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9)
- 2023(10502)
- 2022(8795)
- 2021(8203)
- 2020(6851)
- 2019(15593)
- 2018(14921)
- 2017(29008)
- 2016(15197)
- 2015(16917)
- 2014(16295)
- 2013(15675)
- 2012(14045)
- 2011(12265)
- 2010(11652)
- 2009(10257)
- 2008(9419)
- 2007(7539)
- 2006(6234)
- 2005(5012)
- 学科
- 济(59374)
- 经济(59307)
- 管理(44524)
- 业(40268)
- 企(34089)
- 企业(34089)
- 方法(31589)
- 数学(28471)
- 数学方法(28059)
- 财(17914)
- 中国(14949)
- 农(14854)
- 业经(12660)
- 学(11371)
- 地方(11162)
- 务(10730)
- 财务(10698)
- 财务管理(10673)
- 企业财务(10163)
- 农业(10025)
- 制(9882)
- 贸(9760)
- 贸易(9756)
- 易(9498)
- 技术(9463)
- 环境(9354)
- 理论(8929)
- 和(8760)
- 划(8480)
- 融(8012)
- 机构
- 大学(202017)
- 学院(200510)
- 济(83093)
- 经济(81591)
- 管理(81514)
- 理学(72189)
- 理学院(71487)
- 管理学(70118)
- 管理学院(69768)
- 研究(64392)
- 中国(47411)
- 京(40534)
- 科学(39519)
- 财(37763)
- 农(32777)
- 业大(31329)
- 中心(31114)
- 财经(30805)
- 所(29909)
- 经(28469)
- 江(27677)
- 研究所(27580)
- 经济学(26601)
- 农业(26061)
- 院(24753)
- 范(24745)
- 师范(24386)
- 经济学院(24211)
- 北京(24149)
- 财经大学(23564)
- 基金
- 项目(151550)
- 科学(121463)
- 基金(113639)
- 研究(108113)
- 家(100220)
- 国家(99456)
- 科学基金(86855)
- 社会(71278)
- 社会科(67795)
- 社会科学(67774)
- 基金项目(60221)
- 省(58496)
- 自然(57334)
- 自然科(56089)
- 自然科学(56070)
- 自然科学基金(55071)
- 教育(50384)
- 划(50266)
- 资助(45587)
- 编号(41499)
- 重点(34523)
- 部(34146)
- 创(32700)
- 发(32199)
- 成果(31625)
- 国家社会(30803)
- 创新(30622)
- 科研(30140)
- 教育部(29733)
- 人文(28836)
共检索到27408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石子印
中央和地方间收支划分要确定各地对税收的分享率与支出责任的负担率,但满足财政平衡的这种比例组合存在多个。收支划分的依据应该是实现最优效率。微观效率方面,需要地方支出效率、转移支付效率与地方税收效率之和最大。宏观效率方面,需要设置统一税种分享率与差异支出责任比例。进一步,将这种逻辑运用于我国情景,分析目前我国财政配置效率较低的根源,据此提出中央和地方间收支划分的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伟伟 冯丹萌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中央政府的财力和财政地位得到明显提升,但是居于基础地位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质性推进,因此现行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还不同程度存在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等问题。笔者经过文献研究发现,在论述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文献中涉及最多的概念是事权、支出责任、财力、财权。因此,笔者从事权出发,围绕事权与支出责任、事权与财权、事权与财力等关系着手构建分析框架,通过该分析框架引出事权范围界定、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事权划分的配套改革等问题,综合各方观点为优化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提供一种框架性思路。
关键词:
事权 支出责任 财税体制 改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魏革军 张晓东 郝威亚
我国金融体系经过40余年的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回顾这一改革历程,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去理解和解释,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是事权职权的划分及相关业态发展。这涉及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财政与金融、监管与发展、监管机构之间、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等领域若干重要关系。把握好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梳理我国金融改革的内在逻辑和演进路径,认识我国金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扣我国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新时期金融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
金融改革 金融体系 监管模式 监管职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是一个与财政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的问题。没有稳定的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制度,就不会有规范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文章从历史和比较两个视角讨论事权划分思路的转变问题,希冀能为中国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思路的选择提供支持。事权划分应以事权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为重点。事权的划分首先要做好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与此同时应形成一套机制,确保已确定的事权不易被改变,以增强财政体制的激励功能。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兰晓强 孟艳玲
中央和地方税收划分是处理好政府间财政资源配置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影响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重要因素。建议从两级政府间财政资源优化配置的标准和实现机制出发,重构中央税体系,完善地方税体系,采取税基分享代替税收分成的分配办法,实行适当赋予地方税权和减少政府层级等配套措施,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税财政体制。
关键词:
税收划分 税基分享 地方财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成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时度势,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在谋划财税体制改革时明确提出要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事项及责任划分现状、问题和主要原因,研究提出了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及财政支出责任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 事权 支出责任 合理划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振国 温珂 方新
