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0)
- 2023(13349)
- 2022(11516)
- 2021(11225)
- 2020(9028)
- 2019(20975)
- 2018(20634)
- 2017(39904)
- 2016(21904)
- 2015(24585)
- 2014(24612)
- 2013(24049)
- 2012(22075)
- 2011(19265)
- 2010(19932)
- 2009(18165)
- 2008(17485)
- 2007(15056)
- 2006(13161)
- 2005(11582)
- 学科
- 济(78786)
- 经济(78696)
- 管理(67259)
- 业(61762)
- 企(51935)
- 企业(51935)
- 方法(35891)
- 财(33839)
- 数学(30470)
- 数学方法(30069)
- 中国(23867)
- 农(23834)
- 业经(18511)
- 地方(18302)
- 务(18014)
- 财务(17946)
- 财务管理(17862)
- 制(17540)
- 企业财务(16990)
- 学(16849)
- 农业(15583)
- 贸(14447)
- 贸易(14436)
- 财政(14186)
- 理论(14058)
- 易(14039)
- 策(13505)
- 技术(13172)
- 银(13120)
- 银行(13088)
- 机构
- 学院(295974)
- 大学(293844)
- 管理(119879)
- 济(114426)
- 经济(111712)
- 理学(103685)
- 理学院(102627)
- 管理学(101046)
- 管理学院(100518)
- 研究(95341)
- 中国(73219)
- 京(62714)
- 财(62487)
- 科学(58541)
- 所(47286)
- 财经(46159)
- 江(44293)
- 中心(43947)
- 农(43337)
- 研究所(42194)
- 经(41811)
- 业大(41548)
- 北京(39414)
- 范(38756)
- 师范(38480)
- 州(35659)
- 院(35260)
- 财经大学(33992)
- 农业(33514)
- 经济学(32760)
- 基金
- 项目(200738)
- 科学(157368)
- 研究(152326)
- 基金(143561)
- 家(123083)
- 国家(121975)
- 科学基金(105284)
- 社会(93555)
- 社会科(88545)
- 社会科学(88521)
- 省(78946)
- 基金项目(76264)
- 教育(70042)
- 自然(67768)
- 自然科(66072)
- 自然科学(66060)
- 划(65833)
- 自然科学基金(64822)
- 编号(64676)
- 资助(59052)
- 成果(53497)
- 重点(44394)
- 课题(44314)
- 部(44209)
- 发(42512)
- 创(41750)
- 项目编号(40462)
- 创新(38761)
- 教育部(38212)
- 科研(37986)
- 期刊
- 济(127707)
- 经济(127707)
- 研究(92537)
- 中国(60431)
- 财(51837)
- 管理(42411)
- 学报(42352)
- 农(39676)
- 科学(39071)
- 教育(35691)
- 大学(32636)
- 学学(30621)
- 农业(27584)
- 融(27404)
- 金融(27404)
- 技术(25080)
- 财经(21655)
- 业经(21597)
- 经济研究(20616)
- 经(18248)
- 问题(16103)
- 图书(15491)
- 理论(15032)
- 财会(14684)
- 会计(14588)
- 实践(13980)
- 践(13980)
- 科技(13757)
- 技术经济(13609)
- 现代(13555)
共检索到441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姣姣 徐尔玥 孙次宜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负面经济影响,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中央直达资金的特殊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使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这是我国中央财政预算管理的一种制度创新,是我国在新冠疫情时期推进积极财政政策的着重点。2022年4月12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央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
关键词:
审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洪范 张恩权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虽然是因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而被提出,具有应急之需的特征,但绝非权宜之计,由于其符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在要求,正在成为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快财政数字化转型的崭新契机和重要动力。本文在总结回顾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实施进展的基础上,对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理论分析和思考,提出优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发展路径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
财政资金 直达机制 常态化 预算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志娟 曾雨
环境政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而环境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作为一种环境治理和政策纠偏工具,可以促进环境政策的有效落实。基于公共政策过程和免疫系统理论,阐释环境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作用机制,以2015~2018年审计署相关公告为研究对象,分析环境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实践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跃辉 许正中 王瀚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中央财政要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务必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践表明,这一机制有效增强了基层财力水平,有力支撑了疫情防控和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国政
西藏的产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导,中央对西藏的财政补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财政补贴对其三次产业的发展是明显的,同时,西藏产业结构演进路径具有"非典型"特征,并进一步依赖于中央财政补贴。基于此,以比较优势为基础,提高补贴效益,培养西藏产业的自生能力是优化产业演进路径的应有之意。
关键词:
西藏 中央财政补贴 产业结构 产业演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安晓宁
