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65)
- 2023(2565)
- 2022(2154)
- 2021(2102)
- 2020(1628)
- 2019(3577)
- 2018(3598)
- 2017(6650)
- 2016(3555)
- 2015(4162)
- 2014(4086)
- 2013(3944)
- 2012(3828)
- 2011(3504)
- 2010(3566)
- 2009(3109)
- 2008(3153)
- 2007(3202)
- 2006(2947)
- 2005(2248)
- 学科
- 济(13710)
- 经济(13577)
- 管理(8816)
- 中国(6490)
- 业(6176)
- 企(6068)
- 企业(6068)
- 农(5763)
- 业经(5575)
- 和(5148)
- 理论(4961)
- 方法(4641)
- 地方(4565)
- 社会(3688)
- 教育(3605)
- 财(3512)
- 农业(3358)
- 企业经济(3184)
- 经济理论(3072)
- 制(2993)
- 学(2717)
- 工作(2657)
- 建设(2310)
- 发(2274)
- 策(2215)
- 环境(2158)
- 及其(1989)
- 财政(1949)
- 银(1857)
- 银行(1857)
- 机构
- 大学(45465)
- 学院(45333)
- 研究(16611)
- 济(16272)
- 管理(16016)
- 经济(15765)
- 理学(12937)
- 理学院(12753)
- 中国(12693)
- 管理学(12499)
- 管理学院(12394)
- 京(10254)
- 财(9363)
- 科学(9347)
- 江(8348)
- 中心(8083)
- 所(7805)
- 范(7796)
- 师范(7749)
- 研究所(6730)
- 农(6625)
- 北京(6588)
- 州(6540)
- 财经(6527)
- 师范大学(6135)
- 院(6076)
- 社会(5987)
- 省(5926)
- 经(5837)
- 业大(5546)
共检索到82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一博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苦的社会动员,以社会动员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将民生建设与社会动员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动员中,中央苏区工农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较苏维埃运动之前都有了明显变化,实现了民生的全方位改善。同时,民生改善的成果塑造了群众的理想信念,提高了群众参与苏维埃运动的积极性和参政议政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动员的深入持续进行,实现了民生建设和社会动员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着苏维埃运动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
中央苏区 民生建设 社会动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小平 潘明东
对社区成员进行动员是促进社区参与的重要方法。在当前的农村社区建设中,常用的行政动员、项目动员、能人动员和自组织动员模式在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上均存在着差别和问题。为此,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员创新,不能只关注动员主体,还应关注各类动员方法的动员机制缺失,从运行、动力和保障方面进行针对性完善。
关键词:
农村社区建设 社会动员 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鹏
高校学科建设作为长期以来高教理论界和高校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迫切需要从社会动员这一新的视角对其加以审视。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中的社会动员的主要类型包括行政动员、工程动员、精英动员和自组织动员,其机制相应可分解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经过调研得知,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四种社会动员类型在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上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异和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学科建设的社会动员效果,并对学科建设成效带来影响。为此,高校学科建设中的社会动员应在关注动员主体的同时更加关注动员机制建设,从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加以针对性完善。
关键词:
学科建设 社会动员 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小平 潘明东
对社区成员进行动员是促进社区参与的重要方法。在当前的农村社区建设中,常用的行政动员、项目动员、能人动员和自组织动员模式在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上均存在着差别和问题。为此,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员创新,不能只关注动员主体,还应关注各类动员方法的动员机制缺失,从运行、动力和保障方面进行针对性完善。
关键词:
农村社区建设 社会动员 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西省赣州地区中央苏区史课题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西省赣州地区中央苏区史课题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西省赣州地区中央苏区史课题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敏
从世界各国发展规律来看,城镇化过程必然伴随着一种对农村的重构过程,然而国内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却存在不同看法。文章基于对皖南东镇新农村建设历时性经验的跟踪观察,发现当地新农村建设采取的是一种能够充分发动农民的社会动员模式。这种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员模式之所以可能被推广:一方面,是因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撬动和动员技巧的应用;另一方面,则是村庄社会规范自下而上的支撑性作用。东镇的经验说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员模式具有明显的村庄共同体再生产的治理正功能,具体表现在:乡村宜居化与村庄人气的恢复,村庄公共空间的再造与乡
