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4)
- 2023(14636)
- 2022(12598)
- 2021(11584)
- 2020(9937)
- 2019(22854)
- 2018(22497)
- 2017(44185)
- 2016(23831)
- 2015(26736)
- 2014(26303)
- 2013(26504)
- 2012(24278)
- 2011(21525)
- 2010(21528)
- 2009(20232)
- 2008(19989)
- 2007(17598)
- 2006(15545)
- 2005(13910)
- 学科
- 济(105602)
- 经济(105480)
- 业(96005)
- 企(87372)
- 企业(87372)
- 管理(84336)
- 方法(50815)
- 数学(40769)
- 数学方法(40432)
- 财(32802)
- 业经(32290)
- 农(30401)
- 中国(24017)
- 务(23952)
- 财务(23894)
- 财务管理(23865)
- 企业财务(22667)
- 农业(21645)
- 技术(20334)
- 贸(19961)
- 贸易(19951)
- 制(19634)
- 易(19332)
- 理论(19171)
- 和(18834)
- 地方(18701)
- 学(17497)
- 划(17380)
- 策(16620)
- 融(15031)
- 机构
- 学院(345730)
- 大学(343739)
- 管理(144884)
- 济(143927)
- 经济(141142)
- 理学(125495)
- 理学院(124239)
- 管理学(122508)
- 管理学院(121890)
- 研究(108373)
- 中国(83995)
- 京(72486)
- 财(67203)
- 科学(64565)
- 财经(54171)
- 农(54053)
- 所(53388)
- 江(50101)
- 业大(49626)
- 经(49378)
- 中心(48655)
- 研究所(48197)
- 北京(45513)
- 经济学(42735)
- 农业(42436)
- 范(41510)
- 师范(41193)
- 州(40644)
- 财经大学(40274)
- 商学(39987)
- 基金
- 项目(231426)
- 科学(183942)
- 研究(171634)
- 基金(170072)
- 家(146211)
- 国家(144930)
- 科学基金(126945)
- 社会(109604)
- 社会科(104036)
- 社会科学(104010)
- 基金项目(90484)
- 省(89840)
- 自然(82355)
- 自然科(80486)
- 自然科学(80468)
- 自然科学基金(79111)
- 教育(77698)
- 划(74423)
- 资助(70175)
- 编号(69627)
- 成果(55294)
- 部(51556)
- 重点(50681)
- 创(50230)
- 发(48553)
- 课题(46673)
- 创新(46146)
- 国家社会(44889)
- 教育部(44791)
- 业(44644)
- 期刊
- 济(158228)
- 经济(158228)
- 研究(101835)
- 中国(60145)
- 管理(56734)
- 财(53667)
- 农(49060)
- 学报(48923)
- 科学(47014)
- 大学(37937)
- 学学(35938)
- 农业(34337)
- 教育(32833)
- 融(30863)
- 金融(30863)
- 技术(30742)
- 业经(27412)
- 财经(27061)
- 经济研究(24690)
- 经(23139)
- 问题(20745)
- 业(20333)
- 技术经济(19199)
- 现代(17128)
- 贸(17120)
- 理论(16837)
- 商业(16757)
- 科技(16027)
- 财会(15708)
- 世界(15524)
共检索到504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文炳 张秋生 谢纪刚
一、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为了客观、科学地评价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设计一套能够从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具有层次的综合概念。其市场表现是由众多潜在影响因素共同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葛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已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其中,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是成为一国综合国力与经济实力的主要体现。面对经济发展速度趋缓、结构调整趋优等宏观经济条件,加速国企并购重组,努力提升国企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已然成为国企的发展趋势。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府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方针,并推出十项改革试点,国企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经济布局缺乏总体规划、企业品牌大而不强、国有企业产业链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寻求外部宏观环境的政策支持,探寻国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推进国有企业重组改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际竞争力 企业重组 国企改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葛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已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其中,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是成为一国综合国力与经济实力的主要体现。面对经济发展速度趋缓、结构调整趋优等宏观经济条件,加速国企并购重组,努力提升国企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已然成为国企的发展趋势。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府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方针,并推出十项改革试点,国企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经济布局缺乏总体规划、企业品牌大而不强、国有企业产业链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寻求外部宏观环境的政策支持,探寻国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际竞争力 企业重组 国企改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玉婷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走出去"进程加快,国有企业以及作为"精锐部队"的中央企业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增加,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深化国企改革,既是中国国有企业自身的战略需要,更是国家发展大战略的客观要求。本文基于中央企业在2011~2015年间的财务数据,构建了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四维评价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3家中央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十二五"期间国企改革的进展和成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温晓娟 马春光
本文以企业文化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跨文化因素对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理论模型,并以北京地区具有国际化经营业务的企业为实证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分析和探讨了跨文化因素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和路径。研究发现,跨文化因素通过企业文化最终会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效果,企业文化的外部适应价值和内部整合价值在跨文化因素对企业国际竞争力效果的正向影响关系中扮演了关键的中介角色。本研究为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
企业国际竞争力 跨文化因素 企业文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焦方平 葛宝山
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1个国家的电信业发展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电信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测度,找出我国电信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对今后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电信业 国际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羽
本文应用多因素法、进出口数据法和利润率法,从要素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三个层面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纺织原料、劳动力成本和产业链等竞争优势要素,决定了中国纺织服装业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技术和品牌等竞争劣势要素,使得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可持续竞争力不强。
关键词:
纺织服装业 国际竞争力 进出口数据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明身 田兰章 王俊杰
由于关系到我国的信息安全以及降低信息化成本、IT技术生命周期的原因,提升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紧迫性。本文使用比较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质量与附加值指数等指标对中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IT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型等产品领域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高附加值、高技术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但在这些领域,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提升我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资源禀赋的改善和升级、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企业的技术跟踪和技术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具有较高抱负水平和企...
关键词:
中国IT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卢万青 陈建梁
两大经典的传统汇率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的解释力都不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汇率不仅受通货膨胀率差异或者利率差异影响,还要受其他多种因素影响。本文考虑了影响汇率的多种因素,对多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构造国际竞争力这个综合评价值,并对实际汇率与国际竞争力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提出了竞争力平价理论。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英镑和日元,2003年人民币币值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颖慧 段铸
本文以我国六个生产性服务行业1997-2012年的数据为对象,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国际竞争优势指数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程度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可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核成
本文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入手,建立了科学测评的原则;通过对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与决定因素的分析,确立了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四大内容,即外显竞争力、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与企业体制,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提出了具有导向作用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方法与程序。通过测评,可找出我国企业与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为引导企业面向国际市场不断培育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供指导。
关键词:
企业国际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测评方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瑞雪 郭京福
文章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分析了社会责任的含义。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竞争优势资源,建议在全球化和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下,我国企业应积极研究和承担社会责任,改善企业不合理生产状况与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
社会责任 国际竞争力 社会成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慧 刘应宗
21世纪,科技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和测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型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构建了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决策模型的层次结构,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提出了一种对科技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