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2)
- 2023(12631)
- 2022(11154)
- 2021(10454)
- 2020(8758)
- 2019(20375)
- 2018(20026)
- 2017(39936)
- 2016(21493)
- 2015(23970)
- 2014(23939)
- 2013(23903)
- 2012(22016)
- 2011(19844)
- 2010(19496)
- 2009(17808)
- 2008(17482)
- 2007(15153)
- 2006(13177)
- 2005(11606)
- 学科
- 济(85951)
- 经济(85847)
- 管理(61238)
- 业(59058)
- 企(49898)
- 企业(49898)
- 方法(45410)
- 数学(40195)
- 数学方法(39832)
- 财(22597)
- 银(21860)
- 银行(21713)
- 制(21164)
- 中国(21123)
- 农(20346)
- 行(20340)
- 学(18480)
- 业经(17833)
- 融(16693)
- 金融(16692)
- 地方(16220)
- 贸(15855)
- 贸易(15844)
- 易(15325)
- 务(14966)
- 财务(14907)
- 财务管理(14878)
- 理论(14493)
- 企业财务(14248)
- 农业(13754)
- 机构
- 大学(305902)
- 学院(301196)
- 管理(122451)
- 济(120796)
- 经济(118228)
- 理学(106868)
- 理学院(105688)
- 管理学(103916)
- 管理学院(103371)
- 研究(98261)
- 中国(78631)
- 京(64133)
- 科学(60394)
- 财(57242)
- 农(48883)
- 所(48744)
- 财经(46998)
- 中心(45333)
- 业大(45135)
- 研究所(44651)
- 经(43012)
- 江(42513)
- 北京(40154)
- 农业(38694)
- 范(38183)
- 师范(37816)
- 经济学(37427)
- 财经大学(35641)
- 州(35476)
- 院(35388)
- 基金
- 项目(210720)
- 科学(166145)
- 基金(155356)
- 研究(151563)
- 家(135208)
- 国家(134134)
- 科学基金(115983)
- 社会(96230)
- 社会科(91349)
- 社会科学(91326)
- 基金项目(82925)
- 省(80601)
- 自然(76902)
- 自然科(75153)
- 自然科学(75137)
- 自然科学基金(73827)
- 教育(69691)
- 划(68309)
- 资助(65140)
- 编号(60302)
- 成果(48506)
- 部(47259)
- 重点(46514)
- 创(43663)
- 发(43140)
- 课题(40918)
- 教育部(40895)
- 科研(40855)
- 创新(40653)
- 人文(39824)
- 期刊
- 济(122695)
- 经济(122695)
- 研究(91145)
- 中国(52352)
- 学报(49165)
- 科学(44476)
- 管理(42888)
- 农(42611)
- 财(42422)
- 融(40842)
- 金融(40842)
- 大学(37135)
- 学学(35183)
- 教育(29828)
- 农业(28050)
- 技术(23875)
- 财经(23648)
- 经济研究(20306)
- 经(19965)
- 业经(19008)
- 理论(16488)
- 问题(16009)
- 实践(15215)
- 践(15215)
- 图书(14579)
- 技术经济(14190)
- 业(14142)
- 科技(14075)
- 版(13356)
- 商业(13104)
共检索到433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胜兰 贾茜
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研究起源于对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的讨论,学者普遍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增强有助于减轻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导致的通货膨胀。本文提出我国的央行独立性应该包括人事独立性、政策独立性和财务独立性三方面,并且用修正过的指标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理论上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可以抑制通货膨胀的两个机制:固定资产投资渠道和为了缓解收入不平等进行转移支付的渠道。
关键词:
中央银行独立性 通货膨胀 收入不平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施琍娅
最近世界银行的一篇获奖论文中,研究员亚历克斯·库克曼、斯蒂夫·韦伯和比林·纳亚蒂通过对72个国家四十年来的一系列数据的调查分析,研究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发现在工业化国家中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在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行长任期的长短及更换的次数与该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将此文摘译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尹继志
本文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在日益提高,但中央银行权力的行使,仍在许多方面受到制约。我国近三十年来物价频繁波动,与中央银行独立性得不到有效保证有着一定关系,为了实现我国物价水平的稳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远 王世磊
本文就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收入不平等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我们引入中央银行目标函数,对中央银行独立性、收入不平等与通货膨胀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模型推理分析。而后我们整合了转型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测度方法,并用此方法对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进行了详细测定。最后,通过计量分析检验了以下结论:收入不平等是引致通货膨胀的一个经验性因素;中央银行独立性越强,越能有效抑制收入不平等引起的通货膨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华
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种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近年来备受推崇。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都实施了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改革。本文依据不同的方法测算出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中央银行独立性指数,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中央银行独立性加强与政策信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中央银行独立性 通货膨胀目标 信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新松 李明扬
