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2)
2023(6756)
2022(5038)
2021(4570)
2020(3691)
2019(8002)
2018(8281)
2017(15238)
2016(8918)
2015(10378)
2014(10891)
2013(9632)
2012(8443)
2011(7559)
2010(7633)
2009(7032)
2008(6827)
2007(6577)
2006(5999)
2005(5341)
作者
(25069)
(20772)
(20612)
(19901)
(13036)
(9849)
(9582)
(8141)
(8087)
(7435)
(7086)
(7066)
(6787)
(6602)
(6548)
(6304)
(6169)
(6113)
(6099)
(5862)
(5398)
(5164)
(5048)
(4889)
(4848)
(4750)
(4588)
(4535)
(4348)
(4204)
学科
(30233)
经济(30086)
管理(21550)
(18728)
(15676)
企业(15676)
中国(13234)
(12109)
业经(10559)
理论(9422)
方法(9344)
(8546)
教育(8248)
(8244)
(7635)
(7386)
农业(7357)
(6984)
地方(6883)
(6067)
(5672)
银行(5654)
数学(5630)
教学(5556)
数学方法(5488)
(5458)
(5252)
金融(5245)
发展(5233)
(5209)
机构
学院(119770)
大学(118957)
研究(43406)
(42267)
经济(41086)
管理(39732)
理学(33572)
理学院(33093)
管理学(32146)
管理学院(31944)
中国(31573)
科学(27466)
(26429)
(23047)
(22229)
(21171)
(20212)
研究所(20170)
中心(19618)
(19541)
师范(19303)
业大(18294)
农业(17901)
北京(16631)
财经(16128)
(15782)
技术(15761)
(15726)
师范大学(15143)
(14508)
基金
项目(78362)
科学(61269)
研究(60949)
基金(53780)
(46829)
国家(46307)
科学基金(38951)
社会(38512)
社会科(35092)
社会科学(35079)
(32513)
教育(29934)
基金项目(27765)
(27057)
编号(26777)
成果(23745)
自然(23139)
自然科(22614)
自然科学(22606)
自然科学基金(22187)
资助(20758)
课题(20079)
重点(18136)
(17129)
(16799)
(16713)
项目编号(16077)
(16062)
(15737)
大学(15578)
期刊
(53478)
经济(53478)
研究(37960)
中国(33176)
教育(27210)
(23152)
学报(21779)
科学(18684)
(17045)
大学(16903)
学学(15474)
管理(15433)
农业(15408)
技术(10979)
(10326)
金融(10326)
业经(9621)
财经(8440)
经济研究(8268)
职业(8072)
(7502)
(7379)
图书(7163)
(7152)
问题(7136)
(5993)
论坛(5993)
业大(5924)
科技(5465)
(5418)
共检索到191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桂生  
尽管在各个时代的社会一文化中,或许都有那个时代的"个性"及人与人之间某种"共性"问题,然而,把"个性"或"个体社会性"作为价值追求并就此进行论证,则是近代以来的事情。18世纪启蒙运动中,在这方面多有建树。时至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理论上又多有进展。笔者对此了解有限,本文关注的主要是学校教育中学生"个性"与"社会性"问题。因为迄今为止,这依然是学校教育中抉择与统合的难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欧阳昱北  
今天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实施德育渗透的同时,应研究当代中学生的群体性的心理倾向,以实现班级政治思想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 必须看到:当代中学生是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作为教育的群体,他们正经历着从知识结构到社会意识,从生理机制到心理呈现的种种巨变。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规范、教育模式、家庭影响、班级导向、学生构成等等,又使他们在心理承受等方面呈现出群体性的不平衡。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美美  杨柳  
本研究考察听障中学生自我污名及其与自尊的关系,以及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采用残疾自我污名量表、听障中学生群体认同问卷和自尊量表对475名听障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听障中学生的自我污名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其自尊水平,听障中学生群体认同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自尊水平;(2)群体认同在听障中学生自我污名与自尊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随着群体认同水平的提高,自我污名对自尊的负向预测作用逐渐减弱,即高群体认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听障中学生自我污名对自尊的消极影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杨钋  
本文利用由"小升初"电脑随机派位产生的同伴特征的随机变化来分析同伴能力等对初中生学业发展的影响。多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同伴能力对以数学标准化分数衡量的个人成绩有不显著的正向、非线性的影响。此外,研究发现学生成绩会因为同伴能力差异的扩大而显著地降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平利  
在体育课程中,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学习态度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绪计  徐文娟  王庆瑾  林琳  林崇德  
