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0)
- 2023(12000)
- 2022(9861)
- 2021(8976)
- 2020(7663)
- 2019(17112)
- 2018(16686)
- 2017(33367)
- 2016(18074)
- 2015(19855)
- 2014(19629)
- 2013(19649)
- 2012(18187)
- 2011(16040)
- 2010(16551)
- 2009(15507)
- 2008(15853)
- 2007(14230)
- 2006(12580)
- 2005(11528)
- 学科
- 业(87426)
- 济(85475)
- 经济(85382)
- 企(80037)
- 企业(80037)
- 管理(71822)
- 方法(41435)
- 数学(33371)
- 数学方法(33077)
- 财(30568)
- 业经(28521)
- 农(27447)
- 务(22634)
- 财务(22617)
- 财务管理(22583)
- 企业财务(21533)
- 农业(19785)
- 中国(18899)
- 策(18156)
- 技术(18127)
- 制(18100)
- 划(15244)
- 贸(14985)
- 贸易(14979)
- 易(14580)
- 理论(14056)
- 和(13918)
- 体(13457)
- 地方(13265)
- 银(12507)
- 机构
- 学院(265754)
- 大学(258870)
- 济(119677)
- 经济(117606)
- 管理(110912)
- 理学(95549)
- 理学院(94727)
- 管理学(93666)
- 管理学院(93147)
- 研究(81316)
- 中国(66432)
- 财(58984)
- 京(52052)
- 财经(46334)
- 科学(45014)
- 农(43420)
- 经(42188)
- 江(41189)
- 所(39891)
- 中心(38099)
- 经济学(36733)
- 业大(35959)
- 研究所(35421)
- 财经大学(34157)
- 农业(33983)
- 经济学院(33349)
- 北京(32199)
- 商学(32125)
- 州(32106)
- 商学院(31845)
- 基金
- 项目(169888)
- 科学(137355)
- 基金(127315)
- 研究(126732)
- 家(108627)
- 国家(107619)
- 科学基金(95448)
- 社会(84257)
- 社会科(80206)
- 社会科学(80190)
- 省(66252)
- 基金项目(66020)
- 自然(60766)
- 自然科(59468)
- 自然科学(59456)
- 自然科学基金(58520)
- 教育(57969)
- 划(54163)
- 资助(53025)
- 编号(49685)
- 成果(39611)
- 部(39077)
- 创(38351)
- 业(38185)
- 重点(37235)
- 发(36209)
- 国家社会(35331)
- 创新(34980)
- 教育部(34388)
- 性(34222)
- 期刊
- 济(133292)
- 经济(133292)
- 研究(78908)
- 财(49831)
- 中国(47805)
- 管理(46181)
- 农(40565)
- 科学(33982)
- 学报(33494)
- 融(29605)
- 金融(29605)
- 农业(27854)
- 大学(27011)
- 学学(25997)
- 技术(24597)
- 财经(24329)
- 业经(23587)
- 经济研究(21679)
- 教育(21414)
- 经(20909)
- 业(17195)
- 问题(17174)
- 技术经济(16330)
- 贸(14623)
- 财会(13948)
- 现代(13584)
- 商业(13384)
- 统计(13182)
- 世界(13163)
- 策(12822)
共检索到397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毛奕欢 林雁 谭洪涛
中央环保督察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平衡经济领域强激励和环境领域弱激励的重要制度创新。以2016—2017年中国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为样本,探讨中央环保督察如何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促使重污染企业在督察当期减少产量,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督察期间进行“实质性改进”,即中央环保督察促使重污染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设备而导致减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重污染企业在督察当期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后,会在督察结束后的下一期及时购置新的生产设备。此外,中央环保督察促使重污染企业当期减产的效应在官员晋升压力较大地区的企业、非中央垂直监管的企业以及注册地在低碳城市的企业更为显著。研究丰富了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也为政府和企业如何在合作中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双重目标提供了理论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硕 王敏 张丹丹
本文利用2013-2018年中国所有新建企业的注册信息,构建中国所有城市月度分行业的企业进入数据,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如何通过影响新企业进入进而影响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结果表明,环保督察显著减少了民营、高污染行业的企业进入数量。此外,部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入数量也受到环保督察的冲击。在督察组退出督察省份之后,其影响有随时间增强的趋势。环保督察促进了新建企业平均投资规模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业集中度。考虑到环保督察政策常态化,本文有利于理解中央环保督察政策对产业的影响,并为环保督察政策的制度化和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蕊 叶艳艳
中央环保督察作为中央督促地方履行环保职责和执行环境政策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以2012—2019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多期DID模型考察实施中央环保督察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央环保督察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环境绩效。(2)中央环保督察主要通过强化地方政府环境监管力度和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来提升企业环境绩效。(3)良好的外部环境——城市绿色金融水平、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师关注度和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能强化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正向影响。(4)中央环保督察环境治理效应因企业产权性质、污染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对中央环保督察政策的实施反应更为敏感,企业环境绩效提升更显著;而在国有企业内部,地方国企对中央环保督察政策的反应比中央国企更为敏感;相比于非重污染企业,中央环保督察对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伟
