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05)
- 2023(5474)
- 2022(4682)
- 2021(4457)
- 2020(3632)
- 2019(8148)
- 2018(7919)
- 2017(15488)
- 2016(8604)
- 2015(9527)
- 2014(9253)
- 2013(9017)
- 2012(8777)
- 2011(8044)
- 2010(8349)
- 2009(7752)
- 2008(7526)
- 2007(7016)
- 2006(6446)
- 2005(5884)
- 学科
- 济(29525)
- 经济(29484)
- 管理(25639)
- 业(21898)
- 企(17518)
- 企业(17518)
- 财(10684)
- 方法(10543)
- 农(10150)
- 中国(9544)
- 数学(9125)
- 数学方法(8939)
- 策(8263)
- 学(7719)
- 制(7614)
- 地方(7336)
- 贸(6866)
- 贸易(6863)
- 易(6715)
- 及其(6660)
- 业经(6591)
- 农业(6398)
- 银(6037)
- 银行(6015)
- 税(5841)
- 行(5797)
- 政策(5706)
- 税收(5616)
- 融(5587)
- 金融(5587)
- 机构
- 学院(119851)
- 大学(119228)
- 济(49623)
- 经济(48440)
- 研究(46733)
- 管理(43000)
- 中国(36297)
- 理学(35969)
- 理学院(35554)
- 管理学(34882)
- 管理学院(34668)
- 科学(28613)
- 财(26302)
- 京(25962)
- 所(24700)
- 农(23995)
- 研究所(22148)
- 中心(21302)
- 江(20253)
- 财经(19112)
- 农业(19063)
- 业大(18458)
- 经(17400)
- 院(17308)
- 北京(16724)
- 州(15575)
- 省(15551)
- 范(15450)
- 师范(15215)
- 经济学(14944)
- 基金
- 项目(76920)
- 科学(59789)
- 研究(55671)
- 基金(55051)
- 家(49215)
- 国家(48793)
- 科学基金(40549)
- 社会(33999)
- 社会科(32208)
- 社会科学(32197)
- 省(29872)
- 基金项目(27446)
- 自然(26936)
- 自然科(26208)
- 自然科学(26193)
- 划(25979)
- 自然科学基金(25752)
- 教育(25323)
- 资助(24120)
- 编号(22268)
- 成果(19692)
- 重点(17711)
- 发(17198)
- 部(17107)
- 课题(16738)
- 创(15549)
- 性(14817)
- 科研(14714)
- 创新(14552)
- 计划(14385)
共检索到195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振华 陈强远
是不是只要政府予以企业保护就一定会导致产能过剩?针对此问题文章建立了一个简明的理论模型,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事件冲击DID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探究了地方政府在"官员晋升锦标赛"体制下运用财政补贴,与中央政府的产业鼓励政策一起给企业提供双重政策保护,从而导致产能过剩的整个机制。结论表明:(1)单一的政策保护并不会引发严重的产能过剩,中央政府的产业鼓励政策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的双重叠加才是导致产能过剩的真正原因;(2)当中央政府明确经济增长任务后,那些所在地政府迅速推出地方版财政刺激计划的企业更容易发生产能过剩;(3)相比较而言,双重保护的效果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振华 陈强远
是不是只要政府予以企业保护就一定会导致产能过剩?针对此问题文章建立了一个简明的理论模型,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事件冲击DID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探究了地方政府在"官员晋升锦标赛"体制下运用财政补贴,与中央政府的产业鼓励政策一起给企业提供双重政策保护,从而导致产能过剩的整个机制。结论表明:(1)单一的政策保护并不会引发严重的产能过剩,中央政府的产业鼓励政策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的双重叠加才是导致产能过剩的真正原因;(2)当中央政府明确经济增长任务后,那些所在地政府迅速推出地方版财政刺激计划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其静 吴海军
本文利用2007-2012年中国地级(包括副省级)城市工业用地出让的面板数据,对2009年9月中央开始实施的产能管制措施做了政策效果评估。研究发现:在实行产能管制措施之后,产能过剩-受管制行业的城市工业用地出让宗数增势受到显著抑制,但产能过剩-非管制行业的城市工业用地出让宗数仍然增势不减;市政府向受管制行业继续出让工业用地的现象依然非常普遍,尤其是在那些市领导具有较大潜在晋升机会的城市。这表明,虽然中央的管控措施可在短期缓解产能过剩问题,但中国经济平稳健康的长期发展还需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适当调整官员的考评晋升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琪
1.分业施策,把好产能审批关。一是对不同类型的产能过剩分业施策。对于钢铁、煤炭等绝对过剩行业,要坚决把住源头,严格执行规划,坚决淘汰落后,提高门槛,用差别水价电价、用环保标准倒逼其退出市场。对于玻璃、造船等结构性过剩行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结构升级,集中力量研发高端产品。二是停止审批新增产能和化解"未批先建"。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产能过剩行业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改和产能核增项目。同时,加快修订过剩产能行业的环保、节能标准。对于达到环保、节能等新技术标准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琪
1.分业施策,把好产能审批关。一是对不同类型的产能过剩分业施策。对于钢铁、煤炭等绝对过剩行业,要坚决把住源头,严格执行规划,坚决淘汰落后,提高门槛,用差别水价电价、用环保标准倒逼其退出市场。对于玻璃、造船等结构性过剩行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结构升级,集中力量研发高端产品。二是停止审批新增产能和化解"未批先建"。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产能过剩行业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改和产能核增项目。同时,加快修订过剩产能行业的环保、节能标准。对于达到环保、节能等新技术标准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用彬 袁大建
做好化解产能过剩工作事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局。税收是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用好税收政策工具,助力实现化解过剩产能目标,既是税务部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服务供给侧结构性结构的必然要求,也是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的具体体现。本文分析了当前化解产能过剩税收政策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
化解 产能过剩 税收政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盛文军
本文试图对处于体制转轨特殊阶段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给出一个全新的解释,在界定产能过剩概念基础上,借鉴相关文献,参照和修正Betancourt(1985)的模型,给出了衡量产能过剩的理论标准。文章最后就缓解产能过剩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能过剩 经济效应 成因解析 政策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娜 孔祥利
