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4)
- 2023(6673)
- 2022(5567)
- 2021(5068)
- 2020(4042)
- 2019(9261)
- 2018(8920)
- 2017(17466)
- 2016(9301)
- 2015(10432)
- 2014(10518)
- 2013(10370)
- 2012(10144)
- 2011(9512)
- 2010(10136)
- 2009(9436)
- 2008(9020)
- 2007(8293)
- 2006(7911)
- 2005(7430)
- 学科
- 济(61613)
- 经济(61570)
- 管理(28205)
- 业(22300)
- 地方(17481)
- 企(17357)
- 企业(17357)
- 方法(16325)
- 数学(14621)
- 数学方法(14456)
- 中国(14156)
- 地方经济(12470)
- 农(12177)
- 业经(10680)
- 财(10360)
- 学(9987)
- 制(9487)
- 策(9452)
- 农业(8057)
- 银(7728)
- 环境(7727)
- 银行(7724)
- 贸(7703)
- 融(7691)
- 贸易(7691)
- 金融(7691)
- 及其(7622)
- 行(7521)
- 易(7380)
- 经济学(7214)
- 机构
- 学院(139441)
- 大学(137435)
- 济(72414)
- 经济(71008)
- 研究(52747)
- 管理(51680)
- 理学(42996)
- 理学院(42523)
- 管理学(41934)
- 中国(41830)
- 管理学院(41657)
- 财(33399)
- 京(28467)
- 科学(27721)
- 所(26374)
- 财经(24823)
- 中心(23669)
- 经济学(23408)
- 研究所(23263)
- 江(23158)
- 经(22388)
- 经济学院(20577)
- 农(18642)
- 北京(18642)
- 院(18634)
- 范(17975)
- 财经大学(17943)
- 师范(17879)
- 州(17822)
- 省(16410)
- 基金
- 项目(81170)
- 科学(64765)
- 研究(63021)
- 基金(58946)
- 家(49679)
- 国家(49256)
- 科学基金(42483)
- 社会(42075)
- 社会科(39927)
- 社会科学(39920)
- 省(30992)
- 基金项目(29515)
- 教育(28314)
- 划(25511)
- 编号(25158)
- 资助(25107)
- 自然(24806)
- 自然科(24197)
- 自然科学(24192)
- 自然科学基金(23773)
- 成果(21658)
- 发(19486)
- 课题(18396)
- 部(18395)
- 重点(18203)
- 国家社会(17456)
- 发展(16767)
- 展(16516)
- 性(16496)
- 教育部(16247)
共检索到239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彬 王静文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从以往更强调“稳”,到今年更强调“进”和“立”,传递出更为积极的政策信号2021年和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政策总基调均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2023年则调整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从强调“稳”,到更强调“进”和“立”,传递出更为积极的政策信号。任务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园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总体看,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打好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等政策组合拳。同时,面对共同富裕、资本、初级产品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碳中和碳达峰五个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具体思路上,2022年"稳"
关键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政策思路 房地产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园 朱慧
<正>本次会议“直面困难、提振信心,凝聚共识、对症下药,狠抓落实、强化担当”,着力稳预期、稳增长,进一步明确2024年政策主基调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本次会议“直面困难、提振信心,凝聚共识、对症下药,狠抓落实、强化担当”,有不少新要求、新提法,集中体现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着力稳预期、稳增长,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明确2024年政策主基调。GDP目标很可能仍会设定为5%左右,主抓手应是扩内需、稳地产、拉基建、中央加杠杆、强产业,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5日至7日召开,这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同时也是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哪些信号,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保增长取得显著成效后去向何方,又一次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园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发展还是硬道理,当务之急是尽全力尽快地把我国经济运行恢复到常态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总体看,面对严峻的内外部压力,2023年我国经济工作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园
透过2018年底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看出,2019年我国宏观政策将稳字当头、牢守底线、保持定力,要确保增长稳,也要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同时,2019年宏观政策凸显了危机意识,尤其是要强化逆周期调节。一分部署,九分落实。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各方要有全局意识、大局意识和担当意识,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稳打稳扎,努力形成全局工作强大合力,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
关键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基建投资 去杠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言
<正>2023年12月11~12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并系统部署了2024年的经济工作。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会议高度肯定了新冠疫情转段后首年的工作。这一年,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听取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情况汇报,对打好脱贫攻坚战提出要求。开局季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中央对经济形势如何判断?对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作出哪些重要安排?信号一:开局好于预期仍需保持清醒"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会议对一季度经济运行作出积极判断。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攻坚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康霖
在虎年即将过去兔年即将来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把握好四大重点问题,抓好三项重点工作,既使人感到任务艰巨,又让人充满信心。怎样把会议中提出的问题更准确地和更有说服力地进行经济学的解释和探讨,让人们更多的思考,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2005年来到了。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会议明确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六项主要任务,并部署了八个方面的重要工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霞
本刊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大政方针、主要任务。温家宝在讲话中全面总结今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云鹰 李正图
新时代国家宏观调控日益精准、有效并且高质量,这反映和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的日益提升。学界还没有展开新时代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财税政策演进的系统研究。为此,本文通过对新时代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财税政策的梳理,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演进趋势,既可以发现历年财税政策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可以揭示新时代党中央财税政策所依据的中国特色财政理论的科学性,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性、科学性和理论性。本文研究发现:新时代我国财税政策全面贯彻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执行效果显著;体现了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注重激发市场活力、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灵活性、精准性、有效性不断增强。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国的财税政策必须继续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加强党的领导和进一步提高财税政策的灵活性、精准性、有效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万涛 崔继凯
税收及财政支出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其相关研究历久弥新,文章赋予最优税收及财政支出结构新的内涵。在Chamley模型及Barro模型基础上,从分析生产函数及消费者效用函数入手,建立公平—效率动态调整(EEA)模型,并结合中国近30年相关数据量化分析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理论依据及实践路径,仿真模拟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变化趋势,进而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财政政策调整予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税收及财政支出策略组合在理论上具有存在性与可解性,在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新的财政政策调整完全符合中国新时代的发展变化。最后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财政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