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8)
2023(8071)
2022(6793)
2021(6215)
2020(5189)
2019(12014)
2018(11320)
2017(22607)
2016(11661)
2015(12525)
2014(12091)
2013(12103)
2012(11406)
2011(10044)
2010(10237)
2009(9326)
2008(8981)
2007(8105)
2006(7143)
2005(6513)
作者
(31232)
(25964)
(25900)
(25064)
(16631)
(12427)
(11876)
(10113)
(9973)
(9430)
(8820)
(8624)
(8372)
(8320)
(8245)
(8005)
(7746)
(7502)
(7444)
(7308)
(6634)
(6461)
(6151)
(5961)
(5790)
(5696)
(5684)
(5477)
(5277)
(5121)
学科
(55472)
经济(55418)
管理(34008)
(32940)
(27516)
企业(27516)
方法(19113)
地方(16133)
数学(15669)
数学方法(15515)
(15357)
中国(15000)
(14788)
业经(14048)
(11375)
产业(10586)
农业(9973)
(9578)
贸易(9570)
(9396)
(9218)
技术(9024)
(9018)
地方经济(8885)
(7866)
金融(7865)
财政(7520)
体制(7491)
(7478)
(7470)
机构
学院(161350)
大学(161243)
(74650)
经济(73475)
管理(63497)
研究(56869)
理学(54997)
理学院(54401)
管理学(53721)
管理学院(53390)
中国(42250)
(36299)
(33577)
科学(31440)
财经(27828)
(27373)
中心(25656)
(25300)
(24480)
研究所(24477)
经济学(24154)
(23127)
经济学院(21990)
(21096)
(21050)
师范(20914)
北京(20841)
财经大学(20740)
业大(20640)
(19393)
基金
项目(110451)
科学(89019)
研究(84400)
基金(81864)
(70738)
国家(70198)
科学基金(60828)
社会(56996)
社会科(54386)
社会科学(54376)
基金项目(43176)
(42378)
教育(37178)
自然(36137)
自然科(35356)
自然科学(35348)
(35332)
自然科学基金(34762)
编号(32600)
资助(31926)
成果(26986)
(26170)
重点(25278)
(25111)
国家社会(24844)
(23858)
课题(22600)
(22526)
创新(22204)
教育部(22189)
期刊
(84820)
经济(84820)
研究(53282)
中国(33660)
(28235)
管理(25043)
学报(22300)
科学(21993)
(21526)
大学(17964)
学学(16847)
教育(16184)
经济研究(14958)
(14711)
金融(14711)
财经(14321)
农业(14256)
业经(14172)
技术(12957)
(12671)
问题(11555)
(9404)
技术经济(8371)
商业(8094)
世界(7749)
(7705)
现代(7627)
国际(7528)
科技(7527)
经济管理(7294)
共检索到247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业强  李豫  
中央环保督察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环境规制手段,有效解决了单一环境规制政策效率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打破传统环境规制下环境整治“治标不治本”的现象。但在改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中央环保督察能否有效“倒逼”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利用地级市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下,探讨中央环保督察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考虑和考虑地方政府竞争的情况下,中央环保督察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中央环保督察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之间存在“逐顶竞争”机制;3)技术创新路径和产业选择路径均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且技术创新路径推动地方政府形成“逐顶竞争”;4)中央环保督察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对产业结构升级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在东部地区形成地方政府“逐顶竞争”机制,中部地区形成差异化竞争机制,西部和东北地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尚不存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业强  李豫  
中央环保督察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环境规制手段,有效解决了单一环境规制政策效率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打破传统环境规制下环境整治“治标不治本”的现象。但在改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中央环保督察能否有效“倒逼”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利用地级市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下,探讨中央环保督察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考虑和考虑地方政府竞争的情况下,中央环保督察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中央环保督察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之间存在“逐顶竞争”机制;3)技术创新路径和产业选择路径均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且技术创新路径推动地方政府形成“逐顶竞争”;4)中央环保督察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对产业结构升级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在东部地区形成地方政府“逐顶竞争”机制,中部地区形成差异化竞争机制,西部和东北地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尚不存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勋  陈曦  
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安排,中央环保督察致力于强化地方政府部门权责与引导企业环境保护行为,选取2014—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中央环保督察、地方政府竞争与企业环保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相较于其他类型企业,中央环保督察能够有效促进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并且形成一定的持续机制,但其效果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减弱。(2)当地方政府竞争程度较低时,中央环保督察的正面效应显著增强,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环保投资水平。(3)非国有企业和高度行业竞争企业受中央环保督察的影响更大,中央环保督察的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出逐渐减弱的阶梯型转变。有鉴于此,提出建立环保督察长效机制、强化地方环境治理责任,规范地方政府竞争秩序、优化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增强环保督查结果运用、高效落实环境政策导向的建议,来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满凤  程思佳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放缓与环境治理加速的双重考验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中国31个省份2005—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碳排放权交易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净效应。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对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抑制作用;碳排放权交易通过提升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和推进地区产业演进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无法优化地区产出结构,也不能有效促进投入结构与产出结构的耦合,因而不能有效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由于市场化水平和资源禀赋的差异,碳排放权交易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其促进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用却有限;碳排放权交易迫使试点地区部分污染企业向邻近省份转移,还吸引了邻近省份相关产业更多的资本和人才等优质资源,短期内不利于邻近省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市场机制的碳排放权交易为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中国应更加积极地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倒逼企业低碳转型,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祥  曹佳斌  
本文基于105市2009-2013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商业/住宅地价与工业地价的差距越大,城市工业产出的增长速度越快。其原因在于,我国地方政府在以土地为政策工具推动本地发展的过程中普遍采取"两手"供地策略,即一方面通过压低工业地价尽可能多地吸引工业企业入驻当地,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另一方面,工业部门的扩张带来城市商业活动及人口规模的增加,对商住用地的需求随之上升,此时,政府抬高商住用地价格以实现土地财政收入最大化。本文还发现,两手供地策略对城市工业部门的正向效应在高行政级别城市中更为明显;这种策略的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祥  曹佳斌  
