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6)
2023(4604)
2022(3968)
2021(3859)
2020(3429)
2019(7914)
2018(7729)
2017(15416)
2016(7974)
2015(9236)
2014(9279)
2013(9017)
2012(8450)
2011(7683)
2010(7719)
2009(7513)
2008(7889)
2007(7176)
2006(6715)
2005(6420)
作者
(22767)
(19085)
(18772)
(18352)
(12051)
(8910)
(8835)
(7325)
(7084)
(7048)
(6458)
(6427)
(6184)
(6082)
(6000)
(5699)
(5638)
(5508)
(5505)
(5327)
(4740)
(4646)
(4418)
(4374)
(4354)
(4339)
(4240)
(4178)
(3807)
(3794)
学科
(30878)
经济(30795)
管理(29742)
(26558)
(24425)
企业(24425)
(16628)
银行(16482)
(16081)
方法(15366)
(15241)
数学(12950)
(12836)
数学方法(12823)
(10346)
制度(10315)
(9814)
金融(9814)
(9493)
财务(9474)
业务(9472)
财务管理(9460)
企业财务(9195)
银行制(8195)
业经(7350)
中国(7271)
(6830)
体制(6137)
(6121)
理论(5944)
机构
大学(120350)
学院(114705)
管理(50067)
(48173)
经济(47177)
理学(42145)
理学院(41767)
管理学(41261)
管理学院(41024)
中国(35962)
研究(34378)
(28200)
(24936)
财经(21790)
(19776)
(19717)
银行(18955)
中心(18251)
(17684)
(17631)
科学(17508)
(16536)
(16318)
财经大学(16282)
北京(15896)
(14923)
经济学(14644)
研究所(14276)
商学(14250)
(14159)
基金
项目(70754)
科学(56967)
基金(55160)
研究(51579)
(47027)
国家(46655)
科学基金(41382)
社会(34272)
社会科(32461)
社会科学(32454)
基金项目(29357)
自然(27332)
自然科(26780)
自然科学(26775)
自然科学基金(26354)
(24045)
教育(23721)
资助(22825)
编号(21341)
(21115)
成果(18627)
(16824)
教育部(15230)
人文(14935)
重点(14847)
项目编号(14761)
(14760)
国家社会(14508)
大学(14198)
(13926)
期刊
(52614)
经济(52614)
研究(37410)
(28348)
金融(28348)
中国(24936)
(24286)
管理(18546)
学报(15657)
科学(14456)
(13318)
财经(12113)
大学(12107)
学学(11218)
(10134)
图书(9133)
教育(8346)
理论(8167)
经济研究(8045)
技术(7838)
会计(7618)
实践(7542)
(7542)
业经(6998)
情报(6747)
国际(6731)
问题(6666)
农业(6653)
财会(6452)
(6051)
共检索到190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云峰  闵云燕  
本文运用股票市场投资者的调查数据,对中央银行沟通信息是否会影响投资者行为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投资者对中央银行沟通的关注度及预测准确度的提高会提升中央银行沟通对其投资行为的影响。但是大部分个人投资者对中央银行沟通普遍不关注,预测准确度也不高,机构投资者绝大部分都会关注中央银行沟通信息,且预测准确度非常高。中央银行沟通能够引导资产价格向合意的方向变化,并非依赖于中央银行沟通信息对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而是依赖于沟通信息对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货币当局需要采取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关注度及理解度的沟通策略,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邹文理  王曦  
中央银行沟通作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意味着中央银行向公众公布其未来的政策意图,引导经济主体预期,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已经得到了各国货币当局的重视。尽管中央银行沟通行为非常重要,但国内对于如何识别和量化这种行为仍然没有非常恰当的方法,因此,构建一套能够较为准确度量我国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量化指标非常必要。通过从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会谈纪要中提取蕴含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信息资料,结合语言学和逻辑学自动打分技术构建的一组量化中央银行沟通行为指标,研究发现,采用自动赋值方法得到的量化指标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央银行的沟通行为;而且,货币当局的沟通行为与货币政策实际操作同等有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志凌  
中央银行信息的价值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央银行的信息具有正的经济价值。首先,中央银行的信息能以信号的形式影响经济决策。社会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经济决策是否正确等都需要某种信号予以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芸  
中央银行沟通作为管理市场预期的主要工具,在引导市场预期,从而改善经济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危机时代,为了建立起有效的预期管理框架,中央银行需要高度重视沟通的制度化建设,明确中央银行沟通的首要目标和中介目标,制定有效的沟通策略,充分发挥沟通在管理预期方面的工具作用,进而提高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付英俊  
近些年来,主流经济学家将信息与福利的关系引入经济学研究当中,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关注。本文基于M-S扩展模型的分析,考察了中央银行沟通信息的公开度、精确度与社会福利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央行沟通设计的基本规则。研究结果表明:在沟通内容上,当中央银行信息的精确度较高时,提高信息的公开度会促进社会福利,央行应该"直言不讳"地与经济主体进行沟通。当中央银行信息的精确度较低,且经济主体的从众动机较强时,降低信息公共度能减小社会福利损失,此时央行应该选择"沉默不语"的沟通策略。当央行信息的精确度较低,经济主体的从众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中央银行为了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越来越重视与社会公众在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决策和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信息沟通。由于各国中央银行所处的体制和环境不同,客观上存在着信息沟通的不同策略。这种差异化的信息沟通方法,既是中央银行对信息沟通所带来的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的考虑,也是为取得更好的信息沟通效果所需要。我国中央银行近年来在多方面致力于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但在提高信息沟通的有效性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小晗  朱红军  
