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2)
2023(8245)
2022(7053)
2021(6491)
2020(5704)
2019(13365)
2018(12904)
2017(26023)
2016(14006)
2015(16116)
2014(16345)
2013(16593)
2012(15659)
2011(14027)
2010(14526)
2009(14264)
2008(13577)
2007(12484)
2006(10838)
2005(9995)
作者
(40912)
(34185)
(34101)
(32760)
(21580)
(16497)
(16037)
(13219)
(13142)
(12335)
(11600)
(11580)
(10877)
(10852)
(10831)
(10676)
(10331)
(9968)
(9930)
(9860)
(8498)
(8455)
(8336)
(7924)
(7849)
(7709)
(7693)
(7672)
(6927)
(6877)
学科
(58192)
经济(58125)
(40667)
管理(39203)
(33715)
(33688)
企业(33688)
银行(33570)
(31991)
(30418)
金融(30416)
方法(29329)
数学(26379)
数学方法(26195)
中国(21809)
(21101)
(19422)
(15614)
(13706)
财务(13680)
财务管理(13647)
地方(13166)
(12803)
制度(12798)
企业财务(12731)
业经(12139)
业务(11972)
中国金融(11816)
(11518)
贸易(11507)
机构
大学(200575)
学院(199912)
(86824)
经济(84858)
管理(76116)
研究(65478)
中国(64166)
理学(64098)
理学院(63466)
管理学(62508)
管理学院(62146)
(43670)
(41706)
科学(37702)
(36797)
中心(34438)
财经(34334)
(33674)
(32399)
(31460)
银行(31160)
(30973)
研究所(30316)
农业(29257)
(29156)
业大(29040)
经济学(28224)
北京(26460)
(26346)
(25931)
基金
项目(124892)
科学(96812)
研究(91333)
基金(90358)
(77375)
国家(76730)
科学基金(65360)
社会(57559)
社会科(54726)
社会科学(54704)
(48998)
基金项目(47741)
教育(41801)
自然(41401)
(40716)
自然科(40425)
自然科学(40412)
自然科学基金(39710)
资助(38400)
编号(37723)
成果(31055)
(28298)
重点(28161)
(27033)
(26021)
课题(25418)
科研(24514)
教育部(24430)
创新(24417)
(24304)
期刊
(91918)
经济(91918)
研究(62279)
(49317)
金融(49317)
中国(39115)
(36704)
(32931)
学报(30062)
科学(26542)
管理(24956)
大学(22768)
学学(21687)
农业(19413)
财经(17980)
技术(16474)
教育(15669)
(15197)
经济研究(14625)
业经(13992)
理论(12500)
问题(12307)
实践(11463)
(11463)
技术经济(10586)
(10481)
财会(10358)
(10183)
统计(9750)
国际(9717)
共检索到314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稚平  姜成人  
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央银行的一项基本职能,这决定了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救助中的主体地位。但中央银行的金融危机救助能力不是无限的,因为无论哪种救助措施都不是无成本的。文章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央银行对金融危机救助的成本与收益,既包括直接成本与直接收益,又包括隐性成本与间接收益,并通过建立成本-收益模型,考察最优的中央银行金融危机救助应满足的条件,结合我国中央银行金融危机救助的实际,提出成本收益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建伟  
2007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国家中央银行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预示着中央银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将对21世纪中央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金融稳定将成为与价格稳定同等重要的中央银行政策目标,金融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水平将上一个新台阶,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创新型政策工具将不断涌现,传统的金融安全网将延伸到整个金融体系。中央银行业的这些发展方向,对于中国金融稳定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邵英昕  
经验证据表明,银行业危机与商业周期有密切的联系,并不是一个如“太阳黑子”般的随机事件。当资产收益率严重下跌时,就会诱发存款人挤兑危机。和传统观点不同,我们并不认为危机一定是件坏事。危机既有成本也有收益,它能够在早期提存者与晚期提存者之间实现最佳的风险分担。但是当危机是有成本的或者存在一个资产市场时,恰当的中央银行干预政策将有助于实现存款人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可以证明,中央银行的干预政策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欣  
各国政府应对本轮金融危机的救助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引发了关于救助方案的选择和救助成本等相关问题的探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救助基本遵循了依靠市场或私人机构进行救助,政府尽量不采取直接的干预,以减少政府救助成本。资产负债表重构这一救助方式能将救助成本分担到私人机构,在合适的条件下应用,可以降低救助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且极大地减少政府的救助成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沈红芳  
在遭受亚洲金融危机打击的四个东盟重灾国中,菲律宾是唯一在肆虐期间避免在经济上发生大幅度衰退的国家。虽然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并进一步深化,但菲律宾基本上保持了宏观经济的稳定。据菲律宾官方统计,菲律宾1998年的GNP增长了0.1%,虽然远远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相栋  
