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4)
- 2023(13398)
- 2022(11549)
- 2021(10717)
- 2020(9382)
- 2019(21964)
- 2018(21770)
- 2017(42437)
- 2016(22958)
- 2015(26415)
- 2014(26462)
- 2013(25980)
- 2012(23868)
- 2011(21326)
- 2010(21365)
- 2009(19804)
- 2008(19654)
- 2007(17498)
- 2006(14968)
- 2005(13057)
- 学科
- 济(96205)
- 经济(96108)
- 管理(66717)
- 业(64451)
- 企(54206)
- 企业(54206)
- 方法(53873)
- 数学(48868)
- 数学方法(48150)
- 财(25221)
- 农(24019)
- 中国(22227)
- 银(22179)
- 银行(22033)
- 制(21819)
- 行(20592)
- 业经(19002)
- 学(17549)
- 贸(17503)
- 贸易(17492)
- 务(17175)
- 财务(17114)
- 财务管理(17069)
- 易(16987)
- 融(16718)
- 金融(16715)
- 地方(16312)
- 企业财务(16230)
- 理论(15798)
- 农业(15426)
- 机构
- 大学(327610)
- 学院(327540)
- 济(133997)
- 管理(131893)
- 经济(131244)
- 理学(114692)
- 理学院(113536)
- 管理学(111261)
- 管理学院(110678)
- 研究(100805)
- 中国(82382)
- 京(67209)
- 科学(62184)
- 财(61753)
- 农(56659)
- 业大(50545)
- 财经(50307)
- 所(50013)
- 中心(49668)
- 江(48847)
- 经(45785)
- 研究所(45634)
- 农业(45206)
- 经济学(41748)
- 北京(41365)
- 范(39563)
- 师范(39097)
- 州(38639)
- 经济学院(38076)
- 财经大学(37818)
- 基金
- 项目(224427)
- 科学(177408)
- 基金(164932)
- 研究(159208)
- 家(143737)
- 国家(142605)
- 科学基金(123998)
- 社会(100623)
- 社会科(95689)
- 社会科学(95657)
- 省(88333)
- 基金项目(87076)
- 自然(83249)
- 自然科(81381)
- 自然科学(81362)
- 自然科学基金(79947)
- 教育(76373)
- 划(74303)
- 资助(69839)
- 编号(64393)
- 成果(50628)
- 重点(50508)
- 部(50177)
- 创(47001)
- 发(46434)
- 科研(44065)
- 创新(43868)
- 课题(43834)
- 教育部(43478)
- 大学(42674)
共检索到467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陈紫琳
本文以中国人民银行的书面公告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告对股票和债券市场资产价格的即时影响以及预期引导效果,并检验单因素模型是否足以描述公告产生的利率冲击。分析发现,对于中国市场,单一变量——市场基准利率变动——不足以描述央行公告的利率冲击,而需要两个因素来实现。为此,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即时因素和预期因素,通过两个因素来分别分析市场对公告的即时反应和预期反应。通过研究双因素模型的估计结果,我们发现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对人民银行公告都有显著的即时反应,且反应方向与公告的利率目标调整方向一致,即公告具备正确引导
关键词:
中央银行公告 即时因素 预期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俊民 尹月丽
文章选取了2002—2014年季度数据,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方法,对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时间序列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中央银行资产规模的波动都是经济增长波动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中央银行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资产规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剑文 郭雪萌 姚远
参照Myatt和Wallace(2014)的研究,本文将信息相关性引入lucas岛式模型,研究中央银行沟通设计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并以12个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1998—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PVaR模型分析了中央银行沟通的信息公开度、信息精确度与社会福利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中央银行信息精确度的正向变化会引起社会福利的正向变化,而信息公开度对社会福利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我们认为中央银行的最优沟通设计应该是努力提高信息精确度并保留一定的信息公开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国培 潘再见
本文以2006年10月~201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沟通实践为样本,采用EGARCH模型检验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有一定影响,且影响的方向符合中央银行预期,但效果不够明显,特别是对长期利率的影响微弱;(2)口头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比书面沟通更明显;(3)央行行长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大于他人沟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可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使用,以丰富政策工具的组合菜单;在沟通策略上,应注重口头沟通与行长沟通,提高沟通效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艳玲 杨远军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需要不断提高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构建学习型组织是提高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情况为实证材料,对央行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适用性以及一些约束性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学习型组织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储德银 宋根苗
利用2003年~2010年6月的季度数据,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协整方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研究中国央行总资产规模与GD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汇资产、对政府债权与其他资产、对金融机构债权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短期对金融机构债权拉动GDP的效果较大,但外汇资产对GDP的长期拉动作用最为明显;另外,对政府债权与其他资产在短期和长期对总产出的拉动作用都相对有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约翰·泰勒 卢蕾蕾
四十年来的历史表明,各国央行应当回归基于规则的货币政策,并在全球建立基于规则的国际货币体系宏观经济模型的早期应用1936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建立了最早用于央行货币政策研究的宏观经济模型,以解答是否应通过促使荷兰盾贬值刺激经济。丁伯根原本是为荷兰经济和统计委员会1936年10月24日会议准备的论文,但论文早在9月就已公开。后来,荷兰宣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青峻 李秀婷 王柯敬