健康素养是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采用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中学生健康素养的发展特点及其群体类型。结果表明:(1)编制的中学生健康素养问卷有较高的信效度。(2)中学生健康素养总体上无显著性别和城乡差异,但在自我管理分量表上,女生显著优于男生;低年级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显著优于高年级。(3)中学生健康素养分为健康素养不良型(约11%)、一般型(约51%)和优秀型(约38%)三种潜在类别;优秀型中有37%是初一学生,初二到高二学生仅占14%-18%。要提高中学生的健康素养,应分年级实施不同健康素养教育内容和策略,重点关注高年级学生;重点突破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培育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积极心理品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艺  
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学生读者的阅读需求凸现,公共图书馆应根据中学生读者的特征,开展针对性 服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品明  
学生读课外书,再深入一步,就是评书。由读到评,从感觉到理性思学,是一次质的飞跃。它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思想水平是大有裨益的。但评书不那么简单,指导评书,也不容易。多年来搞中学图书馆工作,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淑萍  冯珍婷  
金钱观是人们对于金钱的基本看法、观点及态度,不仅对人们日常的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而且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及人生观。研究发现当前的中学生金钱认知水平较高,但具有一定的功利性;金钱情感不稳定、易波动;金钱行为倾向多元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短视性。他们在金钱行为倾向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在金钱认知、金钱情感及金钱行为倾向上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同时研究发现家长的文化水平会导致中学生的金钱认知和金钱情感的差异,但对子女的金钱行为倾向影响不明显。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盛曙丽  
中学生的藏书(摘自《新华文摘》1996年9期)盛曙丽我们读中学的孩子们在看什么书,又“藏”着一些什么书?我们的孩子他们在和谁对话?是席绢,还是金庸?是曹雪芹,还是德莱塞?是文化精品,还是地摊杂货?他们与书做了怎样的“朋友”?是“拿来主义”,还是“照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勇  谭小宏  
社会责任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和积极履行的行为倾向。采用自编的《中学生社会责任心问卷》,对成都和重庆两地7所中学的823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社会责任心包括集体责任心、家庭责任心、同伴责任心、社会发展责任心、过失责任心和承诺责任心等6个维度;被试在问卷各维度上的平均分都较高,反映出中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心水平;中学生社会责任心在同伴和过失责任心两个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集体、社会发展、过失责任心三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美萍  王赵娜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505名中学生为被试,运用亲子三角关系量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和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YSR)攻击行为分量表,考察中学生亲子三角关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男生比女生更易以替罪羊的形式卷入亲子三角关系,与初一学生相比,初二和初三的学生更易与父母形成跨代联盟;(2)被父母当作替罪羊以及与父母形成跨代联盟的中学生更倾向于社会适应不良,而亲职化则与中学生的积极社会适应显著关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莉  许燕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量表》对57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性别方面,男女生之间总体上差异不显著。(2)在区域方面,东西部学生差异显著,东部学生的发展好于西部学生。(3)在年龄发展方面,高中生不如初中生勤奋进取,更加孤独疏离,但自我同一发展好于初中生。(4)从发展趋势来看,初高中阶段的心理社会发展趋势相同,呈现出倒“V”形状,初二和高二的发展好于其他年级,分别达到初中和高中的最好状态,初三和高三是最差的状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荣  张冲  邹泓  
采用问卷法研究了1791名不同年级、性别、学校类型中学生师生关系与友谊质量的特点,结合同伴特征和问题行为分析了学校氛围对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探讨了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师生关系总体上重点校好于非重点校,初一、高一好于高二,在亲密性和支持性维度上,年级与学校类型、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2)中学生的友谊质量总体上重点校好于非重点校,高一、初一略好于初二,女生好于男生,学校类型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3)重点校拥有不良同伴的学生和问题行为较多的学生比例均显著少于非重点校;(4)师生关系与友谊质量各维度可以预测中学生社会适应过程中的自我肯定、自我烦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