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6)
- 2023(9657)
- 2022(7916)
- 2021(7232)
- 2020(6261)
- 2019(13687)
- 2018(13415)
- 2017(26875)
- 2016(14304)
- 2015(15787)
- 2014(15657)
- 2013(15516)
- 2012(14244)
- 2011(12537)
- 2010(13105)
- 2009(12595)
- 2008(12947)
- 2007(11970)
- 2006(10850)
- 2005(10299)
- 学科
- 业(81660)
- 企(75085)
- 企业(75085)
- 济(64094)
- 经济(64013)
- 管理(62098)
- 业经(26662)
- 方法(26189)
- 财(25107)
- 农(23408)
- 务(19826)
- 财务(19807)
- 财务管理(19781)
- 企业财务(18718)
- 数学(18454)
- 数学方法(18274)
- 策(18065)
- 制(17363)
- 农业(16901)
- 技术(16568)
- 中国(16537)
- 划(13598)
- 银(13108)
- 银行(13108)
- 理论(12833)
- 行(12504)
- 和(12371)
- 经营(12342)
- 企业经济(12211)
- 贸(11958)
- 机构
- 学院(209771)
- 大学(200990)
- 济(94518)
- 经济(92715)
- 管理(90323)
- 理学(75929)
- 理学院(75314)
- 管理学(74603)
- 管理学院(74177)
- 研究(62822)
- 中国(57354)
- 财(49050)
- 京(41287)
- 财经(37507)
- 江(34387)
- 经(33937)
- 科学(32475)
- 农(30907)
- 所(30334)
- 中心(30250)
- 财经大学(27429)
- 经济学(27367)
- 州(26958)
- 研究所(26411)
- 商学(26294)
- 北京(26217)
- 商学院(26057)
- 业大(25114)
- 经济学院(24652)
- 经济管理(23834)
- 基金
- 项目(125403)
- 科学(101752)
- 研究(97571)
- 基金(92607)
- 家(76961)
- 国家(76148)
- 科学基金(68758)
- 社会(64248)
- 社会科(60966)
- 社会科学(60951)
- 省(49777)
- 基金项目(47934)
- 教育(43463)
- 自然(42885)
- 自然科(41956)
- 自然科学(41946)
- 自然科学基金(41304)
- 编号(39813)
- 划(39715)
- 资助(38348)
- 成果(31820)
- 业(31757)
- 创(29549)
- 部(28239)
- 发(27383)
- 重点(27178)
- 课题(27086)
- 制(26846)
- 创新(26595)
- 性(26388)
- 期刊
- 济(113768)
- 经济(113768)
- 研究(67615)
- 财(41650)
- 中国(40809)
- 管理(40321)
- 融(31251)
- 金融(31251)
- 农(30001)
- 科学(23731)
- 业经(20885)
- 技术(20275)
- 农业(20244)
- 学报(20111)
- 财经(19143)
- 经济研究(17341)
- 大学(17137)
- 教育(16611)
- 学学(16549)
- 经(16371)
- 问题(13826)
- 技术经济(13431)
- 业(12988)
- 财会(12451)
- 贸(12392)
- 现代(12293)
- 世界(11131)
- 国际(10841)
- 商业(10794)
- 经济管理(10633)
共检索到333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蔡熙华
企业信用缺失、信用传导机制不畅已经成为当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成长的瓶颈问题。从中小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入手,探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认为近期应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增加企业的退出成本,约束企业失信行为,形成社会监督惩罚体制,用法律形式体现诚信;长期则要从制度建设人手,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让诚信成为行为习惯,这是解决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问题的根本所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邵长彪 薛继金 吕顺
一、中小企业风险成因分析(一)中小企业融资来源企业的一个运营周期,大致可分为原材料采购(应付账款)、组织生产(存货)、销售商品(应收账款)、下游付款四个节点。企业的资金周转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由于时点安排不同,企业就会在不同的时点形成大小不一的资金缺口。因企业所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月华
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然而,中小企业出现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没有做好信用风险的事前控制,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要提高中小企业内部信用水平,我们必须从明确中小企业产权关系、建立专职信用管理机构控制信用风险、加强对客户信息管理、确定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等级管理原则、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和制度、加强对销售合同的严格审核等方面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事前控制。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风险 事前控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祖玉,韩玉启,王华伟,梅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辛飞 孙永广 邓晶
为了促进国内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和贷款风险度量方法研究,并为国内银行、担保机构以及相关部门实现对信用与风险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我们专程赴日本数家相关机构进行考察。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三家著名机构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现状,并总结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风险度量 日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宏 王云波
近几年,中小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融资需求越来越多,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各商业银行也逐渐放宽对小企业信用准入的条件。目前,一些中小企业还存在自身管理不够规范、财务透明度差、抗风险能力弱、经营风险大等问题,给银行贷款审查及风险控制与防范带来一些困难,滚动银行承兑汇票则成为现阶段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一种主要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小企业内部资产结构、资金流动速度、企业信誉度和财务状况等特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凯华 李福荣