本文以投资者在不同周期阶段中有差异的关注程度作为切入点,基于认知心理学中的"有限关注"理论,以投资者的立即反应和滞后反应为标杆,考察了投资者关注程度对其解读信息能力的影响。本文发现,当投资者关注程度不足时,对信息的即时解读效率降低,解读滞后增加;反之,当关注程度增加时,即时解读效率提高,解读滞后减少。投资者关注程度所影响的仅仅是信息传播和解读的效率,从长期来看,不会影响信息传播和解读的效果。另外,投资者关注在股市周期的不同阶段会出现有差异的波动,与熊市阶段相比,关注程度对于信息解读的影响作用在牛市阶段会得到进一步放大。同时,新准则的采用增强了投资者对于信息的理解,提高了信息在市场中的传播速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芸  
成功的沟通,对于有效引导市场预期、促进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都富有积极的意义。随着"预期管理"成为货币政策的核心任务,沟通成为了管理预期的重要工具。中央银行沟通无疑在引导市场预期,从而改善经济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万志宏  曾刚  
最近十几年来,各国中央银行政策理念和实践发生了重要转变,中央银行开始加强与公众的政策信息沟通,提高政策透明度。2008年以来,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失效使得各国央行更为倚重旨在引导预期的沟通政策,推动了关于未来政策路径的"前瞻性指引"实践。政策创新激发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梳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系统性地总结关于中央银行沟通的观念和理论的变化,探讨沟通实践中的策略、机制与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宁  许艺煊  邱光辉  
本文首先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基于传统非套补利率平价理论,将中央银行沟通指示器引入理论模型进行研究。然后以2006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银行沟通频数和人民币汇率数据为样本,采用E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央银行沟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总体影响、不同沟通渠道以及口头沟通的不同主体、不同内容和不同货币政策取向沟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1)中央银行沟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有较为显著的影响;(2)书面沟通的作用效果优于口头沟通;(3)口头沟通中行长沟通与他人沟通相比更有效;(4)口头沟通中关于货币政策取向沟通的效果优于宏观经济展望;(5)宽松意图沟通的效果优于紧缩意图。本文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强  胡荣尚  
本文利用2006年10月1日至2013年8月23日的数据,运用EG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央银行沟通对不同期限的各类市场利率以及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的影响,并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对短期利率有显著的影响,对中长期利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在金融危机期间对各类市场利率的影响程度更大;口头沟通对各类市场利率的影响效应比书面沟通要大;沟通对利率水平和波动的影响是不对称的,带有紧缩意图的沟通比带有宽松意图的沟通作用大。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沟通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作用,中央银行还需进一步加强沟通,以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云峰  李仲飞  
近年来,中央银行沟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美联储、英格兰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的沟通内容、沟通方式、沟通时机和沟通效果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各国中央银行沟通策略不一样,但都取得很好的沟通效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芸  
成功的沟通,对于有效引导市场预期、促进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富有积极的意义。沟通这一政策工具日益受到中央银行的重视,也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有关中央银行沟通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本文就目前中央银行沟通研究的态势,围绕几个主要问题进行评述,阐发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勇  梁燚焱  
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展开信息沟通是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重要内容,信息沟通是否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又是引导市场主体形成宏观经济运行风险预期,进而实现有效预期管理的关键。我们以2001-2015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作为文本信息源,通过措辞提取法构建宏观经济沟通指数以量化这一沟通的信息内容,运用时差相关分析和回归预测分析,考察宏观经济沟通指数对宏观经济景气系列指数的预测性,从而对信息精确度做出判断,并进一步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探讨信息沟通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效应,来检验其引导市场主体宏观经济运行风险预期的有效性。研究显示:从短期看,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信息沟通具有较高精确度;中央银行越传递宏观经济向好信息,就越有利于市场主体对宏观经济运行风险形成乐观预期,进而降低利率总体水平,且其作用力度和持久性有限,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这意味着,信息沟通引导市场主体预期所表现出的短期性,可能与其较为短期的信息精确度相关,信息精确度会制约信息沟通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成松豪  张兵  
结合传染模型和遗忘曲线的研究,通过建模刻画投资者关注的传染和衰减行为,并以百度指数作为关注度的代理变量对模型进行验证,显示了很好的解释力;进一步分析发现,投资者关注对IPO股票的首日市场表现具有相当显著的影响。首次基于多支股票同日上市的现象实证研究了投资者关注在多支股票间的分配和传染效应,同日上市的股票越多,其市场表现越温和,且相互趋于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