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28)
2023(16799)
2022(14290)
2021(13538)
2020(11480)
2019(26052)
2018(25828)
2017(50617)
2016(27374)
2015(30573)
2014(30453)
2013(30198)
2012(27863)
2011(24740)
2010(24868)
2009(23377)
2008(23013)
2007(20402)
2006(18231)
2005(16371)
作者
(77022)
(63935)
(63267)
(60586)
(41267)
(30585)
(29064)
(24943)
(24409)
(23184)
(21821)
(21574)
(20449)
(20289)
(19830)
(19608)
(19074)
(18858)
(18412)
(18389)
(15731)
(15679)
(15522)
(14788)
(14382)
(14292)
(14249)
(14215)
(12768)
(12632)
学科
(110923)
经济(110791)
(103408)
管理(92290)
(90880)
企业(90880)
方法(48845)
数学(39071)
数学方法(38610)
(35625)
(34364)
业经(33850)
中国(28909)
(24583)
财务(24514)
财务管理(24478)
农业(24468)
(23823)
企业财务(23147)
地方(22778)
技术(21106)
理论(20835)
(20070)
(19990)
贸易(19978)
(19831)
(19384)
(19171)
(18529)
银行(18497)
机构
学院(383990)
大学(379747)
管理(158857)
(155011)
经济(151582)
理学(135536)
理学院(134134)
管理学(132170)
管理学院(131449)
研究(122025)
中国(99536)
(81605)
(75704)
科学(73129)
(61041)
(60109)
(59388)
财经(59164)
中心(57532)
业大(54463)
研究所(53915)
(53693)
北京(51675)
(49175)
(48727)
师范(48374)
农业(47306)
经济学(44944)
(44624)
财经大学(43636)
基金
项目(253679)
科学(200819)
研究(190277)
基金(184044)
(157419)
国家(155970)
科学基金(136554)
社会(119602)
社会科(113231)
社会科学(113203)
(99426)
基金项目(97572)
自然(88570)
自然科(86532)
自然科学(86511)
教育(86369)
自然科学基金(84983)
(82351)
编号(79403)
资助(75972)
成果(63702)
(55755)
重点(55427)
(54206)
(53794)
课题(53490)
创新(49944)
项目编号(48990)
教育部(48198)
国家社会(48096)
期刊
(178063)
经济(178063)
研究(118416)
中国(75002)
管理(61710)
(60361)
(56398)
学报(52541)
科学(51052)
(44148)
金融(44148)
教育(41022)
大学(40727)
农业(38450)
学学(38321)
技术(35247)
业经(31443)
财经(28638)
经济研究(26710)
(24347)
问题(22847)
(21835)
技术经济(20318)
理论(19427)
现代(19391)
图书(18856)
科技(17751)
实践(17704)
(17704)
财会(17697)
共检索到583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江衍妙  邵颂红  
中小企业的金融信用能力存在天然不足,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在多重语境下,中小企业实行了互保联保的"抱团取暖",以期解决融资能力不足。但在情势恶化下,互保联保却发生了"多米诺骨牌"的冲击效应和损害,破解当下困局成为各方主体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从中小企业信贷担保链"风险暴露"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等视角展开论述,以期为破局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邢秀芹  杨宜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多种风险,这些风险不仅会影响融资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能力,甚至会危及融资担保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面临的风险及成因,并提出了建立健全融资担保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合作银行与融资担保机构风险共担机制;建立全国性再担保体系,实行强制性再担保;引入保险机制等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爱萍  
信用担保业是高风险行业,能否有效地防范与控制担保风险决定着担保机构能否可持续发展。因此,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指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各种风险,然后分析了防范与控制这些风险的措施。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年志远  
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 ,可以保证中小企业融到资金。但是 ,担保公司却承担着巨大的担保风险 ,必须采取措施防范融资担保风险 ,保证担保公司的资产不受损失 ,实现其良性运作 ,长期发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谭中明   梅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丙奇  郑旭  韩立栋  
本文采用逆推归纳法,构建了以最优连带责任替代严格连带责任为核心的互联担保贷款风险控制模型,数理分析认为通过设置最优连带责任,既可以保证组内风险转移的最大化,又可以使其无线接近于策略违约点而又不致引发策略性违约。本文证明了最优连带责任相比于严格连带责任可以更有效地控制互联担保贷款风险,从而在机制设计上实现有效缓解互联担保贷款风险的目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青庚  费洁春  
