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212)
2022(1848)
2021(1815)
2019(3486)
2018(3146)
2017(6967)
2016(3547)
2015(4243)
2014(4359)
2013(4368)
2012(4083)
2011(3745)
2010(3705)
2009(3642)
2008(3857)
2007(3732)
2006(3452)
2005(3527)
2004(3422)
2003(3046)
作者
(10781)
(8764)
(8702)
(8371)
(5710)
(4166)
(4118)
(3661)
(3334)
(3147)
(3113)
(3073)
(3013)
(2894)
(2835)
(2821)
(2670)
(2656)
(2523)
(2280)
(2182)
(2175)
(2073)
(2070)
(2047)
(2031)
(1938)
(1893)
(1857)
(1849)
学科
(15776)
银行(15631)
(15226)
经济(15212)
(14400)
(12247)
业务(9419)
管理(9178)
(8828)
金融(8828)
(8779)
(8766)
制度(8765)
方法(8262)
银行制(8227)
(7782)
企业(7782)
数学(7660)
数学方法(7636)
中国(4362)
(3905)
(3839)
市场(3658)
体制(3618)
(3053)
贸易(3043)
(2927)
(2608)
(2594)
财务(2591)
机构
大学(53580)
学院(51379)
(25872)
经济(25301)
中国(24022)
管理(20835)
(19541)
银行(18745)
(17326)
研究(17155)
理学(16356)
理学院(16226)
管理学(16135)
管理学院(16027)
(15460)
(12214)
金融(12063)
财经(11864)
(11637)
(10840)
中心(9665)
人民(9265)
财经大学(9234)
经济学(9129)
(8967)
(8440)
(8425)
国人(8378)
中国人(8328)
经济学院(8244)
基金
项目(26928)
科学(21598)
基金(21491)
研究(19688)
(17849)
国家(17740)
科学基金(15818)
社会(13308)
社会科(12795)
社会科学(12787)
基金项目(10805)
自然(10160)
资助(10130)
自然科(9962)
自然科学(9961)
自然科学基金(9811)
教育(9083)
(8522)
(7580)
编号(7362)
(6848)
教育部(6335)
成果(6187)
人文(5897)
国家社会(5843)
(5744)
重点(5699)
大学(5676)
社科(5448)
(5414)
期刊
(28757)
经济(28757)
(27696)
金融(27696)
研究(22781)
(12540)
中国(11933)
管理(8605)
财经(7513)
(6860)
(6277)
科学(5954)
学报(5720)
理论(5406)
实践(4889)
(4889)
大学(4717)
经济研究(4637)
学学(4550)
国际(4432)
农村(4148)
(4148)
(3683)
问题(3635)
业经(3432)
技术(3349)
农村金融(3346)
中国金融(3234)
上海(3061)
世界(2688)
共检索到99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汪北翔  
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具有操作灵活、作用迅速的特点 ,日益为我国中央银行所频繁采用。然而 ,公开市场操作要有效发挥作用 ,离不开适当的操作工具。在我国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与中央银行票据。针对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问题 ,本文从我国金融市场状况、金融机构行为及这三种工具特点出发 ,通过对比分析 ,认为现阶段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应更多地运用中央银行票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宏  
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有价证券买卖来吞吐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央行票据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本文分析了央行票据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的作用,指出其是我国在目前国债市场不发达、汇率制度改革不到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缺乏沟通协调机制情况下的现实选择,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基本上起到了回笼流动性、稳定通货膨胀率的作用。但是从理论和现实情况分析,央行票据具有不可持续性及操作成本过高两大缺点,应在今后的宏观调控中逐渐淡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梅  
公开市场操作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近20年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国债、政府性金融债券、中央银行票据先后成为主要操作工具。这些操作工具有各自的特点,也存在着不足,难以满足货币政策调节的需要。因此,在短期内,央行可以选择多元化操作工具搭配使用及创新,实现流动性管理的需要;长期来看,需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推动短期国债市场的发展,使国债成为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主导工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戚鉏良  
公开市场操作是绝大部分国家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工具。文章介绍了西方国家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分析了我国央行实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条件障碍,提出当前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尚待明确以下几个问题:①注重宏观经济条件的改善;②中央银行独立进行公开市场操作;③进一步规范和活跃国债流通市场;④加快公开市场操作业务的法规建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陶士贵  聂世学  常忠武  
自1994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设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公开市场操作室试运行以来,中央银行不断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吞吐外汇和人民币,这对平衡外汇市场供求、稳定人民币汇率、调节国家外汇储备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在运行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作一粗略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开外汇市场操作业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霄华  孙禧仁  朱伟  盛刚  
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条件分析与框架设计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分行凌霄华,孙禧仁,朱伟,盛刚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已日趋市场化,经济的货币化带来了金融体系和货币运行的复杂多样化,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间接调控手段的要求已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范申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范申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九五”期间,要改善金融调控方式。要充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开办中央银行国债公开市场业务。1996年4月9日,中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大龙  
本文对我国中央银行开办公开市场业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作者在阐述了我国中央银行开办公开市场业务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中央银行要有效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许多难点,提出了意义重大而切实可行的改革对策。即强化中央银行的主导地位;加快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建立公平高效、开放统一的金融中心;改革国债发行机制;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璐璐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仍以贷款规模控制作为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实践证明弊端甚多.始终难以跳出"一控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怪圈。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央银行应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应量进行积极、主动的调控。中央银行能否主动地在市场上进行证券买卖是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前提条件,而商业银行能否主动参与公开市场业务则是实现这一设想的关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大龙  李相慧  崔东  
对我国中央银行开办公开市场业务的思考张大龙,李相慧,崔东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主动买卖国债、中央银行证券、私人票据、外汇等,以吞吐基础货币,调整金融机构流动性储备的业务。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运作,中央银行能够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从而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勋培  孔迅  
对构建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研究王勋培,孔迅公开市场业务作为现代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最灵敏最有效的手段,其主要传导过程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达到扩张或收缩银根之目的。我国中央银行从今年起也开始公开市场业...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水汝庆  张翠微  
2003年,面对复杂的货币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人民银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精心组织、谨慎实施、灵活操作,公开市场业务为实现全年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对2003年公开市场操作经历的四个阶段进行了回顾,并结合理论与实践,对公开市场操作中颇受市场关注的一些问题(如灵活性、透明度、现券操作、数量招标等)进行了阐述,最后对2004年的中国公开市场操作进行了展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涛  廖国强  
一、我国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业务的必要性 1.建立和完善公开市场业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中国人民银行自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金融的调控依然是采取银行内部调控,即信贷计划指标的分解与落实,调控手段采取扩大或收缩信贷规模,这种直接调控方式很难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节机制的基本要求。市场经济是一种配置经济,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