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1)
- 2023(15585)
- 2022(13513)
- 2021(12838)
- 2020(10907)
- 2019(25623)
- 2018(24921)
- 2017(47989)
- 2016(26155)
- 2015(29931)
- 2014(29387)
- 2013(29547)
- 2012(27563)
- 2011(24863)
- 2010(24761)
- 2009(23063)
- 2008(22800)
- 2007(20126)
- 2006(17904)
- 2005(16302)
- 学科
- 济(104854)
- 经济(104727)
- 管理(78606)
- 业(71219)
- 企(60365)
- 企业(60365)
- 方法(51948)
- 数学(44811)
- 数学方法(44291)
- 中国(29167)
- 财(28844)
- 制(25108)
- 农(25079)
- 银(24684)
- 银行(24536)
- 行(23096)
- 学(23095)
- 贸(21991)
- 贸易(21976)
- 业经(21747)
- 易(21425)
- 融(20157)
- 金融(20156)
- 地方(18446)
- 务(18167)
- 财务(18092)
- 财务管理(18047)
- 理论(17338)
- 企业财务(17140)
- 和(16993)
- 机构
- 大学(376125)
- 学院(368252)
- 济(152970)
- 经济(149691)
- 管理(146411)
- 研究(129571)
- 理学(124652)
- 理学院(123259)
- 管理学(121242)
- 管理学院(120568)
- 中国(105701)
- 京(82442)
- 科学(78849)
- 财(72192)
- 所(66082)
- 农(62562)
- 研究所(60251)
- 中心(59131)
- 财经(57146)
- 业大(54894)
- 江(54129)
- 北京(53037)
- 经(52231)
- 农业(49655)
- 经济学(47069)
- 院(46787)
- 范(46400)
- 师范(45881)
- 州(44166)
- 财经大学(42896)
- 基金
- 项目(247023)
- 科学(193227)
- 基金(181249)
- 研究(177104)
- 家(159626)
- 国家(158396)
- 科学基金(134718)
- 社会(111637)
- 社会科(105936)
- 社会科学(105904)
- 基金项目(94709)
- 省(92311)
- 自然(88692)
- 自然科(86641)
- 自然科学(86617)
- 自然科学基金(85111)
- 教育(80913)
- 划(79606)
- 资助(77570)
- 编号(70021)
- 成果(57866)
- 部(55788)
- 重点(55460)
- 发(51460)
- 创(50555)
- 课题(48589)
- 科研(47821)
- 教育部(47660)
- 创新(47326)
- 国家社会(46679)
- 期刊
- 济(164348)
- 经济(164348)
- 研究(114967)
- 中国(73757)
- 学报(61183)
- 管理(56227)
- 科学(55805)
- 财(55100)
- 农(54501)
- 大学(46258)
- 融(45579)
- 金融(45579)
- 学学(43343)
- 教育(37943)
- 农业(36740)
- 技术(30546)
- 财经(28509)
- 经济研究(26793)
- 经(24358)
- 业经(22901)
- 业(21859)
- 问题(21092)
- 贸(19881)
- 图书(19689)
- 国际(19391)
- 理论(18880)
- 技术经济(18320)
- 世界(17429)
- 统计(17215)
- 实践(16988)
共检索到56519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宁 黄明皓 郭玉清 王晓峰
中央银行预期管理需要一定的条件,如能力、信任度、透明度和制度保证。虽然各国中央银行预期管理千差万别,但是都重视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区间也多以1年以上的长期管理为主。本文研究发现,我国中央银行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预测都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但是城镇居民物价预期指数信息含量较北大朗润预测稍差。因此,本文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恢复对我国和世界宏观经济主要指标数值预测的公布,进一步提高改进宏观预测能力,提高其预测对商业机构预测的影响。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预期管理 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雅炯
有效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几年,世界上很多国家通过实施中央银行沟通引导市场预期,实现有效的货币政策调控。本文通过考察通货膨胀预期和中央银行沟通及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中央银行沟通能否有效引导市场通胀预期。结果显示,由于缺乏系统性,中央银行沟通对市场预期的引导作用仍不如其他经济变量,但国内中央银行沟通对市场通胀预期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中,相对书面沟通,口头沟通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目前较强的通胀预期背景下,系统实施中央银行沟通将对未来通胀预期的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通胀预期管理 中央银行沟通 产出缺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云峰 李仲飞
近年来,中央银行沟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美联储、英格兰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的沟通内容、沟通方式、沟通时机和沟通效果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各国中央银行沟通策略不一样,但都取得很好的沟通效果。
关键词:
中央银行沟通 策略 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米军 苏昭荣 陈旭光
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许多国家开始付诸实施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制度改革。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转轨国家原有体制的低效率以及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转轨国家中央银行改革也面临着必须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中央银行隶属关系、决策、分支机构的设置、职能转换,以及央行与财政部和商业银行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和俄罗斯中央银行独立性制度安排。
关键词:
