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4)
2023(12284)
2022(10482)
2021(9837)
2020(8159)
2019(18802)
2018(17846)
2017(34256)
2016(18905)
2015(20414)
2014(19863)
2013(19507)
2012(18311)
2011(16221)
2010(16608)
2009(15196)
2008(15394)
2007(13489)
2006(12214)
2005(10876)
作者
(53661)
(45020)
(44406)
(42516)
(28822)
(21387)
(20164)
(17418)
(17071)
(16371)
(15380)
(14881)
(14640)
(14424)
(14129)
(13782)
(13349)
(13156)
(13068)
(12854)
(11233)
(11032)
(10974)
(10474)
(10266)
(9966)
(9874)
(9758)
(9037)
(8978)
学科
(70845)
经济(70751)
管理(59079)
(52368)
(42473)
企业(42473)
(33373)
方法(28696)
数学(25097)
数学方法(24757)
(21701)
中国(20614)
(18905)
贸易(18898)
(18512)
(17138)
(16264)
(15924)
财务(15895)
财务管理(15832)
财政(15701)
企业财务(15090)
业经(15015)
(14910)
地方(14573)
农业(13933)
(13076)
(12130)
银行(12082)
(12070)
机构
大学(260227)
学院(258339)
(108068)
经济(106007)
管理(98245)
研究(91589)
理学(84867)
理学院(83921)
管理学(82406)
管理学院(81956)
中国(70481)
(60267)
科学(56193)
(54782)
(50197)
(47105)
财经(43593)
研究所(42443)
中心(41566)
业大(40739)
(40691)
(39704)
农业(39591)
北京(33889)
经济学(33728)
(33186)
(33044)
师范(32628)
财经大学(32116)
(30981)
基金
项目(173390)
科学(136601)
基金(128415)
研究(122712)
(114262)
国家(113318)
科学基金(95986)
社会(80016)
社会科(75984)
社会科学(75963)
基金项目(67291)
(66088)
自然(62985)
自然科(61626)
自然科学(61602)
自然科学基金(60522)
(56803)
教育(56167)
资助(52314)
编号(47733)
成果(39674)
(39356)
重点(39176)
(36490)
(35922)
国家社会(33909)
科研(33723)
创新(33640)
教育部(33483)
课题(33298)
期刊
(118946)
经济(118946)
研究(79850)
中国(56166)
(50360)
学报(45637)
(44879)
科学(40973)
管理(35008)
大学(34202)
学学(32412)
农业(29670)
(26049)
金融(26049)
教育(24987)
财经(21983)
经济研究(20858)
(18847)
业经(18597)
技术(18170)
(16005)
问题(15947)
(15691)
(13987)
国际(13437)
世界(11942)
技术经济(11728)
科技(11646)
会计(11625)
业大(11455)
共检索到398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彦锋  刘畅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由此产生的"土地财政"现象已经成为了威胁地方财政体制稳定的一大隐患。本文通过对"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变动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假说:中央政府土地政策对地方土地出让合约自由的管制是扭曲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进而引发"土地财政"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利用我国2003-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这一假说进行了计量实证检验。本文认为,应当改革现行的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提高中央财政在土地出让金中的分享比例,但在土地出让合约选择上应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由。与此同时,应当提高地方政府在增值税分享中所占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盟  邵磊  
在粮食安全战略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实行最严格的"18亿亩耕地红线"保护政策,但耕地保护政策的经济影响尚缺乏充分的量化评估。文章结合地市级统计数据和遥感地理信息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重点考察耕地保护政策如何改变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数量和来源结构以及对地块容积率、施工时间、招拍挂比例等微观行为特征的影响。实证分析指出,通过降低新增建设用地中耕地转用的比例,"耕地红线"政策显著抑制了建设用地和新增建设用地的出让规模。在非市辖区和"低级土地"中,这一政策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利用土地交易微观数据分析表明,政策约束倒逼地方政府提高了地块容积率和招拍挂比例,并缩短了施工时间,这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是,政策冲击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文章系统分析了耕地保护政策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影响,旨在为耕地保护政策的相关讨论提供实证证据,并为未来统筹协调粮食安全战略和土地市场化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夏方舟  陈伊凝  黄怿  李宇萌  孔彤彤  朱烨煌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储备融资政策“贷转债”和“债转禁”两次改革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现实影响,探讨土地储备融资政策的可能改革方向。研究方法:针对2012—2021年70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开展时间断点回归、随机效应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注意力分配理论,构建了土地储备融资政策变化影响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理论框架;(2)短期层面,土地储备“贷转债”(-190.579)和“债转禁”(-280.515)变化对土地出让面积具有显著负向影响;(3)长期层面,土地储备“贷转债”负向影响土地出让面积(-0.352),“债转禁”正向影响土地出让均价(0.428)。研究结论:土地储备融资政策变化可能将在各个维度上影响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造成未来土地出让面积的持续下降和土地出让均价的持续上升,因而应当审慎衡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发展用地诉求,以“保障公益、适当弹性、引导分配、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土地储备融资政策改革,保障土地储备项目可持续运作和城市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浩  汪敏  
近年来,出于"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双重激励,地方政府热衰于出让土地。然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使得土地出让行为受到其他地方政府的影响,即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本身也存在竞争效应。本文构建理论模型,从"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两个角度分析了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竞争效应,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03—2013年我国281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和实证结果表明:(1)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地理位置相近的城市之间存在"土地引资"的主动性竞争和"土地财政"的被动性竞争;(2)由于政治晋升的激励,同省份城市之间"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的竞争程度大于异省份城市之间的竞争;(3)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靖雯  肖洁  龚六堂  
本文基于1999年至2011年中国281个地级市土地出让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土地出让具有随省级党代会的召开时间而变化的政治周期性。具体表现为,党代会召开前一年,土地出让面积下降约8.7%;党代会召开后一年,土地出让面积增加约10.1%。土地出让收入也呈现相同的政治周期性特征。这个结果在控制了官员个人特征等变量后仍然十分稳健。本文的分析还显示,官员一上任有冲动大量出让土地,但是没有证据表明离任前会减少土地出让。原因是党代会的政治周期与官员更替并不等同,党代会是可以预期的政治事件,利益相关方会做出反应,从而对土地出让产生一定程度的扭曲。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田盛丹  黄燕芬  张超  
