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1)
- 2023(10466)
- 2022(8081)
- 2021(7130)
- 2020(5715)
- 2019(12790)
- 2018(12553)
- 2017(24993)
- 2016(13375)
- 2015(15109)
- 2014(15443)
- 2013(14857)
- 2012(13995)
- 2011(12823)
- 2010(13292)
- 2009(12607)
- 2008(12515)
- 2007(11578)
- 2006(11053)
- 2005(10536)
- 学科
- 济(77259)
- 经济(77194)
- 管理(37089)
- 业(32972)
- 企(25705)
- 企业(25705)
- 方法(21884)
- 银(20834)
- 中国(20767)
- 银行(20688)
- 地方(20650)
- 制(19482)
- 行(19459)
- 数学(19229)
- 数学方法(19042)
- 农(17707)
- 业经(15746)
- 融(14839)
- 金融(14839)
- 财(14168)
- 地方经济(13215)
- 学(13042)
- 农业(11819)
- 度(11472)
- 制度(11470)
- 策(11462)
- 体(10684)
- 发(10280)
- 贸(10219)
- 贸易(10207)
- 机构
- 学院(196812)
- 大学(195471)
- 济(96750)
- 经济(94775)
- 研究(73011)
- 管理(71546)
- 中国(63007)
- 理学(59266)
- 理学院(58635)
- 管理学(57763)
- 管理学院(57381)
- 财(45735)
- 京(41001)
- 科学(39137)
- 所(36413)
- 财经(34878)
- 中心(33491)
- 江(32479)
- 研究所(32298)
- 经济学(31868)
- 经(31545)
- 农(29362)
- 经济学院(28278)
- 银(27161)
- 北京(26415)
- 银行(26128)
- 院(25846)
- 州(25678)
- 财经大学(25568)
- 范(25437)
- 基金
- 项目(117245)
- 科学(93314)
- 研究(89690)
- 基金(85629)
- 家(72633)
- 国家(72012)
- 科学基金(62173)
- 社会(60063)
- 社会科(56986)
- 社会科学(56969)
- 省(44538)
- 基金项目(43121)
- 教育(40235)
- 划(36707)
- 自然(36544)
- 编号(35921)
- 自然科(35692)
- 资助(35681)
- 自然科学(35680)
- 自然科学基金(35060)
- 成果(30513)
- 发(27436)
- 重点(26529)
- 部(26227)
- 课题(25823)
- 国家社会(25417)
- 性(23615)
- 发展(23353)
- 创(23269)
- 教育部(23086)
- 期刊
- 济(119990)
- 经济(119990)
- 研究(72467)
- 中国(41770)
- 融(38012)
- 金融(38012)
- 财(34385)
- 管理(29560)
- 农(28282)
- 科学(24308)
- 学报(24219)
- 经济研究(20438)
- 大学(19633)
- 教育(19489)
- 财经(19034)
- 学学(18577)
- 农业(17286)
- 技术(17230)
- 业经(17061)
- 经(16554)
- 问题(15498)
- 贸(12538)
- 国际(12373)
- 技术经济(11239)
- 世界(10923)
- 现代(10061)
- 理论(10057)
- 统计(9859)
- 经济问题(9659)
- 经济管理(9289)
共检索到332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屈晓翔 李颖
在通胀预期管理背景下,构建中国2001~2013年中央银行信息交流指数,考量中央银行透明化政策影响宏观经济稳定机制。结果表明,央行增加信息交流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实际干预的效果。因此,我国央行应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并培育规范的中央银行信息交流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虽然是现代各国政府常用的稳定经济运行的工具, 但稳定政策的理论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不同经济学流派的政策主张及其理论依据的回顾并分析表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仍是我国前几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需求管理政策 供给管理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天骄 李亘
本文基于一个包含中央银行和私人部门的理论模型和国际面板VAR模型,考察货币政策透明度对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结果显示:(1)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能够减少因中央银行和私人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通胀波动;(2)一个单位正向货币政策透明度指数冲击对CPI、PPI通胀率缺口的影响呈现非对称性,但整体上表现出负向影响;(3)在PPI通胀率环境下一个单位正向M_2增长率冲击短期内能够降低通胀和产出波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刘晓路
本文利用马尔可夫情势转变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财政政策的情势转变特征、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以及财政政策的非线性效应。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支出政策的相机抉择变化比较符合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所强调的"逆势而动"的特点,且有助于实体经济稳定,但加剧了通货膨胀波动;税收政策的相机抉择变化不符合宏观经济运行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实体经济波动,但有助于价格稳定。我国财政政策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凯恩斯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稳存
本文在IS—LM—AS模型的框架下 ,分析了利率管制条件下中国宏观经济均衡状态的特点、动态调整方式。研究结论表明 :在利率管制条件下 ,由于市场自身缺乏稳定机制 ,经济只存在惟一的均衡路径 ;任何冲击都会破坏经济的稳定 ,而经济体系自身不会向稳定方向调整 ,其结果是经济波动呈发散趋势。通过进一步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利率政策的操作方式及绩效的考察发现 :利率政策调整滞后、调整不充分、政策操作并不成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群力 龚承刚