随着社会经济融资的多样化,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迅速被中小企业应用,成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然而,供应链融资方式下的信用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本文基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方式,探究了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先对供应链金融及信用风险做了详细论述,继而分析供应链金融视域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及其致因,最后提出小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中小企业 信用风险 致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马梦晨
本文以上市公司信用风险为研究对象,从wind数据库沪交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中选取340所中小企业,从六个方面构建包含28个二级指标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参考目前国际上主流评价方法的研究,选择传统统计模型与机器学习方法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对数据进行SMOTE平衡后的测试集预测准确率最高,准确率可达到94.23%。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信用风险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瑞敏 王冠雄 汪亭
文章在单一数值型指标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区间值型指标和三角模糊数型指标,使得整个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发现,混合多属性决策方法不仅可以拓展信用风险指标空间,还能直观地反映出多个待评估对象的信用风险差异化程度,从而为金融机构衡量企业信用风险水平提供有效解决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平林 沈映春 李跟强
传统信用风险评估实务中广泛使用的专家打分等方法存在“凭主观授信”的缺点,从指标权重到信用风险结果均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并不人为地确定指标权重值,而是分别加总产出属性值和投入属性值,再将总产出除以总投入的比率作为相对效率。该方法可以克服主观授信缺点,能够大大提升信用风险分析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文基于京津冀科技型新三板企业随机抽样,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其信用风险进行分类比较研究,以2015~2020年数据为样本,提出并构建出一套京津冀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指数。本文建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等更加科学的方法进行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建立京津冀信用风险动态评估机制,开展季度、年度信用风险分类评价;针对高风险行业和重点领域企业信用风险实施对标管理、分类监管并实现预警奖惩。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编制的信用风险指数,能够为京津冀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标准化问题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沈沛龙 周浩
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估计债务人违约概率,而中小企业是公司风险暴露中的重要一类。因此,研究中小企业违约概率的估计并据此确定信用级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家中小企业作为样本,利用具有出色分类能力的支持向量机原理,找出了作为支持向量的财务指标,并引入新的违约概率计算方法,提出了企业个体与分类面的相对距离这一概念,利用该相对距离对企业的违约概率进行估计,进而通过违约概率来确定企业的信用级别。同时,对所给模型与现有模型进行了违约概率的一致性检验,得出了理想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获得了相对距离与KMV模型中违约距离之间的关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孟杰 李田 苑泽明
本文在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中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SVM构建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将逐级优化递减欠采样方法 (ODR)和边界自适应合成抽样方法 (BADASYN)与SVM相结合,构建ODR-BADASYN-SVM模型评估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以克服样本不平衡性对模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VM模型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预测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晓玲
供应链整体运行效率成为竞争利器,迫使企业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寻求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集中资源专注于核心能力建设,将非核心资产及低附加值环节外包给了外围的中小企业。核心企业在物流和信息流层面对应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和手段日趋成熟,但在资金流层面,对于分销商和供应商资金流的管控成为管理瓶颈。如何在合作过程中,加强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合作对手的信用风险的控制,降低合作风险、提升产业链的整体质量,成为核心客户必须解决的课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爱萍
信用担保业是高风险行业,能否有效地防范与控制担保风险决定着担保机构能否可持续发展。因此,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指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各种风险,然后分析了防范与控制这些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
信用担保 风险防范 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