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4)
- 2023(13002)
- 2022(10924)
- 2021(9973)
- 2020(8636)
- 2019(19664)
- 2018(19302)
- 2017(38354)
- 2016(21005)
- 2015(23319)
- 2014(23397)
- 2013(23339)
- 2012(21793)
- 2011(19480)
- 2010(19904)
- 2009(18757)
- 2008(19263)
- 2007(17634)
- 2006(15403)
- 2005(14187)
- 学科
- 济(92448)
- 经济(92347)
- 业(90871)
- 企(82006)
- 企业(82006)
- 管理(76369)
- 方法(42409)
- 数学(33752)
- 数学方法(33396)
- 财(31778)
- 农(30512)
- 业经(29639)
- 务(23414)
- 财务(23384)
- 财务管理(23353)
- 企业财务(22179)
- 农业(21375)
- 中国(21264)
- 制(20408)
- 技术(18883)
- 策(18690)
- 贸(17311)
- 贸易(17306)
- 易(16838)
- 和(16747)
- 理论(16037)
- 划(15724)
- 地方(15643)
- 学(14993)
- 银(14449)
- 机构
- 学院(309427)
- 大学(303368)
- 济(132260)
- 经济(129583)
- 管理(124261)
- 理学(106274)
- 理学院(105228)
- 管理学(103730)
- 管理学院(103143)
- 研究(99552)
- 中国(79100)
- 财(64001)
- 京(62862)
- 科学(59207)
- 农(55227)
- 所(51112)
- 财经(50141)
- 江(48783)
- 中心(46696)
- 研究所(45795)
- 经(45396)
- 业大(45028)
- 农业(43507)
- 经济学(39691)
- 北京(39391)
- 州(38376)
- 财经大学(36727)
- 范(36596)
- 师范(36258)
- 经济学院(35997)
- 基金
- 项目(196381)
- 科学(156129)
- 研究(144849)
- 基金(143468)
- 家(123753)
- 国家(122601)
- 科学基金(106479)
- 社会(92312)
- 社会科(87585)
- 社会科学(87562)
- 省(77970)
- 基金项目(75440)
- 自然(69085)
- 自然科(67510)
- 自然科学(67488)
- 自然科学基金(66387)
- 教育(66210)
- 划(64364)
- 资助(59021)
- 编号(58933)
- 成果(47616)
- 部(44043)
- 重点(43849)
- 创(43440)
- 发(42530)
- 业(42185)
- 课题(40232)
- 创新(39839)
- 性(38603)
- 教育部(37790)
- 期刊
- 济(150394)
- 经济(150394)
- 研究(89909)
- 中国(57974)
- 财(54114)
- 农(51390)
- 管理(49202)
- 学报(43628)
- 科学(42200)
- 农业(34719)
- 大学(33291)
- 融(32177)
- 金融(32177)
- 学学(31770)
- 技术(28193)
- 教育(28007)
- 业经(26651)
- 财经(25481)
- 经济研究(23587)
- 经(21916)
- 业(20945)
- 问题(19618)
- 技术经济(18178)
- 贸(16332)
- 财会(15917)
- 现代(15392)
- 商业(15226)
- 世界(14603)
- 统计(14523)
- 版(14159)
共检索到464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国忻 杨萱
政策性机构是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在对政策性机构的目标定位、支持对象及其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政府资金直接和间接运作方式的政策效果差异,提出政府资金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应以间接方式为主,以发挥其杠杆效应,最终通过市场力量实现预期政策目标。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 政策性机构 功效 政策目标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军元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其中日本政府的政策性金融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建立了完善的中小企业金融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日本 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 政府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润林
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无可置疑地成为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融资难。从政策性金融自身的功能特点入手,着重探讨政策性金融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政策性融资 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靖霞
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审慎经营和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性金融不愿对其提供资金支持,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瓶颈。为弥补市场失灵,政策性金融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政策导向与资金扶持、首倡诱导与虹吸扩张功能,在企业成长的初期阶段,构建政策性金融体系以支持并诱导更多商业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晓利
对世界各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探讨钱晓利政策性银行或称政策性金融机构,是由政府出资组建,不以盈利为目的,在某些专业或开发性领域,利用特殊的融资手段,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从事政策性金融活动的金融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大型企业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军 黄远启
由于被担保企业的脆弱性、信用担保对信贷市场的高度依附性以及强势银行对担保机构的挤压效应,信用担保机构的可持续性一直备受争议。而政策性担保机构依托政府背景,有效克服了被担保企业的道德风险,同时由于其拥有政府支持的"软实力",使得在提供担保之前的遴选和在企业担保契约履行监督上更具效率。
关键词:
融资担保 风险控制 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康永博
英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于2014年11月成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英国企业银行(简称"BBB"),致力于弥补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失灵。BBB构建"投资+服务"的双轮驱动业务模式,投资业务的运作方式类似于母基金,利用财政资金成立各类中小企业投资计划,吸引社会资本联合设立子计划,并交由专业金融机构管理,以股权或债权形式向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服务业务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享清 赵昂阳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高交易成本和高风险,金融结构,特别是大银行,一般都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因此,借鉴国外德国、日本等国的经验,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银行,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政策性银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彭十一
中小企业融资难,这是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但日本中小企业却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与其政府的政策性扶持是分不开的。本文分析了日本政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性扶持措施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政策性融资 措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范莉莉 常风华
对有利政策适时地运用和开发,有助于中小企业摆脱困境,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研究表明,利好政策是中小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和竞争力;中小企业对这些政策性无形资产可以从针对本企业的专项政策、国家宏观政策等八个方面加以识别、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对其进行培育和孵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政策 无形资产 开发 培育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时旭辉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美、日、韩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有效地弥补了商业性金融的缺陷和不足。合理借鉴国外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建立以间接扶持为主、直接扶持为辅的“混合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是我国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政策性金融 国际经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白钦先 徐爱田
中小企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国对这一“强位弱势”群体的支持可以说是纷繁复杂,各式各样。大部分国家都设立了专门服务于这个群体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各国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是专门服务于本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一般也设立了对中小出口商的服务计划。通过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在支持原则和支持业务措施方面的横向比较,对于建立我国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以及指导我国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加大对中小企业对外经济活动的支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进出口政策性金融 中小企业 国际比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义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明义 刘景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孔德兰
我国中小企业由最初国民经济的"有益补充"地位和"拾遗补缺"作用,已提升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的新高度,在发展产业、吸纳就业、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