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4)
2023(6021)
2022(4929)
2021(4605)
2020(3660)
2019(8253)
2018(8172)
2017(15544)
2016(8550)
2015(9744)
2014(9797)
2013(9373)
2012(8643)
2011(7722)
2010(7840)
2009(7543)
2008(7720)
2007(7011)
2006(6322)
2005(6192)
作者
(23066)
(19190)
(19019)
(18464)
(12285)
(9119)
(8870)
(7468)
(7148)
(7136)
(6706)
(6526)
(6339)
(6290)
(6260)
(6025)
(5687)
(5677)
(5623)
(5462)
(4959)
(4754)
(4488)
(4449)
(4423)
(4415)
(4406)
(4358)
(3850)
(3722)
学科
管理(28757)
(27257)
经济(27180)
(23721)
(21354)
企业(21354)
(19720)
(17619)
银行(17474)
(16208)
(11649)
(11614)
制度(11612)
(10374)
金融(10372)
方法(10090)
(9585)
业务(9530)
中国(9005)
体制(8487)
数学(8415)
数学方法(8332)
银行制(8312)
业经(7789)
(7154)
(6844)
财务(6828)
财务管理(6808)
企业财务(6467)
理论(6053)
机构
大学(115833)
学院(114583)
(47823)
经济(46620)
管理(42125)
研究(37587)
中国(37326)
理学(34550)
理学院(34201)
管理学(33789)
管理学院(33556)
(28828)
(24355)
财经(21303)
(20912)
银行(20075)
(20071)
(19203)
科学(19104)
中心(18887)
(18694)
(17878)
(16797)
(16022)
财经大学(15934)
经济学(15719)
研究所(15510)
北京(15447)
经济学院(14070)
(13664)
基金
项目(70278)
研究(55480)
科学(55428)
基金(50880)
(42689)
国家(42316)
科学基金(36982)
社会(35571)
社会科(33697)
社会科学(33691)
(27070)
教育(27019)
基金项目(26169)
编号(22663)
(22393)
自然(21814)
自然科(21275)
自然科学(21271)
自然科学基金(20910)
资助(20615)
(20250)
成果(19959)
(16571)
课题(16557)
重点(16050)
(15471)
(15300)
国家社会(15100)
教育部(14990)
创新(14394)
期刊
(56229)
经济(56229)
研究(42086)
中国(30141)
(28931)
金融(28931)
(24693)
管理(18174)
教育(16657)
(16012)
学报(14466)
科学(13818)
大学(12243)
财经(11792)
学学(11347)
技术(10983)
(9954)
农业(8579)
经济研究(8244)
业经(7776)
问题(7071)
理论(6885)
实践(6184)
(6184)
农村(6086)
(6086)
会计(6068)
职业(6023)
国际(5919)
财会(5821)
共检索到197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罗欢平  
随着中央银行独立性增强 ,各国也更加注重对其独立性的制衡 ,即强化中央银行的问责制。中央银行问责制的强化主要表现在对货币政策目标的量化、问责对象的多元化以及透明度的不断提高。但较之中央银行享受的越来越大的独立自主权 ,它们的问责义务却没有得到同等的重视。目前正致力于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国家在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同时 ,也在不断强化中央银行的问责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鲁伦  蔡浩仪  米一五  
由于高风险的特质和在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各国的金融业总要受到比其它行业更为严格的管制。而经济制度、金融体系和监管哲学上存在的差异,使各国的监管制度呈现不同的特征。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在中央银行成立后开始形成,监管的目的是保证银行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合规性监管为主要内容。现实表明,原有的监管框架已远远不能适应金融改革深化和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论文以中央银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汪鑫  
中央银行问责制是要求中央银行向特定公共机构和社会公众解释其决策和行为并论证其合理性的制度安排。由片面强调独立性,到独立性与问责制并举,是当代中央银行制度取得的实质性进步。作者就完善我国中央银行问责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贺瑛  
社区金融活动在各国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的经济金融运行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较低的进入壁垒,活跃的市场竞争,使得各国以社区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在并购的压力之下仍然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态势,这种活跃的市场调整维持了社区金融活动的活跃和健康。各国政府对于社区金融活动在政策上给予的支持和倾斜是社区金融活动发展的重要原因。研究国外社区金融发展轨迹将对我国的社区金融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金融体系从无到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已基本建成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具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体系。这四十年,现代货币经济学和全球中央银行政策实践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发展加转轨经济体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面临的现实约束条件更加复杂,央行的研究为推动中国金融体系发展和央行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支撑,既与世界同步,也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本文以世界经济十年左右的周期波动及与之相伴随的货币经济学理论进展和中央银行政策变迁为主线,总结了四十年来中央银行的研究进展和中国经验,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央银行的理论研究,更好地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峥嵘  
