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9)
2023(12356)
2022(10902)
2021(10442)
2020(8725)
2019(20392)
2018(20306)
2017(40106)
2016(21901)
2015(24798)
2014(24774)
2013(24436)
2012(22852)
2011(20561)
2010(20758)
2009(18958)
2008(18632)
2007(16458)
2006(14776)
2005(13251)
作者
(62495)
(51482)
(51146)
(48939)
(33302)
(24652)
(23546)
(20157)
(19623)
(18734)
(17763)
(17348)
(16653)
(16459)
(16196)
(15917)
(15494)
(15235)
(14788)
(14696)
(12974)
(12655)
(12530)
(11838)
(11626)
(11586)
(11576)
(11519)
(10381)
(10152)
学科
(82889)
经济(82787)
管理(61949)
(60206)
(50851)
企业(50851)
方法(37871)
数学(32063)
数学方法(31642)
(22452)
中国(22421)
(22030)
(21955)
银行(21883)
(21367)
(20563)
业经(18686)
地方(17778)
(17692)
(17420)
贸易(17408)
(17039)
金融(17038)
(16967)
理论(15085)
(14903)
农业(14811)
(14004)
技术(13475)
(13432)
机构
大学(307054)
学院(305010)
管理(123767)
(122712)
经济(119874)
理学(106213)
理学院(105054)
研究(103876)
管理学(103468)
管理学院(102889)
中国(82876)
(65968)
科学(62165)
(58235)
(51982)
(47910)
中心(47448)
研究所(47176)
财经(45952)
(45276)
业大(43233)
北京(42242)
(41728)
(40335)
师范(40000)
(37760)
农业(37481)
(37373)
经济学(35495)
财经大学(34171)
基金
项目(203485)
科学(159289)
研究(152083)
基金(146527)
(126361)
国家(125275)
科学基金(107380)
社会(93399)
社会科(88484)
社会科学(88461)
(78306)
基金项目(77487)
自然(69834)
教育(69704)
自然科(68152)
自然科学(68137)
自然科学基金(66900)
(66443)
编号(63454)
资助(61480)
成果(52744)
(45438)
重点(45073)
课题(43567)
(43419)
(42026)
项目编号(39452)
教育部(39054)
创新(39048)
科研(38522)
期刊
(135543)
经济(135543)
研究(96656)
中国(57125)
管理(45522)
学报(44568)
(42913)
(42333)
科学(42130)
(41065)
金融(41065)
教育(35740)
大学(33993)
学学(31709)
农业(28779)
技术(25537)
财经(21722)
业经(21573)
经济研究(20899)
(18334)
问题(17578)
理论(16778)
图书(16776)
实践(15571)
(15571)
(15520)
国际(15487)
(14673)
现代(14593)
技术经济(14461)
共检索到462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云峰  李仲飞  
近年来,中央银行沟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美联储、英格兰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的沟通内容、沟通方式、沟通时机和沟通效果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各国中央银行沟通策略不一样,但都取得很好的沟通效果。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万志宏  曾刚  
最近十几年来,各国中央银行政策理念和实践发生了重要转变,中央银行开始加强与公众的政策信息沟通,提高政策透明度。2008年以来,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失效使得各国央行更为倚重旨在引导预期的沟通政策,推动了关于未来政策路径的"前瞻性指引"实践。政策创新激发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梳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系统性地总结关于中央银行沟通的观念和理论的变化,探讨沟通实践中的策略、机制与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邹文理  王曦  
中央银行沟通作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意味着中央银行向公众公布其未来的政策意图,引导经济主体预期,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已经得到了各国货币当局的重视。尽管中央银行沟通行为非常重要,但国内对于如何识别和量化这种行为仍然没有非常恰当的方法,因此,构建一套能够较为准确度量我国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量化指标非常必要。通过从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会谈纪要中提取蕴含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信息资料,结合语言学和逻辑学自动打分技术构建的一组量化中央银行沟通行为指标,研究发现,采用自动赋值方法得到的量化指标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央银行的沟通行为;而且,货币当局的沟通行为与货币政策实际操作同等有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彭芸  
随着金融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央银行沟通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通过成功的沟通,有效引导市场预期,促进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高,已经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共识。从世界范围看,近十多年来,中央银行沟通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沟通不仅受到了各国中央银行的重视,也成了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当前我国中央银行沟通的现状鉴于沟通在预期管理方面所具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付英俊  
近些年来,主流经济学家将信息与福利的关系引入经济学研究当中,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关注。本文基于M-S扩展模型的分析,考察了中央银行沟通信息的公开度、精确度与社会福利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央行沟通设计的基本规则。研究结果表明:在沟通内容上,当中央银行信息的精确度较高时,提高信息的公开度会促进社会福利,央行应该"直言不讳"地与经济主体进行沟通。当中央银行信息的精确度较低,且经济主体的从众动机较强时,降低信息公共度能减小社会福利损失,此时央行应该选择"沉默不语"的沟通策略。当央行信息的精确度较低,经济主体的从众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云峰  王彦卿  