基于对历史上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考察,在分析货币政策的时间非一致性基础上,认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跟通货膨胀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通货膨胀大小受中央银行对其偏好的影响。
关键词:
时间非一致性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通货膨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怀清
鉴于中外文献都没有对中央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税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有些文献还混淆了二者,隐含假定中央银行所得就是中央银行纸币持有者所失,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地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铸币税 通货膨胀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前进 庞盈盈
本文主要研究准备金付息和无息情况下的货币铸币税和机会成本铸币税。在理论上,利用卡甘货币需求函数和MIU模型研究央行的最优货币铸币税与机会成本铸币税,结果显示,卡甘货币需求函数下,铸币税呈倒U型特征;在MIU模型下,铸币税呈U型或倒U型,又或者没有U型特征等多种情况。从实证方面看,我国货币铸币税的变动呈U型,和MIU理论分析一致;机会成本铸币税呈倒U型;央行利润呈倒U型;转移的机会成本铸币税不具有U型或倒U型特征。
关键词:
货币铸币税 机会成本铸币税 中央银行利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前进 庞盈盈
本文主要研究准备金付息和无息情况下的货币铸币税和机会成本铸币税。在理论上,利用卡甘货币需求函数和MIU模型研究央行的最优货币铸币税与机会成本铸币税,结果显示,卡甘货币需求函数下,铸币税呈倒U型特征;在MIU模型下,铸币税呈U型或倒U型,又或者没有U型特征等多种情况。从实证方面看,我国货币铸币税的变动呈U型,和MIU理论分析一致;机会成本铸币税呈倒U型;央行利润呈倒U型;转移的机会成本铸币税不具有U型或倒U型特征。
关键词:
货币铸币税 机会成本铸币税 中央银行利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碧云 黄蓓 杨雪梅
基于1978-2008年的经验数据,引入收入不平等、固定资产投资等宏观经济变量,通过多元回归嵌套模型的建立和运用,本文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CBI)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CBI与通货膨胀不仅呈负相关关系,并且是通过与基尼系数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交互作用实现的,CBI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通货膨胀率大约会降低3.54个百分点。研究还发现CBI存在一个作用的适度区间,即:CBIt∈(14.28,20.65)。基于此,我们认为,在14.28至20.65的区间内适度增大CBI可抑制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利群 汪路 赵增德
我国中央银行测度通货膨胀指标选择问题张利群汪路赵增德①迄今为止,我国控制物价涨幅和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以及衡量币值变动,仍主要盯在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上,并且用的是年平均同期比指数。实际中已暴露出,这当中存在明显的偏差。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分析。一、有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宁
我国长期处于持续的通货膨胀中,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的长期通货膨胀,本文从中央银行非对称偏好的角度对我国通货膨胀现象进行了解释。我国中央银行对于产出与其目标值不同方向偏离具有非对称偏好,相对于产出收缩,其更偏好于产出扩张,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经济状态和对经济扩张的谨慎需求,中央银行在制定政策时,就会使犯紧缩错误的概率小于犯扩张错误的概率,因此,平均来说,货币政策就是扩张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提高了我国通货膨胀。因此,为降低通货膨胀,需要改变中央银行偏好。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非对称偏好 中央银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云峰
近年来,中央银行沟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把中央银行沟通因素引入修正的卢卡斯总供给函数,发现加大中央银行沟通力度有利于引导通货膨胀预期,稳定通货膨胀。采用2003-2009年月度数据,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对中央银行沟通及实际干预在稳定通货膨胀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正的中央银行沟通冲击能有效降低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名义通货膨胀率,且时滞短;(2)正的实际干预(包括银行贷款利率、央票利率及货币供应量)冲击,在短期内不但不能降低通货膨胀预期及名义通货膨胀率,反而会加剧通货膨胀,出现"价格之谜"现象。此外,本文对大多数情况下我国中央银行沟通模棱两可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中央银行沟通 实际干预 通货膨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强 陈华帅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央行独立性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借助SVAR方法,分析和比较了我国央行1984~2007年以来通货膨胀厌恶程度,说明了中国人民银行从1984年正式成立到现在独立性逐步扩大。我国央行通货膨胀厌恶程度和经济牺牲率的历史演化趋势,有助于公众形成关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心理预期,从而降低央行反通货膨胀的成本,有助于央行通过宣言的方式来影响企业和公众的决策与行动,也有助于公众和企业根据央行货币政策的动向提前做出有效的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