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2)
- 2023(10057)
- 2022(9218)
- 2021(8891)
- 2020(7451)
- 2019(17472)
- 2018(17461)
- 2017(34583)
- 2016(19054)
- 2015(21511)
- 2014(21482)
- 2013(21443)
- 2012(19577)
- 2011(17359)
- 2010(17346)
- 2009(15890)
- 2008(15526)
- 2007(13489)
- 2006(12079)
- 2005(10727)
- 学科
- 济(71089)
- 经济(70994)
- 管理(55805)
- 业(51730)
- 企(43883)
- 企业(43883)
- 方法(33687)
- 数学(28968)
- 数学方法(28595)
- 财(23724)
- 税(21852)
- 税收(20396)
- 收(20225)
- 农(19173)
- 中国(18565)
- 学(16106)
- 业经(15629)
- 地方(15608)
- 制(13517)
- 务(13315)
- 财务(13250)
- 财务管理(13218)
- 贸(12944)
- 贸易(12940)
- 和(12793)
- 农业(12659)
- 理论(12568)
- 企业财务(12529)
- 易(12511)
- 环境(11346)
- 机构
- 大学(263669)
- 学院(262144)
- 管理(106130)
- 济(99707)
- 经济(97325)
- 理学(91995)
- 理学院(90978)
- 管理学(89392)
- 管理学院(88938)
- 研究(84968)
- 中国(63559)
- 京(56272)
- 科学(53869)
- 财(53103)
- 所(43120)
- 财经(40920)
- 农(39103)
- 研究所(38724)
- 江(38384)
- 业大(38148)
- 中心(38058)
- 经(37026)
- 北京(36177)
- 范(34419)
- 师范(34166)
- 州(31780)
- 院(30666)
- 农业(30350)
- 财经大学(30289)
- 经济学(28694)
- 基金
- 项目(177611)
- 科学(138640)
- 研究(131651)
- 基金(127833)
- 家(110487)
- 国家(109558)
- 科学基金(94050)
- 社会(80700)
- 社会科(76341)
- 社会科学(76318)
- 省(68999)
- 基金项目(68684)
- 自然(61627)
- 自然科(60161)
- 自然科学(60148)
- 教育(59661)
- 自然科学基金(59052)
- 划(58157)
- 编号(55098)
- 资助(53205)
- 成果(45871)
- 重点(38959)
- 部(38791)
- 课题(37055)
- 发(36837)
- 创(36735)
- 项目编号(34867)
- 创新(34142)
- 科研(33921)
- 大学(33335)
- 期刊
- 济(110015)
- 经济(110015)
- 研究(84142)
- 中国(46680)
- 学报(40858)
- 财(39931)
- 管理(37636)
- 科学(36633)
- 农(35455)
- 大学(30230)
- 教育(29771)
- 学学(28269)
- 农业(24777)
- 技术(21307)
- 融(20954)
- 金融(20954)
- 财经(18804)
- 业经(17816)
- 经济研究(16975)
- 务(15824)
- 经(15764)
- 税(15722)
- 图书(15187)
- 问题(14517)
- 理论(14045)
- 税务(13982)
- 实践(12969)
- 践(12969)
- 科技(12484)
- 技术经济(12150)
共检索到386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陆进
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问题研究●王陆进1994年,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对工商税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并分设了税务机构。三年多来,各项财税改革的运行带来了我国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的深刻变化。为此,必须加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明 汤林闽 潘大开
国内增值税和营业税收入的划分是"分税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两者征收范围的此长彼消,关系到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力分配。一般认为,"营改增"对地方财政冲击更大,有必要配套以中央和地方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关数据显示,现有分配格局具有动态性和区域不平衡性的特点,简单地调整增值税分成比例不可取,而随着"营改增"的推进,"营改增"对各地财政收入的影响也将呈现出动态性和区域不平衡性的特点,因此调整工作将是复杂而艰巨的。第一,各省(市)、自治区财政收入对国内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依赖程度不同。2011年各地区国内增值税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界于5.49%和15.1%之间,营业税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界于2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冬梅 吴凡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新发展理念的基本方略。而自分税制以来,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在促进区域财政均等化方面起反作用已是共识,但其是否属于转移支付的一种形式备受争议。本文在追溯"税收返还"的实质目标与实施历程的基础上,论述其不具有转移支付的性质,并对自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返还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印证了中央税收返还激励地方税收努力的效果在持续弱化,且对增加地方财力的效果与加剧横向财政失衡的效果均在有序缩小。综上所述,在新发展理念下,用"新"分税安排与转移支付相应调整适时适当取代税收返还,有利于促进税收制度创新、税收利益共享及区域财政关系协调,同时有利于推进财税体系改革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伦俊 王梅英
