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
- 2023(1315)
- 2022(1097)
- 2021(1110)
- 2020(942)
- 2019(2212)
- 2018(2119)
- 2017(4588)
- 2016(2269)
- 2015(2745)
- 2014(2778)
- 2013(2750)
- 2012(2640)
- 2011(2323)
- 2010(2368)
- 2009(2253)
- 2008(2437)
- 2007(2252)
- 2006(2166)
- 2005(2191)
- 学科
- 银(16107)
- 银行(15962)
- 行(14767)
- 制(12228)
- 业务(9080)
- 度(8603)
- 制度(8602)
- 融(8280)
- 金融(8280)
- 银行制(8045)
- 济(5912)
- 经济(5903)
- 管理(4656)
- 体(4014)
- 体制(3935)
- 业(3885)
- 企(3415)
- 企业(3415)
- 方法(3132)
- 中国(2947)
- 数学(2811)
- 数学方法(2798)
- 财(2339)
- 中国金融(1663)
- 组织(1488)
- 业经(1387)
- 务(1286)
- 财务(1284)
- 财务管理(1269)
- 企业财务(1233)
- 机构
- 大学(28471)
- 学院(26953)
- 银(17543)
- 中国(17540)
- 银行(16783)
- 行(15504)
- 济(11959)
- 经济(11554)
- 管理(10162)
- 研究(9441)
- 财(8999)
- 融(8350)
- 金融(8251)
- 理学(7292)
- 理学院(7222)
- 管理学(7179)
- 人民(7178)
- 管理学院(7122)
- 京(6546)
- 财经(6544)
- 中心(6449)
- 国人(6347)
- 中国人(6313)
- 中国人民(6260)
- 经(5975)
- 分行(5651)
- 江(5590)
- 人民银行(5536)
- 农(5500)
- 财经大学(5182)
共检索到60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芬
从人民银行监管网络到中央银行审慎监督,是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它标志着中央银行的监管将走向新的里程。一、人民银行监管的现状(一)现行的人民银行监管体制1、金融行政管理和非现场监管及考核。在我国,人民银行是金融机构的审批管理机关,1993年后陆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尔科姆·艾迪 司马亚玺
追求金融稳定是比中央银行的传统货币政策职能更加微妙和复杂的一项工作。它必然不仅包括定量的框架,而且遵循历史经验视角对风险的详细监测微观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关系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政策方面的作用,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的相关概念。我将谈谈微观与宏观审慎监管的相互关系,以及我们如何在监管体系的设计中体现这种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黎仁华
中央银行内部审计的监管机制是中央银行实施内部控制和强化内部行为自律规范的约束机制,是一种再监督和再控制。应建立系统、垂直领导的内部审计组织机制,以保持内审机构运行的独立性;建立完善的法规约束机制,确立其在中央银行内部的权威性;建立完整的工作保障机制,保证中央银行内审的客观性。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内部审计 监督机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尹键钧
西方商业银行的审慎监督系统尹键钧审慎监督是以法律和法规为基准,由中央银行(有的国家是财政部)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对银行(商业银行)所允许承担的风险进行的管制。一、审慎监督的手段对银行进行审慎监督的根本目的是控制银行风险。审慎监督的手段因银行风险种类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汉强 陈小平 刘海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键钧
改革我国中央银行稽核监督的建议尹键钧(一)开发非现场监测系统,做到现场稽核与非现场稽核相结合我国现行稽核在方式上偏重于对金融机构的现场稽核,忽视非现场稽核,我国金融机构点多面广,若对每一金融机构进行全面的现场稽核,至少要五年才能轮一次,这样,使得稽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配份 阮芳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洪涛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都在着力加强以宏观审慎监管为重要内容的金融监管改革。本文在分析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对赋予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反思,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强化我国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权限的建议。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稳定 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继志
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英等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动金融监管改革,赋予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从理论上分析,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构建我国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应明确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法律地位,赋予其开发、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权力,并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 中央银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梦竹
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就构建宏观审慎政策监管框架达成共识,但关于宏观审慎政策的监管主体尚无定论。中央银行在经历了金融监管职能的分离和回归后,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赋予了审慎监管的重要职责。文章从理论层面出发,重点分析中央银行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必要性以及作为宏观审慎监管主体的优势,为各国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制度框架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宏观审慎政策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英等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监管改革中均赋予了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从理论上分析,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构建我国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应明确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的法律地位,赋予其开发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权力,并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
宏观审慎 金融监管 法律地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平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在货币金融学领域一直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热门话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央银行双重独立性的概念及其理论模型,然后分析了在宏观审慎背景下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通过福利损失函数分析,得出中央银行不仅要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而且也要保持宏观审慎的独立性的结论。如果是由中央银行既执行货币政策职能、又履行宏观审慎职能,只能达到社会福利的次优水平,很难达到最佳水平。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宏观审慎 独立性 福利损失函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春园
论完善中央银行稽核监督体系问题金春园当前,人民银行的稽核监督工作面临的新要求是: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要强化中央银行职能。明确以保持货币的稳定为主要目标,实质上是突出了稳定货币的地位。强调了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是,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科学地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永辉
浅探中央银行对保险业务的稽核监督蒋永辉对保险业务的常规稽核(以下简称常规稽核),是指中央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按稽核程序,对经营保险业务的县以上保险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承保质量、理赔质量、资金运用质量、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依法处理,作出评价的稽核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