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1)
- 2023(7023)
- 2022(5905)
- 2021(5273)
- 2020(4478)
- 2019(9787)
- 2018(9393)
- 2017(18014)
- 2016(9785)
- 2015(10359)
- 2014(9921)
- 2013(9846)
- 2012(9011)
- 2011(7979)
- 2010(7744)
- 2009(7316)
- 2008(7182)
- 2007(6181)
- 2006(5252)
- 2005(4615)
- 学科
- 济(38067)
- 经济(37999)
- 业(29585)
- 管理(26266)
- 企(20382)
- 企业(20382)
- 方法(18769)
- 数学(17416)
- 数学方法(17307)
- 财(12281)
- 中国(11901)
- 农(11369)
- 险(11277)
- 保险(11186)
- 银(9085)
- 银行(9050)
- 贸(8740)
- 贸易(8738)
- 易(8517)
- 制(8510)
- 行(8492)
- 地方(8254)
- 融(8208)
- 金融(8207)
- 业经(7887)
- 农业(7861)
- 务(6930)
- 财务(6929)
- 财务管理(6913)
- 学(6775)
- 机构
- 大学(137451)
- 学院(136301)
- 济(57996)
- 经济(57059)
- 管理(53694)
- 理学(46876)
- 理学院(46346)
- 管理学(45533)
- 研究(45521)
- 管理学院(45303)
- 中国(38439)
- 农(30172)
- 科学(29521)
- 财(27861)
- 京(27803)
- 业大(24744)
- 农业(24150)
- 所(23488)
- 财经(22593)
- 研究所(21777)
- 中心(21669)
- 经(20747)
- 江(18758)
- 经济学(18674)
- 经济学院(17258)
- 财经大学(17211)
- 北京(17129)
- 农业大学(16303)
- 院(16090)
- 州(15127)
- 基金
- 项目(99470)
- 科学(77795)
- 基金(75141)
- 家(68500)
- 国家(67921)
- 研究(64883)
- 科学基金(57446)
- 社会(44451)
- 社会科(42094)
- 社会科学(42081)
- 基金项目(40617)
- 自然(39192)
- 自然科(38345)
- 自然科学(38330)
- 自然科学基金(37700)
- 省(37375)
- 划(32473)
- 资助(29988)
- 教育(28400)
- 编号(23385)
- 重点(22377)
- 部(21720)
- 创(20814)
- 发(20563)
- 计划(20097)
- 科研(20044)
- 创新(19594)
- 国家社会(19401)
- 教育部(18353)
- 业(18291)
共检索到191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彭浩然 王琳琳
本文根据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相关规定,利用2017年不同省份的历史数据,通过定量测算考察了不同中央调剂金比例对缩小养老保险基金地区差距的影响,并分别从"补缺口角度"和"公平角度"提出最优中央调剂金比例的设定原则。测算结果显示:中央调剂制度可以在短期内缩小不同省份之间的养老保险基金差距,缓解部分省份的养老金支出压力,但是随着中央调剂金比例的逐步上调,可能会出现新的不公平现象。本文建议中央调剂金比例控制在5%左右。
关键词:
中央调剂制度 养老保险基金 地区差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严华 左学金
本文通过构建中央调剂金与社保减免政策模型,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中央调剂金制度实施四年来(2018-2021年)、社保减免政策实施近三年来(2020-2022年)对各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金的叠加影响。研究发现:决定某一省份是中央调剂金的净受益者还是净贡献者,取决于该省的人口变量和工资变量;中央调剂金制度实施四年来,中央调剂基金跨省调剂规模达到5875.26亿元,其中,广东、北京是最大的净贡献者,辽宁、黑龙江是最大的净受益者;2020年全国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比2019年减少了8543.1亿元,各省份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都减少了,其中广东减少了1735.1亿元,上海减少了897亿元,该结果体现了中央调剂金与社保减免政策的叠加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汤旖璆 李一鸣 施洁 王佳龙
本文利用logistic人口预测模型等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条路径分析社保"双降"和中央调剂金对地方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政策效应。研究表明:(1)单一政策下,除西藏外,各省份社保"双降"均会加重财政负担;"贡献省"和"受益省"之间存在财政负担异质性;(2)二元政策下,中央调剂金能够有效"对冲"缴费率下调的负面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完善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和预决算管理体系,细化养老保险缺口财政补助责任等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松彪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迈出了第一步。本文阐释了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主要原因,并对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的省际再分配效应进行了模拟测算。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能够有效地均衡省际间的养老负担,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在全国范围内互济,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公平。然而,进一步分析发现,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依然存在上解比例过低、未来实施阻力较大和未涉及更为深层次的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问题。因此,需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加快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边恕 张铭志
