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71)
- 2023(3910)
- 2022(3319)
- 2021(3237)
- 2020(2569)
- 2019(5986)
- 2018(5747)
- 2017(11964)
- 2016(6459)
- 2015(7206)
- 2014(7299)
- 2013(7029)
- 2012(6714)
- 2011(6129)
- 2010(6354)
- 2009(5996)
- 2008(6120)
- 2007(5715)
- 2006(5415)
- 2005(5106)
- 学科
- 济(21192)
- 经济(21167)
- 管理(18407)
- 业(17343)
- 银(16393)
- 银行(16248)
- 行(15011)
- 企(14083)
- 企业(14083)
- 制(13470)
- 度(9760)
- 制度(9759)
- 业务(9607)
- 融(8789)
- 金融(8789)
- 银行制(8366)
- 方法(7999)
- 财(7509)
- 农(7416)
- 中国(7415)
- 策(7325)
- 数学(7150)
- 数学方法(7014)
- 及其(5264)
- 贸(5214)
- 贸易(5206)
- 政策(5198)
- 易(5105)
- 业经(4807)
- 地方(4734)
- 机构
- 学院(86165)
- 大学(84821)
- 济(38863)
- 经济(37877)
- 管理(34112)
- 中国(31755)
- 研究(29830)
- 理学(27725)
- 理学院(27475)
- 管理学(27158)
- 管理学院(26978)
- 财(22177)
- 银(21353)
- 银行(20552)
- 行(19146)
- 京(17838)
- 财经(16075)
- 中心(15373)
- 江(15281)
- 科学(15060)
- 所(14592)
- 经(14552)
- 农(13507)
- 研究所(12733)
- 融(12689)
- 金融(12512)
- 州(12399)
- 财经大学(11879)
- 人民(11821)
- 经济学(11820)
- 基金
- 项目(49211)
- 研究(39314)
- 科学(39195)
- 基金(35707)
- 家(29422)
- 国家(29142)
- 科学基金(25494)
- 社会(24501)
- 社会科(23317)
- 社会科学(23313)
- 省(18509)
- 教育(18108)
- 基金项目(17598)
- 编号(16871)
- 资助(15912)
- 划(15711)
- 自然(15603)
- 自然科(15228)
- 自然科学(15225)
- 自然科学基金(14961)
- 成果(14878)
- 课题(11893)
- 部(11492)
- 策(11266)
- 性(11046)
- 发(10827)
- 重点(10781)
- 项目编号(10323)
- 教育部(10139)
- 创(10074)
共检索到152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洋
本文对我国2002年以来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背景和调控原理进行了分析。从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协调的角度看,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是这两大政策冲突的表现,是货币当局试图同时实现人民币内外币值稳定的无奈之举。作者解释了中央银行票据无力承担主流政策工具的理由,并认为国债在未来将最终代替中央银行票据成为货币当局操作的主要政策工具。
关键词:
中央银行票据 国债 银根 铸币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雷洪光 沈艳华
随着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由直接向间接的转变 ,再贴现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再贴现政策工具的载体———票据市场发展的分析 ,结合我国实际 ,说明了票据市场发展及对中央银行再贴现货币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
票据市场 货币政策 再贴现 中央银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奥伯特·尼亚马塔 李讯 宋新伟
本文对中央银行回收银行体系多余流动性应该使用何种政策工具进行了深入研究。虽然使用中央银行票据作为政策工具有实践依据,但由于政府债券对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具有正的外部效应,流动性管理工具的最佳选择应是政府债券。政策工具选择应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中央银行操作的独立性、金融市场发展需要、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流动性管理 政策工具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汪北翔
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具有操作灵活、作用迅速的特点 ,日益为我国中央银行所频繁采用。然而 ,公开市场操作要有效发挥作用 ,离不开适当的操作工具。在我国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与中央银行票据。针对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问题 ,本文从我国金融市场状况、金融机构行为及这三种工具特点出发 ,通过对比分析 ,认为现阶段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应更多地运用中央银行票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 中央银行票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冯晓冰
中央银行是现代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设施之一,稳定货币与调节经济波动是中央银行的基本任务.西方的经验证明,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是其有效实现其功能的根本条件,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我国一方面是基本适用的,另一方面又因存在着某些客观条件上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其它多种货币改革工具也是颇有启示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勇 陈点点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类厂商的DSGE模型,并在中央银行部门引入传统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以及三种包含状态转变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分析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各种政策工具单独使用或协调搭配的效果。