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0)
- 2023(6027)
- 2022(5245)
- 2021(4971)
- 2020(4421)
- 2019(10442)
- 2018(10209)
- 2017(20246)
- 2016(11356)
- 2015(13189)
- 2014(13582)
- 2013(13907)
- 2012(13136)
- 2011(11582)
- 2010(11749)
- 2009(11010)
- 2008(11455)
- 2007(10381)
- 2006(8692)
- 2005(7790)
- 学科
- 济(47830)
- 经济(47782)
- 管理(34573)
- 业(33377)
- 财(29316)
- 企(25769)
- 企业(25769)
- 方法(24897)
- 数学(22575)
- 数学方法(22419)
- 农(15145)
- 中国(13205)
- 财政(12877)
- 务(12464)
- 财务(12451)
- 财务管理(12400)
- 企业财务(11743)
- 制(11256)
- 地方(10686)
- 政(10437)
- 农业(9967)
- 收入(9847)
- 学(9462)
- 贸(8781)
- 贸易(8781)
- 业经(8719)
- 易(8518)
- 银(8128)
- 银行(8108)
- 行(7500)
- 机构
- 大学(163302)
- 学院(162494)
- 济(70254)
- 经济(68823)
- 管理(61139)
- 研究(54907)
- 理学(52396)
- 理学院(51842)
- 管理学(51024)
- 管理学院(50725)
- 中国(42963)
- 财(41622)
- 京(34041)
- 科学(33575)
- 农(29897)
- 所(29075)
- 财经(28778)
- 中心(25947)
- 经(25943)
- 研究所(25877)
- 江(25551)
- 业大(24521)
- 农业(23570)
- 经济学(22442)
- 北京(21616)
- 财经大学(20895)
- 经济学院(20625)
- 范(19977)
- 师范(19792)
- 州(19418)
- 基金
- 项目(102788)
- 科学(79141)
- 研究(75317)
- 基金(73609)
- 家(63544)
- 国家(63006)
- 科学基金(52955)
- 社会(46863)
- 社会科(44370)
- 社会科学(44354)
- 省(40279)
- 基金项目(39130)
- 教育(34802)
- 划(33529)
- 自然(33349)
- 自然科(32530)
- 自然科学(32517)
- 自然科学基金(31932)
- 编号(31429)
- 资助(30808)
- 成果(26546)
- 部(23574)
- 重点(23185)
- 发(21933)
- 课题(21294)
- 创(20840)
- 科研(20365)
- 性(20186)
- 教育部(20052)
- 大学(19650)
共检索到246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海燕 王珊
财政超收收入议题近年来备受社会广泛关注,财政超收有其客观的存在基础,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经济不断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壮大的缩影。笔者针对该议题进行2003~2011年度相关数据的全面搜集,并对中央财政超收收入情况予以系统分析。本文的数据分析揭示:上述年度期间内,除2008年度、2009年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形势下滑导致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其他年度我国中央财政超收数额相当于预算安排数额的比重都达到10%以上。在数据描述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中央预算执行结果出现超收的原因,系统审视中央财政超收收入的制度安排及管理实践,并基于此给出改进该议题管理方面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中央财经大学税收研究所课题组 郝如玉 吴世雄
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率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差距即财政超收收入数额逐渐增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争议。财政超收收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有效使用超收收入,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对我国财政超收收入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研究了我国财政超收收入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提出了不可据此制定过高的财政收入计划增长率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应加强人大对财政超收收入的监督,以促进财政超收收入的合理有效使用。
关键词:
财政超收收入 增长率 人大监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体富 梁朋 黄然
一、决定中央财政收入比率的理论依据和因素 中央财政收入比率高低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影响因素,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公共产品的层次性是决定中央财政收入比率的重要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财政收入掌握社会资源,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需要,弥补市场失灵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职能的划分,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如何进行有效、合理的分工,又是由公共产品具有的层次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俞益平
新税制下中央财政收入为何大量流失俞益平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占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是国家预算执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1994年开始实施新财税体制,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新税制实施一年多来,对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财政部驻湖北专员办课题组
一、构建中央财政收入日常监管机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财税法规、政策、制度、体制、预算为依据,以建立强大、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和维护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强国富民为总体目标,以现代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2009年,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始终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和保障作用不断增强。财政部注重提高财政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实施新增资产配置预算专项审核。发展改革委注重加强中央投资的统一组织、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改进投资计划管理方式,促进发挥了政府投资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金秀 何志浩