本文针对中央银行应该沟通什么、怎样沟通,中央银行增加或限制沟通信息的原因以及中央银行在管理预期中应该做什么进行调查,分析中央银行沟通在预期管理中的策略。研究发现,中央银行沟通策略应围绕沟通的确定性及易理解性,提升公众的关注度,强调预测的条件性以及尽可能提高中央银行预测的准确性展开。以此为基础,本文构建了适合我国的中央银行沟通策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志宏  李凤  
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性沟通对维护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央行日益增强了对金融稳定性的关注,有关金融稳定性沟通的实践也在不断深化。通过对各国央行近年来有关金融稳定性沟通的实践加以总结和评估,并针对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金融稳定性沟通的现状,对提高我国中央银行的稳定性沟通的效率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强  胡荣尚  
本文利用2006年10月1日至2013年8月23日的数据,运用EG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央银行沟通对不同期限的各类市场利率以及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的影响,并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对短期利率有显著的影响,对中长期利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在金融危机期间对各类市场利率的影响程度更大;口头沟通对各类市场利率的影响效应比书面沟通要大;沟通对利率水平和波动的影响是不对称的,带有紧缩意图的沟通比带有宽松意图的沟通作用大。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沟通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作用,中央银行还需进一步加强沟通,以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芸  
成功的沟通,对于有效引导市场预期、促进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富有积极的意义。沟通这一政策工具日益受到中央银行的重视,也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有关中央银行沟通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本文就目前中央银行沟通研究的态势,围绕几个主要问题进行评述,阐发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曾刚  万志宏  
中央银行沟通是中央银行面向公众的信息供给与交流行为。近20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央行纷纷强化了中央银行沟通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角色,金融危机后更进一步深化了关于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前瞻性指引"。本文总结了中央银行沟通的国际实践和最新进展,并针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沟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中央银行为了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越来越重视与社会公众在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决策和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信息沟通。由于各国中央银行所处的体制和环境不同,客观上存在着信息沟通的不同策略。这种差异化的信息沟通方法,既是中央银行对信息沟通所带来的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的考虑,也是为取得更好的信息沟通效果所需要。我国中央银行近年来在多方面致力于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但在提高信息沟通的有效性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国培  潘再见  
本文以2006年10月~201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沟通实践为样本,采用EGARCH模型检验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有一定影响,且影响的方向符合中央银行预期,但效果不够明显,特别是对长期利率的影响微弱;(2)口头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比书面沟通更明显;(3)央行行长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大于他人沟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可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使用,以丰富政策工具的组合菜单;在沟通策略上,应注重口头沟通与行长沟通,提高沟通效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剑文  郭雪萌  姚远  
参照Myatt和Wallace(2014)的研究,本文将信息相关性引入lucas岛式模型,研究中央银行沟通设计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并以12个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1998—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PVaR模型分析了中央银行沟通的信息公开度、信息精确度与社会福利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中央银行信息精确度的正向变化会引起社会福利的正向变化,而信息公开度对社会福利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我们认为中央银行的最优沟通设计应该是努力提高信息精确度并保留一定的信息公开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志凌  
中央银行信息的价值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央银行的信息具有正的经济价值。首先,中央银行的信息能以信号的形式影响经济决策。社会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经济决策是否正确等都需要某种信号予以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芸  
成功的沟通,对于有效引导市场预期、促进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都富有积极的意义。随着"预期管理"成为货币政策的核心任务,沟通成为了管理预期的重要工具。中央银行沟通无疑在引导市场预期,从而改善经济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