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85)
2023(20959)
2022(17868)
2021(16599)
2020(13878)
2019(31811)
2018(30886)
2017(58656)
2016(31897)
2015(35838)
2014(35383)
2013(34948)
2012(31911)
2011(28808)
2010(28534)
2009(26429)
2008(25931)
2007(22225)
2006(19335)
2005(16951)
作者
(92605)
(77132)
(76463)
(72691)
(48990)
(36865)
(34641)
(30234)
(29395)
(27167)
(26203)
(26004)
(24521)
(24179)
(23795)
(23778)
(23001)
(22870)
(22163)
(22065)
(19035)
(18880)
(18653)
(17470)
(17245)
(17062)
(16922)
(16774)
(15474)
(15145)
学科
(126918)
经济(126743)
管理(93996)
(86546)
(71413)
企业(71413)
方法(59128)
数学(52032)
数学方法(51401)
中国(37089)
(34988)
(33796)
业经(27807)
(27192)
(26538)
(24775)
贸易(24760)
(24073)
地方(23872)
农业(22465)
(21556)
财务(21474)
财务管理(21423)
环境(20347)
企业财务(20326)
(20146)
银行(20076)
理论(19704)
(19477)
金融(19472)
机构
大学(456290)
学院(451511)
(183756)
经济(179993)
管理(175744)
研究(154827)
理学(153167)
理学院(151416)
管理学(148709)
管理学院(147889)
中国(115747)
(97003)
科学(95979)
(85092)
(77106)
(76800)
研究所(70601)
业大(70063)
中心(69820)
财经(68505)
(64032)
(62564)
北京(60932)
农业(60564)
(58469)
师范(57792)
经济学(56724)
(56576)
(51336)
财经大学(51273)
基金
项目(316008)
科学(248542)
基金(231733)
研究(225419)
(204556)
国家(202929)
科学基金(173588)
社会(144681)
社会科(137210)
社会科学(137177)
基金项目(122226)
(120704)
自然(113930)
自然科(111295)
自然科学(111263)
自然科学基金(109276)
教育(103707)
(103212)
资助(95446)
编号(89174)
成果(71905)
重点(71347)
(70080)
(66447)
(65192)
课题(61697)
创新(61054)
国家社会(60777)
科研(60767)
教育部(60091)
期刊
(192285)
经济(192285)
研究(132106)
中国(84912)
学报(77338)
(68927)
科学(68812)
(65004)
管理(63206)
大学(58710)
学学(55565)
农业(47043)
教育(46319)
(37846)
金融(37846)
技术(36927)
财经(33585)
经济研究(32091)
业经(30398)
(28791)
问题(26281)
(24765)
(22547)
科技(21803)
(20852)
技术经济(20414)
统计(20389)
图书(20188)
理论(20038)
业大(19857)
共检索到652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王宇  胡宗义  
中国生态环境监管历经"督查"到"督察"的制度转变,为探究国家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效果、演变逻辑及启示提供了绝佳契机。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对中央环保督察前后进行评估,利用中国311个地级行政单位日度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央环保督察的两个阶段都能够对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显著作用,中央环保督察结束后,首轮督察和第二轮督察存在短期的持续性。中央环保督察存在溢出效应,同时在城市类型、地理区位、人口结构和污染程度等异质性方面首轮环保督察和第二轮环保督察都出现了显著的特征,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本文的研究为确立中央环保督察的重点区域、规划中央环保督察的合理框架以及实现生态文明的相关政策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洁琼   赵海峰  
不同于常规的环境规制政策,中央环保督察因具有运动式治理特征,对被督察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值得研究。为探究中央环保督察何时起效,本文致力于中央环保督察的时滞效应研究,采用2012—2019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央环保督察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时滞效应及其相关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央环保督察的效果存在时滞效应,且对不同类型污染物减排的时滞效应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异质性;(2)中西部地区城市具有明显的运动式应对特征,中央环保督察对中西部城市的气体污染物影响呈“U”型;(3)中央环保督察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不同污染物起效时间不同。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海嵩  
中央环保督察作为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扭转了传统科层治理逻辑在问责机制上的不足。基于丰富的督察问责实践,对中央环保督察问责的制度绩效进行量化评价,有助于总结和发现督察问责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效能。通过权威的公开渠道全面获取中央环保督察问责数据,运用实证方法评估督察问责成效、挖掘深层次规律,可以发现:环保督察问责的科学化水平逐步提高;影响环保督察问责实效的因素具有复杂性;环保督察问责效力的持续性还可进一步提升。在编纂环境法典的时代背景中,我国环保督察问责制度应在规范化和持续性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从而更好地发挥预期功效,推进环境法的体系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邓辉  甘天琦  涂正革  
本文从官员震慑、企业惩罚和社会动员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央环保督察(CSEP)的现实效果与路径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CSEP "立竿见影"地改善了中国大气质量,高度集权式的环境执法抑制了本地和邻近地区的污染排放,且具有显著的长期效果,"回头看"政策强化了治理成效。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强有力的行政管制是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CSEP制度"抓住主要矛盾、盯住少数关键"的治理模式初见成效,但制度化和法治化道路仍需探索和完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晓博  马天明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中央适时实施了中央环保督察政策。有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中央环保督察的效果进行研究,得出了近乎两极化的结论。从国家治理的视角研究中央环保督察的运行逻辑,收集试点督察和第一批环保督察的样本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和断点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央环保督察效果显著,但效果持续性较弱。这是中央环保督察高运行成本和高运行效益的必然结果,不能对其政策经验进行简单肯定或否定。中央环保督察是对常规型环境治理机制本身的一种"治理",是平衡经济领域的强激励和环境领域的弱激励的重要工具,是重要的国家治理手段。同时,应认识到其高成本的局限性,逐步从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鼓励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着手,从根本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薛苏亚  
基于中国30个省份月度宏观工业经济数据,从工业经济“质”和“量”两个维度,采用事件分析法,研究中央环保督察对工业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来看,中央环保督察使得工业经济的“量”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且对工业经济的“质”没有显著的影响;长期来看,中央环保督察对工业经济“量”的影响不显著,但降低了单位能耗提升了工业经济的“质”。首轮环保督察助推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了钢铁等高污染产品产能,“回头看”使得工业经济效率得到了提升。中央环保督察提升了工业发展质量,且首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各自发挥了效用,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伟  