本文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对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成问题进行了博弈分析,并联系我国税收实践,就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分配、合理划分税权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在集中中央财政办大事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地方财力,理顺中央地方关系,推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税收 博弈 税收分成 税收收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涛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分税制改革也面临着一个新的经济环境,为了剔除现行分税制中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容,逐步建立科学,完整的分税制体系,本文试图运用博弈理论的相关知识,建立起中央税与地方税之间税收分配的博弈模型,对中央与地方在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满足中所出现的矛盾进行系统分析,进而提出进一步完善先行分税制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博弈 纳什均衡 分税制 转移支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庞伟 孙玉栋
从政治周期的角度看,地方税收增长受到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和风险规避两方面的影响。在党代会召开当年,地方总体税收会出现显著的增长。政治周期对地方独享税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地方共享税及其共享税中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增长会随着党代会的召开呈现周期性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地方税收增长与政治周期存在显著的联系。为保障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我国可以从加快税收立法进程、明确中央与地方对税务部门财政经费的支出责任、调整官员政治晋升考核指标、健全地方税体系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等五个方面着手改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四川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石恩祥 郑卫东 林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建军
一、地方税收体系构建研究的必要性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是由地方税收入、共享税的地方分享部分组成。理论上,地方税体系与地方税收入对应,是由所有地方税收入组成的税收集合或体系;地方税收体系则和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相对应,是由地方税收入和各共享税的地方分享部分共同组成的税收集合或体系。地方税收是世界财政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政策问题,也是多年来我国财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实行分税制、建立地方税收体系是市场经济下大国治理的重要特征和内在要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大明
地方税收立法权的研究□李大明税收立法权的划分是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必须符合税收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我国现行税收立法权的划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执行集权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石恩祥
作者认为,我国1994年进行的财税体制改革,其核心内容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事权、分财权、分税权和分设中央、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组织中央税收收入和地方税收收入。新财税体制实施的初步结果表明:它既适应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又符合国际惯例,而且有利于与国际税制接轨。与此同时,新财税体制将国家税收分为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从而决定了地方税收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并在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韦菲
本文通过选取201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减税降费”下产业结构升级对地方政府税收流失的影响,并探讨了“脱实入虚”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在实施各种“减税降费”政策下,地方税收收入保持上升,说明“减税降费”促进了经济正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地方政府客观税收流失呈“倒U”型影响,对主观税收流失呈负影响,说明“减税降费”下产业结构升级与地方税收收入呈现了良性循环。经济“脱实入虚”起到了显著的调节效应,随着“脱实入虚”程度上升,产业结构升级对客观税收流失率的正影响加强,对主客观税收流失的负影响减弱。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丹 曹建新 杨梅
税收增长虽然会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而背离经济增长,但始终以经济增长变化为核心而上下波动,并且从一个较长时间来看,税收与经济之间是协调发展的。近年来广东省地税收入的增长速度由高转低,正逐步趋向经济增长速度,弹性系数逐步趋近合理区间。税收增速持续减缓的这种变化趋势是由经济、政策和征管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的,从有利于经济和税收共同发展的目的出发,地税收入必须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因此必须遏制全省地税收入的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的势头。
关键词:
经济税收观 弹性系数 税源结构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