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4)
2023(1902)
2022(1607)
2021(1581)
2020(1279)
2019(3113)
2018(2810)
2017(5920)
2016(3019)
2015(3434)
2014(3585)
2013(3577)
2012(3401)
2011(2975)
2010(2876)
2009(2816)
2008(3170)
2007(3012)
2006(2737)
2005(2650)
作者
(8706)
(7025)
(6798)
(6757)
(4528)
(3459)
(3305)
(2901)
(2602)
(2527)
(2502)
(2491)
(2348)
(2334)
(2264)
(2232)
(2132)
(2120)
(2043)
(1847)
(1831)
(1741)
(1715)
(1710)
(1686)
(1595)
(1583)
(1582)
(1516)
(1419)
学科
(14889)
银行(14744)
(13525)
(11001)
业务(9111)
(8738)
经济(8722)
(8321)
制度(8319)
银行制(7887)
(7123)
金融(7121)
管理(6503)
(6265)
(4954)
企业(4954)
方法(4821)
数学(4336)
数学方法(4296)
中国(3406)
(3283)
(2954)
体制(2793)
(2182)
财务(2169)
财务管理(2160)
企业财务(2079)
(2024)
理论(1752)
业经(1668)
机构
大学(39776)
学院(37925)
中国(19816)
(17685)
银行(16988)
(16526)
经济(16080)
(15758)
管理(13989)
研究(13050)
(11408)
理学(10805)
理学院(10705)
管理学(10539)
管理学院(10472)
(9083)
金融(8977)
(8568)
财经(8425)
中心(7984)
(7700)
(7561)
人民(7498)
(7227)
国人(6688)
中国人(6648)
财经大学(6584)
中国人民(6553)
(6434)
科学(6316)
基金
项目(21089)
科学(16280)
基金(15960)
研究(15463)
(13567)
国家(13465)
科学基金(11521)
社会(9846)
社会科(9404)
社会科学(9402)
基金项目(7955)
资助(7295)
自然(7250)
教育(7171)
自然科(7072)
自然科学(7071)
(7023)
自然科学基金(6947)
(6252)
编号(5768)
成果(5292)
(5092)
重点(4674)
教育部(4567)
(4548)
国家社会(4350)
大学(4315)
人文(4165)
(4145)
科研(4136)
期刊
(24047)
金融(24047)
研究(17432)
(16906)
经济(16906)
中国(10092)
(9761)
(6527)
学报(5444)
管理(5043)
财经(4796)
科学(4739)
大学(4406)
学学(4215)
(3945)
农村(3761)
(3761)
理论(3551)
实践(3309)
(3309)
教育(3299)
农村金融(3290)
国际(2997)
会计(2966)
中国金融(2720)
经济研究(2690)
上海(2446)
技术(2441)
财会(2327)
(2248)
共检索到76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远  
从2020年4月7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这是我国央行12年来首次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由于超额准备金利率一直是我国实际意义的"零利率",它的调低,表明我国央行确定的利率下限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思爽  
中央银行下调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的政策,在对银行业的经营管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商业银行要加强资金成本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负债管理,优化负债结构;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细化风险责任;加强债市风险管理,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强资金调控管理,提高资产流动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琦  
中央银行能否通过流动性管理工具影响银行间市场利率在实证上一直存在争议,其原因可能是以往研究只关注了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而忽视了其他流动性冲击因素,从而导致遗漏变量问题。采用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流动性水平的超储率数据进行计量检验,发现了显著的流动性效应,即超储率上升1个百分点,银行间市场利率平均下降45个基点。此外,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货币政策基调、通货膨胀等变量对银行间市场利率也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中央银行有效调控银行间利率提供了实证支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轶强  
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多少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监测指标。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总体呈逐年降低趋势,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支付系统尤其是大额支付系统的发展对降低超额准备金率的均值和波动起了重要作用。预防动机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率。未来,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支付系统发展和超额准备金率分布不均衡带来的影响,并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飞鸣  
后危机时代,中央银行将在宏观审慎管理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一种共识。随着金融创新活动发展,中央银行的调控目标多元化,调控能力显得"捉襟见肘"。本文引入强制、可变的资产项准备金而架构的资产项准备金政策框架,该准备金政策可以充当一种监管工具,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和监管当局的资本监管统一到一个框架,从而突出和强化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连梦  吴青  林德发  
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松紧适度。在此背景下,我国银行体系内流动性总量保持一定,信贷供给受限,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强现金管理能力。基于此,本文以超额准备金率为因变量,以核心竞争力各指标为自变量考察商业银行怎样加强现金管理,并探究存款保险制度对现金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商业银行经营能力指标成本收益比、流动性指标流动性比率会显著影响超额准备金率;(2)商业银行盈利性指标净资产收益率、风险性指标不良贷款比率、自身发展性指标总资产对超额准备金率无显著影响;(3)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对超额准备金率并无显著影响。本文较好地补充了在超额准备金率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以辅助商业银行进行经营与决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骆志芳  
