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01)
2023(3597)
2022(2963)
2021(2825)
2020(2388)
2019(5350)
2018(5156)
2017(10553)
2016(5657)
2015(6231)
2014(6369)
2013(6160)
2012(5842)
2011(5211)
2010(5155)
2009(4766)
2008(4943)
2007(4475)
2006(3987)
2005(3793)
作者
(16733)
(13774)
(13591)
(13350)
(8940)
(6756)
(6338)
(5328)
(5176)
(5118)
(4882)
(4715)
(4594)
(4569)
(4514)
(4247)
(4101)
(4026)
(3962)
(3948)
(3521)
(3384)
(3350)
(3328)
(3184)
(3157)
(3124)
(2992)
(2891)
(2760)
学科
(20709)
经济(20681)
(15807)
银行(15662)
(14972)
(14461)
(14376)
企业(14376)
管理(14303)
(13068)
方法(11947)
业务(9035)
数学(8913)
数学方法(8831)
(8788)
制度(8783)
(8466)
金融(8466)
银行制(7850)
(6870)
业经(5626)
中国(5400)
理论(5228)
(4767)
(4745)
财务(4741)
(4730)
财务管理(4729)
企业财务(4584)
体制(4378)
机构
大学(78018)
学院(75905)
(30649)
经济(29947)
管理(27783)
中国(27343)
研究(26100)
理学(23434)
理学院(23143)
管理学(22757)
管理学院(22598)
(18122)
(17866)
银行(17360)
(16226)
(16124)
(15785)
科学(15645)
财经(14204)
(13559)
中心(13211)
(13039)
农业(12713)
研究所(12330)
(12216)
(11223)
业大(11157)
金融(11067)
财经大学(11035)
(10327)
基金
项目(50177)
科学(39536)
基金(38218)
(34009)
研究(33878)
国家(33762)
科学基金(28830)
社会(22484)
社会科(21244)
社会科学(21234)
基金项目(20022)
自然(19637)
自然科(19227)
自然科学(19221)
自然科学基金(18913)
(18577)
资助(16264)
(16153)
教育(15804)
编号(11995)
(11600)
重点(11399)
(11098)
(10341)
科研(10138)
成果(10096)
教育部(10022)
创新(9729)
(9679)
国家社会(9654)
期刊
(30082)
经济(30082)
研究(26272)
(24940)
金融(24940)
中国(15943)
(14874)
学报(14416)
(13561)
科学(12309)
大学(10673)
学学(10338)
管理(10171)
财经(7861)
农业(7128)
(6577)
教育(6011)
经济研究(5236)
理论(4606)
技术(4440)
实践(4216)
(4216)
农村(4030)
(4030)
(3977)
问题(3832)
(3820)
业经(3796)
财会(3792)
国际(3681)
共检索到123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均丽  
货币政策与社会福利息息相关。近年来,政府在普遍赋予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同时,也制定了透明度和责任条款。透明度是独立性的一种平衡机制,它可以确保中央银行不至于在独立性的掩护下演变为追逐私人目标的官僚机构。责任制要求中央银行对其行动承担责任,而透明度有助于外界认识和理解政策行动,它不仅是责任鉴别的必要条件,而且也强化了责任,从而在允许中央银行独立运作的同时,确保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方志  胡德宝  
随着决策信息需求的增加,公众对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透明度的要求也在增加。传统的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要么只关注透明度原则,要么只关注规则问题。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从博弈视角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透明度提高并不意味着决策的有效性增加,决策的效果与投票规则相关,保密投票机制可能对应着更高的决策效率。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和日本中央银行独立性之间的差距更多地体现在委员的构成和产生上。因此,提高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强化委员的代表性、协调各方利益以及减少博弈冲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建清  郭建伟  廖进中  
近年来中央银行透明度成为理论与实务界的热点话题。本文利用中央银行政策分析的一个经典模型,证明中央银行透明度虽然不影响平均产出与平均通货膨胀,但是可以降低产出与通货膨胀的波动。通过对26个新兴市场国家中央银行透明度与宏观经济表现的计量分析,本文发现除了通货膨胀波动以外,所有经验结果均支持理论结论。这样,本文结论支持了中央银行透明度的发展方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中央银行为了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越来越重视与社会公众在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决策和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信息沟通。由于各国中央银行所处的体制和环境不同,客观上存在着信息沟通的不同策略。这种差异化的信息沟通方法,既是中央银行对信息沟通所带来的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的考虑,也是为取得更好的信息沟通效果所需要。我国中央银行近年来在多方面致力于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但在提高信息沟通的有效性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月丽  王若平  