我国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局部性的和可控的,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西方供给经济理论解释中国产能过剩会得出对体制背景的谬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谬解、经济建设价值取向的谬解,使我们丧失公有资本调节经济的最大优势,割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关系,干扰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遵循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要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发现:产能过剩在我国有着明显的体制转型的历史印记,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是产能过剩成为可能的起点,资本过度积累为产能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政策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炼石
中国产能过剩已经形成严重后果。其直接原因是多种经济成分大举投资局部行业,地方政府的竭力推动。但宏观调控体系也存在重大缺陷。根据经济政策学的理论分析,其政策性缺陷在于,政策目标与工具不协调,依赖于公布限产目标,缺乏调控各种经济成分的公共政策工具;集分权政策使用不当,产业结构政策过度分权化等。文章提出完善调控政策的措施是,健全调控各类经济成分的公共政策工具,加强产业结构政策的集权等措施。
关键词:
产能过剩 政策缺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力
1.采用市场化手段去产能,强化财政的激励和保障职能。以往去产能政策难以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干预过多,使用各种行政手段来清理过剩产能而没有重视市场的作用。去产能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性作用,坚持企业在去产能中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同时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以"有形之手"纠正市场失灵。作为政府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其激励和保障作用。一是通过财政补贴补偿企业在淘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娜 孔祥利
我国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局部性的和可控的,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西方供给经济理论解释中国产能过剩会得出对体制背景的谬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谬解、经济建设价值取向的谬解,使我们丧失公有资本调节经济的最大优势,割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关系,干扰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遵循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要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发现:产能过剩在我国有着明显的体制转型的历史印记,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是产能过剩成为可能的起点,资本过度积累为产能过剩奠定了物质基础,流通环节的中断加剧了产能过剩,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比例的失调则是产能过剩形成的根本原因。化解产能过剩最可行、最有效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措施,立足中国国情,坚持标本兼治,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政策选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建华
"去产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首,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虽已经过近二十年的治理,综合运用了行政、财税、金融、法律等各方面措施,但产能过剩问题不仅未得到明显改善反而显得愈发严重,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相关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从现有文献来看,大多是从"市场失灵"、"体制扭曲"等方面讨论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但对去产能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执行效果缺乏系统性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产业政策的制定主体和执行主体,二者的博弈直接影响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建立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用以研究分析影响地方政府执行去产能政策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对提高去产能政策的执行效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建华
去产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首,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虽已经过近二十年的治理,综合运用了行政、财税、金融、法律等各方面措施,但产能过剩问题不仅未得到明显改善反而显得愈发严重,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相关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从现有文献来看,大多是从"市场失灵"、"体制扭曲"等方面讨论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但对去产能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执行效果缺乏系统性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产业政策的制定主体和执行主体,二者的博弈直接影响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建立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秀云
近年来,我国部分新能源产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导致这种瓶颈现象的因素既包括风电场建设与电网建设错配、电网配套能力不足、新能源价格未反应其正外部性、国外需求下降,也有我国新能源企业技术水平不高、各地政府在政绩驱动下对新能源过度投资等方面的原因。针对这些暂时存在的短期问题,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 产能过剩 风能 太阳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国高 邵忠林
基于2004—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地方政府竞争策略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从全国层面来看,命令控制型、市场型和自主型三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均有助于本地产能利用率提升;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下地方政府采取模仿竞争策略,竞相降低环境规制强度会加剧产能过剩;市场型环境规制下地方政府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易造成污染企业转入地区出现产能过剩;自主型环境规制下地方政府的竞争策略尚不明确。(2)从区域层面来看,三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本地产能利用率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幅度不同。与东部地区相比,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下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模仿竞争策略和市场型环境规制下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更加显著,易形成产能过剩;自主型环境规制下东部地区地方政府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易加剧污染企业转入地区产能过剩问题,而中西部地区自主型环境规制的溢出效应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