新世纪以来,国家连续出台15个以农业农村工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这期间也是财政支农投入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一个时期。在持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的同时创新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基本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时代特点的财政支农政策框架体系。财政支农政策的创新与完善,伴随着财政支农项目管理方式和预算绩效管理的深刻变革,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的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丽娟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教育仍然是亟待补齐的短板,而优质教师的培养补充是基础、是核心,持续有力的经费保障是关键。探索形成大批优秀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的合理有效的长效机制,对于促进我国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2009年,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始终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和保障作用不断增强。财政部注重提高财政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实施新增资产配置预算专项审核。发展改革委注重加强中央投资的统一组织、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改进投资计划管理方式,促进发挥了政府投资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颜盛男 孙芳城 王成敬 蒋水全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作为政府精准扶贫政策规范与政府扶贫行为之间的"连接器",是政府精准扶贫制度从文本走向行动、将思想付诸现实的关键一步,对政府扶贫治理的成效至关重要。在界定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内涵的基础上,就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目标、内容及实施路径等进行理论探讨,旨在为国家扶贫战略实施和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实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海燕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很多地区出现财政存量资金积压沉淀,不仅不利于原有成效的发挥,而且是对资源的埋没。国家审计单位作为政府财政预算收支、审查及监督的专门机关,有责任对地方政府财政资金进行监督,并对其利用成效进行审计评价,这对政府部门开展财政针对性工作有重要意义,所以构建财政存量资金的跟踪审计评价体系非常重要。文章基于三维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财政存量资金跟踪审计评价体系,并选用衡阳市进行分析,为财政资金的盘活提出建议,希望地方财政存量资金能够充分使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伟宏 郭祥 吴萌
注册会计师审计立足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充分了解,但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尚缺乏对政策科学的研究。本文将政策科学理论与审计理论结合,系统分析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过程和功能发挥,包括依据政策目标确立审计标准、对政策执行结果进行审计事实判断、对政策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价值判断、从政策流程和政策执行理论模式及影响因素角度分析问题成因、针对不同的问题类型发挥审计直接或间接反馈纠偏的功能。从政策的事实和价值两个要素出发,本文认为:审计事实标准对应政策的事实目标,即具有一定“载体”承接的“事实”层面的政策具体目标;审计价值标准对应政策的价值目标,包括政策总目标、政策目的以及政策过程和结果承载的价值观。审计功能发挥表现为直接纠偏、反馈给委托人和政策制定者间接纠偏。在此基础上从引入政策科学理论、强化审计分析、增加公共利益的价值评价、深化审计成果的研究与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许娜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其中,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居首位,是各级审计机关在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重庆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吕劲松 邓世军
开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推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审计中,面对复杂的政策体系,重点选择哪些政策进行审计,如何紧贴实际靶向聚焦开展审计,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依什么法、怎么依法和怎么用法等,都需要审慎地进行审计判断。本文从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中审计判断的重要性出发,研究分析审计人员对政策目标和政策背景的认识、对审计对象的认识、对组织方式及其影响的认识,以及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影响审计判断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准确把握改革方向、科学研判审计对象,立足区域规划、精准切
关键词:
政策落实 跟踪审计 审计判断 审计质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重庆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吕劲松 邓世军
开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推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审计中,面对复杂的政策体系,重点选择哪些政策进行审计,如何紧贴实际靶向聚焦开展审计,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依什么法、怎么依法和怎么用法等,都需要审慎地进行审计判断。本文从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中审计判断的重要性出发,研究分析审计人员对政策目标和政策背景的认识、对审计对象的认识、对组织方式及其影响的认识,以及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影响审计判断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准确把握改革方向、科学研判审计对象,立足区域规划、精准切入政策,创新组织模式、改进审计方法,强化质量控制、防范判断偏误,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实践教学等提高审计判断质量的路径和方法,为开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政策落实 跟踪审计 审计判断 审计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广达 余正道
近年来,生态补偿政策在我国逐步被视为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区域发展利益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有力政策工具。审计机关通过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监督生态补偿工作中相关责任主体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对保障政策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为了科学、合理地对生态补偿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审计评价,本文从“形式-事实-价值”三个维度,构建水源地生态补偿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方法,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作为案例分析的载体,根据评价结果验证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评价方法的恰当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