文章基于2018~2050年中央调剂模拟方案实施效应的实证检验,提出将省际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均衡作为中央调剂制度的最优政策目标。研究发现:(1)调剂比例与省际养老保险结余差距之间的关系呈"U"形变动趋势,且省际结余差距最小时对应的最优调剂比例为4.54%。(2)现行调剂方案实现了全国更大范围内的基金余缺调剂,有效地缓解了多数省份的收支负担,2020年省际基金结余方差比调剂前降低了63.01%。预测期内部分省份在受益省和贡献省两种角色之间发生转变。(3)最优调剂方案赋予存量资金更多的流动性,调剂力度显著提高,有利于更大程度促进地区间基金负担均衡,2020年省际基金结余方差相比于调剂前降幅为77.17%。鉴于过高的调剂比例会导致不公平的逆向调节,文章建议将调剂比例提高至4.5%以达到最优调剂效果。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中央调剂制度 调剂比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勇
自2018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对全国各省份的养老基金进行中央调剂,以缓解省际间养老保险基金的不平衡,其调剂效果也将直接影响到后续政策的制定。本文首先以养老基金拨付额与上解额之比构建了衡量调剂程度的指标——调剂指数,等于抚养比指数与工资指数之比;然后基于2009-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当前养老基金结余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等8个省份,而且这种高度集中的趋势还在逐年加强,有必要进行中央调剂;②抚养比越高、工资水平越低的省份,获得的调剂数额就越多,全国大约有20%的上解资金被用于省际间的调剂,被调入到收不抵支省份的资金比例在逐年上升;③抚养比指数和工资指数对调剂指数的影响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抚养比指数的影响程度超过了80%,而工资指数还不到20%,调整在职应参保人数的计算方式,主要是通过影响抚养比指数来影响调剂指数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金银凤 史梦昱
以全国31个省市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假定当期存在养老金余缺调剂,观测政策实施影响,建立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分析,回归后得出主要结论:养老金调剂对其他地区的养老金替代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微观层面对地方养老保障发展有改善作用;同时,对调剂金制度实施前后地方整体的养老保障发展指标进行因子和聚类分析后发现,调剂金制度的落实能够较为明显地改善地方养老保障发展状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刚 张秋秋
本文提出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用以度量制度赡养率的地区间差异程度。计算结果表明,2007-2016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从0.2011提高至0.2557,制度赡养率省际差异程度明显扩大。基于不同的制度赡养率调整目标,我们设计了两个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方案,测算中央调剂制度对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的影响,并与中央调剂现行方案进行比较。测算结果发现,方案一和方案二分别可以使2015年的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从0.2727下降至0.0893和0.0659,现行方案可以使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下降至0.1965,如果上解比例提高至5%,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可以下降至0.1275。将平衡省际制度赡养率差异作为政策核心目标、基于人均缴费水平计算调剂规模以及逐步提高上解比例应成为中央调剂制度的未来改革方向。
关键词:
制度赡养率 基尼系数 中央调剂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春根 赵阳
基于201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自然断点分级法,划分调剂前后各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和人均当期结余等级。研究发现:东部地区为调剂“输出”地区,东北地区为最大调剂“输入”地区;中央调剂制度对省份间“正向调剂”主要作用于东北三省,“逆向调剂”主要作用于东部地区。调剂前后,省份等级变动以向上为主、向下为辅。为更好实现中央调剂制度与全国统筹制度的有效衔接,应明确责任分担和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制度规范性;夯实信息平台构建,提高省域协同性;做大养老保险“蛋糕”,保障基金可持续性;分好养老保险“蛋糕”,提升制度公平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秀云 邵明波
