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6)
2023(1906)
2022(1474)
2021(1626)
2020(1142)
2019(2822)
2018(2958)
2017(3654)
2016(3292)
2015(3794)
2014(4019)
2013(3081)
2012(2839)
2011(2749)
2010(3000)
2009(2338)
2008(2197)
2007(2106)
2006(1966)
2005(1868)
作者
(5936)
(4840)
(4774)
(4746)
(3082)
(2368)
(2358)
(2115)
(1897)
(1842)
(1728)
(1709)
(1708)
(1564)
(1521)
(1509)
(1496)
(1481)
(1478)
(1477)
(1412)
(1337)
(1300)
(1176)
(1165)
(1121)
(1112)
(1088)
(1084)
(1057)
学科
教育(18031)
中国(8052)
教学(5198)
理论(5082)
(3180)
(3121)
改革(3089)
(3026)
发展(3005)
思想(2983)
高等(2969)
(2883)
政治(2848)
研究(2763)
教育改革(2758)
思想政治(2740)
政治教育(2740)
治教(2740)
德育(2720)
学校(2423)
学法(2296)
教学法(2296)
教育学(2191)
(2189)
计算(2161)
算机(2155)
计算机(2155)
机化(2137)
计算机化(2137)
学理(2050)
机构
大学(37045)
学院(32152)
教育(24617)
(16251)
师范(16229)
研究(15370)
师范大学(13707)
(9850)
职业(9825)
教育学(9613)
技术(8344)
科学(8190)
北京(7306)
(7305)
教育学院(7039)
职业技术(6707)
研究所(6696)
(6561)
(5571)
技术学院(5540)
中心(5497)
教育科(5071)
教育科学(5035)
管理(4972)
(4896)
研究院(4660)
(4313)
京师(4309)
中国(4265)
理学(4127)
基金
研究(21074)
教育(19179)
项目(17601)
科学(15396)
成果(12482)
课题(11861)
编号(11685)
(10673)
社会(10144)
(9509)
社会科(9249)
社会科学(9248)
基金(8698)
(8406)
规划(8218)
(7627)
年度(7064)
研究成果(7002)
项目编号(6802)
(6531)
(6397)
国家(6302)
(6117)
(6092)
阶段(6076)
(5880)
(5876)
教育部(5816)
重点(5710)
阶段性(5596)
期刊
教育(42638)
研究(21343)
中国(17267)
职业(10231)
技术(7169)
技术教育(6696)
职业技术(6696)
职业技术教育(6696)
高等(4727)
成人(4556)
成人教育(4556)
(4483)
经济(4483)
高等教育(4210)
(3894)
论坛(3894)
职教(3493)
(3453)
大学(3440)
发展(3339)
(3339)
比较(3221)
学报(2768)
教研(2741)
高教(2741)
科学(2302)
远程(2135)
远程教育(2135)
(1731)
图书(1722)
共检索到60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池塘  
2012年7月4日,中央电大在乌鲁木齐分别签署"十二五"期间对口支援新疆电大和兵团电大协议书。中央电大对口援疆协议明确了信息化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终身学习平台建设、师资建设等12项援助内容。这是中央电大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有力举措。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兵团副司令员宋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云川  刘皛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连带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同步扩张。从2000年至2007年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攀升,最高增幅达39.33%,近两年扩张速度适当减缓,规模亦呈稳步增长趋势。研究生教育规模增长的同时,质量问题必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如何看待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方方面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张应强  
当前,华文教育在海外日益受到重视,其原因在于华文教育通过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造,促进了中华优秀文化现代价值的彰显;另一方面,中华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华文教育得以受重视的直接原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玉溪  黄甫全  李灵丽  董娜  
“全国首届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研讨会”于2016年3月27日-4月1日召开,与会者围绕“如何推进价值教育课程开发”,分别从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的“科学基础研究”、“多源价值融通”、“多样实施探索”和“课堂课程整合”四个层面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新世纪以来,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与践行彰显社会性价值相互辉映的是,源自印度的人文价值教育凸显心灵性价值,而西方兴起的优良品德学习张扬行为性价值。基于此,与会代表把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的问题聚焦为“国际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如何借鉴融通人文价值教育和优良品德学习”,同时交流了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的多样化案例,提出了课堂课程开发模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小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育人工作的重心。情感教育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在调节思想及行为上有着特殊的作用,它贯穿于整个思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孔垂谦  
如何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是学校教育长期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要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必须防止德育概念的泛化 ,凸现德育目标的超越性 ,彰显道德教育的实践特征 ,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 ,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并充分发挥“乐”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永东  许金玉  
以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省级纺织工程实训基地建设为例,分别对实训基地建设中的资源整合、教学模式、教学团队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作了较全面阐述,供广大同仁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杰  
大学本质上是文化组织,对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成就了大学的经久不衰。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大学从外围进入政府的中心议程,成为公共机构和公共政策框架的一部分。各国公共政策取向上普遍呈现强化的趋势,大学被看作影响世界经济的关键因素和高额利益的源头。公共政策对大学的经济市场定位,引发了大学生态环境的巨变,导致大学本真文化的丟失。大学要走出和摆脱政策偏离带来的困境,必须坚守大学传统,处理好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公共政策必须实行重心转移,彰显大学的文化特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刁承湘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事业"五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高等学校作为人口密度大、人才素质高、人员结构相对复杂的组织机构,作为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高等学府,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使命?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高等学校,准备好了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蒋红斌  梁婷  
以"对多元价值的尊重、甄别与选择,对多种知识的通融以及开放灵活的思维精神与方式"为要旨的通识精神是通识教育的核心。现实中,"专门化"的通识教育已将这种精神遮蔽。唯有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的处置、整体教学过程的改革中彰显通识精神,注重提高教师的通识底蕴,并以通识精神指导学生的发展评价,才是通识教育的出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胜利  何雨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公平,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人民谋福祉是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民生功用,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丰丙芝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作为人生过程而非结果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教育不仅承担着知识传播与授受的功能,而且关涉到个体生命成长。为此,学校更应积极回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彰显人才培养的五大功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肖映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融入到高校马克思主义教学体系中,在教学全程中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这是促使学生真信、肯学、会用,真正提升课程教育教学实效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及其功能主要体现在: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客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龚亭亭  
社区教育从社区居民的需求出发,突破传统教育的诸多限制,以及人们对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种种偏见,对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教育公平的实现是遁序渐进的,社区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的进程中仍有着自身无法突破的局限性,必须辩证地看待社区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作为正规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我们既要看到社区教育实现教育补偿的优势和对弱势群体的保障作用,也要看到社区教育总体资源供应不足、服务范围有限和居民参与度底等方面的不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魏向赤  王小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