目前,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科技事权和支出责任已经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分级制试验视角认识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从控制权的分配和转移情况,对中央与地方科技事权和支出责任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检查验收权的转移造成了各级政府部门在科技创新试验中行为的异化,并会打破"由点到面"的试验链条,影响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科技事权 支出责任 分级制试验 控制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石子印
合约理论表明,如果地区间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各地区应该有不同的税收留成率,这种设置才是有效率的。有多种合约能够实现这种差异留成率,但需要在权衡合约成本与激励效应基础上按照净收益最大化进行选择。在实践中,我国有通过设定不同税收分享比例而直接实现地方税收留成率差异的合约,也有通过不同转移支付规模而间接实现留成率差异的合约。相比而言,税收分成制能够平衡税收划分的合约成本与激励效应,是实现地方税收差异留成率的恰当形式。目前我国的分成制合约存在缺陷,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实现政府间税收划分合约的净收益最大化目标:一是降低地方支出责任比重,以降低转移支付规模;二是增加地方政府固定税种,以降低增值税分享比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万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推进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必须系统研究其逻辑进路,并强调体制保障与法治匹配。在逻辑进路方面,支出责任调整是政府间事权配置的起点;理顺"条块"关系是政府间事权配置的横向维度;公共品层次性区分是政府间事权配置的纵向维度;由横纵分明到多元互动是政府间事权配置的终点环节。在体制保障方面,确立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运行原则;整合增值税、所得税和税收返还,设立地方税收分享包机制;上移支出责任,缩减政府间转移支付规模,建立以均衡性拨款为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春根 舒成
地方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合理划分是规范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础。分税制以来,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中更多着力于财权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一直采取"上级主导、层层下放"路径下的原则性划分,这就造成了地方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模糊和不科学。因此,我国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的路径应由现有的"上级主导、层层下放"路径优化为"事权法定、外溢共担、超负上移"路径,从而形成事权法定、因地制宜、分工合作、财力事权匹配的地方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框架。
关键词:
省以下分税制 事权划分 支出责任划分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尚希 石英华 武靖州
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财政事权划分应当充分考虑公共风险因素。现阶段财政体制改革应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事权划分改革为突破口,在识别财政事权风险的基础上,强化中央财政事权,规范并减少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赋予地方政府充分的自主权,并根据公共风险的变化,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的动态调整机制。
关键词:
财政事权划分 财税体制改革 公共风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志勇
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是分税制改革中的中心问题。没有合理的事权划分,就不会有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分税制改革先是提出财权与事权相结合原则,后又转向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原则。实际上,事权与财权、财力相匹配原则才是更合理的选择。文章结合分税制改革,分析了事权划分所涉及的八大难点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文章认为,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困难与政府职能过多、国有产权收益过多有关。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更应突显事权划分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中央和地方税权划分研究”课题组 湖南省财政厅课题组 欧阳煌
1994年分税制的改革,对于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财政管理体制,科学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权关系,提高两个比重,促进税收持续高速增长都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实践的发展,现行分税制中地方税权缺失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不仅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不利于地方政府利用税收手段调控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长期稳定。因此,深入研究中央和地方税权划分问题,突破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康宁 施海洋
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使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政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税权划分仍存在一些问题:职责范围不明确,事权模糊;地方税税权过度集中于中央;税收划分不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本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情,探讨税权和事权相适应的改进措施,指出长远的理想税权模式和改革的渐进性。
关键词:
事权 税权 合理划分 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庞伟 孙玉栋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管理是促进地方公共服务改善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分析这两种方式对地方公共服务的作用机制,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二者的实际影响。结果发现,地方政府支出责任的变化与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即地方政府支出责任过多时会恶化当地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但低于最适支出责任比例以下时,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即使减小也不能带来公共服务的改善,此外,中央对地方政府的专项转移支付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但相对于支出责任来说,影响程度较小。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