茹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推动技术创新、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将银行贷款作为重要融资渠道,银行如何对中小企业进行科学、客观的信贷风险评价,真实反映和预测其信贷风险状况非常重要。本文结合中小企业实际特点,对信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贷风险 模糊层次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