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4)
2023(15120)
2022(13060)
2021(12309)
2020(10022)
2019(23182)
2018(23039)
2017(44062)
2016(24237)
2015(27183)
2014(27353)
2013(26734)
2012(24772)
2011(22563)
2010(22653)
2009(20475)
2008(19986)
2007(17856)
2006(15811)
2005(14070)
作者
(70376)
(58164)
(57909)
(54942)
(37208)
(28121)
(26442)
(22915)
(22258)
(21044)
(19945)
(19778)
(18633)
(18482)
(17971)
(17896)
(17361)
(17271)
(16733)
(16725)
(14549)
(14505)
(13932)
(13327)
(13099)
(13074)
(13036)
(12906)
(11855)
(11622)
学科
(98781)
经济(98594)
管理(65973)
(64037)
(52734)
企业(52734)
方法(41271)
数学(34089)
数学方法(33654)
中国(29546)
(27199)
地方(25143)
业经(24063)
(22417)
(22341)
理论(18298)
农业(18296)
(17518)
(17307)
(17008)
贸易(16993)
(16413)
技术(16067)
(15895)
银行(15851)
教育(15620)
(15359)
金融(15356)
(15244)
环境(15174)
机构
大学(341893)
学院(340644)
管理(132410)
(131543)
经济(128493)
研究(117993)
理学(114175)
理学院(112758)
管理学(110644)
管理学院(110016)
中国(86194)
科学(74515)
(74347)
(60546)
(59901)
(56469)
研究所(54543)
中心(53046)
业大(50897)
(50746)
(49001)
师范(48546)
财经(48178)
北京(47508)
农业(43943)
(43781)
(42670)
(41947)
师范大学(39035)
经济学(38620)
基金
项目(231696)
科学(182174)
研究(170753)
基金(166156)
(144636)
国家(143316)
科学基金(122874)
社会(107204)
社会科(100744)
社会科学(100716)
(91590)
基金项目(88392)
自然(79782)
教育(79348)
自然科(77944)
自然科学(77927)
(77183)
自然科学基金(76510)
编号(70447)
资助(68228)
成果(58266)
(52069)
重点(51865)
(50669)
课题(49274)
(48093)
创新(44607)
科研(43994)
大学(43540)
教育部(43381)
期刊
(149799)
经济(149799)
研究(103581)
中国(71538)
学报(55505)
(52384)
科学(51027)
管理(49224)
教育(48552)
(44247)
大学(41891)
学学(38926)
农业(36635)
(30048)
金融(30048)
技术(29501)
业经(25715)
经济研究(23544)
财经(23310)
图书(20822)
(19888)
问题(19160)
(18478)
科技(17030)
理论(16468)
技术经济(15941)
(15802)
现代(15146)
实践(15138)
(15138)
共检索到510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易海燕  陈锦  杜晓新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上网行为调查问卷及网络成瘾筛查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上海某中学154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154人中有24人存在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为15.6%;(2)中学生在网络依赖程度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中学生在网络内容偏好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4)与网络使用正常学生比较,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应对和社交回避;(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上网时间、消极应对、游戏偏好、聊天偏好、社交回避对中学生网络依赖程度有显著预测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翼  
中学生网络爱国主义是指在遵守网络公共空间法律和尊重网络公共空间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受到网络新媒介影响的中学生,利用与网络媒介阶段相适应的话语形式来表达和传递对祖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目前,中学生网络爱国主义表现为三种矛盾性现状:理性表达与非理性表达相互交织、积极网络爱国主义现象与消极网络爱国主义现象并存、自主性表达与操纵性表达交叉错杂。它的内部存在三种典型的问题:表达娱乐化倾向、自证性观念循环和非本真性表达。根据中学生网络爱国主义现象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一方面进行正向的话语宣传,另一方面通过多维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来化解中学生网络爱国主义内部偏离正确方向的问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靖  朱小蔓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梁林梅  李逢庆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苏南地区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和镇江五个城市中初二和高二的1376名中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对其网络应用行为的基本特征、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苏南地区中学生的网络拥有、接入条件及设备都已具备且非常便捷,互联网已成为中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中学生去网吧的比率比较小;中学生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比较积极,且对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较高;中学生具有多任务、多通道的工作特性;娱乐性是目前吸引中学生使用互联网的重要动力之一;绝大部分中学生都能够适度上网,但仍有3~4%的学生在过度使用网络;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是苏南地区中学生信息技术技能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功香  孙英红  
研究探讨90后大学生网络依赖与C型行为的关系。分别采用网络成瘾量表、C型行为问卷对300名山东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90后大学生中网络正常使用者占绝大多数,为82.7%,网络使用过度者为16%,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为1.3%;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网络依赖程度与焦虑、抑郁、愤怒有显著正相关,与理智、控制、乐观和社会支持有显著负相关;年级、性别、愤怒和理智对大学生的网络依赖情况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丽  