本文基于105市2009-2013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商业/住宅地价与工业地价的差距越大,城市工业产出的增长速度越快。其原因在于,我国地方政府在以土地为政策工具推动本地发展的过程中普遍采取"两手"供地策略,即一方面通过压低工业地价尽可能多地吸引工业企业入驻当地,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另一方面,工业部门的扩张带来城市商业活动及人口规模的增加,对商住用地的需求随之上升,此时,政府抬高商住用地价格以实现土地财政收入最大化。本文还发现,两手供地策略对城市工业部门的正向效应在高行政级别城市中更为明显;这种策略的存在可能导致基于市场力量驱动的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过程受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寇坡  韩颖  石俊国  
中央环保督察对环境的改善效果备受肯定,但是这种改善效果的持续性却受到质疑。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本文构建了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的动态复制系统,探究中央环保督察压力下空气质量改善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空气质量的改善可能来自于地方政府无差别的关停污染企业;中央政府一味地加大对地方政府环保失职的惩罚,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采取一刀切式的"懒政"、"怠政"行为;辖区的初始污染水平、管制成本均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地方政府一刀切行为是多因素驱动的结果,中央政府应协调各方力量,理性决策,推动中央环保督察的良性运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宁  施本植  刘明  
在理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6年中国24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论如下:整体来看,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不仅可以直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还会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就总效应而言,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仍抑制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稳健性检验支持以上观点;分地区、城市规模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中等城市、小城市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均能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大城市地方政府绝对竞争与相对竞争未能通过引致产业结构的工业化来抑制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坚  
运用中部地区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金融发展的角度,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地方政府为了赢得"GDP竞赛",需要通过金融部门的发展来调动区域内的资源,这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各省金融业的发展。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其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有助于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地方政府对金融部门干预的负面影响已越来越大,这可能会影响到金融部门服务地区经济的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广亮  冉启英  赵蓉  苏旭峰  
基于我国2007—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面板模型考察地方政府经济竞争、生态竞争以及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并以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考察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经济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生态竞争和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2)中介效应表明存在着“地方政府竞争—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传导机制,经济竞争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间接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竞争和服务竞争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尚植  
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财政竞争的研究文献,全面认识了财政竞争和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经济学本质。通过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分析,发现如果中央政府能够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并不会导致公共支出结构的扭曲。所以说,制度缺失是导致财政竞争无法有效实施的真正原因。为了纠正地方政府财政竞争所带来的公共支出结构扭曲,中央政府应该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以保证财政竞争的有效实施,而不是片面地反对财政竞争,因为财政竞争在本质上是一个中性概念。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庞明礼  
现有的文献并没有严格区分地方政府竞争的约束条件和激励要素,而是笼统地表述为"影响因素",而且往往过于注重经济因素的影响,并把"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竞争"看作是一个公理性的结论。这对于明晰地方政府竞争的内在机理以及规范研究极为不利。约束条件包括宪法秩序的变化、意识形态的松动、分权化改革以及要素、产品甚至企业的跨区域流动性;激励要素包括地区经济的发展、权力中心的认可、辖区居民的支持以及自身利益的强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燕武  王俊海  
首先利用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理论框架,揭示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之间的关系,认为在单一的中央政府依托相对绩效考核的晋升激励假设下,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会采取模仿战略来最大化自身利益,进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而放松假设后,地方政府的行为将出现分化。接下来,本文根据1999—2007年中国省际间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变动情况,对理论推导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近年来导致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的关键因素并非地区间相对绩效竞争的结果,而是由GDP增长率等绝对绩效指标带来的晋升激励扭曲。此外,地方政府追求财政收益控制权的行为,将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柯蕴颖  王光辉  刘勇  
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19大城市群20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评估了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一体化不仅提高了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层次化水平,也促进了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城市群一体化通过分类选择效应促进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通过技术升级效应、区域分工效应促进外围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且外围城市主要依靠中心城市的带动而发展,其产业升级路径属于一种“依赖型”路径;城市群一体化的影响效应符合距离衰减规律,与中心城市的地理距离、制度距离和产业结构距离越大的外围城市受到的政策效应越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树鑫   史传林  
中国式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税收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发展地区经济,又会招致治理挑战。鉴于当前厘清财政纵向失衡与地方税收竞争的逻辑关系富有意义,本文从理论上推演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税收竞争的作用机理。实证研究发现:现阶段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税收竞争整体上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并能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财政纵向失衡不仅能通过加重地方财政压力来间接促进地方税收竞争,同样也能通过削弱地方征税努力来间接促进地方税收竞争,但从效应强弱来看,前者不如后者;在异质性方面,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税收竞争的促进效应仅在政商关系较为健康的地区显著,在政商关系不太健康的地区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