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65)
- 2023(16013)
- 2022(13616)
- 2021(12615)
- 2020(10777)
- 2019(24233)
- 2018(24029)
- 2017(46295)
- 2016(25310)
- 2015(28049)
- 2014(27436)
- 2013(27434)
- 2012(24960)
- 2011(22129)
- 2010(21879)
- 2009(20460)
- 2008(20313)
- 2007(17798)
- 2006(15731)
- 2005(13932)
- 学科
- 济(102875)
- 经济(102749)
- 业(97891)
- 管理(89099)
- 企(88460)
- 企业(88460)
- 方法(47815)
- 数学(37997)
- 数学方法(37630)
- 财(33109)
- 业经(33096)
- 农(31924)
- 务(24823)
- 财务(24761)
- 财务管理(24726)
- 中国(23686)
- 企业财务(23496)
- 农业(22633)
- 学(21024)
- 技术(20821)
- 制(19314)
- 和(19291)
- 理论(19030)
- 划(18929)
- 环境(18882)
- 贸(18325)
- 贸易(18319)
- 地方(18232)
- 易(17791)
- 策(16358)
- 机构
- 学院(363427)
- 大学(361157)
- 管理(149361)
- 济(142676)
- 经济(139828)
- 理学(129324)
- 理学院(127982)
- 管理学(126016)
- 管理学院(125367)
- 研究(115892)
- 中国(87827)
- 京(76779)
- 科学(74743)
- 农(67409)
- 财(65761)
- 业大(59260)
- 所(58778)
- 研究所(53725)
- 农业(53501)
- 江(53170)
- 财经(53156)
- 中心(52981)
- 经(48423)
- 北京(47685)
- 范(43703)
- 师范(43171)
- 州(42992)
- 院(41809)
- 经济学(41499)
- 商学(40190)
- 基金
- 项目(251031)
- 科学(196745)
- 基金(182783)
- 研究(178933)
- 家(161094)
- 国家(159678)
- 科学基金(137434)
- 社会(112834)
- 社会科(106956)
- 社会科学(106926)
- 省(98955)
- 基金项目(97956)
- 自然(91912)
- 自然科(89762)
- 自然科学(89735)
- 自然科学基金(88178)
- 划(82599)
- 教育(80119)
- 资助(74431)
- 编号(72322)
- 成果(56497)
- 重点(55619)
- 创(54136)
- 部(53912)
- 发(52840)
- 创新(49953)
- 业(49519)
- 科研(48466)
- 课题(48168)
- 计划(46284)
- 期刊
- 济(155755)
- 经济(155755)
- 研究(99983)
- 中国(64127)
- 学报(62673)
- 农(61371)
- 管理(56436)
- 科学(55074)
- 财(53292)
- 大学(46226)
- 学学(43951)
- 农业(42425)
- 教育(32033)
- 技术(30768)
- 业经(28236)
- 融(28038)
- 金融(28038)
- 财经(26002)
- 经济研究(24196)
- 业(24152)
- 经(22214)
- 问题(20404)
- 图书(19692)
- 技术经济(19232)
- 科技(18703)
- 版(17977)
- 理论(17338)
- 现代(17293)
- 商业(16921)
- 财会(16709)
共检索到521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伟
本文以2014—2020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央环保督察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中央环保督查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环保督察能改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且在督察后仍保持显著的正效应。更重要的是,内部控制是中央环保督察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中介变量,在中央环保督察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之间发挥中介传导效应。
关键词:
中央环保督察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艺妮 田敏 倪夏然
文章通过案例研究清晰地展现了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机制及效果:中央环保督察首先通过政治压力传导促使地方政府给案例企业带来了直接的、力度空前的监管压力;又通过发动群众力量给案例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监督压力和间接的监管压力;再通过引导媒体注意力给案例企业带来了直接的舆论压力和间接的监管压力、经济压力;最后中央环保督察的启动也会直接引起资本市场的股价波动,给案例企业带来经济压力。这一套多方联动、有效协同的压力体系最终促使案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数量显著增加且质量显著提升。这一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央环保督察的运行机制,拓展治理体系的理论研究,还有助于掌握运行机制中不同角色的作用及有效性边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鸿儒 陈思丞
官员更替作为中央政府“隐性治理”的重要工具,其对地方环境监管实施的影响亟待实证研究。文章基于南方A省2011~2018年18945家民营企业样本数据,定量分析了近年来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官员更替制度对辖区内民营企业污染排放规模的影响,并利用中央环保督察的准自然实验探讨了中央政府的信号机制对于官员更替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近年来官员更替制度对于加强地方环境监管实施、减轻企业排污具有积极作用。在中央政府借助环保督察传递明确的环境治理信号后,官员更替对民营企业污染排放的抑制程度将进一步加强。文章揭示了官员更替制度作为环境治理工具的内在影响机制,并强调具有明确信号机制的中央环保督察是优化“环境监管分权+官员更替”设计的有效制度安排。本文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动环境监管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琪 王佳敏
基于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变化和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双重背景,以2012—2021年中国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提高环保投资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政商关系健康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更显著;相比于首轮环保督察,“回头看”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更强;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短期金融资产上。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最终能够提升企业的主业业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孔东民 韦咏曦 季绵绵
企业作为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环保部门的密切关注。基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保费改税政策,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税收政策角度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环保费改税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保费改税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且通过生产成本、环境监管强度、环境责任履行情况三方面进行传导;特别地,该政策对轻污染企业、非国有企业、中东部地区企业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而对中高污染企业、国有企业、西部地区企业影响不明显。上述结果表明环保费改税政策仍需进一步改进,从而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并实现企业的绿色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亮 王钰
绿色金融是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环保基金为研究视角,选取了中国2010—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环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中央环保督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环保基金持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2)中央环保督察强化了环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3)环保基金持股可以增强高管环保意识、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4)环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大规模企业、非污染企业和高经营性现金流的企业中更显著。本文从环保基金投资者的视角丰富了绿色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拓展了企业参与绿色治理的相关研究,同时对我国经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环保基金持股 中央环保督察 绿色创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勋 陈曦