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和发现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社会性交互的规律。研究方法是基于丰富案例的归纳概括和理论抽象。研究结果共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计算机网络作为教学交互系统的交互性;第二、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社会性交互的特点;第三、计算机网络环境中有效社会性交互的特征;第四、影响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社会性交互的因素分析模型。作者希望,该研究成果能够指导实践者设计有效的社会性交互活动;并能够为深入研究社会性交互规律提供理论基础和重要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丽  
该研究是针对网络环境中远程教师培训在线讨论过程的案例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总结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规律和评价社会性交互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成人学习者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习惯于通过观察他人交互进行学习;成人学习者参与交互的主动性差异较大,选择交互对象的倾向性是比较熟悉的个体;交互的方向和水平主要由核心参与者的兴趣和水平来决定;社会性交互对有效学习的促进作用尚有待提高。根据研究结果,建议通过加强教师在交互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设计建构社会关系的交互活动,以及发挥核心参与者的组织和管理作用三种方法来提高成人学习者的参与度,进而提高社会性交互对有效学习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瑛  许渭生  游旭群  
本研究综合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探索了294名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心理与行为特征及网络依赖特征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不同的上网动机与不同的互联网服务呈显著正相关;除上网时间与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外,不同的互联网使用动机与行为也显著影响着对网络依赖的程度。本研究的发现可以用来引导大学生用户科学地使用互联网,避免互联网使用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勇  谭小宏  
社会责任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和积极履行的行为倾向。采用自编的《中学生社会责任心问卷》,对成都和重庆两地7所中学的823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社会责任心包括集体责任心、家庭责任心、同伴责任心、社会发展责任心、过失责任心和承诺责任心等6个维度;被试在问卷各维度上的平均分都较高,反映出中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心水平;中学生社会责任心在同伴和过失责任心两个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集体、社会发展、过失责任心三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莉  许燕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量表》对57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性别方面,男女生之间总体上差异不显著。(2)在区域方面,东西部学生差异显著,东部学生的发展好于西部学生。(3)在年龄发展方面,高中生不如初中生勤奋进取,更加孤独疏离,但自我同一发展好于初中生。(4)从发展趋势来看,初高中阶段的心理社会发展趋势相同,呈现出倒“V”形状,初二和高二的发展好于其他年级,分别达到初中和高中的最好状态,初三和高三是最差的状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冯军  
大学生是网络受益的最大主体,他们在得益于网络带来红利的同时也难免受制于网络的羁绊,如荒废学业、消极待事、逃避现实、人际关系疏远甚至产生越轨行为等。通过对山东S高校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认知水平偏低、环境的无形压力、人际沟通不畅、缺乏约束制约机制及网络自身复杂多变的特点等是导致网络依赖行为产生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家庭、亲友、老师、学生、学校及政府等主体介入并干预大学生的网络依赖行为,通过完善认知结构、挖掘个人潜能、提升适应能力、动员有效主体、健全政策法规等微观、中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治疗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向荣  沈文青  王粲  
大学生网络依赖导致大学生荒废学业,人际交往中断,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成因十分复杂。防范网络依赖应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拓展大学生个人发展空间;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显亮  顾海根  
对33所大学的20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学校背景变量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及其与网络行为偏好间关系的影响。多层线性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学校差异;(2)在控制了性别和网龄之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对其网络利他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3)信息偏好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学校差异;(4)学校层次和学校地域对信息偏好与网络利他行为间关系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会礼  文平  
现有的评价指标大都采用比率的形式,针对它们存在的局限性,文章根据参照依赖偏好理论,在参照依赖效用基础上构造了一种评价指标。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具有一些比较好的性质,这些都充分说明该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杰远  
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其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这就决定了教育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社会性的塑造与发展。本文在对一般个体社会性辨析和界定的基础上 ,分析了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提出了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