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9)
- 2023(12225)
- 2022(10620)
- 2021(9804)
- 2020(7937)
- 2019(18384)
- 2018(18040)
- 2017(34788)
- 2016(18911)
- 2015(21061)
- 2014(20922)
- 2013(20720)
- 2012(18914)
- 2011(16908)
- 2010(16706)
- 2009(15032)
- 2008(14473)
- 2007(12333)
- 2006(10711)
- 2005(9090)
- 学科
- 济(75868)
- 经济(75782)
- 管理(58270)
- 业(51011)
- 企(42780)
- 企业(42780)
- 方法(35968)
- 数学(31192)
- 数学方法(30874)
- 中国(21772)
- 财(19088)
- 农(18672)
- 地方(17094)
- 学(16961)
- 环境(16944)
- 业经(16508)
- 划(12972)
- 理论(12701)
- 农业(12681)
- 贸(12628)
- 贸易(12620)
- 和(12488)
- 务(12348)
- 财务(12287)
- 财务管理(12261)
- 易(12202)
- 技术(11917)
- 制(11768)
- 企业财务(11687)
- 教育(9862)
- 机构
- 大学(268404)
- 学院(265720)
- 管理(110200)
- 济(103864)
- 经济(101442)
- 理学(96844)
- 理学院(95783)
- 管理学(94256)
- 管理学院(93779)
- 研究(86360)
- 中国(61737)
- 京(56962)
- 科学(54837)
- 财(46293)
- 所(41918)
- 业大(40015)
- 农(39542)
- 中心(39016)
- 研究所(38595)
- 财经(38254)
- 江(36693)
- 范(35602)
- 北京(35599)
- 师范(35314)
- 经(34908)
- 院(32389)
- 农业(31017)
- 经济学(30963)
- 州(30340)
- 师范大学(28934)
- 基金
- 项目(192913)
- 科学(152550)
- 基金(141140)
- 研究(140109)
- 家(122776)
- 国家(121789)
- 科学基金(105862)
- 社会(89352)
- 社会科(84810)
- 社会科学(84788)
- 基金项目(76070)
- 省(74446)
- 自然(69532)
- 自然科(67893)
- 自然科学(67881)
- 自然科学基金(66623)
- 教育(63480)
- 划(62866)
- 资助(57220)
- 编号(56597)
- 成果(44416)
- 重点(42506)
- 部(42177)
- 发(40523)
- 创(39639)
- 课题(38159)
- 创新(36921)
- 国家社会(36872)
- 科研(36654)
- 教育部(36272)
- 期刊
- 济(106913)
- 经济(106913)
- 研究(77478)
- 中国(45450)
- 学报(41800)
- 科学(38673)
- 管理(37917)
- 农(34615)
- 财(33566)
- 大学(31590)
- 学学(29683)
- 教育(28446)
- 农业(24677)
- 技术(21837)
- 融(18193)
- 金融(18193)
- 财经(17723)
- 业经(17510)
- 经济研究(17033)
- 问题(15561)
- 图书(15065)
- 经(15002)
- 科技(13308)
- 理论(13258)
- 资源(12743)
- 技术经济(12500)
- 实践(12376)
- 践(12376)
- 现代(12306)
- 业(12198)
共检索到369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洁琼 赵海峰
不同于常规的环境规制政策,中央环保督察因具有运动式治理特征,对被督察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值得研究。为探究中央环保督察何时起效,本文致力于中央环保督察的时滞效应研究,采用2012—2019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央环保督察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时滞效应及其相关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央环保督察的效果存在时滞效应,且对不同类型污染物减排的时滞效应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异质性;(2)中西部地区城市具有明显的运动式应对特征,中央环保督察对中西部城市的气体污染物影响呈“U”型;(3)中央环保督察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不同污染物起效时间不同。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伟
本文以2014—2020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央环保督察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中央环保督查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环保督察能改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且在督察后仍保持显著的正效应。更重要的是,内部控制是中央环保督察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中介变量,在中央环保督察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之间发挥中介传导效应。
关键词:
中央环保督察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王宇 胡宗义
中国生态环境监管历经"督查"到"督察"的制度转变,为探究国家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效果、演变逻辑及启示提供了绝佳契机。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对中央环保督察前后进行评估,利用中国311个地级行政单位日度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央环保督察的两个阶段都能够对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显著作用,中央环保督察结束后,首轮督察和第二轮督察存在短期的持续性。中央环保督察存在溢出效应,同时在城市类型、地理区位、人口结构和污染程度等异质性方面首轮环保督察和第二轮环保督察都出现了显著的特征,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本文的研究为确立中央环保督察的重点区域、规划中央环保督察的合理框架以及实现生态文明的相关政策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薛苏亚
