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1)
- 2023(14876)
- 2022(12453)
- 2021(11412)
- 2020(9966)
- 2019(22490)
- 2018(21916)
- 2017(42252)
- 2016(23513)
- 2015(26141)
- 2014(26206)
- 2013(26308)
- 2012(24466)
- 2011(21588)
- 2010(21932)
- 2009(20643)
- 2008(21274)
- 2007(19210)
- 2006(16679)
- 2005(15029)
- 学科
- 济(101417)
- 经济(101283)
- 业(95291)
- 企(84995)
- 企业(84995)
- 管理(84727)
- 方法(47666)
- 财(45149)
- 数学(38516)
- 数学方法(38215)
- 农(32551)
- 业经(30962)
- 务(25723)
- 财务(25705)
- 财务管理(25640)
- 企业财务(24368)
- 中国(24305)
- 农业(23054)
- 制(21746)
- 学(19460)
- 技术(19208)
- 贸(18625)
- 贸易(18622)
- 地方(18083)
- 易(18075)
- 和(18059)
- 策(17790)
- 理论(16926)
- 划(16794)
- 体(16164)
- 机构
- 学院(347799)
- 大学(345908)
- 济(144662)
- 经济(142014)
- 管理(135806)
- 理学(117576)
- 理学院(116318)
- 管理学(114516)
- 研究(113995)
- 管理学院(113900)
- 中国(87867)
- 财(76285)
- 科学(72296)
- 京(71785)
- 农(69431)
- 所(60272)
- 财经(57146)
- 业大(55842)
- 农业(55215)
- 研究所(54534)
- 江(53658)
- 经(51855)
- 中心(51559)
- 经济学(44701)
- 北京(44372)
- 财经大学(41891)
- 州(41448)
- 经济学院(40823)
- 范(40759)
- 师范(40233)
- 基金
- 项目(228493)
- 科学(179351)
- 基金(167803)
- 研究(160575)
- 家(148276)
- 国家(146952)
- 科学基金(125378)
- 社会(103543)
- 社会科(98163)
- 社会科学(98131)
- 省(89968)
- 基金项目(89615)
- 自然(82915)
- 自然科(81067)
- 自然科学(81036)
- 自然科学基金(79693)
- 划(75269)
- 教育(72570)
- 资助(67868)
- 编号(62714)
- 重点(51455)
- 部(50540)
- 成果(50447)
- 创(50016)
- 发(48490)
- 业(48270)
- 创新(46141)
- 科研(44944)
- 国家社会(43140)
- 计划(42992)
- 期刊
- 济(160803)
- 经济(160803)
- 研究(98031)
- 财(66834)
- 中国(64121)
- 农(63043)
- 学报(60836)
- 科学(53637)
- 管理(51355)
- 大学(44802)
- 学学(42771)
- 农业(42386)
- 融(29439)
- 金融(29439)
- 财经(29338)
- 技术(28048)
- 业经(27253)
- 经济研究(26032)
- 教育(25461)
- 经(25202)
- 业(25130)
- 问题(21574)
- 技术经济(19396)
- 版(18557)
- 财会(18219)
- 贸(17266)
- 商业(16986)
- 世界(16146)
- 会计(16118)
- 现代(16009)
共检索到512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全社
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财政改革转向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及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其中的重点是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关系密切,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回顾分税制历史可以发现,我国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远远没有理顺,也影响着政府间支出和事权责任划分。本文在政府间财政关系这一框架下,对中央企业为中央财政收入做出的贡献及其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央财政收入严重依赖中央企业,这与其划入了较多的"中央专属"企业所得税的制度安排关系密切。这一安排违背了税收分配的"受益原则",对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资源配置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未来需要借鉴国际通行规则,按照"受益原则"对我国的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做出新的变革,以适应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文哲 杨东生 何翔舟 楚风华 魏建国
一、基本模型与单要素贡献率 财政收入的增减,本身是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回归分析,其中财政供给人口、人均GDP、城镇化程度、人口密度(不包括城镇人口)、财政自身努力指标(即财政预算内和预算外收入的总和占总个人收入的比例。这里的个人收入相当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者报酬,它反映劳动者参与增加值创造而获得的原始收入)是最主要的。当考核上述因素的常规性指标来分析财政收入增减大小时,也就是对这些要素的平均贡献率状况进行分析。 财政收支与各主要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函数来表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良松
本文基于2000~2013年地级数据测量了地区之间在财政收入上的差距,并分析了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税收中的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与其他税种的地区间差距。本文发现,首先,地区间财政收入差距在2007年之前逐年上升,而后逐年降低,但均显著高于人均GDP与财政支出。税收的地区间差异显著高于非税收入,且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地区间差异大于其他税种。从收入来源来看,非税收入、营业税与其他税收的比重较高,对于财政总收入的不平等贡献最大。其次,对财政收入的泰尔指数分解表明,财政总收入的差异中80%来自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内差异,且东部与西部的区内差异较大。再次,财政总收入的差异中60%...
