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4)
2023(12921)
2022(11366)
2021(10808)
2020(8962)
2019(21036)
2018(20631)
2017(40742)
2016(21695)
2015(24459)
2014(24272)
2013(23621)
2012(21435)
2011(18996)
2010(18487)
2009(16475)
2008(15757)
2007(13305)
2006(11394)
2005(9527)
作者
(59528)
(49403)
(48913)
(46712)
(31439)
(23644)
(22443)
(19497)
(18934)
(17314)
(17057)
(16471)
(15401)
(15379)
(15333)
(14952)
(14786)
(14721)
(14125)
(13984)
(11970)
(11934)
(11854)
(11316)
(11075)
(10909)
(10833)
(10781)
(9827)
(9744)
学科
(82117)
经济(82028)
管理(60997)
(57694)
(48834)
企业(48834)
方法(43177)
数学(38170)
数学方法(37654)
(21017)
(20850)
(20503)
中国(20377)
银行(20356)
(19584)
(19039)
业经(18237)
(16920)
地方(15839)
(14551)
金融(14549)
(14475)
贸易(14465)
理论(14235)
农业(14068)
(14048)
(13951)
财务(13882)
财务管理(13852)
技术(13367)
机构
大学(295014)
学院(292765)
管理(122772)
(114546)
经济(112093)
理学(107604)
理学院(106507)
管理学(104581)
管理学院(104058)
研究(90751)
中国(72097)
(61239)
科学(56461)
(51785)
(45456)
业大(44144)
中心(43203)
(43092)
财经(42884)
(40299)
研究所(39790)
(39276)
北京(37849)
(37533)
师范(37181)
农业(35815)
经济学(34408)
(33703)
(33523)
财经大学(32585)
基金
项目(212372)
科学(167668)
基金(155525)
研究(155145)
(134645)
国家(133560)
科学基金(116411)
社会(97292)
社会科(92275)
社会科学(92250)
基金项目(83550)
(82312)
自然(77117)
自然科(75354)
自然科学(75337)
自然科学基金(73947)
教育(71753)
(69381)
资助(63885)
编号(63571)
成果(49442)
(46941)
重点(46753)
(44419)
(44137)
课题(42221)
创新(41369)
科研(41081)
教育部(40788)
大学(40260)
期刊
(113613)
经济(113613)
研究(84199)
中国(48626)
学报(44937)
管理(42677)
科学(41702)
(39683)
(38793)
大学(34782)
(34270)
金融(34270)
学学(32787)
教育(30773)
农业(26514)
技术(26184)
财经(20261)
业经(19194)
经济研究(18029)
(17082)
理论(15708)
图书(15462)
问题(14879)
实践(14726)
(14726)
科技(14181)
技术经济(13784)
(13063)
(12969)
现代(12709)
共检索到409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付英俊  
近些年来,主流经济学家将信息与福利的关系引入经济学研究当中,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关注。本文基于M-S扩展模型的分析,考察了中央银行沟通信息的公开度、精确度与社会福利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央行沟通设计的基本规则。研究结果表明:在沟通内容上,当中央银行信息的精确度较高时,提高信息的公开度会促进社会福利,央行应该"直言不讳"地与经济主体进行沟通。当中央银行信息的精确度较低,且经济主体的从众动机较强时,降低信息公共度能减小社会福利损失,此时央行应该选择"沉默不语"的沟通策略。当央行信息的精确度较低,经济主体的从众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芸  
成功的沟通,对于有效引导市场预期、促进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都富有积极的意义。随着"预期管理"成为货币政策的核心任务,沟通成为了管理预期的重要工具。中央银行沟通无疑在引导市场预期,从而改善经济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强  胡荣尚  
本文利用2006年10月1日至2013年8月23日的数据,运用EG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央银行沟通对不同期限的各类市场利率以及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的影响,并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对短期利率有显著的影响,对中长期利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在金融危机期间对各类市场利率的影响程度更大;口头沟通对各类市场利率的影响效应比书面沟通要大;沟通对利率水平和波动的影响是不对称的,带有紧缩意图的沟通比带有宽松意图的沟通作用大。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沟通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作用,中央银行还需进一步加强沟通,以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云峰  李仲飞  
近年来,中央银行沟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美联储、英格兰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的沟通内容、沟通方式、沟通时机和沟通效果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各国中央银行沟通策略不一样,但都取得很好的沟通效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芸  
成功的沟通,对于有效引导市场预期、促进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富有积极的意义。沟通这一政策工具日益受到中央银行的重视,也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有关中央银行沟通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本文就目前中央银行沟通研究的态势,围绕几个主要问题进行评述,阐发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国培  潘再见  
本文以2006年10月~201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沟通实践为样本,采用EGARCH模型检验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有一定影响,且影响的方向符合中央银行预期,但效果不够明显,特别是对长期利率的影响微弱;(2)口头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比书面沟通更明显;(3)央行行长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大于他人沟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可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使用,以丰富政策工具的组合菜单;在沟通策略上,应注重口头沟通与行长沟通,提高沟通效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剑文  郭雪萌  姚远  
