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52)
2023(18868)
2022(16156)
2021(14913)
2020(12778)
2019(29090)
2018(28791)
2017(55214)
2016(30454)
2015(34088)
2014(34200)
2013(33916)
2012(31360)
2011(28315)
2010(28384)
2009(26376)
2008(25340)
2007(22719)
2006(19561)
2005(17270)
作者
(92008)
(76737)
(76360)
(72690)
(48503)
(37106)
(34837)
(30187)
(28976)
(27436)
(25946)
(25864)
(24375)
(24170)
(23872)
(23866)
(23849)
(22797)
(22088)
(22002)
(19377)
(18797)
(18756)
(17380)
(17361)
(17218)
(17117)
(16879)
(15626)
(15454)
学科
(116843)
经济(116718)
管理(85296)
(84608)
(69984)
企业(69984)
方法(56600)
数学(49545)
数学方法(48993)
中国(34257)
(32024)
(31931)
(29135)
金融(29132)
(28232)
(28051)
银行(27956)
(26813)
业经(26139)
地方(24340)
(23674)
(22876)
贸易(22864)
(22230)
农业(21839)
技术(21812)
(21402)
财务(21322)
财务管理(21280)
理论(20294)
机构
大学(436859)
学院(434950)
(168587)
管理(165588)
经济(164779)
研究(148163)
理学(144144)
理学院(142442)
管理学(139739)
管理学院(138964)
中国(111646)
科学(97171)
(92592)
(83749)
(77166)
(76066)
业大(72946)
研究所(71190)
中心(68817)
农业(66727)
(63459)
财经(61964)
(58037)
北京(57975)
师范(57310)
(56331)
(52812)
(51934)
经济学(51235)
技术(48764)
基金
项目(301628)
科学(233993)
基金(216505)
研究(212184)
(192587)
国家(191000)
科学基金(161087)
社会(131130)
社会科(124324)
社会科学(124285)
(119820)
基金项目(115514)
自然(107945)
自然科(105421)
自然科学(105385)
自然科学基金(103507)
(101611)
教育(98681)
资助(89537)
编号(85792)
成果(69138)
重点(68676)
(65635)
(64469)
(62926)
课题(59849)
创新(58871)
科研(58805)
计划(57924)
大学(55363)
期刊
(175500)
经济(175500)
研究(122195)
中国(81613)
学报(81173)
(74981)
科学(70106)
大学(59256)
(58066)
管理(56668)
学学(56239)
农业(50864)
教育(49443)
(46057)
金融(46057)
技术(37475)
财经(30180)
业经(28891)
经济研究(28682)
(26701)
(25798)
问题(23170)
(22551)
科技(22528)
技术经济(21629)
业大(21509)
图书(21083)
理论(20399)
商业(19015)
实践(18670)
共检索到624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马云多  刘力  
信息技术的迭代出新推动了教师技术融合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双重发展。本文尝试采用质性元分析对19个国家和地区的31项研究成果进行深度阐释,以探明教师技术融合受到哪些重要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是如何相互关联。本研究发现,教师综合评估技术融合带来的教学效益和教学风险成为其进行技术融合的动力机制。技术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三者在教师技术融合过程中协同作用成为这一动机机制的重要特征。其中,个人信念和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教师技术融合的关键因素。基于质性元分析,本文提出了促进教师课堂持续、有效技术融合的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咏梅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北京市七个区的中学教师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1)北京市中学教师对校内人际关系(包括与同事、学生关系等)感到最为满意,对学校得到社会认可的程度以及学校的领导与管理也感到比较满意,但是对所在学校的发展环境以及自我实现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对其付出与回报的失衡最为不满意;(2)性别因素对工作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影响;(3)教师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度是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最为重要的因素。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穆洪华  胡咏梅  刘红云  
基于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的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和多层线性模型方法对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中学教师总体工作满意度水平处于中等程度,其中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最高,领导与管理的次之,付出与回报的最低;(2)学校所在区域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极其显著,城市最高,乡镇次之,农村最低;(3)不同学校之间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比较大,约占总差异的15%;(4)职业偏好、自主专业发展、日工作量等变量对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极其显著且影响程度高于教师的人口学变量;(5)专业发展支持、校长教学领导力、民主决策等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非常显著且影响程度高于教师个体层面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国元  孔令凯  武红玉  李天慧  
军民技术融合是军民融合的重要内容,其影响因素众多繁杂,运用科学方法厘清军民技术融合影响因素和影响过程,为实现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提供理论支撑,对于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增强国防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将军民技术融合系统分为技术转移、技术创新、技术标准3个子系统,通过分析3个子系统间关系,界定军民技术融合系统边界,构建军民技术融合系统动力学模型。以航空航天业为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通过仿真分析,得出政府政策、技术标准、发明专利对新产品销售收入贡献率是影响军民技术融合的重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巍  刘婷  唐茜  王勤  
通过文献整理和分析,识别和筛选出新城产城融合发展的14项主要影响因素;采用ISM方法构建多级递阶的影响因素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MICMAC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结果表明:制度环境是影响新城产城融合发展的最根本因素,而城市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是最直接因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晓旋  严涛  张士峰  