关键词:
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 社会动员 村庄治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敏
从世界各国发展规律来看,城镇化过程必然伴随着一种对农村的重构过程,然而国内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却存在不同看法。文章基于对皖南东镇新农村建设历时性经验的跟踪观察,发现当地新农村建设采取的是一种能够充分发动农民的社会动员模式。这种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员模式之所以可能被推广:一方面,是因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撬动和动员技巧的应用;另一方面,则是村庄社会规范自下而上的支撑性作用。东镇的经验说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员模式具有明显的村庄共同体再生产的治理正功能,具体表现在:乡村宜居化与村庄人气的恢复,村庄公共空间的再造与乡村文化的复兴,村庄治理能力的加强,以及农民合作意识的提高。所以,对于像东镇这样尚有活力的村庄而言,国家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因地制宜,以普惠性为原则,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归属。
关键词:
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 社会动员 村庄治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韵婕
中央革命根据地(以下简称中央苏区)的财政工作,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从此中央苏区成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一个月后,《红色中华》报在江西瑞金创刊。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报承担着宣传中央政府主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 杨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中央苏区创建了苏区红色金融体系,创造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及历史经验。本课题基于货币供需情况视角,对苏区时期货币的供需情况、供需机制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定量研究,以挖掘和解析苏区时期的红色金融发展情况。
关键词:
金融史 中央苏区 红色金融 货币供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国统计史研究"课题组 闾海琪 许亦频 曹麦 石庆焱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开展的调查研究是中央苏区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指导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本文概述了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开展调查的基本情况,总结其开展调查分析的方法,探究这些调查研究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影响。
[期刊] 求索
[作者]
黄琴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在乡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和社会参与。在湘赣、湘鄂赣、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共通过组织农民协会(贫农团)、妇女会、共青团,对乡村农民各阶层进行社会动员;通过建立各级工会组织,使乡村的雇农及手工业工人组织起来并成为乡村革命的主力军。在此基础上,苏维埃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采取各种措施、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渠道,确保民众的社会参与,使根据地成为当时中国最有生气的区域。
关键词:
土地革命时期 根据地 社会动员 社会参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成良
当前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动员能力与自下而上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发展不均衡,从而造成政府压力过大、责任过重,不仅行政效果得不到群众认可和理解,还滋生了群众在公共事务中的等靠要思想。通过对南京市社区治理创新的调查发现,官僚系统内通过行政动员的方式,依靠行政命令、体制机制调整、资源投入等手段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群众需求,提升社区自治能力的改革能够显效一时,但是没有激起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社会活力,基层民主和自治的发育空间仍然不足,行政与社会两者不均衡的动员能力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在社区治理中,政府应当做到进退有度,当社会、市场失灵时,择机进入,同时,应该避免部门利益对基层自治过多干预,消...
关键词:
社区治理 行政动员 社会动员 居民自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万芹
内生动员和外部动员是当前推动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两种主要方式,遵循两套不同的实践逻辑。内生动员本质是一种社会动员,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村庄具有较强的公共性生产能力,新乡贤是被村庄社会吸纳的民间权威,能利用自身的权威推动村民开展自主建设。外部动员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动员,新乡贤是经过地方政府和村庄双重吸纳的社会权威,遵循乡村发展的“大公”逻辑,能利用自身权威身份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乡村建设。这两种路径都能有效推动乡村振兴,但其内在逻辑和发挥作用的基础不一样,为不同地区寻找合适的新乡贤参与路径提供了经验参考。
关键词:
新乡贤 公共性 社会动员 政治动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