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92)
- 2023(19258)
- 2022(16464)
- 2021(15586)
- 2020(13070)
- 2019(30229)
- 2018(29754)
- 2017(55455)
- 2016(31007)
- 2015(35205)
- 2014(35117)
- 2013(33868)
- 2012(31086)
- 2011(28263)
- 2010(28122)
- 2009(25431)
- 2008(24725)
- 2007(21481)
- 2006(18629)
- 2005(16099)
- 学科
- 济(116860)
- 经济(116724)
- 管理(82374)
- 业(77383)
- 企(63049)
- 企业(63049)
- 方法(57568)
- 数学(50948)
- 数学方法(50265)
- 中国(36423)
- 农(31539)
- 财(29231)
- 学(28238)
- 业经(24747)
- 教育(24613)
- 贸(23739)
- 贸易(23731)
- 易(23045)
- 理论(21536)
- 地方(21201)
- 农业(21046)
- 制(19917)
- 技术(19155)
- 务(18231)
- 财务(18158)
- 财务管理(18123)
- 环境(18022)
- 和(17765)
- 企业财务(17191)
- 银(16907)
- 机构
- 大学(441001)
- 学院(433805)
- 济(168191)
- 经济(164712)
- 管理(164062)
- 研究(150614)
- 理学(143918)
- 理学院(142150)
- 管理学(139214)
- 管理学院(138437)
- 中国(106669)
- 科学(95660)
- 京(94812)
- 所(76162)
- 农(75453)
- 财(74313)
- 研究所(70480)
- 业大(68446)
- 中心(67101)
- 范(64871)
- 师范(64209)
- 江(61875)
- 财经(61424)
- 北京(60111)
- 农业(59672)
- 经(56289)
- 院(54200)
- 师范大学(52622)
- 经济学(51608)
- 州(49955)
- 基金
- 项目(304770)
- 科学(239900)
- 基金(220491)
- 研究(220049)
- 家(195085)
- 国家(193417)
- 科学基金(164194)
- 社会(137805)
- 社会科(130373)
- 社会科学(130341)
- 省(117967)
- 基金项目(116157)
- 自然(108370)
- 教育(107252)
- 自然科(105905)
- 自然科学(105867)
- 自然科学基金(103993)
- 划(102566)
- 资助(91346)
- 编号(88884)
- 成果(73240)
- 重点(69959)
- 部(68752)
- 发(64723)
- 课题(63819)
- 创(63309)
- 教育部(58940)
- 创新(58919)
- 科研(58902)
- 大学(57875)
- 期刊
- 济(171094)
- 经济(171094)
- 研究(129247)
- 中国(84666)
- 学报(76308)
- 教育(71372)
- 科学(67435)
- 农(66723)
- 大学(57833)
- 管理(56865)
- 财(54420)
- 学学(53628)
- 农业(46130)
- 技术(38600)
- 融(32362)
- 金融(32362)
- 财经(29687)
- 经济研究(28796)
- 业经(27213)
- 经(25450)
- 业(24481)
- 问题(22477)
- 版(21484)
- 图书(21067)
- 科技(20792)
- 业大(19793)
- 统计(19463)
- 贸(19202)
- 技术经济(19157)
- 资源(18677)
共检索到622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凌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度对九年级19 687名学生的调查数据,运用阶层回归分析探讨了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人际关系水平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学历水平,家庭经济状况与初中生人际关系的水平呈现正相关;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各项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关联;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六个指标中,交流状况和关系评价对学业成就均存在正向影响;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中陪伴频率、交往频率对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而师生关系中的接触频率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则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交流的频率,沟通质量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更大,后续可从跨学科的视角对初中生人际交往的过程和...