本文以2014—2020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央环保督察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中央环保督查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环保督察能改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且在督察后仍保持显著的正效应。更重要的是,内部控制是中央环保督察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中介变量,在中央环保督察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之间发挥中介传导效应。
关键词:
中央环保督察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琪 王佳敏
基于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变化和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双重背景,以2012—2021年中国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提高环保投资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政商关系健康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更显著;相比于首轮环保督察,“回头看”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更强;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短期金融资产上。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最终能够提升企业的主业业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亮 王钰
绿色金融是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环保基金为研究视角,选取了中国2010—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环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中央环保督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环保基金持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2)中央环保督察强化了环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3)环保基金持股可以增强高管环保意识、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促进企业绿色创新;(4)环保基金持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大规模企业、非污染企业和高经营性现金流的企业中更显著。本文从环保基金投资者的视角丰富了绿色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拓展了企业参与绿色治理的相关研究,同时对我国经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环保基金持股 中央环保督察 绿色创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勋 陈曦
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安排,中央环保督察致力于强化地方政府部门权责与引导企业环境保护行为,选取2014—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中央环保督察、地方政府竞争与企业环保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相较于其他类型企业,中央环保督察能够有效促进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并且形成一定的持续机制,但其效果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减弱。(2)当地方政府竞争程度较低时,中央环保督察的正面效应显著增强,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环保投资水平。(3)非国有企业和高度行业竞争企业受中央环保督察的影响更大,中央环保督察的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出逐渐减弱的阶梯型转变。有鉴于此,提出建立环保督察长效机制、强化地方环境治理责任,规范地方政府竞争秩序、优化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增强环保督查结果运用、高效落实环境政策导向的建议,来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谌仁俊 肖庆兰 兰受卿 刘嘉琪
探讨极具中国环境治理特色的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对中国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使用2014-2017年中国上市工业企业季度数据,试图回答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中央环保督察能通过创新驱动改善上市工业企业绩效,且在督察后仍保持显著正效应。同时,中央环保督察对大气污染密集型企业的提升作用比水污染密集型企业更大,对最后一批接受督察、地方环境规制较强地区,以及高税负、中央和地方国有、大规模的上市工业企业,存在创新驱动的企业绩效改善。因此,想要使中央环保督察全方位激发企业创新并提升绩效,需要针对不同企业采取差异化措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鸿儒 陈思丞
官员更替作为中央政府“隐性治理”的重要工具,其对地方环境监管实施的影响亟待实证研究。文章基于南方A省2011~2018年18945家民营企业样本数据,定量分析了近年来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官员更替制度对辖区内民营企业污染排放规模的影响,并利用中央环保督察的准自然实验探讨了中央政府的信号机制对于官员更替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近年来官员更替制度对于加强地方环境监管实施、减轻企业排污具有积极作用。在中央政府借助环保督察传递明确的环境治理信号后,官员更替对民营企业污染排放的抑制程度将进一步加强。文章揭示了官员更替制度作为环境治理工具的内在影响机制,并强调具有明确信号机制的中央环保督察是优化“环境监管分权+官员更替”设计的有效制度安排。本文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动环境监管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晓燕 吕昕雨
在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创新环境规制政策是解决环境和经济矛盾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4―2019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检验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对重污染企业异质性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应用情境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能够显著提升试点地区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但是企业绿色创新仅体现为策略性行为,且其促进效应具有滞后性;中央环保督察的绿色创新效应仅在“回头看”地区企业、大型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中显著;环保投资是中央环保督察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重要渠道。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海峰 李世媛 巫昭伟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作为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它使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为制造业企业走自主转型之路提供契机。本文在分析该制度施行过程的基础上,借助2012—2018年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年度数据,利用多期倍差法探究中央环保督察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整体上通过促进市场化进程推动了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随着督察批次的推进,该制度对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影响加深,其对东部地区、大规模、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改善作用明显显著。最后针对以上结论给出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艺妮 田敏 倪夏然