成立中国银监会,旨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使中央银行和监管当局能以更细的分工专司其职,迅速提升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专业化水平。本文希望通过介绍国外中央银行职能分离的改革实践,为新建中的金融监管体制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继志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同时,引入了前瞻性指引。前瞻性指引主要通过信号渠道发挥作用,中央银行向公众发布今后一个时期的政策取向,对通胀、就业和产出等进行展望,释放在何种条件下对政策进行调整的信息,使公众更好地理解货币政策意图,缩短公众搜集信息的时间,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以此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可信度、货币政策透明度、市场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等因素也会制约前瞻性指引作用的发挥。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直接引入前瞻性指引的条件还不成熟,但前瞻性指引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是可以借鉴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商建初  苏国强  范方志  
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下仅仅强调中央货币当局的独立性本身意义并不太大,而强调中央货币当局独立性带动下的整个金融系统的市场化才是问题关键所在。也就是说将中央银行与行政当局的隔离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整个银行金融系统与行政当局的隔离,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外资、民营银行的市场引入会加速金融部门远离行政当局和靠近市场机制的过程,否则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只能是一个空架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戴国强  
欧洲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立法及实践主要体现在:第一,以科学的理论准备和充分的实证研究作支撑;第二,将维持物价稳定作为首要目标;第三,竭力做到了法律规定的原则性与实践操作的灵活性的相互结合以及目标独立性、机构独立性和工具独立性的有机统一。有鉴于此,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应强调稳定币值的重要性,切实制定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物价稳定的数量目标,稳定社会的通货膨胀预期,不断优化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长元  张红玉  
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实施了名义负利率货币政策。名义负利率货币政策打破了"零利率下限"甚至"负利率下限"的约束,并在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央银行实施名义负利率政策不仅在理论上可行,而且已有了广泛的实践基础。在实施名义负利率货币政策过程中,一些国家(地区)央行进一步丰富了负利率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逐步形成了与正利率相兼容的分层级负利率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曾刚  万志宏  
中央银行沟通是中央银行面向公众的信息供给与交流行为。近20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央行纷纷强化了中央银行沟通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角色,金融危机后更进一步深化了关于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前瞻性指引"。本文总结了中央银行沟通的国际实践和最新进展,并针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沟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杜婕,黄国妍  
自1999年以来,欧洲中央银行和美联储频繁运用利率政策杠杆调控经济,他们的利率政策实践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1999-2000年的逐步加息阶段。二是2001年以来的减息阶段,欧洲中央银行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同,决策所面临的经济环境背景也不同。因此,尽管他们的利率政策走向大体上一致,但利率政策操作中体现的特点却不同,政策效果也不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埃沃尔德·诺沃特尼  康以同  
独立的央行是服务和促进经济及整个社会长期利益的专业机构。如果央行能够建立并保持这种信誉,则未来可以发挥清晰和有价值的作用在19世纪,各国央行与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直到20世纪后期才出现强调央行独立性的思潮。在过去若干年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群艺  
本文从概念史的角度考察"中央银行"从出现至20世纪初在中外语言中的演变路径,探求这一概念与制度实现过程之间的互动。日本作为西方"中央银行"名称与制度的接受者与传播者,首先采用了这一译名,并且在中央银行的建设实践中不断向这一特定概念趋近,并最终建立了功能较为完整的央行机构,特别是垄断了货币发行权。近代中国的央行制度与日本有不解之缘,但非垄断性与非独立性使央行机构与统一货币的建立初衷有较大差距。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造就了"国家银行"等竞争词的产生,同时也孕育了近代多样性的央行体制。从中日两国的案例来看,制度的命名选择更多地取决于法律条文的影响,概念的变化足以折射出制度的动态变迁,而制度在趋近概念的实践过程中也可以影响概念的内涵。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仁山  
试论《中国人民银行法》──兼与各国中央银行法之比较中国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黄仁山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简称《人行法》,这标志着我国首部金融基本法的诞生。本文试就《人行法》的重大意义、作用进行论述,并与一些发达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