关键词:
学业成绩 亲子关系 同伴关系 师生关系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方超 黄斌
本研究基于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研究方法,检验了信息技术对学业成绩的"净影响"。研究发现:1)学龄儿童学业表现存在城乡差异,城镇学生的学业水平优于农村学生,但未发现学业水平与家庭经济条件有正相关; 2)家庭人力资本存量、家庭规模与互联网的使用率呈正相关,但学龄儿童对学业压力的感知则会降低家庭使用互联网的概率值; 3)倾向得分匹配法则揭示了信息技术利用对全样本、城镇与农村样本、贫困与非贫困样本学生成绩的抑制作用,对语文和英语成绩的消极影响通过改变阅读方式与习惯而间接实现,对数学则通过挤占有效学习时间而直接实现。本文的政策意涵是:应推动信息技术硬件发展,同时应致力于政府、学校、家庭三方联动,强调信息技术的工具理性,促进互联网学习偏好的形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羽 陈东 刘娟娟
为探究小学课外补习对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业发展的影响,本文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北京市某初中全样本学生的九年追踪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社会地位等学生背景之后,学生在小学阶段参与语文、数学和英语补习对其初中阶段在相应学科上学业成绩的影响各不相同;整体来说,小学一年级参加语文或者数学课外补习对初中相应学科的初始成绩有负影响,小学高年级参与补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起始成绩,但对初中三年的学业增长速度有负面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羽 陈东 刘娟娟
为探究小学课外补习对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业发展的影响,本文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对北京市某初中全样本学生的九年追踪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社会地位等学生背景之后,学生在小学阶段参与语文、数学和英语补习对其初中阶段在相应学科上学业成绩的影响各不相同;整体来说,小学一年级参加语文或者数学课外补习对初中相应学科的初始成绩有负影响,小学高年级参与补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起始成绩,但对初中三年的学业增长速度有负面影响。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莹 牛健 丁霞
对远程开放教育辍学给予关注,将提高远程教育机构的办学效益,也将帮助更多的远程学习者完成学业,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目标。2010-2012年,研究者所在课题组对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14所省级电大英语专业2010年春季入学的新生开展了连续三学期的辍学追踪调查。第一期研究成果揭示了远程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半年后发生的辍学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是第二期研究成果,即本科辍学生课程注册与学业成绩报告。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学期,在学生对英语本科专业课程学习难度缺少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不能合理地控制选修的课程门数,多数倾向于注册多门专业课程;课业负担重,加之英语专业本身的学习难度大,部分学生的专科...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榕玲 李长洪 杨翱
本文利用2013-2014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择校"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否控制学生、父母、家庭特征变量和校级效应,"择校"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均呈显著负向影响。即使在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缓解可观测变量的自选择问题、使用干预效应模型缓解不可观测变量的自选择问题、使用工具变量Probit校正内生性偏误等情况下,这一结论仍稳健。分样本估计也发现,"以钱择校"、"以权择校"和"以房择校"学生感到幸福的概率基本上显著地低于"非择校生"。本文的实证结果对我国当前的"择校热"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CEPS 择校 幸福感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榕玲 李长洪 杨翱
本文利用2013-2014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择校"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否控制学生、父母、家庭特征变量和校级效应,"择校"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均呈显著负向影响。即使在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缓解可观测变量的自选择问题、使用干预效应模型缓解不可观测变量的自选择问题、使用工具变量Probit校正内生性偏误等情况下,这一结论仍稳健。分样本估计也发现,"以钱择校"、"以权择校"和"以房择校"学生感到幸福的概率基本上显著地低于"非择校生"。本文的实证结果对我国当前的"择校热"有一定的启
关键词:
CEPS 择校 幸福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候玉娜 张鼎权 范栖银
本研究基于代际传递及社会融入的视角,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基线数据,借助最小二乘回归、有序罗杰斯特回归及分位数回归方法,探究了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期望问题。研究发现,在城市出生并长大的随迁子女二代的教育期望及教育代际关系与城市子代已基本无异;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随迁子女一代对较低学历的教育期望高于城市初中生,对较高学历的教育期望低于城市初中生;随迁子女一代的教育期望与父母教育水平的代际相关性(继承性)低于城市子代,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父辈的教育获得对于随迁子女低学历期望的抑制作用和高学历期望的激励作用均低于城市样本;不同于城市父母主要将自身教育背景的"优势"传递给子女,农民工父母更多地将家庭背景的"劣势"传递给了随迁子女。本研究揭示了农民工家庭面临"贫困陷阱"的新的表现形式,为未来我国教育扶贫工作重点转移提供了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庞维国 徐晓波 林立甲 任友群
本研究借助PISA测验,以我国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五个地区的5066名初三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与其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家庭SES与学生的学业学习存在密切关联。母亲受教育水平、家庭中的学习辅助工具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最为显著;家庭财富水平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联,取决于投资物品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关联度。(2)家庭SES与学生的学校类型显著相关。家庭SES水平高的学生,进入重点中学的比例更高。(3)中国父母对孩子普遍持有高教育期望,家庭SES水平与父母教育期望存在一致关系。(4)父母教育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越高,孩子...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孙伦轩 唐晶晶