参照Myatt和Wallace(2014)的研究,本文将信息相关性引入lucas岛式模型,研究中央银行沟通设计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并以12个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1998—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PVaR模型分析了中央银行沟通的信息公开度、信息精确度与社会福利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中央银行信息精确度的正向变化会引起社会福利的正向变化,而信息公开度对社会福利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我们认为中央银行的最优沟通设计应该是努力提高信息精确度并保留一定的信息公开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邹文理  王曦  
中央银行沟通作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意味着中央银行向公众公布其未来的政策意图,引导经济主体预期,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已经得到了各国货币当局的重视。尽管中央银行沟通行为非常重要,但国内对于如何识别和量化这种行为仍然没有非常恰当的方法,因此,构建一套能够较为准确度量我国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量化指标非常必要。通过从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会谈纪要中提取蕴含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信息资料,结合语言学和逻辑学自动打分技术构建的一组量化中央银行沟通行为指标,研究发现,采用自动赋值方法得到的量化指标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央银行的沟通行为;而且,货币当局的沟通行为与货币政策实际操作同等有效。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万志宏  曾刚  
最近十几年来,各国中央银行政策理念和实践发生了重要转变,中央银行开始加强与公众的政策信息沟通,提高政策透明度。2008年以来,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失效使得各国央行更为倚重旨在引导预期的沟通政策,推动了关于未来政策路径的"前瞻性指引"实践。政策创新激发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梳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系统性地总结关于中央银行沟通的观念和理论的变化,探讨沟通实践中的策略、机制与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志凌  
中央银行信息的价值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央银行的信息具有正的经济价值。首先,中央银行的信息能以信号的形式影响经济决策。社会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经济决策是否正确等都需要某种信号予以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宁  许艺煊  邱光辉  
本文首先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基于传统非套补利率平价理论,将中央银行沟通指示器引入理论模型进行研究。然后以2006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银行沟通频数和人民币汇率数据为样本,采用E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央银行沟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总体影响、不同沟通渠道以及口头沟通的不同主体、不同内容和不同货币政策取向沟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1)中央银行沟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有较为显著的影响;(2)书面沟通的作用效果优于口头沟通;(3)口头沟通中行长沟通与他人沟通相比更有效;(4)口头沟通中关于货币政策取向沟通的效果优于宏观经济展望;(5)宽松意图沟通的效果优于紧缩意图。本文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芸  
中央银行沟通作为管理市场预期的主要工具,在引导市场预期,从而改善经济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危机时代,为了建立起有效的预期管理框架,中央银行需要高度重视沟通的制度化建设,明确中央银行沟通的首要目标和中介目标,制定有效的沟通策略,充分发挥沟通在管理预期方面的工具作用,进而提高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邹文理  王曦  谢小平  
本文使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我国中央银行沟通行为对股票价格走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响确实存在且影响方向和力度与央行沟通方式以及股票市场背景有关。具体而言:(1)书面沟通影响显著,口头沟通则无明显作用;(2)宽松性政策信息沟通产生了正向影响,紧缩性信息沟通影响为负;(3)沟通事件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一种短期作用,并伴随着即时效应、预知效应和滞后效应;(4)在熊市或牛市的不同市场背景下,央行沟通对股价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结果表明,央行的沟通手段对金融市场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雅炯  
有效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几年,世界上很多国家通过实施中央银行沟通引导市场预期,实现有效的货币政策调控。本文通过考察通货膨胀预期和中央银行沟通及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中央银行沟通能否有效引导市场通胀预期。结果显示,由于缺乏系统性,中央银行沟通对市场预期的引导作用仍不如其他经济变量,但国内中央银行沟通对市场通胀预期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中,相对书面沟通,口头沟通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目前较强的通胀预期背景下,系统实施中央银行沟通将对未来通胀预期的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志宏  李凤  
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性沟通对维护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央行日益增强了对金融稳定性的关注,有关金融稳定性沟通的实践也在不断深化。通过对各国央行近年来有关金融稳定性沟通的实践加以总结和评估,并针对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金融稳定性沟通的现状,对提高我国中央银行的稳定性沟通的效率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