研究发现,在仅使用一种政策的情况下,与不含状态转变的政策相比,包含状态转变的政策能更快地熨平经济波动;在五种政策工具中,再贷款利率政策最有助于经济稳定,而定向降准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则可以较好地兼顾经济稳定和产业升级两个目标。在使用多种政策的情况下,包含状态转变的政策通过适当组合,可以改善单一政策造成的短期经济波动,从而更好地兼顾多重目标的平衡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翠微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受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金融机构面临短期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以中国、韩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则出现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为应对经济金融领域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发达国家在充分运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适时引入了新的投放流动性的工具;新兴市场国家则不断拓展收回流动性的工具组合。本文简要分析了近来各国央行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背景情况,全面总结了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工具变化的基本特点,并提出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调整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冀志斌 周先平
本文通过检验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间接考察了其是否具有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短期利率和股票日收益率水平及波动性具有显著的、与预期一致的影响,但对长期利率的影响不明显;书面沟通与口头沟通相比,后者的效力更强一些,并且在口头沟通中,中央银行行长比其他人更能影响金融市场。主要的政策含义是沟通可以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一种新的工具,与传统的工具配合使用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晓红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存在区域化差异 ,这将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货币资金的空间分布流动和金融运行秩序 ,人民银行在进行监管时须转换观念 ,积极引导 ,培育区域票据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完善货币投放及信贷计划 ,将再贴现纳入信贷计划 ,保证区域货币供求平衡的良好态势 ,加强区域票据市场监管 ,防范区域金融风险 ,完善区域金融秩序 ;积极谋求各区域票据市场间的交流 ,构建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
关键词:
票据市场 区域化 中央银行 监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汪洋
本文以寻求中央银行票据的替代品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中央银行货币管理、短期公债管理和中央银行票据的债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铸币税问题。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中央银行通过介入政府短期公债市场来干预本币汇率不具备现实性。本文探讨了替代中央银行票据的其他政策工具的利弊问题,总结了在完全对冲和不完全对冲外汇储备方式下政府铸币税收入的变化情况。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俊凯
专项票据是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中主要的资金支持方式。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中央银行在专项票据兑付考核中建立的"威胁"具有不完全可置信,农村信用社对改革及专项票据的兑付存有强烈的预期,专项票据兑付是中央银行与农村信用社间的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博弈的结果取决于中央银行设立的"威胁"的可信性,较低的"威胁"将引致农村信用社较高的作假行为,达不到"花钱买机制"的改革目标。为此,中央银行要提高"威胁"的置信度,降低农村信用社对专项票据兑付的预期,激励农村信用社通过真实努力深化改革,实现改革方案设计的目标。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 资金支持方案 动态博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邹文理 王曦
中央银行沟通作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意味着中央银行向公众公布其未来的政策意图,引导经济主体预期,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已经得到了各国货币当局的重视。尽管中央银行沟通行为非常重要,但国内对于如何识别和量化这种行为仍然没有非常恰当的方法,因此,构建一套能够较为准确度量我国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量化指标非常必要。通过从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会谈纪要中提取蕴含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信息资料,结合语言学和逻辑学自动打分技术构建的一组量化中央银行沟通行为指标,研究发现,采用自动赋值方法得到的量化指标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央银行的沟通行为;而且,货币当局的沟通行为与货币政策实际操作同等有效。
关键词:
中央银行沟通行为 指标 自动赋值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荣堃
加拿大的中央银行即加拿大银行成立于1935年,比其他工业强国晚得多。 1.中央银行的地位和组织加拿大银行成立时是私有的,1938年完成了国有化。在国有化以后,人们担心中央银行会受政治的干扰,提出国有的中央银行应该保持独立性,不能听命于政府。在最初的加拿大银行法中,并没有明确地规定财政部与加拿大银行的关系,直到1956年发生了加拿大银行总裁与财政部长在货币政策上发生根本分歧以后,1967年的立法才明确了加拿大银行与财政部在货币政策上发生分歧时,应由财政部是作最后决定。加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欧阳矩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