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2)
2023(13948)
2022(12344)
2021(11978)
2020(10120)
2019(23538)
2018(23624)
2017(46327)
2016(25566)
2015(29298)
2014(29417)
2013(29171)
2012(27260)
2011(24715)
2010(25095)
2009(23396)
2008(23608)
2007(21506)
2006(19427)
2005(17779)
作者
(74382)
(61112)
(61020)
(58128)
(39366)
(29145)
(28020)
(23889)
(23241)
(22461)
(20962)
(20627)
(19808)
(19423)
(19158)
(18833)
(18388)
(18251)
(17741)
(17581)
(15569)
(15022)
(14999)
(13939)
(13885)
(13787)
(13772)
(13747)
(12418)
(12031)
学科
(97014)
经济(96897)
管理(81276)
(74577)
(64098)
企业(64098)
方法(44640)
数学(37777)
数学方法(37273)
(29012)
中国(28125)
(26355)
(26228)
(24742)
银行(24595)
(23141)
业经(22061)
(20157)
(19815)
贸易(19799)
(19303)
地方(18990)
(18652)
金融(18651)
(18471)
财务(18392)
财务管理(18346)
(18301)
理论(18066)
企业财务(17343)
机构
大学(365353)
学院(362809)
管理(145828)
(144167)
经济(140583)
理学(122664)
理学院(121303)
研究(120800)
管理学(119404)
管理学院(118689)
中国(99940)
(79679)
(73425)
科学(72170)
(61384)
财经(56493)
(56078)
中心(56008)
(55444)
研究所(54929)
北京(51535)
(51057)
业大(49963)
(47460)
师范(47080)
(46169)
(43363)
农业(43300)
财经大学(41838)
经济学(41821)
基金
项目(228656)
科学(178129)
研究(170949)
基金(163935)
(140840)
国家(139599)
科学基金(119360)
社会(104333)
社会科(98767)
社会科学(98738)
(87894)
基金项目(86433)
教育(79045)
自然(77406)
自然科(75510)
自然科学(75494)
(74343)
自然科学基金(74133)
编号(71854)
资助(69522)
成果(60627)
(51062)
重点(50316)
课题(49451)
(47780)
(46506)
项目编号(44741)
教育部(43920)
创新(43260)
大学(43189)
期刊
(167476)
经济(167476)
研究(116833)
中国(73745)
管理(58286)
(57137)
学报(52912)
(50022)
科学(49591)
(49442)
金融(49442)
教育(42905)
大学(40579)
学学(37667)
农业(33227)
技术(31961)
财经(28090)
业经(26479)
经济研究(25390)
(23891)
问题(21526)
图书(20963)
理论(20389)
实践(18640)
(18640)
(18391)
(18178)
技术经济(18087)
现代(17784)
国际(17030)
共检索到569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云峰  王彦卿  
本文针对中央银行应该沟通什么、怎样沟通,中央银行增加或限制沟通信息的原因以及中央银行在管理预期中应该做什么进行调查,分析中央银行沟通在预期管理中的策略。研究发现,中央银行沟通策略应围绕沟通的确定性及易理解性,提升公众的关注度,强调预测的条件性以及尽可能提高中央银行预测的准确性展开。以此为基础,本文构建了适合我国的中央银行沟通策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书朦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信息沟通总体上能够对通胀预期产生顺应既定调控方向的政策效应,且口头沟通的影响效果要强于书面沟通,但这种引导效应的传导既受限于其他影响通胀预期形成的宏观经济变量波动,又具有较明显的时滞性特征。因此,我国应提高基础统计金融数据的编制质量,增强货币政策信息的可信度与准确度,完善货币政策信息的沟通内容,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双向货币政策信息沟通体系,注重不同货币政策信息沟通方式的有效结合,强调货币政策信息沟通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合理搭配,提升沟通策略的可信性、灵活性与及时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中央银行为了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越来越重视与社会公众在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决策和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信息沟通。由于各国中央银行所处的体制和环境不同,客观上存在着信息沟通的不同策略。这种差异化的信息沟通方法,既是中央银行对信息沟通所带来的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的考虑,也是为取得更好的信息沟通效果所需要。我国中央银行近年来在多方面致力于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但在提高信息沟通的有效性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曾刚  万志宏  
中央银行沟通是中央银行面向公众的信息供给与交流行为。近20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央行纷纷强化了中央银行沟通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角色,金融危机后更进一步深化了关于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前瞻性指引"。本文总结了中央银行沟通的国际实践和最新进展,并针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沟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云峰  李仲飞  
根据《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本文构造了中央银行沟通指示器变量,检验了中央银行沟通在货币政策中的有效性。本文分别比较了沟通信息、前瞻性宏观经济信息和当期宏观经济信息对利率变化的影响及各自对利率变化的预测能力,检验了沟通信息与宏观经济信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评论、预期宏观经济信息以及通货膨胀都与利率变化显著相关;但在预测利率变化上,沟通信息不能胜过宏观经济信息。此外,中央银行沟通信息只是宏观经济信息的补充,并不能完全替代宏观信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冀志斌  周先平  
本文通过检验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间接考察了其是否具有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短期利率和股票日收益率水平及波动性具有显著的、与预期一致的影响,但对长期利率的影响不明显;书面沟通与口头沟通相比,后者的效力更强一些,并且在口头沟通中,中央银行行长比其他人更能影响金融市场。主要的政策含义是沟通可以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一种新的工具,与传统的工具配合使用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云峰  
