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1)
2023(6802)
2022(5817)
2021(5210)
2020(4019)
2019(9087)
2018(8897)
2017(16928)
2016(9022)
2015(10072)
2014(10186)
2013(10279)
2012(10039)
2011(9283)
2010(9386)
2009(8721)
2008(8784)
2007(7899)
2006(7460)
2005(7264)
作者
(27168)
(22491)
(22327)
(21190)
(14495)
(10810)
(10202)
(8815)
(8533)
(8211)
(7833)
(7573)
(7454)
(7384)
(7323)
(6996)
(6647)
(6601)
(6523)
(6226)
(5825)
(5568)
(5447)
(5250)
(5097)
(5094)
(5084)
(5040)
(4634)
(4432)
学科
(44519)
经济(44474)
(22131)
管理(21530)
地方(18190)
中国(16598)
(16263)
企业(16263)
(16202)
银行(16193)
(15299)
(12929)
(12634)
(11897)
金融(11897)
方法(11305)
业经(11167)
地方经济(10344)
数学(9515)
数学方法(9426)
(9083)
农业(8975)
(8680)
制度(8678)
(8598)
业务(8318)
环境(7291)
(7153)
银行制(7112)
(7050)
机构
学院(127896)
大学(125460)
(55045)
经济(53757)
研究(51103)
中国(45373)
管理(44559)
理学(35766)
理学院(35265)
管理学(34765)
管理学院(34510)
科学(29599)
(28701)
(27635)
(26698)
研究所(23701)
中心(23548)
(23180)
(22281)
(20644)
财经(20066)
银行(19847)
北京(19083)
(18702)
(18680)
(18664)
师范(18509)
(18326)
(18049)
农业(17784)
基金
项目(75897)
科学(59253)
研究(58324)
基金(52418)
(45079)
国家(44632)
科学基金(37644)
社会(36697)
社会科(34854)
社会科学(34845)
(31010)
基金项目(27037)
教育(25788)
(25770)
编号(23904)
(23320)
自然(22167)
资助(21607)
自然科(21591)
自然科学(21588)
自然科学基金(21166)
成果(20026)
发展(19144)
(18775)
课题(18140)
重点(17628)
(16094)
(15948)
创新(14981)
(14863)
期刊
(72369)
经济(72369)
研究(48136)
中国(35290)
(29474)
金融(29474)
(23233)
(20411)
管理(18864)
教育(17364)
学报(17351)
科学(17227)
农业(14632)
大学(13323)
业经(12889)
学学(12370)
技术(11712)
经济研究(11439)
财经(10173)
问题(9069)
(8733)
(7751)
国际(7028)
(6984)
论坛(6984)
(6878)
(6771)
世界(6718)
商业(6591)
农村(6520)
共检索到229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肜新春  
按照西方财政学的观点,公债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信用为担保举借的各项债务。一般来说,公债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债务,因此具有很强的信用性。近代以来,不管是出于为了维护统治需要还是发展经济、筹集专项经费的目的,从清政府到北洋政府再到国民政府,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公债筹款这个金融工具。由于过分透支了政府的公权信用,这些公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京城  
我国公债发行环境的分析李京城一、我国公债筹资中所体现的现实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公债筹资虽然在我国已经得到正名,同时也进行了十多年的公债筹资的实践,但公债筹资环境还不够好,在公债发行中还存在一些矛盾:1.国家公债需要量大与公债筹资困难的矛盾。历年来国家财...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长青  
我国在建国初期、大跃进时期和2009年分别发行了三次地方债券,各自取得了不同的历史成效。这三次地方债券的发行,都和当时的财政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从财政体制的视角对三次发行地方债券进行历史考察,可以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今后更好地进行地方债券的发行提供历史的借鉴。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海懿  
公债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民国时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使用,作为民国首都的南京在民国历史上发行了唯一一次特种建设公债。该公债是为了解决首都建设中的住宅与自来水经费问题,从准备发行,到条例拟定与配套章程的完善都能看到南京市府的努力。市府通过整理财政收入中的市产与车捐项目,为特种建设公债提供了充足的基金,但是公债的发行却没有得到民众的积极认购,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制约,中央公债的发行限制了地方公债的推销,而市府的频繁换届及公债自身问题也影响了公债的推销。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泉  
中央苏区"二期公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为充实革命战争经费而发行的第二期公债。在公债发行过程中,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公债政策,包括公债发行的基本条件、公债发行的具体办法、公债发行的动员方式、公债偿还政策等。"二期公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央苏区筹集革命战争经费、缓解苏区严重的财政压力、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天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泉  
中央苏区"二期公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为充实革命战争经费而发行的第二期公债。在公债发行过程中,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公债政策,包括公债发行的基本条件、公债发行的具体办法、公债发行的动员方式、公债偿还政策等。"二期公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央苏区筹集革命战争经费、缓解苏区严重的财政压力、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天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妍  张志宏  
尽管《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可以举借债务,但1994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逐步增大,一些地方甚至存在随意举债和过度举债的现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增加、财政赤字创了历史新高。在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也不断加大,因此中央决定在今年代发部分地方公债。本文通过我国地方公债的发行历史及现状分析,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惠海  邱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忠生  
自从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债券市场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较快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然而,在国债、金融机构债券和企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光宇  
从理论上说,我国已经具备了发行地方公债的条件,但是,发行地方公债也会产生许多负效应。我国发行地方公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晓晶  
一、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历史和现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尝试过发行地方债,如东北生产建设折实公债、地方经济建设折实公债等,中共中央还在1958年4月2日作出过《关于发行地方公债的决定》,决定从1959年起,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确有必要的时候,发行地方建设公债,作为筹集建设资金的一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因遭遇残酷封锁和面临极大的军事压力,尝试发行公债,以解决一定时期内经费严重不足问题。因此,根据地公债发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比较规范的发展过程。据《中国革命根据地债券文物集》记载,各根据地以政府名义发行的公债共有60余种,其中用于支援革命战争而发行的公债有34种,部分是以粮食债券的形式发行的,用于根据地经济建设事业而发行的公债有20种,用于赈济灾民而发行的公债有4种,其他类型的公债都是兼顾战争和发展根据地经济建设的需要或为落实党的某些政策而发行的。另外,除少数几次发行的公债具有中央公债性质外,绝大多数均为地方债。如抗战期间,各根据地公债基本是由各抗日民主政权独自发行,一般不经过陕甘宁边区政府批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戬  
本文主张我国应准予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公债,并由西部地区优先发行。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地方公债的发行历史,然后依次从可行性、框架设计两个方面对地方公债的发行进行了论述。文章选择美日两国经验作为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进行借鉴的主要对象,同时吸取了我国多年来国债的发行经验,重点对地方公债的规模、品种结构、发行方式、发行主体、发行对象、利率和债期选择等7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俊杰  
在规范的分权性政权结构及其财政体制之下,政府债务分为两类,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中央政府债务国际上通常称为国债;地方政府债务则为公债,本文所说公债就是此意。关于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经有若干文章论及。但几乎都认为,地方政府发行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