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24)
- 2023(2549)
- 2022(2038)
- 2021(2079)
- 2020(1744)
- 2019(4174)
- 2018(4099)
- 2017(7759)
- 2016(4480)
- 2015(5281)
- 2014(5349)
- 2013(5407)
- 2012(4813)
- 2011(4268)
- 2010(4276)
- 2009(4205)
- 2008(4691)
- 2007(4556)
- 2006(4308)
- 2005(4134)
- 学科
- 管理(22326)
- 企(16533)
- 企业(16533)
- 业(16068)
- 银(14875)
- 银行(14730)
- 行(13471)
- 制(12214)
- 济(11078)
- 经济(11063)
- 业务(9322)
- 度(9028)
- 制度(9026)
- 银行制(8073)
- 财(7794)
- 融(6854)
- 金融(6854)
- 务(6100)
- 财务(6081)
- 财务管理(6062)
- 方法(6031)
- 企业财务(5751)
- 数学(4323)
- 数学方法(4302)
- 策(4049)
- 中国(3820)
- 体(3808)
- 划(3774)
- 经营(3714)
- 理论(3678)
- 机构
- 大学(55810)
- 学院(54610)
- 管理(24978)
- 中国(23315)
- 济(20338)
- 经济(19556)
- 理学(18240)
- 银(18172)
- 理学院(18037)
- 管理学(17963)
- 管理学院(17804)
- 银行(17458)
- 行(16234)
- 研究(15530)
- 财(15256)
- 京(13031)
- 江(11139)
- 财经(10314)
- 中心(9692)
- 州(9473)
- 经(9340)
- 融(8957)
- 人民(8840)
- 金融(8776)
- 北京(8489)
- 公司(8054)
- 农(8050)
- 财经大学(7864)
- 科学(7805)
- 所(7774)
共检索到111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闫先东 张习宁 许贤云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操作中,预期管理在工具箱中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对公众预期进行合理引导已经成为中央银行研究和实践的重点。中央银行预期管理的过程,本质上可以视为信息管理的过程。预期管理能显著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其主要手段为信息沟通、前瞻性指引等,欧央行、英格兰银行在此方面的有益尝试值得总结借鉴。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预期管理 货币政策 前瞻性指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芸
成功的沟通,对于有效引导市场预期、促进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都富有积极的意义。随着"预期管理"成为货币政策的核心任务,沟通成为了管理预期的重要工具。中央银行沟通无疑在引导市场预期,从而改善经济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央银行沟通 货币政策 预期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宁 黄明皓 郭玉清 王晓峰
中央银行预期管理需要一定的条件,如能力、信任度、透明度和制度保证。虽然各国中央银行预期管理千差万别,但是都重视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区间也多以1年以上的长期管理为主。本文研究发现,我国中央银行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预测都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但是城镇居民物价预期指数信息含量较北大朗润预测稍差。因此,本文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恢复对我国和世界宏观经济主要指标数值预测的公布,进一步提高改进宏观预测能力,提高其预测对商业机构预测的影响。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预期管理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莺飞 李秀兰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即存款准备金制度、人民银行的再贷款、综合信贷计划和利率管理进行客观的分析、研究,对我国目前中央银行主要调节手段的产生、发展、作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和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实践及未来发展,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对策。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为控制信贷规模,于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后开始实行的。此后准备金率经过三次调整,发挥了控制信贷规模调节经济生活的作用。目前准备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方面: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健 冯伟
中央银行转变职能中不可立即放弃现有手段许健,冯伟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国有银行的经济杠杆作用。随着社会主义的市场机制逐步形成,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发挥重要经济杠杆功能的银行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发挥其效能呢?这是我们值得研究和认真探索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认真汲...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1984年以来,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调控,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许多经验。现在深化改革,需要总结经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现仅就宏观调控手段问题谈几点意见。 直接调控手段需要改进 在直接调控手段中,主要是控制货币发行量和信贷总规模。 货币发行量(现金),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状况和国家信贷收支差额的集中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波克