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安排,中央环保督察致力于强化地方政府部门权责与引导企业环境保护行为,选取2014—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中央环保督察、地方政府竞争与企业环保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相较于其他类型企业,中央环保督察能够有效促进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并且形成一定的持续机制,但其效果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减弱。(2)当地方政府竞争程度较低时,中央环保督察的正面效应显著增强,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环保投资水平。(3)非国有企业和高度行业竞争企业受中央环保督察的影响更大,中央环保督察的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出逐渐减弱的阶梯型转变。有鉴于此,提出建立环保督察长效机制、强化地方环境治理责任,规范地方政府竞争秩序、优化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增强环保督查结果运用、高效落实环境政策导向的建议,来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蕊 叶艳艳
中央环保督察作为中央督促地方履行环保职责和执行环境政策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以2012—2019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多期DID模型考察实施中央环保督察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央环保督察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环境绩效。(2)中央环保督察主要通过强化地方政府环境监管力度和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来提升企业环境绩效。(3)良好的外部环境——城市绿色金融水平、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师关注度和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能强化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正向影响。(4)中央环保督察环境治理效应因企业产权性质、污染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对中央环保督察政策的实施反应更为敏感,企业环境绩效提升更显著;而在国有企业内部,地方国企对中央环保督察政策的反应比中央国企更为敏感;相比于非重污染企业,中央环保督察对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唐勇军 夏丽
以2011—2016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环保投入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以及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环保投入与企业价值呈U型曲线关系,随着环保投入的增加,企业价值先减少后增加,且目前更多地表现为环保投入的价值减损效应。高质量的环境信息披露能够缓和环保投入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使U型曲线更平缓,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升U型曲线的整体水平;此外,在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较高时,企业需要更多的环保投入才能实现环保投入的价值增值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琪 王佳敏
中央环保督察是近年来我国环保领域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不仅有利于提高环境治理效力,而且也会对微观企业的资源配置决策产生影响。基于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过度金融化具有抑制作用。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提高企业绿色投资进而会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高、高管无公职经历的企业以及处在公众环境关注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更强。经济后果检验表明,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提升了企业绩效。研究结论探析了宏观环境政策对微观企业资源配置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对实现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谌仁俊 肖庆兰 兰受卿 刘嘉琪
探讨极具中国环境治理特色的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对中国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使用2014-2017年中国上市工业企业季度数据,试图回答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中央环保督察能通过创新驱动改善上市工业企业绩效,且在督察后仍保持显著正效应。同时,中央环保督察对大气污染密集型企业的提升作用比水污染密集型企业更大,对最后一批接受督察、地方环境规制较强地区,以及高税负、中央和地方国有、大规模的上市工业企业,存在创新驱动的企业绩效改善。因此,想要使中央环保督察全方位激发企业创新并提升绩效,需要针对不同企业采取差异化措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洁琼 赵海峰
不同于常规的环境规制政策,中央环保督察因具有运动式治理特征,对被督察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值得研究。为探究中央环保督察何时起效,本文致力于中央环保督察的时滞效应研究,采用2012—2019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央环保督察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时滞效应及其相关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央环保督察的效果存在时滞效应,且对不同类型污染物减排的时滞效应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异质性;(2)中西部地区城市具有明显的运动式应对特征,中央环保督察对中西部城市的气体污染物影响呈“U”型;(3)中央环保督察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不同污染物起效时间不同。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晓燕 吕昕雨
在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创新环境规制政策是解决环境和经济矛盾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4―2019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检验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对重污染企业异质性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应用情境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能够显著提升试点地区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但是企业绿色创新仅体现为策略性行为,且其促进效应具有滞后性;中央环保督察的绿色创新效应仅在“回头看”地区企业、大型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中显著;环保投资是中央环保督察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重要渠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再凌 刘瑞
在环保督查风暴席卷全国的背景下,以环保督查中典型案件辉丰生物为例,主要分析了两次环保督查前后不同外部压力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监管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两次环保督查下辉丰生物面临着四种相同的外部压力,即社会公众、媒体、地方政府和中央环保部门。外部压力在第一次环保督查中几乎失效,而第二次督查却充分发挥了监管效应。进一步探究发现,地方政府是外部压力传导机制的枢纽,而地方政府社会职能缺失是导致监管失效的根源。研究结果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领域的研究做出了有益的补充,为充分发挥外部压力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中的监管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外部压力 环保督查 环境信息披露 监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海峰 李世媛 巫昭伟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作为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它使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为制造业企业走自主转型之路提供契机。本文在分析该制度施行过程的基础上,借助2012—2018年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年度数据,利用多期倍差法探究中央环保督察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整体上通过促进市场化进程推动了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随着督察批次的推进,该制度对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影响加深,其对东部地区、大规模、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改善作用明显显著。最后针对以上结论给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