基于中国30个省份月度宏观工业经济数据,从工业经济“质”和“量”两个维度,采用事件分析法,研究中央环保督察对工业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来看,中央环保督察使得工业经济的“量”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且对工业经济的“质”没有显著的影响;长期来看,中央环保督察对工业经济“量”的影响不显著,但降低了单位能耗提升了工业经济的“质”。首轮环保督察助推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了钢铁等高污染产品产能,“回头看”使得工业经济效率得到了提升。中央环保督察提升了工业发展质量,且首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各自发挥了效用,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沂 冯皓月 陈晓兰
2016年我国实施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政策,督察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干部绩效考核和晋升,对地方政府形成了较强的震慑效应。在督察期间,地方政府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对空气污染产生了短期影响。本文将2016—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信息和中国地市日度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匹配,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被督察地市产生了震慑效应:督察组进驻时,被督察地市PM2.5浓度相较进驻前下降了19.34%;督察组离开时,PM2.5浓度上升了18.13%。中央环保督察对同省邻近非督察地市也产生了近邻震慑效应,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发现督察期间同省邻近非督察地市PM2.5浓度也下降了5.92%。同省邻近非督察地市空气质量的改善通过溢出效应又进一步提高了被督察地市的空气质量。而被督察地市的省外邻近非督察地市的空气质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市主要领导的晋升激励、在任时间以及本地联系都会影响地方政府应对环保督察的污染治理策略。基于此,本文从完善我国未来环境监管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晓博 马天明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中央适时实施了中央环保督察政策。有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中央环保督察的效果进行研究,得出了近乎两极化的结论。从国家治理的视角研究中央环保督察的运行逻辑,收集试点督察和第一批环保督察的样本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和断点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央环保督察效果显著,但效果持续性较弱。这是中央环保督察高运行成本和高运行效益的必然结果,不能对其政策经验进行简单肯定或否定。中央环保督察是对常规型环境治理机制本身的一种"治理",是平衡经济领域的强激励和环境领域的弱激励的重要工具,是重要的国家治理手段。同时,应认识到其高成本的局限性,逐步从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鼓励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着手,从根本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寇坡 韩颖 石俊国
中央环保督察对环境的改善效果备受肯定,但是这种改善效果的持续性却受到质疑。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本文构建了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的动态复制系统,探究中央环保督察压力下空气质量改善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空气质量的改善可能来自于地方政府无差别的关停污染企业;中央政府一味地加大对地方政府环保失职的惩罚,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采取一刀切式的"懒政"、"怠政"行为;辖区的初始污染水平、管制成本均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地方政府一刀切行为是多因素驱动的结果,中央政府应协调各方力量,理性决策,推动中央环保督察的良性运行。
关键词:
中央环保督察 地方政府 污染企业 一刀切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海嵩
中央环保督察作为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扭转了传统科层治理逻辑在问责机制上的不足。基于丰富的督察问责实践,对中央环保督察问责的制度绩效进行量化评价,有助于总结和发现督察问责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效能。通过权威的公开渠道全面获取中央环保督察问责数据,运用实证方法评估督察问责成效、挖掘深层次规律,可以发现:环保督察问责的科学化水平逐步提高;影响环保督察问责实效的因素具有复杂性;环保督察问责效力的持续性还可进一步提升。在编纂环境法典的时代背景中,我国环保督察问责制度应在规范化和持续性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从而更好地发挥预期功效,推进环境法的体系化。
关键词:
环保督察 环境责任 制度绩效 环境法典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刚 鲁逸楠 贺琛
中央环保督察不仅影响企业行为,还具有重要的外溢效应。本文以2013—2018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多期DID模型考察中央环保督察政策实施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央环保督察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审计费用,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中央环保督察主要通过提高审计师时间投入和风险溢价而提高审计费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内部控制、分析师跟踪及外部机构持股能够显著降低中央环保督察对审计收费的关系强度。本文的研究将中央环保督察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联系起来,丰富了环境规制经济后果和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全面理解中央环保督察的治理效应和注册会计师环境决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参考,也为进一步发挥环保督察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琪 王佳敏