文章通过案例研究清晰地展现了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机制及效果:中央环保督察首先通过政治压力传导促使地方政府给案例企业带来了直接的、力度空前的监管压力;又通过发动群众力量给案例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监督压力和间接的监管压力;再通过引导媒体注意力给案例企业带来了直接的舆论压力和间接的监管压力、经济压力;最后中央环保督察的启动也会直接引起资本市场的股价波动,给案例企业带来经济压力。这一套多方联动、有效协同的压力体系最终促使案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数量显著增加且质量显著提升。这一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央环保督察的运行机制,拓展治理体系的理论研究,还有助于掌握运行机制中不同角色的作用及有效性边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敏 王周鸿
中央环保督察是加强地方政府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重要措施,征收环境保护税以及制定环保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是促使企业减少排放的有力手段。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中央环保督察组、地方政府和排污企业参与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博弈策略演化路径。以环保督察试点省份河北省为案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博弈主体之间的策略演化过程,以及环保税收优惠率、企业获得的环保专项补助资金金额以及环保专项资金收回比例对博弈系统演化的影响。三方博弈存在若干演化结果,数值仿真后的初始博弈均衡结果为环保督察组监管、地方政府严格监管以及排污企业不减排。通过博弈均衡点移动分析可知:采取环保专项资金收回策略,并将收回比例提高到阈值以上可以促成环保督察组监管、地方政府严格监管以及排污企业减排的最优策略;增加企业获得的环保专项补助资金有助于企业向实施减排的策略方向演化。通过对约束变量的敏感性分析发现,降低企业减排的额外成本、给予企业环保税收优惠以及提高企业减排后的收益也可以促使博弈初始结果向最优策略转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琪 王佳敏
中央环保督察是近年来我国环保领域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不仅有利于提高环境治理效力,而且也会对微观企业的资源配置决策产生影响。基于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过度金融化具有抑制作用。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提高企业绿色投资进而会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高、高管无公职经历的企业以及处在公众环境关注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更强。经济后果检验表明,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提升了企业绩效。研究结论探析了宏观环境政策对微观企业资源配置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对实现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鹏 黄锦辉 李杰 柳力群
在多层级政府规制目标不一致以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背景下,作为强环境规制手段的代表,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如何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行为有待深入探讨。文章构建了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在内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不同政商关系下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不同阶段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和其扩散演化路径。并使用2012—2020年间我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不同阶段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央环保督察的首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两个阶段对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回头看”阶段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2)中央环保督察的绿色创新效应在环境规制强度较低的地区和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3)“回头看”阶段能够显著改善政商关系,促使政企形成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4)中央环保督察通过影响市场竞争机制中的企业规模和进入退出两条路径对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产生影响。文章的研究为进一步有效发挥以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为代表的强环境规制手段效果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央环保督察的环境经济效益:来自河北省试点的证据
驻地效应——来自国家土地督察的经验证据
资金约束与企业环保投资决策——来自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中央环保督察有效性研究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加剧“创新陷阱”了吗——基于上市企业实质性创新的证据
中央与地方创新政策对关键战略材料企业实质性创新的非对称影响
环境执法监督与企业环境绩效:来自环保约谈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地区环境治理动机、政治关联与企业环境违规处罚——来自环保督政制度的新证据
中央环保督察对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环保督查”到“环保督察”制度变迁视角
生态问责、媒体报道与企业绿色工艺创新——基于中央环保督察的准自然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