开放经济意味着国内经济变量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于外部经济的影响,在金融开放的条件下(如允许本外币间的自由兑换),国内的货币供给总量必然随着资本的高度流动而出现较大的波动,从而影响既定货币政策的效力。在此情况下,央行的冲销行为就成了保证国内金融秩序稳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斌 周小亮
本文在构建央行外汇干预政策反应函数基础上,利用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针对市场预期引起的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政策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对于市场预期的反应有很大的不同。在2008年9月之前,中央银行对于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升值或贬值市场预期的干预反应不是很敏感;而在2008年10月之后,市场预期对中央银行外汇干预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关键词:
市场预期 中央银行 外汇干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力 刘克宫 张次兰
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首次明确提出了"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宏瑾
利率操作一直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但中央银行如何引导市场利率与目标利率相符,并非理论界讨论的"重要"问题。为此,在全面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指出,流动性效应是中央银行利率操作的理论基础。随着货币政策透明度和可靠性的提高,流动性效应有所减弱,预期效应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采取的零利率和非常规货币政策框架下,预期效应对最优货币决策更为重要,同时流动性效应仍发挥着明显的作用。正是基于流动性效应和预期效应,各国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走廊两种主要模式开展利率调控。
关键词:
利率操作 流动性效应 预期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俊凯
专项票据是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中主要的资金支持方式。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中央银行在专项票据兑付考核中建立的"威胁"具有不完全可置信,农村信用社对改革及专项票据的兑付存有强烈的预期,专项票据兑付是中央银行与农村信用社间的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博弈的结果取决于中央银行设立的"威胁"的可信性,较低的"威胁"将引致农村信用社较高的作假行为,达不到"花钱买机制"的改革目标。为此,中央银行要提高"威胁"的置信度,降低农村信用社对专项票据兑付的预期,激励农村信用社通过真实努力深化改革,实现改革方案设计的目标。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 资金支持方案 动态博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埃沃尔德·诺沃特尼 康以同
独立的央行是服务和促进经济及整个社会长期利益的专业机构。如果央行能够建立并保持这种信誉,则未来可以发挥清晰和有价值的作用在19世纪,各国央行与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直到20世纪后期才出现强调央行独立性的思潮。在过去若干年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群艺
本文从概念史的角度考察"中央银行"从出现至20世纪初在中外语言中的演变路径,探求这一概念与制度实现过程之间的互动。日本作为西方"中央银行"名称与制度的接受者与传播者,首先采用了这一译名,并且在中央银行的建设实践中不断向这一特定概念趋近,并最终建立了功能较为完整的央行机构,特别是垄断了货币发行权。近代中国的央行制度与日本有不解之缘,但非垄断性与非独立性使央行机构与统一货币的建立初衷有较大差距。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造就了"国家银行"等竞争词的产生,同时也孕育了近代多样性的央行体制。从中日两国的案例来看,制度的命名选择更多地取决于法律条文的影响,概念的变化足以折射出制度的动态变迁,而制度在趋近概念的实践过程中也可以影响概念的内涵。
关键词:
中央银行 概念史 国家银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曹凤岐
银行是社会资金活动的枢纽,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管理,实质上是对资金的管理,各专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实际上是资金的调节和运动的过程。因此,如何管好用好信贷资金,是银行体制改革的关键。本文准备从信贷资金的管理和运用入手,谈谈对银行体制进一步改革的看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云峰 王彦卿
本文针对中央银行应该沟通什么、怎样沟通,中央银行增加或限制沟通信息的原因以及中央银行在管理预期中应该做什么进行调查,分析中央银行沟通在预期管理中的策略。研究发现,中央银行沟通策略应围绕沟通的确定性及易理解性,提升公众的关注度,强调预测的条件性以及尽可能提高中央银行预测的准确性展开。以此为基础,本文构建了适合我国的中央银行沟通策略。
关键词:
中央银行沟通 预期管理 沟通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