中央银行会计信息作为公众评价货币政策效果和形成货币政策预期的重要渠道,对其增强透明度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探讨了中央银行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阐述了我国中央银行增强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动因,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在增强会计信息透明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磊  
中央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从诞生之日就与政府发生业务联系。英格兰银行筹建之目的即为政府垫款,法兰西银行一开始就由国家供给部分资本。但因央行和政府所担负的任务与工作侧重点不一定在任何条件、任何时期都一致,这就产生了如何正确、合理地协调二者间关系的问题,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国华  周洪生  
中央银行是金融组织体系的核心,是金融宏观调控的主体。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体系是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1983年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并不尽人意,人们对中央银行组织体系的微词颇多。反思一下,现行中央银行组织体系确实存在一些弊端:1、中央银行附属于政府,以政府发展经济的意志,无相对独立的决策权。英国金融专家曾对中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念利  
大多数国家的央行开始摈弃隐秘性传统,其货币政策逐渐走向开放和透明。如何最充分、准确、及时地向公众披露与解释货币政策目标、策略和决策已成为多数国家货币政策操作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首先对欧洲中央银行在实践中所采用的主要沟通策略和工具进行归纳和介绍,然后将欧洲中央银行与世界其他主要中央银行的信息公开程度进行横向比较,最后就关于提高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相关建议和争议进行评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叶蓁  
在现代央行治理框架中,独立性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观察独立性的角度很多:有人从人事任命角度来判断,有人从财政赤字融资角度来观察,也有人从货币政策决策程序来分析,还有人从货币投放角度来讨论。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独立性内涵和边界也不一样,如果将独立性理解为一个由多种指标加权量化后的综合结果,不同的观察者会根据自己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蔡志刚  
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是世界性的潮流,也是各国银行立法的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不断增强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银监会的成立将改变这一状况,大大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旭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领域的重要问题。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衡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采用三种不同测度方法 ,依据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的有关规定 ,对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程度进行初步的衡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泽清  薛敬孝  
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证明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呈负相关,但是这一结论似乎对日本不成立。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中央银行的高独立性并不是低通货膨胀率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只是低通货膨胀率的一个充分条件。日本银行在实际过程中维护其目标偏好的能力要高于其在法定条件下维护目标偏好的能力。因此,日本银行尽管在法律上缺乏独立性,但是它却有良好的维护其目标偏好的纪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肯尼斯·罗格夫  谢华军  
在民粹主义日益猖獗的时期,各国中央银行都需要尽力寻找新的工具,尽快恢复正常利率政策的有效性,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由于资产负债表过度扩张,中央银行长期受到右翼民粹主义的抨击,但如今却因资产负债表扩张幅度过小而受到左翼民粹主义的攻击。后金融危机时代,公众期望中央银行能够承担远远超出其职能范围的责任,而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麦挺  徐思嘉  
要 本文从“时间非一致”的假定出发证明,在经济全面衰退的现实危机面前,转型国家往往更有动机偏向滥用货币扩张手段,而央行的非独立性将进一步加剧引发恶性通胀的风险.为了避免“通胀偏向”政策所导致的社会福利恶化,需要一种机制来保证政府承诺得以履行。检验表明,转型国家大多存在央行法定独立先于实质独立的情况,即央行法定独立性很高,但事实上货币政策还是由政府控制而难以完全独立有效抑制通胀。跨期声誉模型表明,仅仅实现央行的法定独立可能在长期产生负的社会福利效应。为此,建议确定合适的名义政策目标以强化央行的预承诺能力,同时要加强企业治理,财政机制方面的配套改革,使各项调控措施相互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