基于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变化和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双重背景,以2012—2021年中国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提高环保投资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政商关系健康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更显著;相比于首轮环保督察,“回头看”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更强;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短期金融资产上。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最终能够提升企业的主业业绩。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邓辉 甘天琦 涂正革
本文从官员震慑、企业惩罚和社会动员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央环保督察(CSEP)的现实效果与路径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CSEP "立竿见影"地改善了中国大气质量,高度集权式的环境执法抑制了本地和邻近地区的污染排放,且具有显著的长期效果,"回头看"政策强化了治理成效。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强有力的行政管制是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CSEP制度"抓住主要矛盾、盯住少数关键"的治理模式初见成效,但制度化和法治化道路仍需探索和完善。
关键词:
中国环境治理 中央环保督察 大气质量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全 张凯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硬约束下,中央不断提升环保因素在地方政府激励与惩戒机制中的影响权重,中央环保督察制度成为新常态下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之举。我们以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这一准自然实验作为研究样本,从金融市场反应与空气污染治理成效的视角,探究其政策效力。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对中央环保督察的反应显著为负;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政治优待”预期,随着环保督察行动的不断深入而被逐步打破;对于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未达到80%的城市,“回头看”阶段相比于督察阶段更有效地降低了空气污染物;分地域来看,中央环保督察在北方地区的政策效力更具持续性,但在南方、西北地区的结果并不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彦博 李想
本文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中央环保督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显著地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该结论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反事实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央环保督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中存在技术创新效应;督察行动显著促进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但非国有企业对中央环保督察的敏感性更高;在督察行动中不存在模仿效应,但政策效果在东、中、西3个地区呈现异质格局。中央环保督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政策效果不具有长期性,因此,需要确立中央环保督察的常态化机制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亮 王钰
绿色金融是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环保基金为研究视角,选取了中国2010—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环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中央环保督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环保基金持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2)中央环保督察强化了环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3)环保基金持股可以增强高管环保意识、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4)环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大规模企业、非污染企业和高经营性现金流的企业中更显著。本文从环保基金投资者的视角丰富了绿色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拓展了企业参与绿色治理的相关研究,同时对我国经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环保基金持股 中央环保督察 绿色创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勋 陈曦
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安排,中央环保督察致力于强化地方政府部门权责与引导企业环境保护行为,选取2014—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中央环保督察、地方政府竞争与企业环保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相较于其他类型企业,中央环保督察能够有效促进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并且形成一定的持续机制,但其效果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减弱。(2)当地方政府竞争程度较低时,中央环保督察的正面效应显著增强,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环保投资水平。(3)非国有企业和高度行业竞争企业受中央环保督察的影响更大,中央环保督察的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出逐渐减弱的阶梯型转变。有鉴于此,提出建立环保督察长效机制、强化地方环境治理责任,规范地方政府竞争秩序、优化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增强环保督查结果运用、高效落实环境政策导向的建议,来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