课外补习能否有效提升学业成绩一直是研究和实践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对课外补习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总样本上,课外补习并不是提升学业成绩的"快车道",甚至显著地降低了初中生的标准总成绩;与此同时,课外补习具有明显的"安慰剂效应",显著地减少了初中生感到沮丧、悲伤、生活没有意思和不快乐等负性情绪的频率。进一步的分样本研究发现,"补习无效"主要存在于男性、农村和父母职业为非精英的弱势亚群体中,而"安慰剂效应"也常常在这些群体中同时出现。上述发现说明,对于优质教育机会不足的弱势群体学生来说,参与课外补习的根本动力可能并不在于学业成绩上的回报,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安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月萍
农村父母流动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影响有所差别,同时,父母流动对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需要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评估。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文章从班级融入、学校适应以及行为规范3个维度考察农村父母流动对大龄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影响,并在多元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倾向值分析法对父母流动对大龄留守儿童在校行为的干预效应进行更精准的测算。估计结果稳健地表明:父母流动对大龄留守儿童的在校行为,尤其是班级融入及行为规范具有消极作用。亲子分离式的中国人口城乡流动的代价不仅仅在于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市场竞争力,而更应该警惕其对下一代人口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以及行为自控力等综合发展能力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俞韦勤 胡浩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度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从家庭文化环境视角,分析了随迁与留守对流动人口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随迁子女的认知能力显著比留守子女的高0.098;相对于留守子女,随迁子女的家庭文化环境更优,随迁子女的家庭文化禀赋、家庭文化资源、亲子文化交流和亲子文化行为分别比留守子女高0.210,0.449,0.086,0.373;家庭文化禀赋、家庭文化资源和家庭文化活动对流动人口子女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在两类流动人口子女中家庭文化环境的促进效果略有不同,在随迁子女中,家庭文化资源和亲子文化行为的影响更显著,在留守子女中,家庭文化禀赋、家庭文化资源和亲子文化交流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田亚惠 姚继军 王威 周世科
学校资源是影响教育均衡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义务教育学校资源和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还较为缺乏。针对于此,利用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数据和教育事业发展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省域内学校资源与学生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教育阶段学校资源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不同,学校无形资源对小学生成绩的影响更大;学校生源背景显著影响中小学生成绩。因此,要结合中小学特点调整学校资源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区域间的重点和方向,同时要重视学校无形资源建设,尤其要重视不同阶层差异对教育结果的影响,避免发生“马太效应”。
关键词:
学校资源 学生成绩 多层线性模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纯槿 郅庭瑾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基线数据,从教育公平的视角考察和分析教育财政投入对学生学业成就及教育结果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学生家庭背景和学校特征的情况下,生均公用经费对学生标准化测试成绩的影响呈倒"U型"结构,生均公用经费的正向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更加显著,而且生均公用经费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家庭经济收入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从而起到降低教育结果不平等的作用。县区学校对本县区学生免除书本费、提供免费午餐、为贫困生提供补助对于缩小学校间学生学业成就差距扩大均有补差效应。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金典 程名望 吴春燕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父母最高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子女认知能力提高0.019。其中,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女孩认知能力的影响高于男孩;随着子女认知能力的提高,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趋于下降,表明认知能力较低的孩子受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通过影响教育期望和教育投入而作用于子女的认知能力,学业成绩要求、学历层次要求、子女自身学历期望和亲子陪伴都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重分别为29.56%、44.52%、40.19%和2.59%。因此,政策上要对弱势家庭的孩子进行适度的倾斜;父母要构建家庭文化资本,适度提高子女的教育期望,并增加对子女的陪伴,担当起子女成长的“重要他人”角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家庭背景、学校质量与子女教育期望——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分析
中学生的学校人际关系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大学生科研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信息化何以促进基础教育的结果公平——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养老保障对老年人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农村劳动力非农自雇佣会影响子女的认知能力吗——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证据
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获得研究: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的实证分析
家庭环境对民族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业成绩影响探析——基于内蒙古地区13所初中学校调查的实证研究
农村教育投资存在同群效应吗?——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研究
代际支持对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