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00)
2023(17453)
2022(14794)
2021(13554)
2020(11479)
2019(25931)
2018(25314)
2017(48302)
2016(26737)
2015(29553)
2014(29119)
2013(29016)
2012(26474)
2011(23514)
2010(23296)
2009(21599)
2008(21549)
2007(19117)
2006(16882)
2005(14678)
作者
(79446)
(65834)
(65604)
(62299)
(41897)
(31892)
(29781)
(26074)
(25066)
(23551)
(22431)
(22392)
(20915)
(20911)
(20348)
(20051)
(19953)
(19594)
(18947)
(18870)
(16789)
(16029)
(16012)
(15072)
(14780)
(14777)
(14604)
(14486)
(13165)
(13066)
学科
(108730)
经济(108518)
(99097)
管理(89102)
(88682)
企业(88682)
方法(50263)
数学(40326)
数学方法(39891)
(34006)
业经(33619)
(33567)
中国(27042)
(24462)
财务(24395)
财务管理(24365)
农业(23833)
企业财务(23090)
(21700)
技术(21169)
地方(20134)
(20114)
理论(20096)
(19883)
(18709)
贸易(18697)
(18254)
(18154)
(17013)
环境(16817)
机构
学院(382125)
大学(379579)
管理(154541)
(150210)
经济(147104)
理学(133990)
理学院(132553)
管理学(130377)
管理学院(129707)
研究(124648)
中国(93318)
(80920)
科学(80506)
(72306)
(68956)
(63504)
业大(62860)
研究所(58017)
农业(57205)
(56650)
中心(56171)
财经(55475)
(50480)
北京(50317)
(47509)
师范(46963)
(45138)
(45014)
经济学(43757)
商学(41131)
基金
项目(263784)
科学(206818)
基金(190802)
研究(188134)
(168383)
国家(166891)
科学基金(143206)
社会(119339)
社会科(112531)
社会科学(112496)
(104907)
基金项目(101849)
自然(95145)
自然科(92961)
自然科学(92932)
自然科学基金(91296)
(87697)
教育(85607)
资助(77811)
编号(75672)
成果(59488)
重点(59164)
(56877)
(56623)
(55948)
创新(52323)
课题(51884)
(50996)
科研(50848)
计划(48956)
期刊
(165111)
经济(165111)
研究(108091)
中国(71288)
(66061)
学报(65867)
科学(58865)
管理(58547)
(55384)
大学(49211)
学学(46765)
农业(45748)
教育(39240)
技术(33353)
业经(29493)
(28838)
金融(28838)
财经(27157)
(26110)
经济研究(25584)
(23279)
问题(21414)
技术经济(20520)
科技(19839)
(19095)
现代(17855)
商业(17458)
业大(17328)
图书(17303)
理论(16837)
共检索到552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蒽  许英杰  陈锋  
随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的迅猛增长,需要更多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提升。本研究通过构建包括完整性、实质性、可比性、平衡性、易读性、创新性六个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框架,分析了111份2011年度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提高了社会责任报告的完整性、可读性和整体质量;行业的敏感性提高了社会责任报告的完整性、实质性、平衡性、可读性和整体质量;外部评价提高了所有六个维度的得分以及报告整体质量;企业规模与社会责任报告的实质性、平衡性、可比性、创新性和整体质量具有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金淼  宋海风  
本文以沪深上市公司2011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对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质量高于非国有企业的;企业规模、报告页数以及经过第三方审验与否都与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显著正相关,企业盈利能力与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正相关但不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钱美琴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是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及其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信息,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社会责任信息的决策价值。本文试图分析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探讨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吴勋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继价格、质量之后,企业参与市场和国际化竞争的竞争力之一。针对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这一主题,以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载体,分析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数量与质量,进而提出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改进思路,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静  
本文以沪深上市公司2010年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与该公司的企业规模、盈利能力、是否经过审验正相关,与该公司的财务杠杆、重污染行业关系不显著,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比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倾向于披露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丽华  
本文以沪市2009-2013年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金属、非金属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较好地披露了社会责任信息,尤其是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倾向于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独立董事比例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盈利能力、负债比例、国有股比例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无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纪平  
现代经济分析中的农业是排除了迂回环节的狭义农业,具有很强的自然生命特征,因而分工水平低而且劳动力与其他要素之间的互补性弱。另一方面,与企业相比较,家庭作为经济组织更适合分工水平低且对生产要素之间匹配要求不高的生产活动。因此,家庭是比企业更经济的农业生产组织。中国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缺乏转移空间,阻碍了农业机械化进程,而农业生产企业化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春方  
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与影响社会责任水平的内外部因素,包括企业规模、经营年限、创新能力、出口强度、管理能力、财务绩效、产品竞争水平、政府干预、法制环境等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出口行为、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财务状况等因素对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管威  李明  张娇梅  
本文选取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5年数据为样本,从企业利益相关的企业内部管理、员工、环境、产品和社区五个维度选取了合适指标,构建并测度了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水平,并从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企业实行EHS管理体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增加环境费用、加强地方环境规制、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加速社会技术进步均能降低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此外,私营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更高,对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风险以及滞后一期的因素变量,结果具有较高的稳健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余玮  郑颖  辛琳  
以2008—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分析金字塔控股结构中最终控制人性质,将上市公司细分为中央国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研究控股股东和外资股东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虽然国有企业更可能提供社会责任报告,但多为满足监管层需要的强制披露。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更高,而地方国企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最差。仅在中央国企和民营企业中,外资股东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正  官峰  李增泉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意见所提供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10至2012年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151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被媒体曝光负面企业社会责任事故的上市公司不倾向于进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行为;而法律制度、信任度较高地区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进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行为;公司的规模、负债水平等企业内部因素也对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具有影响。根据我国的制度背景、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对如何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余玮  郑颖  辛琳  
以2008—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分析金字塔控股结构中最终控制人性质,将上市公司细分为中央国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研究控股股东和外资股东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虽然国有企业更可能提供社会责任报告,但多为满足监管层需要的强制披露。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更高,而地方国企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最差。仅在中央国企和民营企业中,外资股东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龚明晓  周文华  
目前国外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模式有两个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前者着眼于企业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从外部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价;后者则着眼于企业战略,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从内部进行评价的模式。与此对应的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国际标准是AA1000与G3。对比分析发现,这两种模式和两个标准各自都存在着优缺点。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我们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3R评价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准则的建立,并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的实证研究提供可行的框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立军  屈珠丽  王美萍  
2009年以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数量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披露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从报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报告评价方法和报告评价对象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构建完整的报告评价框架奠定基础。通过研究发现:报告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含内容性指标和信息质量特征指标两部分;指标赋权多采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等,指标赋值多采用二分法、三值打分法和多量值打分法,均存在方法较为单一、科学性有待提升等问题;评价对象多针对上市企业以及传统企业,新兴行业的针对性研究不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勋  王艳  
本文以2011-2015年度央企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样本,分析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现状,研究发现: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中央企业共识,然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并没有呈现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鉴证比例不够理想;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名称呈现多样化,鉴证主体以学术机构和专家个人为主,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代表的独立鉴证较少;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标准不统一,采用国际惯用鉴证标准的鉴证报告比例有限;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主体和标准存在显著差异,鉴证意见的表述方式不同,积极肯定型鉴证结论成为主导,消极否定型鉴证结论尚未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