针对影响高职信息技术课堂实效性的学校因素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成东  綦良群  蔡渊渊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受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自身竞争力提升等多层次因素共同的驱动,融合过程由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和组织融合等阶段有机构成;产业融合受产业技术能力因素、产品能力因素、市场能力因素、管理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利用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指标构建融合水平综合测度模型,依据SFA方法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型,基于中国30个省市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揭示融合影响因素的影响强度和影响方向,最后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陶然  
以界定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的生产效率变化为切入点,利用协同演化模型分析影响两业动态融合发展的动因,并通过实证研究解释相互之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业在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合作动因,使合作双方的竞合关系在非平衡与平衡的转化中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动态融合和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孝平  张剑平  
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困惑职校教师课堂教学因素的分析模型,该模型包括"对象(学生)因素""、主体(自我)因素""、外围(环境)因素"等三个方面;这三个领域以及由之构成的整体应该是今后中职教学改革要研究的重要领域;改进职校的课堂教学应采用"外围入手""、多方协同""、整体突破"等基本策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綦良群  张庆楠  
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趋势日渐明显,且逐渐呈现复杂性融合,因此研究二者复杂性融合影响因素对于促进两个产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从价值链分解及整合角度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过程进行分析,在概括归纳两个产业融合基本形式的基础上,解析网式融合内涵及其存在形式,提出网式融合影响因素,并选取网式融合影响因素测量指标,根据理论研究假设,采用调查问卷法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网式融合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两个产业网式融合影响因素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匹配性、创新驱动、网络能力,且其影响强度和方向各不相同。最后,提出促进两个产业网式融合的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綦良群  蔡渊渊  王成东  
基于全球价值链(GVC)视角,应用质化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系统研究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影响因素,基于大量访谈,从深层次视角揭示了GVC下两大产业融合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融合意愿、融合能力、融合环境和融合资源是GVC下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4个主要因素。其中,融合意愿和融合能力是两大产业融合的直接影响因素,而融合环境和融合资源是间接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涵盖子范畴(12个)、主范畴(产业融合意愿、能力、环境和资源)和核心范畴(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模型。最后,提出创建产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家楣  贺雯  刘伟  卢盛华  王俊山  胡纬华  张敏  
在全国选取了 2 1所中学的 839名教师 ,从教师对情感因素的重视程度、教师对以情优教必要性的认识、教师对以情优教的自觉意识、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的情况、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的困难及认识误区、教师对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适用性认识的情况、教师对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的认识、教师对待情感目标的情况、教师考虑学生需要的情况等方面 ,对中学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的状况做了调查 ,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雪莲  祝怀新  朱芝洲  
教学效果是教学质量优劣的集中体现,不同年龄和教龄教师之间的教学效果存在差异,整体而言,年轻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教学评价低于老教师。运用扎根理论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质性研究结果显示,造成教师间教学效果差异的原因有教学设计、教师经验、教学反思、教学期待、教师专业能力、教师共情等教师的内在影响因素,其中区分度比较大的因素是教师共情;课程类型、领导与教学督导听课也是造成教学有效性不同的重要外部因素,学生更原意参与实用型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的学习,听课会让教师和学生更投入课堂教学。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卢强  左明章  原渊  
目前,同步课堂作为解决农村教学点普遍面临的开不齐课、开不好课、资源短缺、师资匮乏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已在多个实验区进行推广。研究影响农村教师应用同步课堂的因素,对其推广应用以及农村教学点现实困境的解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对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系统实用性、技术支持、激励机制等因素对农村教师采纳和应用同步课堂有着积极和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影响不够显著。为推动同步课堂的广泛应用,本研究从"政府、中小学、高校、企业"四方协同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许亚锋  陈卫东  叶新东  王麒  
未来课堂研究已成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国内外研究者依据基本理念和定位已经构建了多个未来课堂环境,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这些环境能否被使用者所接受,而关于未来课堂的用户接受方面的研究还比较鲜见,更没有形成完善的用户接受模型。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创新扩散理论和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并结合未来课堂的特性,探索影响未来课堂用户接受的一般性影响因素。经由在我们所构建的未来课堂实验室进行学习的91位学生的问卷调查,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进行验证,得知外生变量兼容性与自我效能感通过感知易用性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参与性通过感知愉悦性和感知有用性影响行为意图,感知愉悦性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