根据泰勒规则的有序概率模型,利用中央银行沟通指示器变量和宏观经济变量解释官方利率决定,预测2003—2009年官方利率决定。结果表明:(1)在样本期内,沟通指示器变量提高了官方利率决定的解释力;(2)经济增长的沟通指示器变量、预期的宏观经济变量以及当期的通货膨胀率对官方利率决定有显著影响;(3)在官方利率决定上升和不变时,沟通指示器变量模型的预测能力要好于宏观经济变量模型,但在官方利率下降时,却不能胜过宏观经济变量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云峰  李仲飞  
近年来,中央银行沟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美联储、英格兰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的沟通内容、沟通方式、沟通时机和沟通效果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各国中央银行沟通策略不一样,但都取得很好的沟通效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均丽  刘枭  
简单的最优货币政策是促使通货膨胀与产出二者之间达到"神奇巧合"的货币政策。本文立足于最优货币政策共识和预期的异质性,全面分析了中央银行预期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形成中的问题主要是信息问题,透明度与交流是预期管理的关键货币政策工具,着重于信息提供和中央银行的意图表达,能够盯住更多的目标。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依靠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作用于价格稳定目标,比较而言,通货膨胀目标制能够形成预期管理的内生机制。本文建议,当下中国在经济疲弱、价格剧烈动荡之际,应率先推出"准通货膨胀目标制",管理经济下行风险,从而推动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万志宏  曾刚  
最近十几年来,各国中央银行政策理念和实践发生了重要转变,中央银行开始加强与公众的政策信息沟通,提高政策透明度。2008年以来,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失效使得各国央行更为倚重旨在引导预期的沟通政策,推动了关于未来政策路径的"前瞻性指引"实践。政策创新激发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梳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系统性地总结关于中央银行沟通的观念和理论的变化,探讨沟通实践中的策略、机制与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彭芸  
随着金融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央银行沟通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通过成功的沟通,有效引导市场预期,促进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高,已经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共识。从世界范围看,近十多年来,中央银行沟通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沟通不仅受到了各国中央银行的重视,也成了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当前我国中央银行沟通的现状鉴于沟通在预期管理方面所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史焕平  胡滨  陈琪  
近年来,随着预期管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任务,各国央行开始逐渐摒弃以往的"隐秘性文化",逐渐转向"开放化"与"透明化",并且更乐于利用央行沟通的方式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因此央行沟通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干预工具。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两个VEC模型,分析了央行沟通对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央行沟通对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且书面沟通的影响效果更强,央行沟通同时也会对市场预期与传统货币政策干预工具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效果最终也会传导至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艳梅  郭红玉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央行通过主动的货币政策沟通管理预期,进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在综述不同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沟通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沟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完善货币政策沟通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以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牟鹏飞  
本文研究中国货币政策的媒体沟通因素,特别是考察市场化指标还是传统政策指标是媒体沟通的焦点。我们通过使用2000至2016年期间"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之后一周内国内报纸刊登的相关文章来确定解释媒体对货币政策相关报道的因素,进而考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和其他经济环境变量对媒体报道(倾向性、离散度、数量和程度)的解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媒体报道对市场利率变化并没有过多关注,却更为关注主要政策利率水平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而且对广义货币增长率也非常关注。因此,从媒体舆论角度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沟通可以考虑侧重于政策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货币增长率,以此来提高货币政策的沟通效果和效率,实现更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邹文理  王曦  
中央银行沟通作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意味着中央银行向公众公布其未来的政策意图,引导经济主体预期,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已经得到了各国货币当局的重视。尽管中央银行沟通行为非常重要,但国内对于如何识别和量化这种行为仍然没有非常恰当的方法,因此,构建一套能够较为准确度量我国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量化指标非常必要。通过从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会谈纪要中提取蕴含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信息资料,结合语言学和逻辑学自动打分技术构建的一组量化中央银行沟通行为指标,研究发现,采用自动赋值方法得到的量化指标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央银行的沟通行为;而且,货币当局的沟通行为与货币政策实际操作同等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