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业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调整客户结构和资产结构,实施战略转型的重要方面。在实务操作过程中,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难以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抵(质)押物,不得不寻求专业担保机构的担保,借助担保机构的信用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关于担保机构担保项下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也开始被重视。本文分析了担保机构的相关风险因素,并从担保机构相关风险的分析管理角度提出了针对上述担保贷款的风险管理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万绍玫  
我国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由于普遍存在抗风险能力弱、管理不善等问题,使得贷款潜在风险较高,风险管理难度较大。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最活跃的经济成份之一,大力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无疑将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当前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大力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时,应对中小企业融资动机和方式、企业特点和风险特征、风险防范和解决途径等有足够的认识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努力规避风险。这样,才能在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实现银企双赢。本文从认识中小企业的特点入手,对我国中小企业信贷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信贷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瞿晓龙  梁戈夫  黄灿丽  
财务诊断是帮助企业强身健体的新兴管理方式,消除管理弊病, 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障企业生存发展。现实中,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较大,极大影响着银企发展。在商业银行贷前、贷中和贷后三个坏节引入财务诊断,着重在贷前、贷后环节实施,能够防范“病从口入”以及中小企业质量差产生的还贷风险,促进银企双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冬梅  沈友娣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和最具成长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融资难也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了信用担保风险产生的微观机理,建立了不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对引入信用担保机制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均衡选择决策进行了探讨,阐明了信用担保机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的内在机理,最后提出了信用担保风险规避的措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毅  向党  
文章深入分析了国内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信用担保缺失现状,指出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信用担保缺失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担保体系机制设计不合理,导致担保资源未能充分发挥效用。文章创新地提出应重整体系结构,完全取消政府直接担保机构,并对担保体系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廖美玲  
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由于其涉及主体较多、操作过程复杂,应用中存在较多风险。本文在对供应链融资的三种现行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供应链融资的五种主要风险,并针对每种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试图减少风险,从而促进企业供应链融资的积极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智佳  张启路  朱武祥  李浩然  
经济下行期,风险传染效应对经济冲击的催化作用对我国金融体系带来挑战。现有研究忽略了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向实体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传染渠道及其放大、加速效应,少有对此的防范机制与政策建议。本文基于我国10家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或组织的不同风险管理模式与稳定性,探究流动性风险的微观传染机制及管理策略。研究发现:流动性风险可以通过交易关系传染;从金融机构向实体企业的风险传染效应是存在的;途经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存在特殊的扩大、加剧、加速效应。有效应对手段包括行为风险抑制策略和经营风险管理策略。前者包括寻找相关的风险分担方和及时处置不良资产,后者包括平衡谈判地位和收益风险配置、构建经营大数据预警体系。本文丰富了风险传染理论,对融资担保业金融创新的实践和监管亦有贡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建梁  胡挺  
海外上市成为一种融资热潮,其过程中的微观风险不可忽视并可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规避,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海外上市微观风险因素,并提出一些可行的防范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秦海林  
双重信贷担保的制度安排可以降低信贷风险,促成信贷担保协议的达成,但是,信贷担保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必然会致使双重信贷担保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难是银行、担保公司和贷款人之间的博弈结果,信贷发放则是该博弈的均衡解,利率、保费率和贷款人的投资收益率等是影响博弈均衡的重要变量;双重信贷担保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但是,当贷款人的投资收益率低于临界点时,担保公司的抵触行为仍旧会在客观上加剧融资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