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8)
- 2023(11993)
- 2022(9742)
- 2021(9260)
- 2020(7436)
- 2019(16876)
- 2018(16547)
- 2017(31556)
- 2016(16976)
- 2015(18630)
- 2014(18427)
- 2013(17944)
- 2012(16510)
- 2011(14978)
- 2010(15786)
- 2009(15081)
- 2008(14441)
- 2007(13169)
- 2006(12392)
- 2005(11522)
- 学科
- 济(65763)
- 经济(65684)
- 业(53197)
- 农(50066)
- 管理(41507)
- 银(34816)
- 银行(34670)
- 农业(33406)
- 行(33106)
- 企(31779)
- 企业(31779)
- 融(30876)
- 金融(30876)
- 制(27928)
- 中国(27385)
- 业经(21953)
- 财(19346)
- 方法(18923)
- 地方(18669)
- 数学(17087)
- 数学方法(16878)
- 度(15885)
- 制度(15884)
- 体(15855)
- 策(13742)
- 农业经济(12633)
- 业务(12564)
- 体制(12427)
- 贸(12350)
- 贸易(12334)
- 机构
- 学院(224482)
- 大学(217220)
- 济(100586)
- 经济(98323)
- 管理(85222)
- 研究(79806)
- 中国(76852)
- 理学(70875)
- 理学院(70239)
- 管理学(69339)
- 管理学院(68905)
- 农(53779)
- 财(51825)
- 京(44920)
- 科学(42288)
- 中心(40931)
- 农业(40439)
- 所(39341)
- 财经(37690)
- 江(37558)
- 银(36382)
- 银行(34972)
- 业大(34606)
- 研究所(34586)
- 经(34263)
- 行(32691)
- 州(30121)
- 经济学(30100)
- 北京(28605)
- 范(28188)
- 基金
- 项目(137772)
- 研究(109804)
- 科学(108572)
- 基金(98353)
- 家(83327)
- 国家(82427)
- 科学基金(70926)
- 社会(70480)
- 社会科(66544)
- 社会科学(66528)
- 省(55330)
- 基金项目(50852)
- 教育(48634)
- 编号(46813)
- 划(44934)
- 自然(41280)
- 自然科(40280)
- 自然科学(40269)
- 资助(39713)
- 自然科学基金(39564)
- 成果(39151)
- 课题(32640)
- 发(32445)
- 部(31224)
- 重点(30870)
- 农(30594)
- 性(30052)
- 制(29331)
- 创(29213)
- 国家社会(28980)
- 期刊
- 济(124658)
- 经济(124658)
- 研究(77575)
- 农(60016)
- 中国(59429)
- 融(55886)
- 金融(55886)
- 农业(39173)
- 财(38661)
- 学报(29063)
- 管理(28909)
- 科学(28543)
- 教育(26987)
- 业经(25036)
- 大学(24341)
- 学学(23089)
- 技术(18744)
- 财经(18707)
- 业(17923)
- 经济研究(17130)
- 农村(17125)
- 村(17125)
- 问题(16403)
- 经(15934)
- 农业经济(15141)
- 世界(13146)
- 理论(12097)
- 版(12000)
- 经济问题(11696)
- 国际(11563)
共检索到385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静雅 王修华 杨刚
2003年银监会成立以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部分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两者形成了明确的分工:中央银行担负着除农村信用社以外的整个农村金融改革方案的设计,银监会负责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同时负责农村信用社改革。因此,本轮农村金融改革实际上由中央银行和银监会两个部门推动。虽然最终目标一致,但两者遵循的理念和原则不同:央行倡导"普惠金融"理念,主张通过整合民间资本推动商业性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穆争社 穆博
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大力发展小微型金融机构、农村互联网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建立完善金融风险缓释机制,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等重点政策措施,以有效化解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高成本和高风险难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秦国楼
在综合经营成为国际性潮流的大背景下,在银行、证券和保险监管“各管一段”的分业监管体制下,如何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做到既防止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业务成为监管真空,导致跨行业、跨市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又防止各监管机构同时监管形成监管重迭,已成为完善现行分业监管体制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监管 协调机制 研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后农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及具体措施四川省农村金融学会、泸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金融由农行一统天下变为“三足鼎立”的格局日渐显露,而在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三分天下的既定格局中,如何探究农业银行新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崎
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今年4月28日正式挂牌。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50多年来集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于一身的大一统时代宣告结束,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认为设立银监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将央行的双重职能予以分离,加强银行系统监管,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和加强中央银行自身的独立性。文章就我国人民银行独立性问题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增强其独立性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清水启典 孙开
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日]清水启典倡导国际政策协调的普拉萨协议于1985年开始实施之后,对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来自美国的实施经济协调政策的压力,日本政府采取了非抵制的态度,这从很大程度上导致了80年代日本的投机性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涛
村镇银行是本世纪以来,中国金融组织体系的第一个新设正规机构类型。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07~2008年的初步试点阶段。2007年1月,银监会发布了《村镇银行暂行管理规定》《村镇银行审批工作指引》,明确了村镇银行发起设立、经营管理、监管要求等内容,为村镇银行发展奠定了机制基础。2007年3月,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截至2008年末,全国开业村镇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萍
村镇银行的成立被视为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的创新之举,标志着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获得实质性推进。然而,运行一段时间后,试点银行普遍遭遇了发展困境。本文对村镇银行试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建议,即多渠道筹集资金、确定合理的存贷款利率、建设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实行差别监管、注重风险防范和控制等。
关键词:
村镇银行 农村金融改革 试点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滇庆
在各种生产要素当中,人是第一重要的;在当前农村金融改革中尤其是这样。由于缺乏改革的依靠力量、产权主体不明确以及缺少金融人才,因而向农信社注入资金的成功概率很低。农村金融改革最需要的不是资金支持而是制度创新。当前农信社体制对于民营经济而言是外生的,因而很难实现和民营经济的对接;支持农村经济的融资机制只能从民营经济的资金活动中生成。农村金融改革应当不拘一格,能改造的就改造,不能改造的就新建;应当尽快在所有制上打破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限制,依靠市场机制,有步骤地通过试点开放民营银行。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用社 民营银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家友
会统核算的不协调与治理措施杨家友一、现状——部分企业会计核算被“推算”取而代之。从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看,其经济管理方法,借助于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作为经营过程的商品购进.销售所发生的商品成本、经营费用等资金的运动应逐项逐类的分册登记,月终、年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蔡志刚
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是世界性的潮流,也是各国银行立法的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不断增强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银监会的成立将改变这一状况,大大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关键词:
中央银行独立性 银监会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我国从2004年开始进入增量式农村金融改革时期。文章基于历史和逻辑的分析,首先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双线"改革思路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即中央银行的改革思路是通过整合民间资本发展小额信贷来实现普惠金融,而银监会的改革思路是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增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来填补金融服务空白。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这种"双线"改革对农村金融改革进程和效果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双线"改革思路协调的基本框架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双线”改革 比较 协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冉光和 李敬 熊德平 温涛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如果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步伐不一,两者协调发展的制度弹性过低,农村金融就可能抑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将制约农村金融的扩张,从而产生两者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本文构建了一个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制度的弹性分析框架,并从制度变迁模式、制度供给主体特征以及制度变迁环境三个层面分析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制度原因。作者以构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和谐制度为目标,提出了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不协调 制度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