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9)
2023(5608)
2022(4725)
2021(4361)
2020(3652)
2019(8355)
2018(8178)
2017(16089)
2016(8707)
2015(9925)
2014(10063)
2013(9706)
2012(8924)
2011(8073)
2010(8062)
2009(7857)
2008(8030)
2007(7255)
2006(6530)
2005(6302)
作者
(23966)
(20132)
(19947)
(19169)
(12848)
(9425)
(9162)
(7762)
(7536)
(7247)
(6996)
(6784)
(6574)
(6567)
(6534)
(6229)
(5984)
(5848)
(5827)
(5646)
(5144)
(4927)
(4689)
(4630)
(4585)
(4563)
(4549)
(4429)
(4032)
(3911)
学科
管理(30609)
(30420)
经济(30346)
(25733)
(23190)
企业(23190)
(19790)
(17788)
银行(17642)
(16381)
方法(12687)
(12254)
(11592)
制度(11561)
数学(10906)
数学方法(10791)
(10537)
金融(10535)
(9619)
业务(9541)
中国(9171)
体制(8600)
银行制(8331)
业经(7855)
(7457)
财务(7438)
财务管理(7417)
企业财务(7046)
(6743)
(6189)
机构
大学(122161)
学院(119776)
(52801)
经济(51667)
管理(46274)
研究(39691)
中国(38909)
理学(38568)
理学院(38165)
管理学(37724)
管理学院(37477)
(30455)
(25561)
财经(22838)
(20776)
科学(20697)
(20656)
银行(19935)
(19733)
中心(19347)
(19321)
(18565)
(17817)
经济学(17340)
财经大学(17159)
研究所(16892)
北京(16082)
经济学院(15569)
(15506)
业大(14556)
基金
项目(75529)
科学(60330)
基金(56826)
研究(56390)
(48433)
国家(48067)
科学基金(42021)
社会(37778)
社会科(35939)
社会科学(35932)
基金项目(29632)
(28096)
教育(26174)
自然(26044)
自然科(25439)
自然科学(25434)
自然科学基金(25009)
(23729)
资助(23166)
编号(21782)
(20741)
成果(18690)
(17887)
重点(17086)
国家社会(16243)
教育部(16008)
(15949)
(15484)
课题(15437)
人文(15388)
期刊
(59308)
经济(59308)
研究(42220)
(29021)
金融(29021)
中国(28275)
(25719)
管理(18907)
(16297)
学报(16084)
科学(15666)
大学(13228)
学学(12569)
财经(12566)
教育(11031)
(10634)
技术(9366)
经济研究(9108)
农业(8594)
业经(8233)
问题(7709)
理论(6987)
会计(6824)
国际(6731)
(6673)
实践(6261)
(6261)
财会(6211)
农村(5993)
(5993)
共检索到200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健华  
本文的目的在于从货币发行权的垄断、防范银行业的脆弱性和实施对存款人的保护三个角度 ,对经济学界最新出现的有关赞成自由银行业制度和反对中央银行制度的代表性理论作一综述。许多赞成自由银行制度的新文献研究的结论是 :没有任何理由将货币发行权置于政府的唯一控制之下 ;几个自由银行业的插曲 (例如苏格兰和美国 )表明 ,完全自由的银行业也是可想象的 ,因为银行业会自发地设法产生出一些类似的保护设施来防范银行恐慌的发生 ;银行业失败与非金融企业的失败没有本质的区别 ,所有由银行失败所导致的消极的外部性仍然存在于非金融企业的失败之中 ,故没有理由由中央银行实施对存款人的保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诚  欧洪  
日本中央银行制度改革介评易诚欧洪1996年11月12日,日本中央银行研究会向首相提交并公开发表题为《改革日本中央银行体制,追求“公开独立性”》的报告,明确提出了日本央行制度改革方案。报告提交当天,日本银行即发表公告,承诺日本中央银行制度改革将根据报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霖  
从清末(1884~1911年)、北洋政府(1911~1927 年)到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社会各界对于中国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中央银行的产权结构与组织形式、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等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理论探讨,提出了许多设想和建议,推动了中央银行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智富  
疫情大考下,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增强了推进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决心2月14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银行作为我国中央银行,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及时有力的金融支持。疫情大考下,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增强了推进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决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重大部署。中央银行制度是最重要的现代经济制度之一,在国家金融制度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未来一个时期,建设我国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应立足国情,借鉴国际有益经验成果,完善货币政策决策执行机制,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建立现代金融基础设施和中央银行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形成高效的货币财政政策协同机制以及中央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推动相关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央银行制度发展演变1694年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汪鑫  
中央银行问责制是要求中央银行向特定公共机构和社会公众解释其决策和行为并论证其合理性的制度安排。由片面强调独立性,到独立性与问责制并举,是当代中央银行制度取得的实质性进步。作者就完善我国中央银行问责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国良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提高基层中央银行制度执行力,对履行好职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基层中央银行制度执行力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基层中央银行制度执行力不足的主要表现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基层中央银行制度执行力的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郭庆春  寇立群  孔令军  张小永  史永博  崔文娟  
学分银行制度是开放大学的重要制度,学分银行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学分认证方式,它是学分制的延续与发展,在推动我国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扬  
日本的主银行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李扬对企业实行主要往来银行制(简称“主银行制”),曾经是日本银行制度和企业融资制度的一大特色。多数研究者都认为,主银行制对于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保证作用。有些研究进一步指出:主银行制度的施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项卫星  李玉蓉  
日本的银企关系自二战后期以来,一直以主办银行制度为基本特征,即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和产权关系。导致这种制度存在的根本原因是,间接融资在金融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和政府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的管制。这种制度的实行,是利用银行对企业和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调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佐藤孝弘  
日本金融模式以间接金融为主,银行既是债权人又是大股东的角色增加其对日本公司的影响力。主银行等对公司的监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事前监督;(2)事中监督;(3)事后监督。主银行制度是日本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成长的因素之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静梅  
重新审视主办银行制度○赵静梅本文认为,主办银行制实施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消除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使银企间建立起更特定、更稳固的信用关系。它应以银行、企业双方产权关系明晰、信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和银行货币营运不受行政干预为基础。而我国目前尚缺乏实施主办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廷科  
关于中央银行制度与货币政策的几个问题王廷科一、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与货币稳定从现实角度观察,世界多数国家均通过设置强有力的中央银行统一发行和管理货币以保证货币价值关系的稳定已是无需讨论的事实。而从理论上者,凯恩斯早就认为货币作为以国家信用为后盾的管理货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