文章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分析了以房价和股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和银行信贷之间的关系,即银行信贷的房价和股价传导机制。同时也进一步分析了房价和股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冲击对产出、消费、投资等主要宏观变量的影响机制和程度,分析了我国资产价格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资产价格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并不明显,且房价和股价等不同资产价格的效应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资产价格 房价 股价 银行信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赤 贝籽
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行为特征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2012年4月中央银行再次启动汇改进程,扩大单日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但自2012年9月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频繁涨停,出现"有价无市"现象,导致外汇市场陷入僵局。在一度授意商业银行购汇之后,央行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恢复入市干预。将央行外汇干预行为的研究进一步推向高潮。为了准确描述外汇干预行为的非对称性和异方差性特征,本文结合m-机制TR模型和GARCH模型构建起一个m-机制TR-GARCH模型,并对中央银行1996年1月至2013年5月的外汇干预行为特征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m-机制TR模型而言,m-机制TR-GARCH模型能够...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外汇干预 TR-GARCH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翔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投入产出效率是商业银行效率研究中亟需拓展的领域。本文采用某商业银行在京的40家支行2008年前三季度的面板数据,使用BCC模型和超效率DEA方法对其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支行的平均效率水平较高,某些支行技术无效率的主因是规模无效率,反映了支行整体的管理水平、成本和风险控制能力较高,但在规模上需要进行调整。在利用超效率DEA得分对全部支行进行排序之后,本文使用Tobit模型进行了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存款特点、收入结构、支行类型、区划分布等因素对支行的运营效率构成了显著影响。此文的分析结果对我国其它商业银行在分支机构的目标制定、绩效考核上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睿锋
最近几十年来,现代中央银行逐步形成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两大目标。从中央银行政策实践看,各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此同时,资产价格波动对中央银行政策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资产价格的波动不仅对中央银行价格稳定目标产生影响,更多次引发信贷紧缩、银行危机等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资产价格对中央银行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影响,构建了中央银行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政策框架。
关键词:
资产价格 物价稳定 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龙
本文以1997~2011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总体来看,银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总资产、贷存比正相关但不显著,与银行贷款损失比净利息收入、平均资产回报率显著正相关,而与净利息收益率显著负相关。另外,分开来看,发现国有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明显高于股份制银行,且回归效果较好。
关键词:
非利息收入 影响因素 固定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明 刘璐 陈方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双支柱”调控框架逐渐成为中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指示剂,防范银行风险溢出已成为政策调控的重中之重,但“双支柱”调控框架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尚不明晰。因此,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的CoVaR方法度量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双支柱”调控框架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性和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基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而且该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从银行特征来看,“双支柱”调控对规模较大、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高、盈利水平较低的银行的调控效果更显著;从经济周期来看,“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有效性因经济周期具有明显不对称性,经济下行期政策效果明显高于上行期;从宏观政策工具类别来看,各类工具与货币政策配合结果不同,使用信贷类宏观审慎工具会使得“双支柱”调控的风险抑制作用失效。本文基于微观和宏观的异质性视角,为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协调搭配并实现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双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国良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提高基层中央银行制度执行力,对履行好职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基层中央银行制度执行力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基层中央银行制度执行力不足的主要表现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基层中央银行制度执行力的建议。
关键词:
基层央行 制度执行力 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东 冉茂盛
本文首先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央行财务实力与货币政策调控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动态面板数据Sys-GMM模型实证研究了2002-2012年14个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央行财务实力与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及操作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中央银行财务实力对货币政策调控确实有比较显著的影响,以资本水平衡量的财务实力有利于央行控制通胀,以盈利能力衡量的财务实力有利于央行维护金融稳定,央行财务实力较弱会显著约束货币政策操作。因此,中央银行应着力增强财务实力,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