关键词:
财政收入差距 不平等分解 地级数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良松
本文基于2000-2013年地级数据测量了地区之间在财政收入上的差距,并分析了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税收中的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与其他税种的地区间差距。发现,(1)地区间财政收入差距在2007年之前逐年上升,而后逐年降低,但均显著高于人均GDP与财政支出。税收的地区间差异显著高于非税收入,且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地区间差异大于其他税种。从收入来源看,非税收入、营业税与其他税收的比重较高,对于财政总收入的不平等贡献最大。(2)对财政收入的泰尔指数分解表明,财政总收入的差异中80%来自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内差异,且东部与西部的区内差异较大。(3)财政总收入的差异中60%来自省...
关键词:
财政收入差距 不平等分解 地级数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高培勇 杨志勇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促进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提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分税制距离全面规范仍有较长的路要走。今后,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需要继续坚守"分税制"的方向,构建与完善地方税系应以共享税为主,最终应建立分税、分租与分利相结合的政府收入划分体系。要取消税收返还,规范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增加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同时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连成
调整和改革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是俄罗斯在经济转轨时期所要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俄罗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发展现状入手 ,深入研究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两大特点即实行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完善及发展趋势。最后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财政资金的相对集中化与财政权限的分权化原则并重 ,将是俄罗斯今后一个时期调整和改革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点 ;建立一个有效运行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体系 ,特别是建立有法律保证的明确而稳定的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划分体系 ,对俄罗斯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 财政关系 基本特点 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红生 鲁玮骏 苏云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要求,本文尝试分析此要求下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的两个原则,并构造了一个包含分税、支出责任划分和转移支付的理论模型,以为此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采用省级和地市级两套面板数据,逐级检验了我国省以下政府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四个主要税种收入的分配实践是否总体上落实了两个原则。实证结果表明:(1)第一原则在各上级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配中都得到了落实,但在四个主要税种收入分配的落实上存在差异;(2)第二原则在各上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分配中均未得到落实;(3)两个原则的落实情况在东中西部三类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本文为我国省以下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志超 马志强
多年以来 ,省 (市 )一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直是我国财政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着重探讨收入分享模型的确定和具体运用问题 ,试图建立一种比较科学的、兼顾效率与平等的、具有动态性质的纵向转移支付模型 ,以此规范我国各省(市 )一级政府主持的对其下级地方政府进行的旨在平衡同级政府间经常性财政收入规模的转移支付活动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地方财政 收入分享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唐善永 李丹
文章以民族扶贫县为研究对象,详细考察了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行为的影响。在研究的内容上,通过对民族扶贫县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税负的变化以及财政努力度的变化,深入分析了政府间转移支付与财政收入行为的关系。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国家每年对民族扶贫县实施大量的转移支付,但却降低了民族扶贫县自身的财政收入。这从转移支付激励的角度来说,是不成功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转移支付的作用,必须构建激励相容的转移支付制度,发挥好转移支付与自有财政资金的作用,减少"替代效应"的产生。
关键词:
转移支付 财政收入行为 财政努力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海英 田发 廖楚晖
一、政府体制变迁下的三级政府财政架构中国政府体制层级经过一系列演变,形成目前的五级政府体制。可以发现,它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从中央一直到乡,政权向整个社会自上而下地笼罩下去,这便于中央政府政令畅通,减少协调成本,增加对全社会的控制力。而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现行政府体制显现出来的突出问题就是管理层次偏多,行政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慧 万芷轩 岳希明
文章基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等相关法律对德国各级政府间公共事务立法权、执行权和支出责任,税收立法权、执行权和收入归属权,以及增值税划分、州际财政平衡和联邦补充拨款等财政制度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运用大量的原始资料和数据研究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现状。在对比分析中德两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和转移支付的基础上总结提出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借鉴之处:促进财政体制法制化建设,将社会保障等收入分配功能较强的基本公共服务置于中央政府的事权之下,减轻地方政府的支出负担,增强转移支付的财力平衡效果,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玉玲 潘登 江荣华
对于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原则而言,"财权与事权统一"或者"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提法都比较笼统。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逻辑应为:在明确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匹配相应的财力,财权作为财力的基础。此外,应逐渐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自治权,与财力共同形成"财政共治力",以满足其公共服务职责的需要,完成支出责任。因此,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新原则为"明确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和支出责任,支出责任与财政共治力匹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瑾
文章具体分析了在不同环境下金融企业的决策与政府间的博弈。为了减少企业对财政兜底的依赖,加强企业的避险动机和提高避险能力,政府应该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加强金融监管,引导企业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关键词:
投资决策 风险转嫁 政府救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从支出角度研究政府间财政关系,其实质是政府间事权的确定与划分问题。这一问题因经济体制、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以及历史文化的差异而具有内涵上的复杂性,并通过支出总量与结构的多样化表现出来。本文尝试从多样化的比较中归纳与上述因素相关联的一般规律,有利于深化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解。
关键词: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支出 事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三、转轨进程中的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建国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财政分权,第一次是1958-1961年的权力下放,第二次是1970-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权力下放,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来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财政分权。前两次财政分权都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第三次分权则意味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在我国经济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启动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财政基本秉承了以“放权”——下放财政的财权与事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