在1994~2007年的14年间,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攀升。财政收入规模一再高幅跃升的决定因素主要是财政"超收"。持续十几年之久巨额财政"超收",带给我们的挑战也是非常严峻的。财政"超收"现象的长期持续存在实际上是政府预算约束机制弱化这一长期命题存在的反映,是对现代政府预算制度的灵魂——法治性的违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预算的经验,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强化政府预算的法治性,加强立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机制,改变政府预算约束弱化现状,强化预算约束机制,这已是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屈霞
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2003年我国提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之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得到普遍发展。但是,我国按照直接受益范围划分各级财政事权的倾向仍比较普遍,绝大多数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因此被认定为地方事权,成为中央财政"三农"支出中要求地方层层配套的理论依据,省级财政如法炮制,造成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三农"支出中的缺位。实际上,国际经验表明,"三农"支出更多地属于中央事权,中央财政加之省级财政应承担绝大部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责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丹 吴仲斌
土壤污染防治中央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土壤污染监测、重金属污染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方面,近年来力度逐年加大,但仍存在财政投入不足、部门各自为战、污染责任追究不到位、社会参与激励政策缺失等问题。建议立法明确责任主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专项资金整合、设立土壤防治基金、实施财税优惠措施、引入污染防治PPP模式。
关键词:
土壤 污染 防治 财政支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键
一、现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安排和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总结多年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安排和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专项资金安排较多,以项目形式下达地方并规定具体用途的比重过大。这里所说的专项资金是指从中央财政税收收入、非税收入等收入中安排的、用于地方使用的资金。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为民 李光龙
本文运用1995—2013年中国各省(直辖市)的数据,对财政转移支付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引起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是稳定的,反之则不成立,即数据不支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发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不明显。虽然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正向影响地方财政支农投入,财政支农投入也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但是农业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会抑制财政支农投入,导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间接促进作用也是效果不显著,因此更有效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必须重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卫兴华 黄桂田
准确分析中央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间关系是振兴财政的基本条件之一卫兴华,黄桂田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分权让利"式的改革和其他一些相关的改革必然会带来中央财权和财源的分解,因此,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呈下降态势,本是预料中之情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穷志
本文构建了人口不完全流动条件下多级财政再分配职能分解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地方财政能够运用税收和转移支付手段对收入不平等进行平抑,但外部性使其再分配力度有所保留,为此,中央财政再分配予以弥补,两级再分配职能相互协调。通过构建多层线性模型以及多层非参数残差Bootstrap模型,运用中国省级数据,我们检验了理论假说。随机效应的方差表明,地方财政再分配失灵解释了收入不平等的70%强,中央财政的解释力不到30%,地方财政再分配在平抑收入不平等中承担主要责任。我们还发现,地方的个人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收入不平等,但地方转移支付却扩大了收入不平等;中央转移支付弥补了地方转移支付的功能缺陷,平抑了收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薛黎明 王宁
本文通过地方之间、中央和地方两个博弈参与人之间的博弈对策分析说明中央应该把地方政府的收入努力程度作为衡量转移支付量的重要依据 ,这样才能使地方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使中央有限的转移支付量在地方政府之间分配得更加有效率、公平。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博弈 财政缺口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家寰 郭扬 陈娟
2004-2010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袂实施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是我国历史上由中央财政大规模支持职业教育的第一个重大项目。7年来央财投入38.6亿元立项2 356个,为推进全国职业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办学模式创新起到了重要的"点火"作用。本文对该建设计划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评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 中央财政 建设项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