利用2012—2016年相关数据,在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基础上,测算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省际再分配的总体效应和结构效应。结果显示:(1)各省份养老保险制度在经济支撑、制度支撑和制度需求等三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2)中央调剂制度具有均衡地区间养老负担的省际再分配效应,随着上解比例的提高,再分配效应更强,但效应的力度在减弱。(3)贡献地区相对集中,受益地区相对分散,测算结果与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的吻合度较高。(4)同时发现,中央调剂制度具有一定的"逆向调节"效应,这对该制度的社会公平性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
养老保险基金 中央调剂制度 省际再分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桥
基于人口跨省流动和省级统筹视角,分析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最优上解比例。研究发现:首先,中央调剂制度最优上解比例可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上解比例体现了养老保险基金跨省调剂公平性,另一部分上解比例则提高了养老保险基金整体可持续性;其次,按最优上解比例进行省际再分配养老保险基金既能保证调剂公平性又能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整体可持续性;再次,养老保险参保赡养率因人口老龄化而持续上升背景下,即使借助最优上解比例跨省调剂基金,2050年也仍会出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庞大缺口;最后,如果实施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制度并且按最优上解比例调剂基金,那么能有效缓解未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负担,因此现阶段迫切需要实施最优上解比例和推迟法定退休年龄相结合的制度改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元刚 刘嘉艳 齐嵩喆
2018年印发的《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率先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并以此作为全国统筹的第一步。为了探究中央调剂金制度对各个省份养老金负担的影响,本文基于省级层面构建了人口规模预测模型和基金收支精算模型,并进行了未实行中央调剂制度、实行中央调剂制度、加强中央调剂制度、渐进式延迟退休等五种情景的仿真模拟测算。研究发现:(1)在不实行中央调剂制度的情景下,我国各个省份之间养老金的年度余额和累计余额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到测算期末(2050年),极小部分省份存在基金结余,而绝大多数省份存在基金缺口;(2)中央调剂制度可以调整各个省份之间的养老金分配,减少养老金负担;(3)提高上解比例会加强中央调剂力度,进一步均衡各省间的养老负担;(4)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中央调剂效果有正向促进作用;(5)在提高征缴率的背景下实施中央调剂制度可以有效增强调剂效果。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严华
本文构建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基金的模型,就各省的人口变量、工资变量、政策变量(即上解比例)对该省调剂率的影响进行了数理推论,并对上解比例为3%和3.5%的两种情景进行了模拟测算和相关指标比较。结果发现,某一省份"净接受"或"净贡献"的中央调剂金占中央调剂金总规模之比,即调剂率的方向和比率值的大小,取决于该省的人口变量和工资变量,而与上解比例无关。提高上解比例,并不影响各省份调剂率的方向与比率值的大小,但却提高中央调剂金总规模和各省份的净拨付额,均衡各省份当期养老基金净收入额的分布和累计结余基金的分布(大幅降低某些省份累计结余的赤字额,但对累计结余较多的省份的影响并不大),从而有效均衡了全国各省份养老保险负担,在全国各省份之间实现了有效调剂。本文建议确定中央调剂金的最适度上解比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范维强 刘俊霞 杨华磊
为解决各省养老基金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国家开始实施中央调剂制度,但是中央调剂制度实施后会对各省养老金财务状况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中央调剂制度如何优化才能保证其积极效应的发挥?为回答这一科学问题,本文以城镇职工统筹账户养老金为例,通过建立评估中央调剂制度下各省养老金收入支出的精算模型,基于现实可行参数模拟后发现:(1)中央调剂制度实施之后,北京、广东、福建、西藏、贵州、上海、江苏和山东首次产生累计赤字的年份提前,重庆、湖南、广西、江西、河北、安徽、海南、宁夏、新疆、河南和山西首次产生累计赤字的年份延迟,其余省份首次产生累计赤字的年份保持不变。(2)如果上解方案调整定位于上解比例不断提高,那么养老金调剂规模增加,调剂金净流出地区财政负担会进一步加重。(3)如果拨付方案调整定位于中央调剂金全部弥补养老金亏空省份,那么当平均上解比例介于9%~15%之间时,中央调剂金首次出现不能完全弥补当期各省养老基金缺口的年份最晚。政策启示在于优化中央调剂金制度的过程中,上解方案及拨付方案的调整可以作为下一步的优化方向,但是需注意的是,调剂金的上解比例应设置适度,不宜过高或过低,拨付方案的调整也不能成为解决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根本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