近几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政策操作频繁,就实际使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过度依赖存款准备金政策来调节经济。今后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进一步规范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二是按照经济运行周期相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三是加强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配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峰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被广泛视作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情况的指标,然而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时期,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却比较低。数据显示银行体系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在2001年1季度-2010年1季度存在逐步下降的趋势和比较明显的季节性,模型分析和计量检验进一步揭示了银行体系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超调"特征,上述特征决定了它不是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良好指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毛泽盛  李鹏鹏  
2008年10月,美联储重拾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这一举措引发了有关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与"利率走廊"操作规则关系的新一轮研究热潮。本文以超额准备金付息理论等为基础,对中国1996~2012年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率变动对同业拆借利率具有对称性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稳定基础利率的内在机制,中国可以其为基础构建"利率走廊"操作规则。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勇  
基于将银行超额准备金分解为预防性超额准备金和非自愿超额准备金,以及将非自愿超额准备金作为银行体系流动性衡量指标,并对非自愿超额准备金的波动机制及其对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机制进行考察,发现1998-2010年期间,在外汇占款和银行贷款的综合作用下,非自愿超额准备金率经历了先降后升,然后再次下降的走势。而且从短期看,非自愿超额准备金的累积会对产出、价格和银行贷款产生负向效应,但从长期看,则又体现为正向效应,从而放大和加剧了宏观经济波动。在此情况下,货币当局在流动性管理过程中,应审慎针对非自愿超额准备金展开微调性操作,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芳  郑斌  
文章围绕超额准备金率时序特征展开,通过构建一个适于我国政策环境的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调控中需求端和供给端的传导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速和超储率双下滑的环境下,基准利率工具并不能通过风险承担机制影响银行贷款供给,其对信贷需求的调控效能会有所减弱。而准备金工具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对信贷供给的传导效率有所增强。文章还使用结构变点单位根检验和SVAR模型对政策工具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分析结论。文章认为在基础货币投放方式转变的当下,货币政策经历着从需求调控向供给调控方式的转型。而伴随着流动性收缩,价格型调控方式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本文采用非自愿超额准备金率的增长率作为流动性状态的衡量指标,通过建立超额准备金的动态模型和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考察了非自愿超额准备金率增长率周期性波动情况和不同流动性状态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研究表明,自1998年以来,在外汇占款、银行贷款和贷款利率的作用下,流动性状态发生了过剩与短缺之间的周期性转换,并且流动性过剩状态与短缺状态相比,货币政策传导的产出和价格效应均有所弱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芳  郑斌  
文章围绕超额准备金率时序特征展开,通过构建一个适于我国政策环境的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调控中需求端和供给端的传导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速和超储率双下滑的环境下,基准利率工具并不能通过风险承担机制影响银行贷款供给,其对信贷需求的调控效能会有所减弱。而准备金工具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对信贷供给的传导效率有所增强。文章还使用结构变点单位根检验和SVAR模型对政策工具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分析结论。文章认为在基础货币投放方式转变的当下,货币政策经历着从需求调控向供给调控方式的转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方轶强  
本文介绍了我国支付系统的主要发展阶段、超额准备金需求变动的理论基础及支付系统发展对超额准备金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支付系统的发展降低了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降低了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方差,提高了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机会成本的敏感程度,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影响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效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牛慕鸿  孙莎  
2017年9月19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将于10月正式开启缩减资产负债表进程。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超额准备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多轮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巨量超额准备金使其一跃成为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端规模最大的项目,提前了美联储对准备金付息时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美联储利率调控方式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