地方债和土地财政都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融资渠道,地方债发还模式的演变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融资规模,进而会通过地方财政的作用机制影响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本文将2014年进行的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地方债"自发自还"模式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自发自还"模式下,地方政府是地方债务发还的主体,直接面临着还本付息的财政压力,存在动机改变土地出让行为从而获得更多的土地财政收入,且财政非平衡地区改变土地出让行为增加土地财政收入的动机更为强烈。本文进一步检验表明,"自发自还"模式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作用过程受地方财政赤字和经济赶超压力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乃铭  金澎  
研究目的:分析比较土地出让方式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差异性影响。研究方法:博弈分析和经济计量分析。研究结果:(1)不同的土地出让方式在价格上存在较大差异。(2)通过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对政府财政税收存在正向影响,该影响的长期效果显著;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对财政税收短期内存在正向影响,该影响的长期效果不显著。研究结论:协议出让土地对政府的短期回报较低,但可创造长期稳定的税收收益,并带动该区域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招拍挂"出让土地可为政府带来较高的短期税收收益,但长期回报率较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颜燕  刘涛  满燕云  
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通过土地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两种方式吸引投资、促进增长的策略,评估了两种策略在全国和地区尺度上的实施效果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全国尺度上,土地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两种手段都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地区层面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价格竞争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中部地区,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则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淑云  曾龙  
土地出让是地方政府引导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行为。从城市土地经营过程中的土地出让模式和土地出让结构两个层面,利用中国2003—2014年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空间相关性,土地低价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倒U型"空间效应,当前阶段主要表现为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土地财政依赖显著地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土地出让结构则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水平,且各自表现出时间段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阳华  
中国财政分权制度和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塑造了地方政府的基本激励结构和约束条件。本文构建建设用地指标约束下地方政府的最优工业用地出让决策模型,并通过比较静态分析预测均衡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在产业升级基础好的地区,产业结构将会呈现出资本和技术密集度提高的产业技术特征,产业集中度提高的产业组织特征,以及工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的产业布局特征。而在产业升级基础较弱的地区,地方政府存在减少出让工业用地而增加商业用地供应的短期逐利动机,形成"去工业化"和商业开发过热的结构扭曲,地区间产业结构失衡的格局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因此,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不仅要持续推进技术创新,还要在基础制度层面深化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俊丽  
文章指出,在转型期的中国,由于地方政府拥有对城市土地资源的绝对配置权力,在洞悉了土地资源对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后,地方政府通过对城市土地价格的控制,通过各种经济行为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迅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城市土地出让中地方政府种种经济行为加剧了投资需求,客观上带动了固定资产过度投资,也导致了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和经济过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文哲  杨继东  
在现有分税体制下,土地出让是地方政府缓解财政缺口压力的重要渠道。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149个地级市城市面板数据、并结合2003~2008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国有企业在地方政府面临财政缺口增加时出让土地的作用。本文基本结论是:当面临较高的财政缺口压力时,地方政府会以较低的价格向国有企业增加出让土地,尤其是在经济增长下滑阶段、地方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时候,财政缺口增加导致国有企业比重高的城市协议土地出让比例更高。从互利角度来讲,国有企业能够获得更多价格低廉的土地作为投入,从而提高企业的营业收入;同时,地方政府会因地方国有企业投资增加而获得更多的税收收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亓寿伟  毛晖  薛真  
本文通过对2010年—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来考察财政风险、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性债务、财政风险与土地出让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风险分为债务风险和非债务财政风险两类,两者都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但债务风险的影响程度更大。另外,在中西部地区,债务风险对土地出让的影响大于东部,而非债务风险对土地出让的影响,东中西地区的差异不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冀  严汉平  刘世锦  
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行为之一是国有土地出让。在对我国市场化进程以来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影响地区竞争格局下地方政府行为动机的解释方面,现有的文献形成了两种互不相同的分析框架,即基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的财政激励框架和重视地区经济增长的晋升激励框架。在对上述文献进行总结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可检验的命题,从而为合理判断我国地方政府国有土地出让行为的动机奠定了计量基础。依据该命题,采用System-GMM法对我国1999~200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后显示,我国地方政府的基于不同土地类型所采取的差异化出让方式存在显著不同的激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多长  张明进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日益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情况。本文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土地财政依赖度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两者并不完全同步,并利用2000~2013年省会城市(包含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证明城镇化在现阶段仍然加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同时发现GDP增长率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最大,城镇化水平次之,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率的影响相对较弱,服务化率的影响最弱。最后,在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以及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