中俄 中央银行独立性 制度安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闫先东 张习宁 许贤云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操作中,预期管理在工具箱中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对公众预期进行合理引导已经成为中央银行研究和实践的重点。中央银行预期管理的过程,本质上可以视为信息管理的过程。预期管理能显著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其主要手段为信息沟通、前瞻性指引等,欧央行、英格兰银行在此方面的有益尝试值得总结借鉴。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预期管理 货币政策 前瞻性指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班东启
开展对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审计,是加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维护财经法纪和金融秩序,保障银行金融运作良性循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银行监督管理理论出发,围绕中央银行审计和商业银行审计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二者的差异和联系,为审计作业提供方向,促进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提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曹凤岐
银行是社会资金活动的枢纽,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管理,实质上是对资金的管理,各专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实际上是资金的调节和运动的过程。因此,如何管好用好信贷资金,是银行体制改革的关键。本文准备从信贷资金的管理和运用入手,谈谈对银行体制进一步改革的看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元凯 常伟
从货币政策工具角度出发,本文比较分析了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央银行支持"三农"发展的经验。支农再贷款、支农再贴现和定向降准,是中国中央银行支持"三农"发展的主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和日本中央银行更加侧重于再贴现等再融资工具,德国中央银行可以选择再融资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中央银行支持"三农"的国际经验表明,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三农"发展存在合理性,但是其支农效果和辅助性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结构性工具 “三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肖萌 杨荔 竺暐
本文梳理了中央银行治理理论的发展脉络,构建了中央银行治理的研究框架,即以三大支柱为基础的外部治理和以内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治理共同构成中央银行治理体系。通过独立性、透明度、问责制、内部治理等方面的国际比较,总结出中央银行治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央银行 治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康钰
本文就中央银行资本金指标,对亚洲几国在这个指标上的规定、表现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研究。文章首先选取了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印度五国作为目标国,然后就具体对他们的中央银行资本金进行观察,接着再结合目标国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表现等对其进行分析,最后就亚洲几国央行资本金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中国能够获得的启示。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资本金 亚洲国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再见
中央银行沟通是中央银行管理预期的重要工具。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采用待定系数法推导利率的决定方程,进而阐释中央银行沟通引导利率预期的内在机理和渠道。本文还进一步利用2006年10月至201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沟通数据,运用EGARCH实证检验利率对中央银行沟通的反应。研究发现:中央银行沟通确实能向金融市场传递有效信号,使利率做出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一致的反应,但却未能减少不确定性,降低利率的波动率;口头沟通的效果优于书面沟通,行长沟通的效果优于他人沟通。本文最后提出了增强中央银行沟通效果的若干思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汪洋
本文以寻求中央银行票据的替代品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中央银行货币管理、短期公债管理和中央银行票据的债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铸币税问题。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中央银行通过介入政府短期公债市场来干预本币汇率不具备现实性。本文探讨了替代中央银行票据的其他政策工具的利弊问题,总结了在完全对冲和不完全对冲外汇储备方式下政府铸币税收入的变化情况。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国培 潘再见
本文以2006年10月~201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沟通实践为样本,采用EGARCH模型检验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有一定影响,且影响的方向符合中央银行预期,但效果不够明显,特别是对长期利率的影响微弱;(2)口头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比书面沟通更明显;(3)央行行长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大于他人沟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可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使用,以丰富政策工具的组合菜单;在沟通策略上,应注重口头沟通与行长沟通,提高沟通效果。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