本文以2014—2020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央环保督察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中央环保督查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环保督察能改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且在督察后仍保持显著的正效应。更重要的是,内部控制是中央环保督察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中介变量,在中央环保督察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之间发挥中介传导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刚  鲁逸楠  贺琛  
中央环保督察不仅影响企业行为,还具有重要的外溢效应。本文以2013—2018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多期DID模型考察中央环保督察政策实施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央环保督察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审计费用,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中央环保督察主要通过提高审计师时间投入和风险溢价而提高审计费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内部控制、分析师跟踪及外部机构持股能够显著降低中央环保督察对审计收费的关系强度。本文的研究将中央环保督察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联系起来,丰富了环境规制经济后果和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全面理解中央环保督察的治理效应和注册会计师环境决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参考,也为进一步发挥环保督察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鸿儒  陈思丞  
官员更替作为中央政府“隐性治理”的重要工具,其对地方环境监管实施的影响亟待实证研究。文章基于南方A省2011~2018年18945家民营企业样本数据,定量分析了近年来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官员更替制度对辖区内民营企业污染排放规模的影响,并利用中央环保督察的准自然实验探讨了中央政府的信号机制对于官员更替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近年来官员更替制度对于加强地方环境监管实施、减轻企业排污具有积极作用。在中央政府借助环保督察传递明确的环境治理信号后,官员更替对民营企业污染排放的抑制程度将进一步加强。文章揭示了官员更替制度作为环境治理工具的内在影响机制,并强调具有明确信号机制的中央环保督察是优化“环境监管分权+官员更替”设计的有效制度安排。本文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动环境监管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尚宏博  
2006年,我国正式组建了几大区域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进一步充实了环境行政管理中的监督环节,使国家的环境行政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5年多来,区域环保督查工作在促进地方执行国家环境法规政策、推动解决跨区域环境问题、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当前环保督查制度的也具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包括提升区域督查机构的性质和职能、加强督查机构的督促职能、进一步明确督查对象等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寇坡  韩颖  石俊国  
中央环保督察对环境的改善效果备受肯定,但是这种改善效果的持续性却受到质疑。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本文构建了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的动态复制系统,探究中央环保督察压力下空气质量改善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空气质量的改善可能来自于地方政府无差别的关停污染企业;中央政府一味地加大对地方政府环保失职的惩罚,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采取一刀切式的"懒政"、"怠政"行为;辖区的初始污染水平、管制成本均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地方政府一刀切行为是多因素驱动的结果,中央政府应协调各方力量,理性决策,推动中央环保督察的良性运行。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史亚东  
地方政府是环境治理的重要行为主体,其环保支出行为不仅取决于地区发展理念和发展状况,而且受到地方政府间竞争关系的影响以及上级政府和公众的监督。基于环境关键词的网络搜索评价公众环境关心程度,并以首轮中央环保督察为准自然实验,采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对2012—2018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样本的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的环保支出强度(环保财政支出占财政一般支出预算的比重)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地方政府的环保支出行为存在相互模仿的竞争效应;公众环境关心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公众环境关心程度的提高不仅可以促进本地环保财政支出强度的增加,而且可以促进地理位置邻近、污染排放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地区的环保财政支出强度提升;中央环保督察在提升地方环保财政支出强度上的政策效应不显著,但其对官员问责产生的督察压力会显著促进地方政府环保支出强度的提高。因此,在环境治理中应加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协同互动关系,通过“自上而下”的上级考核与督察和“自下而上”的公众诉求与监督促进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改善。一方面,要重视公众的环境偏好及其社会监督作用,并利用其空间溢出效应发挥典型示范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中央环保督察制度,通过严格问责与有效激励相结合更好地促进地方政府履行环保责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彦博  李想  
本文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中央环保督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显著地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该结论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反事实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央环保督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中存在技术创新效应;督察行动显著促进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但非国有企业对中央环保督察的敏感性更高;在督察行动中不存在模仿效应,但政策效果在东、中、西3个地区呈现异质格局。中央环保督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政策效果不具有长期性,因此,需要确立中央环保督察的常态化机制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海峰  李世媛  巫昭伟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作为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它使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为制造业企业走自主转型之路提供契机。本文在分析该制度施行过程的基础上,借助2012—2018年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年度数据,利用多期倍差法探究中央环保督察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整体上通过促进市场化进程推动了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随着督察批次的推进,该制度对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影响加深,其对东部地区、大规模、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改善作用明显显著。最后针对以上结论给出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琪   王佳敏  
基于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变化和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双重背景,以2012—2021年中国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提高环保投资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政商关系健康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更显著;相比于首轮环保督察,“回头看”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更强;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短期金融资产上。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最终能够提升企业的主业业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