本文研究的证据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与地方产出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包含了一系列的控制变量后,这种负相关关系仍然是稳健的。地方政府规模的提高显著地降低了产出的波动性,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起到了稳定地方经济的作用。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政府规模 波动性 自动稳定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少林 林建浩 李仲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追求货币政策的透明化,这一制度选择已成为央行实践的重要现象,考察货币政策透明化的宏观经济效应则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焦点。为对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化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在传统VA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PTVP-SV-FAVAR模型:首先,设定概率时变的斜率系数以刻画转轨经济体中经济结构和经济主体行为的时变性;其次,引入随机波动率以捕捉经济结构冲击波动的时变性;最后,通过扩展因子的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包含经济系统的完整信息。实证结果发现:(1)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化在1998-2006年期间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而在2007-2011年期间提高了通货膨胀水平;(2)货币政策透明化增...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透明度 通货膨胀 产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益平 曹裕静 陶坤玉 余昌华
货币政策是维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政策工具,但2007—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表明,仅仅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忽视金融风险,并不足以维持宏观经济稳定。近年来中国提出双支柱宏观政策框架以支持宏观经济稳定,这一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我们首先提出了双支柱宏观调控的框架,强调应该注重两类政策目标的协同与矛盾、政策传导渠道的相互交叉与影响、冲击类型与开放条件的差异等,从而保证双支柱宏观调控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效应。接下来,我们建立了一个DSGE两国模型,作为分析双支柱宏观调控稳定宏观经济的案例研究。研究表明,第一,金融冲击下,货币政策有助于稳定宏观经济,且随着汇率制度从固定转向浮动,货币政策稳定宏观经济的效果会明显加强。第二,在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以跨境资本流入税为代表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可以有效遏制金融市场的顺周期机制,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从而验证了双支柱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第三,双支柱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与汇率制度有关,当汇率灵活性水平较低时,双支柱宏观调控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效果更好。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汇率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才玖
一、引言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要素投入量、全要素生产率、制度创新、政策及资源配置等。在Rostow的"起飞"理论中,一国要顺利实现经济"起飞",投资率或储蓄率至少要达到10%以上。在H-D模型中G=s/C,资本-产出比C(代表投资效率)被假定为不变,因而储蓄率s就成为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霞辉
本文分析资产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 ,是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的理论探讨 ;第二部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日本“泡沫经济”前后的经济运行特征 ;第三部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警示 ;第四部分是全文总结。
关键词:
资产价格 金融市场 宏观经济稳定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鲁军
资本流入对汇率和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该文以智利为例,分析了它在1991~1998年期间对资本流入的管理及其对实际汇率和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最后,该文讨论了中国资本流入的现状,指出要解决我国对外经济不平衡的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性的一揽子政策。
关键词:
资本流入 汇率 宏观经济稳定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1994年,以外汇体制改革为标志,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又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外汇体制改革也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提出了新的挑战。能够被直接感觉到的是,外汇储备的动态变化对国内货币供应从而物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更进一步的影响是,人民币同外汇在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使得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有了更多和更紧密的联系。如果说,中国的宏观调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峻赫 付婧 徐华歌
金融开放有利于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等,但也会加大金融市场风险暴露。本文以银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合成控制法探究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开放在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更多不确定性风险,加剧宏观经济波动。基于此,在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的基础上,应提高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及防范化解能力,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金融风险监管,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开放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积极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然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资本账户的开放,而资本账户的开放是否导致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界存在争议的话题。资本账户开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因此,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宏观经济稳定 金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