近十几年来,中央银行沟通(CBC)作为一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正日益受到学者和决策者的重视。本文在阐释CBC基本内涵基础上,从中央银行管理预期的角度深入论证了CBC调控经济的作用机制和沟通兴起的内在原因,并分析了CBC作为美联储的新武器在应对2007~2009年金融危机过程中的应用。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CBC以交流信息影响预期的方式调控经济,具有管理预期的独特优势;2.美联储的沟通在危机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的初步研究有助于把握CBC基本理论,对改善人民银行的沟通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志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失效促使西方主要国家中央银行更加重视中央银行沟通在引导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等方面的作用。中央银行沟通在实践中得到拓展、深化,其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角色不断加强。本文依据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金融学界对中央银行沟通有效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中央银行沟通策略、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沟通对提高货币政策可预测性和引导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中央银行沟通的有效性进行综述和评价,并指出中央银行沟通有效性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冰  
救助问题银行需要耗费资源,为减少银行救助的随意性,政府、中央银行和监管当局在决定是否救助问题银行时,要估算在救助过程中需要耗费掉的资源成本与实现救助目标后的收益谁大谁小,要权衡救助的道德风险与不救助的传染效应孰轻孰重,因此,在干预行动前应进行必要的成本——收益分析。既要考虑直接成本和直接收益,也要考虑间接成本和间接收益。要从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银行体系稳定、减少社会政治震荡、根据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环境相机抉择等原则出发,统筹兼顾,综合权衡,决定是否救助并选择最优处置方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加里·B·戈顿  王宇  
本文认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回购市场挤提引起的银行恐慌。机构投资者是回购市场的需求者,他们向影子银行"存款",影子银行则以资产抵押支持证券保证"存款"的安全。当证券化资产的折价率大幅提高时,就出现了回购市场挤提,引起银行恐慌,从而导致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海涛  
本文通过分析2006-2012年美国、欧元区、日本和中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研究金融危机后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扩张和路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发生后,美、欧、日等经济体采取的非常规性货币政策导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幅度扩张,其中央银行按照经济金融形势灵活安排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缘于经济运行机制和制度安排。因此,本文建议改革相关制度,消除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规模被动扩张机制,主动运用资产负债表调节经济运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政永  孙娜  
国际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机会。本文通过对国际金融危机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收益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人民币国际化利大于弊的结论。因此笔者指出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有利条件,逐步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靖佳  刘澜飚  王博  
本文将非传统货币政策指标直接引入因素增广的向量自回归(FAVAR)模型,研究了美欧两大中央银行所实施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对利率、价格水平及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影响,并首次通过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构建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非传统货币政策指标,在统一的实证框架下探讨了同一时期美国和欧元区非传统货币政策"利率约束之谜"和"价格之谜"的存在性和相似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崔红宇  盛斌  
银行危机的救助策略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两期模型,以银行危机是否会引发货币危机为评判标准,探讨政府在面对商业银行清偿能力危机时救助与不救助的抉择。经研究发现:当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高,或商业银行在经济中起重要作用,抑或产出的价格弹性较小时,为了避免货币危机的发生,政府应该出手对商业银行提供救助。在相反的情况时,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为了维护其固定汇率的信誉应该出手对商业银行提供救助;浮动或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考虑到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政府应该不予以救助。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欣欣  
从东亚金融危机看我国的金融隐患——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运营现状的分析李欣欣我国不仅是一个资本项目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也是一个国内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没有向外资全面开放的国家。因此,国际游资难以冲击我国人民币汇率和股票市场。这次东亚金融风暴尽管对我国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佳  
过去30年中国没有发生金融危机,近期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不大。那么为什么中国政府还在不断地救市和救助金融机构呢?市场经济的核心是金融体系,而金融体系是极其脆弱的。研究和防范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对金融危机的研究则是金融研究的皇冠。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历程经历了很多波折。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地干预资本市场和救助金融机构,并在2015年的权益市场动荡中达到了前所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